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愛蓮説》閲讀答案15篇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到閲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好閲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蓮説》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愛蓮説》閲讀答案15篇

《愛蓮説》閲讀答案1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説》)

【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後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④也。 (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註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小題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不蔓不枝枝:長枝節

B.亭亭淨植植:種植

C.自古人知貴蘭貴:尊貴

D.平居與蕭艾不殊殊:相同

【小題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水陸草木之花清風過之

B.濯清漣而不妖雪霜凌厲而見殺

C.花之隱逸者也來歲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的蓮花和【乙】文的蘭花生活環境雖有區別,但都有高潔、純樸的品質。

B.【甲】【乙】兩文都表明了要退隱山林、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才華的人生態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則讚美了蕭艾和蘭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兩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視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貴的社會現象。

【小題4】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

答案

【小題1】A

【小題1】D

【小題1】A

【小題1】(6分)(1)(3分)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可以貼近去玩弄啊!(觀:觀賞,1

分;褻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蘭花)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裏,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芳香。(為:

因為,1分;芳:發出芳香,1分;句意1分。)

《愛蓮説》閲讀答案2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1、可愛者甚蕃。

2、濯清漣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宜乎眾矣。

二、翻譯下列句子

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三、選擇

8、下面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B.“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芳名遠播。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詡

四、回答以下問題

9、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什麼?

10、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説》中的話來形容,就是?

11、本文采用了什麼寫作手法?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2、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13、目前,哈爾濱市正在進行“市花”推選活動,如果你也參加這項活動,下面三種花中你打算選什麼為“市花”,請仿照示例,在橫線上填上一句相關的古詩文名句(任選一個)。

①荷花②牡丹③梅花

示例:我選擇杜鵑為國花,因為: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選擇 為國花,因為:

答案:

1、蕃:多。

2、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褻:親近而不莊重。

5、宜:應當。

6、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裏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7、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8、( C )

9、出淤泥而不染。

10、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1、以花喻人、託物言志。 寄寓了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12、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環境影響,“孟母三遷”説的即是這個道理。

二:同意本文的觀點,只要保持堅貞的節操,潔身自好,即使處於污濁的環境中也能不受影響。

13、我選擇荷花為國花,因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選擇牡丹為國花,因為: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我選擇梅花為國花,因為:梅花香自苦寒來。

《愛蓮説》閲讀答案3

【甲】水陸 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説》)

[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1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不蔓不枝 蔓:___________ (2)濯清漣而不妖 而:___________

(3)陶後鮮有聞 鮮:___________ (4)結廬在人境 廬:___________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水陸草術之花,可愛者 甚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徵意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證“背陶淵明獨愛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甲】文和【乙】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請作簡要概述。(5分)

 參考答案:

15.(1)生(長)枝蔓(2)表示轉折的連詞,卻(可是)(3)少,稀少(4)簡陋的房屋(或“房屋”) (共4分。各佔1分)

16.(1)水上、地上各種草本花和木本花,可愛的很多。

(2)此情此景藴含着淳真的情趣,想要辨別表達卻找不出恰當的語言。 (共4分。各佔2分)

1 7.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共2分。各佔1分)

18.【甲】文表達了作者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乙】文表達了作者超脱世俗,熱愛自然(歸隱自潔)的生活態度。 (共5分。各佔2分,語言表達佔1分)

《愛蓮説》閲讀答案4

愛蓮説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子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2分)

①可愛者甚蕃()②亭亭淨植()

12.下列句中加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陶後鮮有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B.香遠益清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後鮮有聞此人一為具言所聞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4.閲讀本文,許多同學喜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因為這兩句寫出了蓮的高潔、質樸,比喻君子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你還喜歡本文中描寫蓮的那些語句?為什麼?(3分)

15.某市在確定市花的活動中,居於民意調查前三名的是蘭花、梅花、桂花。如果讓你從這三種花中選擇一種,你贊成哪種花?並談談理由。(2分)

答案:

11.①多(0.5分)②樹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對於蓮花的愛好(0.5分),像我g樣的還有什麼人呢(0.5分)對於牡丹的愛好(0·5

分)人該是很多了(0、5分)

14.寫出喜歡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時寫出蓮的形象1分,進一步表述出其喻義1分。

示例:我喜歡“香遠益清”這句話,因為這句寫出了蓮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遠揚。

15.(2分)示例l;贊成蘭花,蘭花無論後於何處都是默默無聞的綻放,默默散發出幽香,具有純樸高雅,不張揚、不媚俗的品質。

示例2:贊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奮進、戰勝困難的精神。

示例3:贊成桂花,桂花不僅香氣濃郁,而且可以作為香料,入藥、人茶,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自然讓人聯想到無私的奉獻。(由桂冠、月中的桂樹想到桂花的高貴亦可)

《愛蓮説》閲讀答案5

《愛蓮説》

1. 本文寫了幾種花?主要寫哪種?

2.哪些句子是直接描寫與讚美蓮花的?

3.反覆誦讀描寫與讚美蓮花的語句,説説作者可能意在讚美怎樣的品質?

