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學習作文

【熱門】學習作文合集七篇

欄目: 學習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學習作文合集七篇

學習作文 篇1

以前,有幾位學生學習較好,她們—分別是王璐璐,張莉莉,她們是競爭者,王璐璐每天帶着熊貓眼來上學,而張莉莉呢?卻是快樂的蹦蹦跳跳的來學校。

星期六,王璐璐不是上培優班、就是在家學習,張莉莉呢?真是輕鬆像野馬,不是玩電腦,就是與夥伴們玩。

一天,王璐璐重演“程門立雪”,因為有個問題不懂,去問老師,結果,老師睡着了,老師住一樓,她在老師的門前等了好久,身上堆了很多雪,她冷的打了個趔趄,這時,張莉莉來打雪仗,無意看見了王璐璐。老師醒後,發現王璐璐倒在自家門前……因為這事,王璐璐病倒了,在家休息時,還不忘學習。

第2個星期,張莉莉跟蹤了王璐璐,王璐璐走路也不忘看書。到了家,她頭也不抬的學習。這一切,被張莉莉看見了,她得出結論:學習要堅持不懈。

王璐璐一天遇見了莉莉,問:“學習是不是一定要堅持。”莉莉笑了笑:“呵呵,學習堅持是對的,不過不能過度學習,要合理安排學習和玩呀!”

學習作文 篇2

關於學習,我實在沒有什麼長篇大論,因為我的學習成績也不怎樣好,更不用説什麼學習方法。至於我為什麼能進入前二十名,可能是因為在後期我比較努力,才勉強能夠進。由於我懶於思考,所以對自我的未來還沒有什麼大的抱負與目標。我所追求的不是什麼名牌學校,而是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尋找樂趣,帶着一個好情緒去學習,要比平常的學習效率要高得多,也就是事半功倍。享受學習,將學習融入自我的生活,把課本當成自我的朋友以及親人,這才是最完美的求學之道,最好的學習方法,但理論歸理論,做得到才算了不起,説真的,“享受學習”這四個字,其實我也做不到,在我們班,恐怕只有鄒曉文同學才能實踐這個巨難的理論!學習上的事,我只有這麼多好説的了。下面是我一向堅信的一些人生體會,供大家參考,期望對大家有用……

學會放下,你會過得更簡單……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難以兩全的選取,這時我們就應有取有舍,想想以後,選取對你人升有利的的方面,強烈的完美主義和過於優柔寡斷往往會使你感到困惑與痛苦,促使你走向失敗。當所以選取都對你有利的時候,不要猶豫不決,就應憑着自我的感覺去選取,雖然不必須是最好的,但起碼是你最喜歡的!!

成功的時候,就是該往新的方向前進的時候……

一時的成功但是是過眼雲煙,並不能代表你是永遠的強者。沒有絕對的失敗,也沒用絕對的成功,惟有不斷地在成功中去尋找,去發現,在新的方向裏找到新的成功。才會使你所得到的東西繼續屬於你!

失敗的時候,藉口會使你繼續失敗……

當自我做某些事不成功的時候,先不要從其他方面找理由以遮蓋自我的失誤,要學會質疑自我,進行自我反省,並從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敏捷的思維有時會讓你的決定潛力有所降低……

善於思考是對的,但有時過多的憂慮會讓你看事情的眼光改變,把一件很簡單的事看得十分複雜,有一句話叫“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聖人千慮,必有一失。”相信大家都不是“愚人”。所以,用簡單的目光看待問題,可能會使問題更快地得到解決!

説到底,擁有一顆平常心,就等於擁有了一切——不因成績拔尖而驕傲;不因成績不好而沮喪;不因被老師批評而生氣。沒有過多的思想抱負,在學習上平平凡凡地用功,這就是擁有好成績的捷徑。

學習作文 篇3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雷鋒”這個名字,應該所有人都知道,它象徵着勤儉節約,象徵着刻苦鑽研,象徵着樂於助人。雖然雷鋒早已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子孫們”卻依然傳承着這種精神,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愛與美好。

我們班的蔡弈涵同學就是一位“活雷鋒”,他雖然在班級中並不出色,但他卻是班級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地上髒了,衞生角亂了,飯盒不整齊了……這時,總會有一個矮小的身影出現。他,就是蔡弈涵。

