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長恨歌

高中《長恨歌》教案

欄目: 長恨歌 / 發佈於: / 人氣:2.28W

《長恨歌》白居易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的再現,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高中《長恨歌》教案

(一)詩人簡介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於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為官,父親為朝奉大夫、襄州別駕、大理少卿,累贈刑部尚書右僕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於河南新鄭縣東郭宅。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享年75歲。 白居易出生時,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時代需要大詩人,白居易適逢其時。他因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又絕頂聰明,五六歲便學寫詩,9歲便能夠辨別聲韻,加之家庭和社會給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時代讀書特別刻苦。後來憶及當時讀書情況,他説:“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少年時代又曾經過顛沛流離的避難生活,對社會各方面都有所瞭解。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這位傑出的詩人。從白居易一生仕途看,雖多為官,但總不順利,老是處於一種憂憤不安的狀態中。作為一個詩人,卻成就極大,可以説名動朝野,甚至婦孺皆知。大概因為他青少年時期的顛沛流離和以後的數次被貶,多為外官,經歷極廣,對社會有較深刻的瞭解,才使他得以成為千古不朽的大詩人。

作為一個大詩人,一個天才的詩人,白居易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詩歌不但在藝術形式上是多樣的,在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也是多樣的。白詩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通俗易懂,明白曉暢,但同時又經過千錘百煉,作了許多藝術加工。詩壇曾流傳老嫗亦解白詩的佳話。明代詩論家胡震亨《唐音統籤》中曾有宋朝詩人張文潛看到過白居易詩手稿的記載,説“真跡點竄,多與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詩、改詩之刻苦認真。他的詩達到這樣的藝術水平,是付出了多少辛苦才獲得的。白居易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並將這一主張付諸自己的詩歌創作實踐。他的早期政治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用辭尖鋭,主題鮮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影響尤大。

(二)創作背景: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敍事詩裏,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敍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敍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

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着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藉着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説,街坊的歌唱,從中蜕化出一個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迴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裏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麼,為什麼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敍、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三)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江山美人之間的取捨。本段可以用“三千寵愛在一身”來概括。(問題:與歷史真實的差異表現在哪裏?説明了什麼?)自開頭至“盡日君王看不足”,敍述李、楊會合經過及李對楊的眷戀寵幸。詩歌開卷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看來很尋常,好象故事原就應該從這裏寫起,不需要花什麼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領着全詩。緊接着,詩人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敍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嬌媚,進宮後因有色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覆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後在宮中如何縱慾,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通過這一段宮中生活的寫實,不無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還形象地暗示我們,唐玄宗的迷色誤國,就是這一悲劇的根源。

這一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敍述李、楊會合過程。敍述簡明,捨去一切枝蔓,為下文大肆鋪寫長恨留足餘地。首兩句暗寓諷刺,為君者多年專求美色,荒廢國事之意已昭然其中。重色寫出了皇帝的個性,傾國則是重色的標準。為楊玉環出場提供了一個較高的起點。

接下來的十六句為第二層:寫李、楊遇合後的歡愛眷戀。養在深閨,對歷史真相的迴避也隱含了的傾向。六宮失色,是襯托,是在説楊玉環符合傾國的標準。“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兩句,明言玄宗迷戀美色;“春從春遊夜專夜”、“三千寵愛在一身”兩句,突出貴妃得寵專房。但也寫出皇帝對貴妃的在意和專一。為後文寫二人之訣別、長恨作襯墊

末八句為第三層:寫貴妃舉家騰達,勢焰熏天。後兩句寫因一貴妃而竟使天下父母易志,語句誇張而語意怨懟。本部分可以用“三千寵愛在一身”來概括。一方面寫出李楊愛之深,同時也點出皇帝“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過失。

第二部分:生離死別的痛苦和無奈。愛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難捨美人。(問題:生離死別和緩歌慢舞之間的關係)自“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夜雨聞鈴斷腸聲”,敍述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因禁軍兵變而殞命,李隆基陷入懷念和哀傷不能自拔。詩人具體的描述了安史之亂髮生後,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毀滅。“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他們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六軍不發”,要求處死楊貴妃,是憤於唐玄宗迷戀女色,禍國殃民。楊貴妃的死,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關鍵性的情節,在這之後,他們的愛情才成為一場悲劇。

這一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寫變生不測,戰亂驟起。前四句上承第一部分的有關描寫,進一步蓄足文勢;後兩句啟下,折轉簡捷幹練,描寫也頗有氣勢。“動地來”“驚破”等等簡短描述,寫出了變亂給國家帶來的危機,也寫出了對愛情美夢的突然打擊。以下生離死別的傷心和無奈也就自然而然了。

接下來十句為第二層:寫馬嵬驛兵變,貴妃喪生。從這一層開始,對李、楊的態度由批評轉為同情,感情也由怨懟轉為哀憫。

再下來八句為第三層:寫李隆基於幸蜀途中懷念貴妃,不勝哀傷。

第三部分:此段寫隆基對楊貴妃的思念,“愛悠悠,恨悠悠”。由此也説明皇帝不單是重色,更是一個至誠的情種。至誠才有長恨。多角度的反覆描寫強化着愛,也突出了恨(遺憾)。(問題:本段是從哪些角度表現李隆基的思念之情的?從情景:物是人非、從時間:歷久彌新、從心情:“度日如年”)自“天旋地轉回龍馭,”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李返長安後對楊的無窮思念。詩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裏揪心的“恨”,用酸惻動人的語調,宛轉形容和描述了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後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迴腸蕩氣。正由於詩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這樣的程度,後面道士的到來,仙境的出現,便給人一種真實感,不以為純粹是一種空中樓閣了。

