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關於《邊城》讀書筆記(通用8篇)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1.11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邊城》讀書筆記(通用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邊城》讀書筆記(通用8篇)

《邊城》讀書筆記1

作者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純與透。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

文中翠翠與二老之間的愛情故事完全沒有城市裏的俗氣,不論是翠翠心中二老的影子與歌聲,還是二老對翠翠的一見鍾情,都沾不上一丁點兒瑕疵,都是那麼的純,那麼的美好。

文中作者甚至寫到“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善良,單純,充滿了愛,這樣的地方,怎能不讓人有歸屬感?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説的“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透,茶峒的透不是簡單的透,它透到了人心底,它讓茶峒“靜靜的水即使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讓翠翠“眸子清明如水晶”。

而故事的結局確實悲哀的,如此悽美的愛情故事卻發生在如同世外桃源的茶峒,這似乎有些怪,但換一個角度想想,將這麼悲哀的愛情放在這麼美好的茶峒,結合起來,倒也挺合適,因為我認為,這種悲哀,它是淡淡的,又是若有若無的,放於茶峒這樣的地方,更可以體現它的純與透。

《邊城》讀書筆記2

真的很少有這樣的一份純真感情令人怦然心動。這份愛情帶着鄉村特有的芳香氣味,飽蘸着獨屬於少女的胭脂體香,在這片因愛而清澈的藍空下,慢慢的渲染開來,瀰漫着整個白晝,也朦朧了有情人的雙眼。

翠翠不愛天寶,她就愛着儺送。她不會所謂的同情,因為愛情不需要施捨;她也不會拿喬的周旋於兩兄弟間,複雜的糾纏不清,她的心意明確,然後便付諸於行動傾灑滿腔愛意!在那個命運安排的夜幕,月色演繹的十分曖昧。

儺送如天神一般從水面突然浮出,一滴滴的水珠從髮梢流過稜廓分明的臉龐,流過年輕結實的胸膛,流過強壯有力的大腿,也流進了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子的心。就像缺水的魚兒重回水中,突然而至的幸福讓她像窒息了般。

調侃的話語,嬉笑的神情,便也從此註定了一個女孩心的淪陷。於是就有了這流淌於日出與日落間的濃的化不開思念與哀愁。那時時發呆的神情,那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幸福傻笑,那為了愛情義無反顧的執着,那堅守的諾言,望穿秋水等待的寂寞與絕望……

這樣的愛情,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所以,我們不需要現實中的翠翠,只要她永遠活在書中就好,如此,這一份愛情最初的本真就會永遠的流傳下去。

《邊城》讀書筆記3

説起《邊城》,就不得不説一下沈從文先生,這個學歷只有高小,行伍出身的傳奇般的小説家。

沈從文生於湖南鳳凰一箇舊軍官家庭,後因家境轉入困頓,剛剛小學畢業、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習生存”。其後數年間,他隨當地軍閥部隊輾轉於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但這也給他得創作提供了源泉。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邊城》作為沈先生的代表作,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當然,這些都是虛的,作品本身就具有讓人無法阻擋的魅力。

從表面上來看,《邊城》是一部愛情悲劇,小説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故事。她的的確確是一部愛情悲劇,但是她也不僅僅是愛情悲劇。她留給我的,更多的是數不盡的回味。

《邊城》讀書筆記4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

《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伕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驕傲,為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悽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前清解甲流落軍官“順順”憑着一些積蓄經營木船,事業興旺發達,又因大方灑脱,仗義慷慨,誠信公道,被眾舉為“掌水碼頭”一方豪傑紳士。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受父親江湖風範教育薰陶,在浪裏行船摔打錘鍊,皆成為江湖“岳雲”式聰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鴨”的競技後,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二老”儺送為追求翠翠寧可要條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與翠翠提親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馬路”,“車路”推辭中,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後,毅然甘願站在月夜山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