二.默讀,解釋下列加橫線詞語的意思。

1.可愛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香遠益清( )

4.亭亭淨植( ) 5.濯清漣而不妖( )( )6.不可褻玩焉( )

7.陶後鮮有聞( ) 8.同予者何人?( ) 9.宜乎眾矣( )

三.反覆誦讀,體會句義。

1. 填入句中省略的詞。先用文言詞,再在句後橫線上解釋。

予獨愛蓮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 )清漣而不妖

2. 指出下列句中名詞活用成動詞的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 説出下列語句的通常語序。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四.背誦,感受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以及對庸俗世態的感歎。 1.快速工整地默寫直接描寫與讚美蓮花的文字。

2.根據課文,説説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

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諷刺當時怎樣的世態?

一、 默寫

1、《愛蓮説》一文中寫蓮花品質的名句是

2、《愛蓮説》一文中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3、《愛蓮説》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的句子是

二、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

2、本文運用 寫法,作者所託“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3、作者寫蓮的過程中,又寫了菊、牡丹等花,這種寫法叫 ,這樣寫的作用是 ,本文寫“蓮”的品質,用 作正面映襯,用 作反面映襯。

4、“陶後鮮有聞”中的“陶”是指 我們學過他的一首詩是

一篇文是

5、寫出你喜歡的一種花,並説明喜歡的原因。

花名是: 喜歡的原因是:

三、 翻譯下列句子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 陶後鮮有聞

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四.課文閲讀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句中加橫線的詞。

①自李唐來(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④可愛者甚蕃( ) ⑤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⑥宜乎眾矣( )

2.選出加點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可以調素琴

C.獨:晉陶淵明獨愛菊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陸草木之花 蓮之愛

3.下面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B.“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芳名遠播。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詡.

4.簡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6.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一個突出特點是: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1.多2.不被沾染3.更加清芬4.潔淨地立着5.洗滌 妖豔6.玩弄7.少8.我9.應當,當然。三.1.於 於 從 在 2.蔓:生出枝蔓;枝:長出枝節3.愛菊 愛蓮 愛牡丹四.1.略2.只要結合蓮的特點,言之有理就可,不求統一答案。如高潔自重、謙虛正直 不趨炎附勢等 3.鄙視追名逐利、趨炎附勢之風。第二部分:一.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3.亭亭淨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5. 蓮,花之君子者也 6. 蓮,花之君子者也 二.1.周敦頤 北宋 哲學家2.託物言志 蓮 既不消極避世,又決不同流合污,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3.襯托 突出蓮的高潔品質 菊花 牡丹四.1、從 ②枝蔓 ③親近而不莊重 ④多 ⑤認為 ⑥應當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遠益清 5.蓮,花之君子者也 6.託物言志

答案:第一部分一.1.陋室2.有仙人居住的山,有龍潛藏的水;諸葛廬 子云亭二.1.靈異2.這3.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4.映入5.博學的人6.本文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7.指嘈雜的音樂;擾亂(或使……受到擾亂)8.調弄,彈奏9.官府的公文;使……勞累10.佛經三.1.就不感到簡陋了。2.(1)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2)有何陋?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四.1.三個方面,分別為環境幽雅、往來者淵博、興趣高雅。2.強調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遠。

第二部分:一.1.劉禹錫,夢得,唐朝人2.用韻3.對偶 二.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 2.談笑往來有淵博的學者,沒有粗俗的人。3.沒有嘈雜的管樂之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4.有什麼簡陋的呢?三.E A B B A A A 四.1.,。,。,。:2.D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保持高尚節操;安貧樂道;借物抒情5.C 6. 從建築和室內佈置看是簡陋的,但由於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這小屋就不顯得簡陋了7.略

《愛蓮説》閲讀答案6

《愛蓮説》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可愛者甚蕃_________

(2)亭亭淨植___________

(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

2.翻譯下面句子。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陶淵明“獨愛菊”和世人“甚愛牡丹”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往往藉助外物表達自己的理想情懷。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

韓愈在《馬説》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教頤借“蓮”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多

(2)立

(3)卻,但是

2.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

3.用陶淵明“獨愛菊”和世人“盛愛牡丹”襯托作者的“愛蓮”,表現了作者高潔的品質。(意思相近即可)

4.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千里馬的遭遇;希望統治者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願望; 對君子不同流合污、莊重、質樸、正直品質的讚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愛蓮説》閲讀答案7

(一)閲讀文言文,回答11—15題。(共11分)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番。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節選自周敦頤《愛蓮説》)

【乙】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薦之,調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①手版②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殺人以媚④人,吾不為也。”逵悟,囚得免。 (節選自《宋史》)

【註釋】①委:拋棄、丟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結。

11.加點詞語的解釋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水陸草木之花 敦頤獨與之辯 B.有獄久不決 小大之獄 (《曹劌論戰》)

C.濯清漣而不妖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説》) D.可愛者甚番 負者歌於途(《醉翁亭記》)

12.翻譯下列語句。(2分)