這一部分也可分成四層:

第一層前四句:寫安史之亂平定,李於回長安途中路經馬嵬驛,憑弔貴妃遺蹤。

接下來的六句為第二層:寫李初回長安時睹物思人,恍若隔世。

再接下來十二句為第三層:寫李對楊的無窮思念。“春風桃李”、“秋雨梧桐”概括了一年四季、各種場景,以顯示李對楊的思念無時不在、無處不

在;以環境凌亂、時間流逝、長夜漫漫、晚景淒涼説明唐明皇時時處處對楊貴妃的苦苦懷戀。

末二句為第四層。“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兩句,既結束上文,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開啟下文,以想入非非生髮出道士招魂。

第四部分:把愛由人間寫到天上,人鬼情未了。如果説前一段寫的是“昭陽殿裏恩愛絕”(皇帝),這一段寫的是“蓬萊宮中日月長”(貴妃)。尋覓是思念,是牽掛,有點“你在他鄉還好嗎”的味道。(問題:為什麼要從人間寫到仙境)。“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束,寫李隆基對楊玉環的思念感動道士,道士尋找到玉環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貴妃仍心繫塵寰,對李思念不已。詩人採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後來,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了楊貴妃,讓她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託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迴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餘”,給讀者以聯想、回味的餘地。

這一部分也可分為四層:

前四句為第一層:寫道士被李感動,去尋找楊的亡魂,以其想入非非見其思念之深,緊密呼應第三部分之末兩句。

接下來十句為第二層:寫道士尋覓楊的曲折經過。一開始上天入地均未有得,“忽聞海上有仙山”一句生面別開,使情節絕處逢生,波折再起。

再下面十二句為第三層:寫道士歷經波折,終於找到貴妃。“雲髻半偏新睡覺”以下所寫楊之步態容貌,是道士眼中見到的景況。

最後二十四句為第四層:寫楊託物寄詞,以表明她對李之感激、思念和忠貞不渝。末句“此恨綿綿無絕期”點題,結束全詩。

人間到天上的愛,將愛寫到極致。如此,才能夠突顯“長恨”。

(四)《長恨歌》的主題

《長恨歌》的主旨是什麼?歷來聚訟紛紜。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意見

(1)諷喻説。就是隻把唐玄宗當作皇帝寫。認為此詩是借李、楊之情事,諷刺李隆基貪色誤國,以致引發“安史之亂”。告誡最高統治者應引以為戒,免蹈覆轍。至於詩歌后半部分對綿綿長恨的描繪,也不是對李、楊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頌,而是通過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狽景象,隱晦而曲折地諷刺他

荒淫誤國而終於苦果自嘗。説明作為一個皇帝,愛美人首先要愛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會失去。愛美人更要愛江山。

(2)愛情説。把唐玄宗當作凡人寫。(白居易説過這是人間罕事)認為此詩的前半部分中,對李、楊荒淫無度、廢棄國事誠然有所諷刺和不滿,但這不是主旨。全詩以大部分篇幅描寫了兩人的愛情遭遇,歌頌了他們之間的愛情。論者還認為,詩中所寫的李、楊愛情,實際上已超越了歷史事實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通過這一愛情悲劇,歌頌了人們對愛情的堅貞和專一,反映出人們對美滿愛情的追求和嚮往。儘管李、楊身為帝王貴妃,但他們的這種愛情與人民的.生活、與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雙重主題説。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認為這首詩一方面對李、楊荒淫無度招致禍亂作了明顯諷刺,另一方面對兩人的愛情悲劇及彼此間的誠焉相思賦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於後者。整首詩,自始至終貫穿着兩重性,貫穿着李、楊身兼愛情悲劇的製造者與承擔者之間的衝突。衝突的體現者主要是兩個人物本身,而衝突的必然結果是人物的長恨。

三種説法中,你怎麼看?為什麼?

提示:分析《長恨歌》的主題思想,首先必須注意:這是一首敍事詩,敍述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李、楊早先的逸樂和後來的長恨,都是這個故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且,這兩者之間有着內在的邏輯聯繫。早先的逸樂是導致後來貴妃喪生、彼此長恨的顯著原因,而長恨則是李、楊荒淫誤國、終於殃及自身的必然結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將損害故事的完整性,將割斷前後情節的內在邏輯和因果聯繫而使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義,其評論當然也就難以符合作品實際和原意。

其次還應注意:這是一出經藝術處理過了的愛情悲劇,作為悲劇中的兩個主人公,李、楊具有特殊的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倆的荒淫逸樂引發了安史之亂,從某種角度上説,也是悲劇的製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亂的發生使他們死生異處,相見無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這一悲劇的承受者。評論《長恨歌》的主旨,必須顧及這一點,因為它是我們分析、理解對這一悲劇的是非態度和感情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必須注意對這一悲劇的是非態度和感情傾向。《長恨歌》是一首敍事詩,但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在敍述李、楊愛情始末的過程中,融進了自己的感情,通過感情的媒介,表現了他對這一悲劇的是非評判。對李、楊之娛樂誤國,顯然是意在批評而語含譏諷的,這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等語句中可明顯看出。然而,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悲劇的發生,對李、楊的態度也由批評諷刺轉向憐憫同情。這從“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轉蛾眉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躊躇不能去”、“不見玉顏空死處”、“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飽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獲得非常明顯而強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