吃完中餐,我剛想把飯盒和碗筷放入筐中,發現裏面竟然一片“狼藉”。我只好將飯盒先放到筐外,蹲下身來整理。但這些飯盒上面油膩膩的,還有一些剩菜剩飯粘在裏面,我不禁作嘔了一下,站了起來。突然不知從哪冒出了一個黑黑的身影,我仔細一看,竟是陳老師口中所説的“班級服務之星”——蔡弈涵!雖然常聽老師表揚他,但從沒見過他為班級服務時的樣子。

只見他將兩隻衣袖捲起,把手伸入放飯盒的筐內,將一個個東倒西歪的飯盒拿出,把最底下的先擺整齊,再將一個個飯盒疊在上面。疊好了,便開始去整理碗筷。框裏的筷子和碗都亂在一塊,碗裏有剩餘的湯,筷子上沾滿了米飯,比飯盒還難整理。我問蔡弈涵:“這不髒嗎?”他只説了一句:“到時候洗手就行了。”便立刻將一個個鐵碗拿出,放在旁邊的桌面上,然後把一根根向四面八方岔開的筷子熟練地理整齊,再把碗放好,當我正想誇讚他幾句時,他已經悄悄地離開了,望着他那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食堂門口,我不禁思緒萬千:“雷鋒”不就在我的身邊嗎?這不正是雷鋒的那種“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嗎?……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這就是雷鋒同志在他的日記中所寫到的。我們也要像雷鋒那樣去為這個世界奉獻出什麼,哪怕是一點點,都能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有愛,更加美好!同學們,讓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再多一些吧!

學習作文 篇4

我非常喜歡打乒乓球,但我的技術卻非常差勁,我很想把乒乓球打好,可每一次都失敗了,技術沒有一點兒提高。有一天晚上,我在電視上看到中國乒乓球隊隊員在比賽時的出色表現,再也忍不住了,於是,向媽媽提出放暑假要去練乒乓球的事。

終於盼到放暑假了,我和爸媽到體育館乒乓球培訓班報了名。教我們練球的是位男教練,他首先教我們學習攻球的動作,要求我們把球拍放在與側身平行的位置上作準備,攻球時球拍一揮,球拍剛好揮到左眼角前邊的位置。就這個動作教練就要求我們練習50遍。然後,教練到台前和我們對打起來。輪到我了,由於我從未學過乒乓球,只見教練的球飛着過來,我用力一擋,球沒過網。教練馬上對我説:“你的姿勢沒對,怎麼揮到肩膀的位置了?”並過來手把手的教我,在教練的指導下,我刻苦地不厭其煩地進行練習,漸漸地,我打球的動作規範了,並且一次比一次打得好了,我還贏過教練呢。

等我們學會了攻球,教練又開始教我們學習推擋動作。要求我們先把球拍收放在自己肚子前方的位置上,肘關節不能抬起,做好擋球的姿勢,等球發過來,就把球拍推出去,此時,手要伸直,不然就會把球擋出界線(飛出台外)。還是像練習攻球一樣,等我們熟悉推擋的架勢後,教練就和我們進行對打練習。我以為推擋比攻球容易,誰知我推擋出去的球連連下網,這時,教練為我指出球下網的原因:球拍放得太低。我馬上心領神會,按教練説的做,球乖乖地被我了擋回去,不再下網了。望着米白色的乒乓球和教練眼中那讚許的目光,我的心比吃了蜜還甜。

經過一番辛苦的訓練,功夫不負苦心人,我不僅學會了打乒乓球,而且打乒乓球的技術也提高了。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練乒乓球,還是做其他事情,都要付出辛勞才能取得進步。

學習作文 篇5

人生而有好奇心,這一點在嬰幼兒時期是最為明顯的,看到什麼新鮮事物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

