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觀滄海

古詩《觀滄海》導學案

欄目: 觀滄海 / 發佈於: / 人氣:2.25W

引言:《觀滄海》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觀滄海》導學案 ,歡迎大家閲讀和借鑑!

古詩《觀滄海》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初步學會鑑賞詩詞,領會樂府詩優美語句和深邃內涵。

2、通過學習提高詩歌鑑賞能力,培養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3、通過朗讀來體會詩人昂揚奮發的精神。

學習重點: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

學習難點:對“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理解

【預習交流】

1. 文學常識: 《觀滄海》作者____,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____,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他與兒子___、___並稱為“三曹”,是東漢建安(漢獻帝)時期建安文學的核心人物。本詩選自______,原是的_______的第一章。

2. 詩歌分類: 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分為____和____。曹操的《觀滄海》屬於古體詩中的____。

3.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曹操在北征烏桓時所寫,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公元207年,曹操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北征烏桓的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説是一次重要的戰爭。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裏,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4. 讀準字音:

滄海( ) 碣石( ) 澹澹( ) ....聳峙( )( ) 蕭瑟( )( ) ....

【自主學習】

1. 詩歌朗讀:範讀,全班齊讀,分小組朗讀。在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體會節奏停頓。

2. 找出詩歌中主要意象,並説説詩中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主要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繪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 詩歌中哪個字起到了統領全篇的作用?(詩眼)由這個字引出的畫面很多,有靜景也有

動景,請找出詩歌中哪些是靜景?哪些是動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詩中作者描繪的景物有實景也有虛景,找出虛寫部分並説説這部分詩句作者運用了哪

些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觀滄海》一詩中詩人藉助多個意象,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手法來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試】

一、《觀滄海》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豪邁的感情表達志向,在抒情方式上屬於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是詩歌中主要的兩種抒情方式,結合下列詩句,體會着兩種抒情方式的區別:

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_____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______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______

4.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_____

5.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_____

二、 默寫重點句:

1.寫出《觀滄海》中描寫波濤洶湧,驚心動魄的詩句:_____,_____。

2.寫出《觀滄海》一詩中詩人想象、誇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觀滄海》中表達詩人博大胸襟,渴望建功立業、一統天下的理想抱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詩意賞析】

頭二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繫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裏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説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就不必細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