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短歌行

短歌行獲獎教案設計

欄目: 短歌行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短歌行是曹操的經典名作,含義豐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短歌行獲獎教案設計,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短歌行獲獎教案設計

一、教學設計思想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曹操及其在詩歌發展中的作用。

(2)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藴含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閲讀古詩文的一些技巧。

(2)培養學生藉助註解,疏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崇高理想,珍惜學習時間,使自己鍛鍊成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2、教學重點:

(1)品味詩人在詩中表現出來的求賢若渴的思想。

(2)學習詩中用典的流暢自然。

(3)分析本詩構思上的深入細巧。

3、教學難點:

詩歌在用典上如何跟主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4、教學方法:

(1)點撥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啟發和點撥)

(2)朗讀法(讓學生通過聽、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啟學生思維,並由學生充分討論後明確)

(4)綜合探究法(引導學生探究“古詩中的酒文化”)

5、教具準備:錄音機和課文朗讀帶

6、課時安排:2課時

二、教學實施過程

師:中國古代有四部非常有名的小説,也就是我們後來經常説到的四大名著。那麼,這四部小説分別是什麼呢?

(學生紛紛舉手)

生:我國的四大名著分別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曹雪芹的《紅樓夢》、 吳承恩的《西遊記》。

師:説得很好。看來大家的文學常識還是挺紮實的。那請問在座的同學有多少人看過《三國演義》。

(學生紛紛舉手,反應強烈。)

師:好。《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説中的經典之作,特別是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相當成功的,如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等。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曹操這一個人。下面由哪位同學來介紹這一人物?

(學生小聲議論,陸續有人舉手。)

生1:曹操乳名阿瞞,字孟德。他曾率軍鎮壓黃巾起義,後起兵討伐董卓,又相繼滅掉了袁紹和袁術,“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統一了北方,與吳、蜀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生2:曹操,東漢沛國譙郡人,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等人視之為“漢賊”,後人評價為“一代梟雄”。

師:看來大家對《三國演義》都很熟悉,對曹操瞭解的也不少。歷史上的曹操除了剛才同學們説到的之外,同時他還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能文善詩。他的散文風格清峻、簡約嚴明,被魯迅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其詩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語言質樸,氣魄雄渾,格調慷慨悲涼,代表了“建安風骨”。下面,我們就來學他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詩《短歌行》。

師:我們先來了解其創作背景。據考證,這首詩作於曹操的晚年,即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敗於赤壁之戰之後。當時曹操已經53歲了,年事漸高,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國的大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從中來”,苦悶煎熬。但他並沒有灰心,仍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招人才,建功立業。

師:我們先來聽這首詩的錄音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播發錄音)

師: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感歎時光易逝,生命苦短,功業未成的苦悶和要求招攬賢才、建功立業的情懷。詩的總體基調是慷慨悲涼的,朗讀時要把握好作者的這種感情。如開頭八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前四句是作者感慨人生有限、生命易盡,情調感傷蒼涼。讀時應該語速緩慢,語氣傷感低沉。後四句詩人慷慨高歌,借酒消愁,寄託憂思。讀時感情要激昂慷慨。同時,該詩繼承了《詩經》四言詩的特點,以四言為主。讀時要把握好節奏,2/2斷讀,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下面就讓大家自讀這首詩。

(學生自讀)

師: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詩。

(某生舉手朗讀)

師:(讀畢,師生鼓掌)這位同學讀得很好,基本能夠把握準詩的感情基調。下面,我們再來聽聽錄音朗讀。聽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小聲跟讀。

(播放錄音,學生小聲跟讀)

師:古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詩猶是如此。詩歌要反覆朗讀,以讀帶解,從而體味作者在詩中藴含的`思想感情。

師:下面,我們就共同來鑑賞這首詩。全詩共三十二句,大家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劃分?

(學生積極討論)

生1:全詩可分為三層:1-8句為第一層,抒發詩人對人生地感慨,借酒消愁;9-25為第二層,表達詩人得到人才地喜慶心情;26到結束為第三層,抒發了詩人的胸襟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