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背影

《背影》教學設計及反思

欄目: 背影 / 發佈於: / 人氣:2.59W

教材分析

《背影》教學設計及反思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過對父親的背影在特定環境下的幾個細節描寫,刻畫了父親頹唐的老境和“我”對父親的眷戀之情作者“誠實”的寫作使文章真實可感,觸人心絃,讀之潸然淚下;語言樸實,意藴深厚,“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美學風格,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教學中,宜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採用朗讀、研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有感情的誦讀以及對文章重點詞句的分析,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濃濃的人間親情。

學情分析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着,但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很少真切的來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對於樸實的文字,儘管前邊已經學過《爸爸的花兒落了》、《散步》等文章,但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還不是很強,有可能急於浮光掠影式的瞭解,不去做深入探討與感悟。不過,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再加上已初步掌握了敍事性文章的閲讀方法,這一篇課文學習起來並不難理解。

教學目標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

2.瞭解散文材料與文章中心的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清楚連貫的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圍。

2、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

3.、指導學生學習做讀書摘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從作品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樸實而飽含深情的語言,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之愛;教學難點:課文寫的雖是小事,卻深情無限。

2. 解決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樸實的語言所飽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課文可按“語言--內容--結構--情感”的順序由淺入深地進行。

教學過程:

第一 課 時

一、情境導入,喚起親情體驗

以小故事《兒子眼中的父親》導入新課。

二、走近作者

朱自清,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歐遊雜記》,散文集《背影》。

談到中國現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談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寫於1925年10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發表在當時的《文學週刊》上。文章發表後,廣為傳誦,並一直作為語言教材。當年,朱自清先生逝世後,有些中學生拿着報紙悲痛地説:“寫《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見本文的影響之大。

三、講授新課

1.自由速讀,感受內容。

教師:本文寫出了至誠的父子之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dèi。

2.掌握字詞。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交卸(xiè)狼藉(jí)簌簌(sù)賦閒(fù)頹唐(tuí)蹣跚(pánshān)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狼藉 躊躇 蹣跚

3.學生速讀課文,討論問題。

(1).文中出現幾次“背影”?着重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文中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着重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台買橘子時的“背影”。)

(2).本文以“背影”為線索,以車站送別為中心展開。劃分段落層次並概括段意層意。

第一部分(第1段)開篇點題,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2-6段)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第一層(第2、3段)寫送別時的家境,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第4、5段)寫離別前父親對“我”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第6段)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父親愛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7段)寫別後思念,再現“背影”,抒發深切的思念之情。

(3).本文通過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樣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過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

4.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加深體會中心。

5.理解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過寫“我”與父親在車站離別,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的,為什麼又要寫與此似無多大關係的第二、三段?

(這兩段寫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為寫“背影” 渲染悲涼的氣氛,為突出父親的愛子之情作鋪墊。當時,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禍不單行。父親還帳缺錢,只好變賣典質;辦喪事要用錢,只好再去借錢。家中境況可想而知。喪事一畢,父子又要離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親揹着學生的精神負擔,還細緻入微地關照兒子就更為感人。)

四、歸納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掃除了文字障礙,分析了段落層次並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真摯無私的。這種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尋這種感情當時難以體會到的,父母的疼愛之情是否感動過你?這種感情是體現在父母的隻言片語中,還是隱含在父母的神情語氣裏?是通過某個動作的流露,還是通過身體形態的表現?父母疼愛子女的細節,使我們終生難忘。老一輩這種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動和激勵着一代一代年輕人。

五、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反覆朗讀第六自然段。

2、熟記生字的讀音、寫法和含義,並組詞造句。

第二 課 時

一、複習提問

1.字詞

2.問題

(1).文章共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意思各是什麼?

(2). 文章幾次提到“背影”?分別是在甚麼時候?

二、研討新課

1.學習作者選取“背影”作為感情聚焦點的寫法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共四次寫到背影,第一次開頭一段“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用“背影”點題。第二次是“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第三次是離別時的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末尾,是思念中的背影。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第二次,即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抓住第六自然段,讓學生反覆朗讀,仔細體會文句中所飽含的深厚感情。朗讀的方式以單個學生朗讀為主,比較哪個學生朗讀得最好。教師應在朗讀技巧上加以指導。朗讀訓練最好相對集中在“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幾句。)

(2)為什麼這一次對背影的描寫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作者細緻刻畫了父親的背影,先寫了父親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給人壓抑、凝重的感覺。黑色與家中死了親人有關。這是一個黑色的背影!)

