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弟子規

弟子規的演講稿範文錦集十篇

欄目: 弟子規 / 發佈於: / 人氣:2.77W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的演講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弟子規的演講稿範文錦集十篇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1

上個學期,老師發給我們一本小小書——《弟子規》。我好奇地打開這本小小書,知道了《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是清朝的一位秀才寫的。我發現《弟子規》三字一句,讀起來還有韻味,非常有趣,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書裏主要講了為人子弟的很多規矩和道理,有些我還似懂非懂。後來,我又認真地看了錢文忠老師的解讀《弟子規》,錢老師講得非常生動、有趣,裏面有很多故事,讓我快樂地瞭解了《弟子規》,首先要孝順,然後要講信用,和別人要平等博愛等等,錢老師還説:《弟子規》雖然説得都是些小事情,要做到也並不是太難,但也沒人全部都能做到。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弟子規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記得不久前的一天,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出差回到家,風塵僕僕,看起來很疲倦,我見爸爸媽媽正在客廳裏談話,就悄悄地走到廚房,給爸爸盛了一碗飯,然後端給爸爸,輕輕地説:“爸爸,你快吃飯吧!”爸爸媽媽先是一愣,然後開心地笑起來,媽媽誇我懂事,爸爸更是激動地把我抱起來,説:“兒子,你終於長大了,知道孝敬父母了!”原來孝敬父母並不難,可以是一件小小的事,而且可以給爸爸媽媽帶來很大的快樂!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

《弟子規》還講到“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裏説讀書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我以前讀英語,經常是邊玩邊讀,有時候聽錄音機,眼睛卻被窗外的景物吸引,媽媽説我像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所以英語單詞老是記不住,心裏很着急。這個學期來,我讀英語時,非常專注,有時媽媽叫我都沒聽到,再也沒有三心二意,不知不覺中,英語單詞就輕鬆地記牢了,原來做到了“三到”,學習效果就提高了。

《弟子規》雖然是本小小的書,卻教給我們很多道理,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了,就一定會有收穫。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説到《弟子規》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幾句,可誰能把《弟子規》用到生活中去呢?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包括我在內)但是,在這個暑假,我到《弟子規》生活營以後,我發現我自己改變了不少,就説幾件最簡單的事情吧!

事件一:我要做一個聽爸媽話的好孩子。

《弟子規》入則孝中講了這樣一組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以前,我坐在電腦跟前,媽媽叫我去吃飯,我每次都會説:“等一會兒,馬上就好。”結果呢,不是馬上1個小時,就是半個小時,每一次都得讓爸媽等着我。

而現在,媽媽一叫我吃飯,我就會立馬丟下手中的活,不管是在看電視,還是在玩電腦我都會按長輩説的去做。

事件二: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凡是人,皆須愛。”

動物也是有父母的,他們也是有感情的,人類為了讓桌子上的肉更多,就給雞呀,豬呀,鴨子呀等等動物打激素,原本要張7年的雞僅僅只用短短的6個星期就可以上市。

還有的廠家,為了不讓這些雞打鬥,怕把皮毛啄破了,少長了肉。他們就把雞的嘴,腳截掉。它們生活的地方只有一個打開的作業本那麼大,連轉身這個簡單的動作也做不到,有時一隻雞要踩到同伴的身上度過一生。

……

總而言之,吃肉不如吃素,我慢慢地也喜歡上了素食。

《弟子規》是孔聖人説的一句話改編的,學習《弟子規》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學習《弟子規》可以在人生中走出很重要的一步棋。總之,學習《弟子規》我受益非淺。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3

好像是在我三、四歲的時候,爸爸就開始教我讀背《弟子規》啦!一開始,我覺得很好奇、很好玩,因為每讀一句就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心裏很得意……。

可是讀着讀着我就覺得沒什麼意思,好累,不想讀了!這時候,爸爸跟我説:“清清,你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教你讀背《弟子規》嗎?”我嘟着小嘴説:“不知道,反正我不想讀了,太累了,我想看動畫片!”爸爸沒發火,耐心得對我説:“清清,你想不想讓所有的小朋友和小夥伴都喜歡你,願意和你一起玩嗎?”我説:“當然想啊”!爸爸説:“想做一個受別人喜愛和尊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弟子規》就是教你懂規矩,懂道理,有禮貌,講信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小朋友、大人相處時要團結友愛,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向別人學習好的地方,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只有做到了這些,大家才會喜愛你,你才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除了《弟子規》,爸爸以後還要教你讀《論語》、《大學》等經典古書,它們能給你的一生帶來非常大的好處,知道嗎?”我懵懂得點了點頭。

有一天我在看動畫片,媽媽叫我吃飯,我正看得高興,媽媽喊了好幾聲我都沒理睬,突然,媽媽唸了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爸爸教我讀過,我記得意思是“父母説話要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能偷懶,不然,爸爸媽媽會生氣、傷心”。我趕緊大聲回答媽媽:“好的,媽媽,我把電視關了馬上就來。”以後,當我不想回答爸爸媽媽的問話時,我就小聲唸叨:“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應勿緩┄”;當我不想幫媽媽做事時,我就小聲唸叨:“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行勿懶┄”,提醒自己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幫爸爸媽媽做事,在學校裏,我也樂意幫助同學,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上學期末,我考了3科100分,還評上了優秀學生幹部呢!

