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離騷

《離騷》內容簡介

欄目: 離騷 / 發佈於: / 人氣:1.86W

《離騷》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離騷》內容簡介,一起來看一下吧。

《離騷》內容簡介

《離騷》植根於現實,又富於幻想色彩。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説、極其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並採取鋪陳描敍的寫法,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離騷》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傑作,為後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離騷》的藝術成就

提問:1、2節的內容是什麼?

明確:自述身世和名字的來歷。點出他不凡的風度、儀態。

提問:3、4節詩人有着怎樣的品質?是怎樣形象描繪出來的?

明確:“內美”、“修能”——體現其品性高潔、才華出眾。

通過香草象徵其美質和才能。

詩人感到流年似水後又是怎樣做的?

努力向前,勤奮不懈、抓緊時間,修養自己。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在行文中有何作用?

過渡。它引出楚王不舉賢用能不珍惜時間將滅亡

的道理,開啟下文,抒愛國憂國情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也”.體現屈原什麼品性?

胸懷大志、忠君愛國的高潔志趣.

小結:1-6節敍述了自己的身世、品質和自修。

寫了詩人的政治理想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7-12節主要內容?

思考:從7-12節的詩句中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

1、你認為,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2、他在詩中是怎樣闡發其政治理想的?

3、在楚國振興中他是怎樣做的?

4、而詩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又是怎樣的?明確:1、其理想是實現聖君賢相的政治。

2、國君必須舉賢任能、革新吏治,實行“美政”。運用了“託古喻今”、對比的手法,表達憂國情懷。

3、他 “忽奔走以先後”“謇謇不捨”勇於擔當振興楚國的重任。

4、“黨人”的“偷樂”,楚王的昏庸,楚國陷於“路幽昧以險隘”的`危境。

《離騷》語言藝術特色

《離騷》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傑作,想象瑰麗、奇特,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格和象徵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節奏鮮明,富有感染力。

其一: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徵的手法。

以香草比喻內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主;用荃草比喻現實中的君主;用採摘和披掛江離和秋蘭比喻修身養性;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自己的美好政治理想;用婚期中途變卦比喻君主失信。

其二、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其三、全詩以四句為一節,多用“兮”,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迴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

如: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朝搴陂之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拓展閲讀:走近屈原,瞭解離騷

屈原(約前339~約前278),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鋭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及頃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鬥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鬥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於祖國的決心。屈原的作品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其主要表現是他將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融入了藝術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還以一系列比興手法來表情達意。如他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的小人;以佩帶香草來象徵詩人的品德修養。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實中的忠奸、美醜、善惡形成鮮明對照,產生了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參差錯落、靈活多變;語言上採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極富於鄉土氣息;其方言土語大都經過提煉,辭藻華美,傳神狀貌,極富於表現力。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着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 。“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 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騷體詩:亦稱“楚辭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起於戰國時楚國,因為這種形式的詩歌以屈原所作的《離騷》為代表,到了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與蕭統的《文選》等作品中,就用“騷’來指稱具有楚辭特點的詩歌,後人便稱之為騷體詩。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那種以四言為主的體制,在民歌的基礎上又繼承了散文的筆法,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騷體詩的形成,是詩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