(3)下面接着寫父親走路時的姿勢。作者用了一個詞---蹣跚,就是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走路蹣跚的父親過鐵道,一定是令人擔心的。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4)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寫“父親”爬月台時運用幾個動詞所包含的感情。這幾個動詞是:“攀”、“縮”、“傾”。為什麼用“攀”而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後用力支撐起身體。)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多麼令兒子揪心啊!“縮”説明腳無處可蹬,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是多麼緊張。“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夥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寫出了“父親”艱難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三個動詞非常普通,但表達的感情異常深沉。作者看着父親的背影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也是感激的淚水。

(5)要求學生把文章的這幾句齊讀一遍,背誦這幾句。

(6)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作者為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而只是寫父親的背影呢?

(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應予以適當肯定。然後明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點擅長選取表達感情的聚焦點。“背影”就是這樣的聚焦點。作者避開了父親的正面形象,正好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容易獲得以少勝多的閲讀效果。)

(7)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掉下淚來,你們相信嗎?

(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説,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8)為什麼説是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

(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償還欠債,滿院狼藉,光景慘淡。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充滿了憂愁。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了學業,便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還寬慰兒子,“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這種情況下,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流下淚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2、學習本文運用樸實的語言表達深厚的感情的語言風格

(1)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父親一共説了幾句話?(五句。第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説明父親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其實,此時最難過的就是父親,但他怕影響兒子的學業,便把悲痛之情壓在心底,表面上顯得比較想得開。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父親啊!第二句,“不要緊,他們去不好!”説明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第三句,“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説明父親對兒子的關心,擔心兒子路上口渴。第四句,“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説明父親關心兒子是否順利抵達北京。第五句,“進去吧,裏頭沒人。”説明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第五句把父子之間深厚的感情表達出來了。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值得學習。)

(2)所選用的資料,教師可提供給學生。1928年8月,開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拿到書後便給住在揚州的父親寄了一本。當郵差把書送到家時,朱自清的三弟朱國華打開郵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裏面有一篇《背影》。朱國華欣喜萬分,三步並兩步跑上樓,把書送給正在病中的父親。朱自清的父親從牀上起來,坐在靠窗户的一張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淚。這是語言的力量。

三、歸納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細心領會了朱自清散文樸實的語言風格,並且體會到了文章中表現出的濃濃的父子深情。

四、佈置作業

1、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優勢嘮嘮叨叨的;是嚴厲的,又是慈愛的;我們天天看着煩,幾天不見又覺得心懸空……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或祖輩疼愛自己的文章。

2、背誦“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一段。

▲教師活動:

一、教師動情地述説朱自清先生的父親讀《背影》散文集的表情、神態和父子當時的心情 。

二、教師指導學生介紹作者,並做適當的補充。教師用普通話正音,並指名學生説出幾個重要詞語的意思。

三、巡視指導各小組的討論,不時點撥,鼓勵。

四、教師要求學生在“背影”、“流淚”“父親的語言”三項中,任選一項,説説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五、教師要求1——3學習小組做第四題第1題,第4——6小組做第四題第2題

教師總結作業情況。

▲預設學生行為:

一、有的學生伸頸,側目,微笑,默歎,為之欣喜,為之感動,想一睹為快。

二、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三、學生通過合作探究,(1)明確:安慰兒子,為兒子送行,照看行李,給小費,講價錢,再三囑託兒子路上小心。(2)完成兒子對“父親”感情的轉變。

四、各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發言踴躍。

五、各組學生先獨自完成,然後分組交流,看誰的作業有特色,最後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

一、由朱自清父子的神情激發學生急於認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因為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瞭解作者、初步理解生字詞,有助於很好地學習課文。

三、研讀是讓學生真切地熟悉內容和體驗感情。

四、各小組交流、展示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

五、通過完成書面作業和班組交流,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背 影

朱自清

┌點題 難忘背影┐ 父

│引出 事情經過│ 疼│↑憐

背 影 ┤刻畫 望父買橘├

│惜別 父子分別│ │↓

└照應 再現背影┘ 愛││愛

教學反思

朱自清和他的父親分別用“眼淚”和“背影”演繹了人間親情,這不是演戲,但更感染人。本課聚集“背影”、“眼淚”“父親的語言”,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理解和反思,基本上做到了理性與人性的完美結合,經驗和體驗的真實碰撞,知識、價值、情感的高度統一。

通過教學《背景》這一課,從內容上,學生們得到情感的陶冶,心靈的震撼,切實感悟到父子的情深。從方法上,為學生架設了學習課文的橋樑,使學生順利達到學習目標的彼岸。從教學環境創設上,音頻顯示為學生創設了愉悦的學習空間,把學生帶到父子情深的情景當中。使學生自始自終處於心情活躍的氣氛當中。還需從自主、合作、探究的角度深挖內容的深度,學生學習的效度,自身教學的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