現在我每天都快樂的讀背《弟子規》!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按照鬱老師的要求,我們暑假期間要從《快樂暑假》上面自選5本以上的書來閲讀。我選的分別是《我愛你,中國》、《神話故事》、《科學童話》、《伊索寓言》、《中國漢字》還有《弟子規》,其中前面幾本,我每天都朗讀,而對於《弟子規》,父母要求我每天背誦一段,41段用了41天已經全部背誦完畢。

我感覺《弟子規》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它教會我們怎麼對待父母和長輩,也教會我們怎麼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情,甚至連怎麼穿戴吃飯、怎麼讀書、怎麼整理書籍都有很明確的要求。

有一次,有人按家裏門鈴,我正在玩IPAD, 媽媽讓我去開門,我坐着不動,媽媽就説“父母命,行勿懶”,我趕緊跑去開門了。我平時吃飯,不太愛吃冬瓜和木耳,家人又會從《弟子規》裏找到教育我的句子“對飲食,勿揀擇”。“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當我有時讀書不用心時候,我耳邊就有人會這麼説。

《弟子規》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真的很有幫助哦!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些天,我們讀了《弟子規》,其中我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感受很深。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孩子不孝順父母,父母的話不聽,父母批評他時,還和父母頂嘴。而這句話的意思正是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當父母親叫你時,你要趕快地跑去父母那裏,不要慢吞吞的;父母親讓你去做事時,不要懶,動作要快點,不能拖拖拉拉。

回想起我的生活,有時候也經歷過類似於“偷懶”“不想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電腦遊戲。正玩到最激烈的時候,爸爸回來了,他沒拿鑰匙,就敲門。媽媽叫我:“小琳,媽媽正在做飯,你幫忙開一下門。”我漫不經心的説:“哦!”可我並沒有去開門,而是繼續玩遊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爸爸等的不耐煩了,就朝裏邊大吼一聲:“開門!”我這才放下手中的“屠刀”去開門。一把門打開,就劈頭蓋臉的被爸爸K了一頓:“怎麼搞的!為了玩遊戲,都不讓我進來了!我一會兒就把網線拔了,把電腦搬走,但你怎麼玩……”“老爸!你説夠了沒!”我不耐煩地丟下一句話,便把門使勁關着,進屋生悶氣了。

事情過後,我就非常後悔。自己不該和爸爸堵氣,自己不應該為了玩遊戲而和爸爸頂嘴。自己那樣做,爸爸的心情也一定很傷心。

讀了《弟子規》以後,我就更深入的體會到了孝順,知道了自己應該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能做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每天詳細閲讀《弟子規》卻發現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缺點。

《弟子規》中説:“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可是我偏偏和書作對,我的書桌上放着練習本,練習冊,漫畫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無關的書全都放在書桌上,東一本,西一本,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有時比登天還難。現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弟子規》中還説:“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卻常常忘記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沒有告訴媽媽,我回到家裏媽媽狠狠地説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以後,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也要跟媽媽説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完了《弟子規》,瞭解了自己的缺點,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了《弟子規》我懂得了父母叫時要立即迴應不能慢慢騰騰,父母要我們做事是不能託辭拒絕,認真聽父母的教訓,改正錯誤。也懂得了不要因為錯雖小就故意去犯,不要因為東西不值錢就隨便拿走,那會讓父母傷心難過,是不孝,以父母的喜好而喜好,父母不喜歡的儘量不做,更不能做有違道德的事,讓父母蒙羞、我知道了從現在開始熱 愛 生活,最 愛 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後才是自己,而這種愛才應該是理性而又深穩的愛, ,我想,付之行動,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做人的最根本是從一個孝字開始的,懂得了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才會知道回饋,報答我一定好好學習,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弟子規》第一篇叫入則孝,意思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做一個體貼又孝順的孩子。

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立刻答應;讓我們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接受;冬天,我們要讓父母温暖;夏天,我們要讓父母涼爽。做什麼事都要經過父母的允許,不能擅自去做;什麼東西都不要私藏,以免父母生氣。父母有過失,一定要竭力去改正,改正時要和顏悦色。父母去世要按禮法去辦,祭祀要處於誠心。

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孝敬父母,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這綠色的春天裏,我們學校開展了“我讀書,我快樂”的活動,在這期間,我認真的讀了《弟子規》。

這本書是古代大臣至聖先師孔子所寫,裏面主要是教人怎麼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講信用……但在這360句中,最令我感悟最深的還要數這句:讀書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這句話的基本意思是:讀書時,有三個到:心到,口到,眼到。即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這三者缺一不可。

但我的實際行動跟着一比,簡直是天然之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每次讀書或做作業,我都做不到心到,口到,眼到,這點讓我的內心非常的慚愧!每次我做作業,都不專心。不是玩筆,就是看窗外的風景。

深深印在我腦海裏的還要數那一次:二年級時,數學老師中午給我們佈置了15題基本計算題讓我們回家做。我一到家,準備開始做時,一開始下定了決心,開始還不到五秒就忘得一乾二淨,就像《多啦A夢》裏的野比大雄一樣!

我才做了4題就已經開始不耐煩了,於是我就在題目上稀里嘩啦地隨便寫了幾下,就蓋上本子了。誰知下午批改出來後就前面認真做的4道題是對的,其他全是錯的,就因為這事,被老師批評了好久。

我想,只有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這樣才會專心把一件事做得完美無缺!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了《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是我就是沒有用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學會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的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着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隨然我從小就讀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而每次被老師或家長誇獎一句就驕傲,得意的不得了。

第三: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想我都沒有人生目標,所以我才不會努力去辦好每一件事。

所以,以後我要按《弟子規》裏的規矩認真學習,認真去感悟,認真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