隨着成長,人們漸漸地隱藏起了自己的好奇心,有的人隱藏着也就漸漸地淡化了這一塊天賦,凡事就按步就搬,不再對新事物過於敏感,又或許,收起了那份探奇的心思。

還有一些人,表面上隱藏着,但只要給一個契機給他,他還是會展現出自己好奇的一面。

另外有一種人,他們即使已經是成年人,甚至白髮蒼蒼,也保持着一顆探奇的熱情,就像我們所説的老頑童。

我覺得,保持一種適度的好奇心當然是必要,因為有探究的意識,你才會想着去學習,去認識,去挖掘,才會有所成長。

自從買了小筆記本以來,我一直用的鼠標,對於觸屏用的極少,覺得很不方便。

有一天,因為要搬動小本本,剛好那位置不太好用鼠標,所以我只能靠觸屏去操作。

不用多想就知道,我笨手笨腳地,完全找不到竅門,覺得比鼠標用的難多了。

想到前不久在動車上看到有人在車上用蘋果小本本的觸屏做着思維導圖,那樣的情況都能用觸屏做,可見觸屏並不是我所想像的那般難用。

於是我搜了一下網頁,瞭解了一些方法,跟着操作嘗試了一下,頓時有了小小的驚喜,雖然還不如鼠標用得熟練,但是已經比之前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方式要靈活的多了。

所以,我覺得保持好奇心,提升自己的學習力,是真的很有必要的。

學習作文 篇6

對有些人來説,雷鋒似乎就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有報道説,全國首個學雷鋒個人網站近日在北京開通不久,就有網友留言對當今社會是否還需要學雷鋒表示懷疑,更多的人則希望知道目前需要怎樣的“雷鋒”。

雷鋒精神內涵之一、奉獻精神雷鋒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雷鋒二字,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善待他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雷鋒精神內涵之二:“釘子”精神雷鋒對待工作總是幹

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立足本職,盡職盡責,努力以釘子的“擠”勁和“鑽”勁,使自己成為工作的內行。雷鋒精神內涵之三:“螺絲釘”精神雷鋒謙虛待人,甘於平凡,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服從革命的需要和組織

的安排,黨叫幹啥就幹啥。他把自己生命溶入黨和人民事業的整體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幹出不平凡的業績,樂於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雷鋒精神內涵之四:艱苦奮鬥精神雷鋒出身貧苦,在舊社會,哥哥、弟弟都因

負傷、飢餓,病死了,他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邊緣,他深知生活的艱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出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

很多人都認為,雷鋒精神就是助人為樂的精神,但實際生活中,助人為樂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一方面是常常遭遇助人不討好的尷尬,做了好事不是被人當成“傻冒”,就是被人認為另有所圖。媒體上時常出現的英雄流血又流

淚的報道,也讓更多的人收起了助人之心。另一方面,越來越少的人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到沒有經濟回報的事情中去。時間就是金錢,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句至理名言,而商品經濟的逐利原則更加深了人們這個觀點。做好事

一旦成為一種炒作,一種交易,甚至成為某些人騙錢坑人的手段,雷鋒精神也就失去了本來的光澤。

其實,在我們身邊,只要不做損害他人的事就已經是在發揚雷鋒精神了。眾所周知,開水瓶被偷,已經不是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開水瓶被偷了,就要去拿別人的開水瓶來找平衡;飯卡掉了,被拾到的同

學拿去刷爆,這也是大家經歷過的事情;圖書館六樓總是被佔得慢慢的,殊不知,沒有一個人會一天24小時坐在那裏??????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我相信新時代的雷鋒精神不需要我們有多少豪言壯語,只需要

我們從身邊做起,從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開始,這也是在發揚雷鋒精神。

説到底,雷鋒精神就是從平常小事開始,説實話,做實事,踏踏實實工作,真心實意待人,而且一直堅持下去。但就是這些平常的舉動,卻被很多人淡忘了。學雷鋒漸漸成為每年三月上演的那場喧鬧而熱烈的舞台劇。只有真

正認識雷鋒精神是什麼,只有在生活點滴中記起他,學習他,雷鋒精神才會真正發揚光大。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再對“義務服務”、“奉獻愛心”這樣的標語感到新鮮,雷鋒精神也許就已重新紮根在我們中間。

新時期學習雷鋒,就要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係的倡導者。近年來,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野馬成才促

進社等社團組織在弘揚雷鋒精神、倡導志願服務等方面發揮着積極的作用。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他們組織“美化黃師”活動,清潔我們的校園;他們組織義務獻血,為病患的生命注入了新

的希望;他們組織圖書館六樓的秩序,保證想自習的同學有座位??????這就是新時代的雷鋒精神,這也是在發揚雷鋒精神。只有真正認識雷鋒精神是什麼,只有在生活點滴中記起他,學習他,雷鋒精神才會真正發揚光大。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再對“義務服務”、“奉獻愛心”這樣的標語感到新鮮,雷鋒精神也許就已重新紮根在我們中間。雷鋒精