《邊城》讀書筆記5

《邊城》的故事情節,簡樸優美。在依山傍水的邊城碧溪咀的白塔下。住着一個靠擺渡為生的老船公和他相依為命的外孫女翠翠,他們過着勤勞而安閒的生活。老人不愁吃穿,心中唯一操心的是為活潑可愛的翠翠找個好婆家。掌管水碼頭的船總順順有兩個兒子,同時都愛着翠翠。大兒子天保託人捎話給老船公提親,而翠翠不愛老大,卻很愛他的弟弟儺送。船總有意讓老大娶翠翠,盼望老二能夠和有一座嶄新碾坊作陪嫁的王團總的女兒結婚。當兄弟兩人發現都在愛着翠翠時,哥哥天保就主動退讓,乘船離去,途中失事,不幸淹死。老二在暗中愛着翠翠卻得不到她的理會,家中又逼迫他接受新碾坊,於是賭氣之下就離開了桃源。老船公忍受不住這沉重的打擊,地雷電暴雨襲擊的一個夜晚,悄然死去。翠翠接替了外祖父的事業,繼續撐船擺渡客人,她懷着對老人的哀悼和對儺送的掛念,帶着“軟軟的、酸酸的心”等着,等着。他“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是一出健康純潔又情絲纏綿的愛情悲劇。作者並非想以曲折複雜的三角戀情來招徠讀者,而是借這一曲愛情的'哀歌歌頌湘西勞動人民的道德品格和思想靈魂。

《邊城》讀書筆記6

沈從文的《邊城》裏流淌着一條温情的河,河上擺渡的老人和翠翠,唱着一曲温暖的歌。

老人擺渡50年,經歷了“凡是一個善良的中國鄉下人,一生中生活下來所應得到的勞苦與不幸”,但是他一如既往的愛着這方水土,愛着這方水土上的每一個人。

這位老人,從不肯收過渡人的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一把錢擲到船版上時”,老人必定“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裏去”,還以一副“吵嘴時的認真神氣”説着:“我有了口糧,三鬥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實在“卻情不過”,老人象徵性地收了一點錢,“為了心安起見”,便把這些錢託人買來茶葉和草煙。茶葉放進大缸裏,用開水泡好,給人解渴;草煙,則慷慨奉贈給過渡人。“他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地、很忠實地在那裏活下去。”老人每一次進城,總是把酒葫蘆熱情慷慨地遞給每一個愛喝酒的人,這一口口酒水裏傳遞的是邊城人温潤甘甜而醇厚的鄉情!

老人的這份淳樸與善良,怎能不讓人動容?

《邊城》讀書筆記7

連日的陰雨,心情本就有些鬱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隨之侵襲而來。不想陷入一種空洞和無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讓自己温熱和活力起來。然後端坐在電腦前,慢慢地閲讀起數日前朋友推薦的沈從文先生的《邊城》。

初讀,許是習慣性的讀小説的方式,急切的想尋讀裏面的人物或情節,故對於小説開篇大段的景物描寫似乎看不進去,可漸漸的,一幅曼妙的風情畫卷隨着文字徐徐展開,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彷彿置身湘西那美麗的世外桃園。翠翠就是在這樣一個淳樸、天然、優美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的自然之女。

就是這樣一個懵懂、嬌憨、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美女孩,卻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開始就已結束了的綿長而憂傷的愛。也許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難道這就是宿命麼?“那個人明天會回來麼?”故事的結尾以這樣的反問戛然而止,讓人唏噓不已。掩卷,腦海中似乎浮現翠翠燈下托腮喃喃自語的神情:“那個人明天會回來麼?”她的糾結讓人生生的心疼起來:這漫長的日子她是否能夠靠着那個初見時的甜美回憶安然度過呢?

《邊城》讀書筆記8

《邊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説。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

《邊城》以清末時期的湘西茶峒地區為背景,以“小溪”渡口為起點,繞山岨流的溪水匯入茶峒大河,展開了曠野渡口少女“翠翠”與山城河街“天保”、“儺送”兄弟的動人愛情故事。

沈從文先生極為優美而流暢的語言文字,如詩如畫般描繪了白河沿岸恬靜幽美的山村,湘西邊城濃郁的風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裏,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做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處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

這些充滿了自然真樸與生息傳神的描寫,給人以極美的享受。《邊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純淨自然,展現出一個詩意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然而最終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記憶裏:天保與儺送一個身亡,一個出走,祖父也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死去,一個順乎自然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