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設計

欄目: 夢遊天姥吟留別 / 發佈於: / 人氣:2.87W

一、導入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設計

師:同學們對李白瞭解嗎?

生(七嘴八舌、氣氛熱烈):唐代詩人 詩仙浪漫主義詩人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師:“倚天仗劍,掛弓扶桑”這是有着莊子般超逸和孟子般英氣的神仙般的詩人李白的自我刻畫。天寶元年,李白出發了,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應召入京,然而,快樂只是短暫地駐足,翰林供奉,權貴排擠,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安世濟民”、“功成身退”的幻想。天寶三年,玄宗“賜金放還”,李白黯然離京。第二年,身在東魯的李白決定南遊吳越,臨行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加粗字幻燈展示)。

二、解題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把詩歌的標題讀一下。

生(大多數學生讀成)

師:剛才我聽到有些同學將“吟”讀成Yǐn,這個字應該讀什麼音呢?什麼意思?

生(馬上糾正): “吟” 讀yín。(但對“吟”的意思,做沉思狀)

師:“吟”是一種歌行體,白居易不就有《暮江吟》,孟郊有《遊子吟》嗎?一般與前面的內容連讀,也就是“夢遊天姥吟 / 留別”。

那麼,“夢遊天姥”講的是什麼?

生:詩歌的內容。

師:那麼,“留別”呢?

生:寫詩的動機。

師:不錯,這首詩正是詩人贈與東魯朋友的,也題作“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好,接下來大家帶着以下兩個問題一起把詩歌朗讀一遍。

①“夢遊”本詩的主體,那麼,

②這是一首留別詩,詩人向東魯諸公表明什麼心跡呢?

生:全班朗讀課文。

師:天台,“台”念tāi。那麼,這個夢從哪裏開始又到哪裏結束呢?

生:從“我欲因之夢吳越”開始,到“忽魂悸以魄動”結束。

師:也就是説是個從內容來看,大概可分為:夢由——夢境——夢醒。(加粗字幻燈展示)

師:結合最後一段,看看哪裏點到了“留別“?詩人向東魯諸公表明什麼心跡呢?

生:“別君去兮何時還”點到了“留別”。詩人留別寄語是“且放白鹿青崖間……使我不得開心顏”。

師:“白鹿”是個怎樣的意象?請同學們關注一下注釋。(學生:隱逸、尋仙訪道)

可見,本詩實際上是借留別以言志(尋仙訪道、不事權貴)(加粗字幻燈展示)

,夢遊是詩人採用的一種形式。

(我們可以推論:詩人寫這首夢遊詩是為了向東魯諸公表明不事權貴的心跡。問題是,詩人為什麼選擇夢遊詩呢?夢遊與詩人所言之志有何聯繫呢?)

四、賞析夢境

師:詩人因越人傳説天姥險峻綺麗,而起遊興,還未啟程,已先夢遊。第二段便集中寫詩人夢遊的過程,這也是詩歌最精彩的部分。接下來,老師把第二自然段朗讀一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詩人遨遊於夢境之中,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了怎樣的一些畫面?能不能試着用散文化的語言把你所感受到的畫面再現出來?

師:有人説文字是生命的酒,詩歌的文字尤其如此。既然是酒,就應該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這壇千年佳釀。好,哪一位同學將第一個勇敢地站起來和我們分享呢?

生1:詩人夢到自己在月夜飛渡鏡湖。我覺得畫面非常神奇。

師:你能不能具體説説哪個字讓你覺得這個畫面充滿奇幻的色彩?

生1:“飛”,一夜飛渡,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師:非常好,我們這位同學十分準確地抓住了“飛”字。那麼,這個字除了充滿神奇的效果,是否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此時的心情呀?

生:迫切。

師:很好。如果説月下鏡湖是清幽的,那麼鏡湖的`月亮則給人一種十分熟悉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是什麼呢?

生:親切。

師:怎麼感覺出來的?

生:“送”。

師:是的,李白筆下的月亮總是温情脈脈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正是詩人與月共舞,與月為友的最好寫照嗎?還有嗎?詩人還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2:詩人一路攀登,在半山腰看見了徐徐東昇的太陽,還聽到空中傳來天雞的鳴叫聲。寫出了山的高大、雄偉;並且一路上奇花異草令人眼花繚亂。

師:還有嗎?

生3:我覺得“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極有震撼力,驚心動魄。

師:這句詩中“慄”和“驚”是什麼意思?

生3:使動用法。使深林戰慄,使層巔驚懼。

師:還有哪位同學再説説看?

生4:我覺得仙人聚會的場面寫得十分神奇。

師:怎麼神奇,能不能具體説説看?比如仙人們是怎樣的一種形象?

生4:仙人們以霓虹為衣,以風為馬。(師:怎樣的形象?)飄逸脱俗的。

師:除此之外,還寫了哪些事物以見其神奇?

生4:老虎為他們鼓瑟,鸞鳥為他們駕車。而且,聚會的地方金碧輝煌。

師:還有嗎?

生:仙人到來之前,電閃雷鳴,石門訇的打開。

師:這是一個瑰麗多姿,險怪神奇,而又變幻莫測的夢境,這是一個燦爛輝煌,自由極樂的神仙世界。(教師小結)

(1)月夜渡湖(剡溪)——温情清幽

(2)著屐登山(山中)——壯觀絢麗、險怪神奇

(3)仙人盛會(洞內)——驚心動魄、金碧輝煌、自由和睦

(加粗字幻燈展示)

師: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這個夢境充滿着一種什麼情感?

生:嚮往

師:不錯,正所謂“心馳神往,雖身不能至,則心嚮往之”。而我們也不由得隨着詩人的筆觸搖曳生情,起伏跌宕,並充分領略詩人李白所特有的表現手法——大膽的誇張與瑰麗的想象。(加粗字幻燈展示)

師:那麼,現在我們就不那明白:詩人為什麼選擇夢遊詩,夢遊與詩人所言之志有何聯繫了。(幻燈展示)

夢遊 (曲折)

言志 (幻燈展示)

夢醒 (直接)

五、探究思考

師:夢境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至高潮,夢境突然消失了,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歎,夢境與現實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作者感歎什麼呢?

生:人生如夢。

師:從哪裏看出來?

生:“世間行樂亦如此”。

師:注意那一個字?

生:“亦”。

師:如此指什麼?

生:像夢,短暫,一轉眼就消失。

師:於是詩人決定“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怎麼看待呢?

生5:詩人感歎人生如夢,決意縱情山水之間,尋仙訪道,似乎有消極避世之嫌。但最後一句又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李白昂揚。

師:這之間矛盾嗎?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恰恰是經歷過人生周折的詩人對現實失望、憤怒的一種表現,詩人帶着對腐朽現實的憎惡與鄙視,決心到這個暢情適意的天地裏去了。可詩歌最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鬱悶之氣,直接抒發了李白對當時醜惡現實的憤怒和對權貴的強烈反抗情緒,從而給全詩基調上加上了積極向上的成分,點亮了主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詩人也絕不低眉順眼奉事權貴,寧可放浪山水之間,有力地表現了詩人的傲岸與高潔,這種蔑視權貴的氣魄和精神,令人吐氣,使人鼓舞。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並無消沉之感。

六、總結:

師:李白就是李白,他總是在失望中希望,在失落中追求,在困厄中超越,現實是醜惡的,他就在心靈裏翱翔。

七、課後作業:

師:今天的作業就請同學們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鑑賞李賀的《夢天》,並將此詩與《夢遊天姥吟留別》進行比較,分析兩詩在主題和意境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