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詮釋下不斷昇華,它代表着先進的人生觀:“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觀:“活着就是為了使別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確的價值觀:“在平凡細小的工作中,幹出不平凡的業績”。它是一股

源遠流長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時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歷史侷限,成為了先進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名字就像高高懸掛在天空的一顆璀璨的明星,儘管有時也會有薄霧籠罩,但決不會隕落。

要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國人民的奉獻精神。雷鋒當年總自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

崗位上?”如果現在的國人能發揚雷鋒精神,無私奉獻,現代化建設就會順利完成。進行現代化建設,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

雷鋒還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當今,如果我們都能以釘子精神來開拓,現代化建設就會在不懈的奮鬥中實現。

讓我們在新時代的進程中,繼續發揚雷鋒精神,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

學習作文 篇7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杜郎口,你在忽悠中國教育》,大致內容是,作者在杜郎口考察學習了一天,生髮出了很多感慨,由疑惑到鄙視、憤怒,繼而是聲討。也許這裏面真的有問題存在,但我們要思考的是,出來學習,我們是來取其精華的,還是來挑剔苛責的?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這樣説過,“教師們通常對於別人批評自己的工作是極度反感的,然而指起別人的工作來卻言辭有加。這樣的陋習使他們本身的學習態度出現根本性的欠缺。”“既然是參觀別人的學校,就應該虛心地從那所學校的實情和教學實況中學點東西回來。”所以,我們要擁有正確的學習心態。

先倒空自己的東西

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著名的禪師。有一天,一名學者特地來向南隱問禪。南隱給他倒茶,杯滿之後還繼續注入,這位學者眼睜睜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説道:“已經滿了,不能再倒了。”南隱意味深長地説:“你的心就像這隻杯子一樣,裏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給你説禪?”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有些人總是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甚至目空一切,這又怎能接受其它事物呢?俗話説:“滿招損,謙受益”,心裏裝滿了自己的想法,又怎能裝進新的知識呢?倒空是一種心態,是一種姿態,是一種謙卑的表現。只有空才能容納,只有低才能接受。只有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放下,才能汲取新的知識,才能獲得真知灼見。

學習他人的優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倒空了自己的杯子,我們就應該真正從別人那裏學點東西回來。杜郎口中學曾是一所遠近聞名的薄弱學校,它偏僻閉塞,設備簡陋,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厭學情緒嚴重,面臨着被撤的危險。那是什麼讓這所瀕臨撤併的農村中學能夠聞名全國呢?這才是我們去學習時應該帶着的問題。

也許這所學校並不像人們參觀前預想的那樣完美,正如這位網友所説的,“也許這才是他們真正的課堂,一個和中國大部分中學課堂一樣的課堂,有試卷,有考試,有上課説話的學生,有上課做小動作的學生。”只要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不變,學校就會存在有考試的市場;只要是孩子,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個別人有些好動,即使動作幅度很小。心存挑剔,就會看到滿眼缺點;虛懷若谷,就會看到很多精華。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課堂的取消話語霸權、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標語條及知識點等,這些不都是人家的可取之處嗎?我們學習,就要學習人家的思想精髓。

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的運用

具體情況還應該具體分析,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在杜郎口的課堂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課桌椅分小組相對集中擺放,一般是六至八個學生為一個小組,相對而坐。我們學習剛回來時,課桌椅也讓分小組集中擺放,三面牆壁上掛有很多小黑板,但幾天之後發現這樣下來學生的自覺性不太強,“兵教兵,兵帶兵”的效果並不理想。我們就趕快調整方案,重在學習思想精華,而不在乎形式。

於是,我們在結合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東廬中學等學校先進教改模式精華的基礎上,根據我們的實際確立了一項課堂教改實驗課題。其基本做法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以小組活動為中心,以“教學案”為載體,學生當堂學習交流,當堂落實達標,真正把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雖然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有過迷茫,也有過困惑,但我們且思且行。堅持的結果是學生進步了,老師的教學能力提高了,我們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運用的做法是正確的。

只要我們擁有正確的學習心態,就一定能讓路越走越寬!

Tags:學習 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