(1)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

13.用“/”畫出【乙】段畫線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1分)

敦 頤 至 一 訊 立 辨

14.【甲】文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蓮花的形象? (3分)

15.黃庭堅稱周敦頤“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結合【甲】文,談談【乙】文中的周敦頤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一)閲讀文言文,回答11-15題。(共11分)

11.B

評分説明:(2分)準確得2分。

12.(1)(蓮花)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地潔淨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2)殺人取悦別人,(這樣的事情)我不做。

評分説明:(2分)每小題各1分,意思正確即可。

13.敦 頤 至 / 一 訊 立 辨

評分説明:(1分)斷句正確得1分。

14.作者從生長環境、長成後的形象和品格來描寫蓮花的形象。

評分説明:(3分)每點1分。

15.示例:周敦頤確實如“蓮”一樣,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過人,處理案件,快速準確,另一方面他剛正不阿,敢於據理力爭,不阿諛權貴。

評分説明:(3分)結合【甲】文1分,談人物每一點各1分。

《愛蓮説》閲讀答案8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可愛者甚蕃( ) (2)亭亭淨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2.翻譯下面句子。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3.寫陶淵明“獨愛菊”和世人“甚愛牡丹”有什麼作用?

4.古人往往藉助外物表達自己的理想情懷。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韓愈在《馬説》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頤借“蓮”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3分,每題l分)①多②立③卻,但是

2.(3分)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

3.(2分)用陶淵明“獨愛菊”和世人“盛愛牡丹”襯托作者的“愛蓮”,表現了作者高潔的品質。(意思相近即可)

4.(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 千里馬的遭遇 希望統治者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願望 對君子不同流合污、莊重、質樸、正直品質的讚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愛蓮説》閲讀答案9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番。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節選自周敦頤《愛蓮説》)

【乙】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薦之,調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①手版②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殺人以媚④人,吾不為也。逵悟,囚得免。(節選自《宋史》)

【註釋】①委:拋棄、丟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結。

1.加粗詞語的解釋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水陸草木之花/敦頤獨與之辯

B.有獄久不決/小大之獄(《曹劌論戰》)

C.濯清漣而不妖/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説》)

D.可愛者甚番/負者歌於途(《醉翁亭記》)

2.翻譯下列語句。

(1)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畫出【乙】段畫線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

敦頤至一訊立辨

4.【甲】文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蓮花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黃庭堅稱周敦頤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結合【甲】文,談談【乙】文中的周敦頤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1)(蓮花)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地潔淨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2)殺人取悦別人,(這樣的事情)我不做。

3.敦頤至/一訊立辨

4.作者從生長環境、長成後的形象和品格來描寫蓮花的形象。

5.示例:周敦頤確實如蓮一樣,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過人,處理案件,快速準確,另一方面他剛正不阿,敢於據理力爭,不阿諛權貴。(言之有理即可)

《愛蓮説》閲讀答案10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小題1:、下列劃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B.可愛者甚蕃(多)

C.陶後鮮有聞(少)D.宜乎眾矣(適宜)

小題2:、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小題3:、簡要回答問題。(每題2分)

(1)甲文中統領全文、表明作者品德高尚的語句是哪句?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小題4:、甲文先説“斯是陋室”,結尾又説“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請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D

小題2:香氣遠播,更顯得清香;它筆直地潔淨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提示:注意個別字詞的解釋。益,越發;植,立;褻玩,玩弄。

小題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襯托蓮之高潔。

小題4:不矛盾,因為居室環境雅,環境雅雅,主人品德高尚。可從陋室環境、交往人事等方面分析。

《愛蓮説》閲讀答案11

《愛蓮説》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可愛者甚蕃( )

(2)濯清漣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4)陶後鮮有聞( )

2、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再三強調自己愛蓮與陶淵明愛菊的不同。請結合本文及你平時的有關積累,説説兩者的不同內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簡明的語言列舉一個像蓮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歷史文化名人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多

(2)水波

(3)蔓延,牽牽連連

(4) 很少(意思對即可。)

2.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得愈遠愈清香,(蓮花)筆直而潔淨地站立在那裏,(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卻不能玩弄它。(意思對即可。)

3.不設統一答案。

參考:陶淵明愛菊花意在表明他的隱居思想,他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就揭示了他遠離俗世的願望。周敦頤覺得蓮花是完美的事物,愛蓮花表現了他直面社會的樂觀態度及不為濁流玷污的高潔品格。

4.不設統一答案。

參考:古人子罕,當一個善於巴解的小人向他獻美玉的時候,子罕以不貪為寶的理由拒絕了。子罕拒絕賄賂,保持了自己的高尚節操。

《愛蓮説》閲讀答案12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説》)

【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後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④也。 (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註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8.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不蔓不枝 枝:長枝節 B.亭亭淨植 植:種植

C.自古人知貴蘭 貴:尊貴 D.平居與蕭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水陸草木之花 清風過之

B.濯清漣而不妖 雪霜凌厲而見殺

C.花之隱逸者也 來歲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的蓮花和【乙】文的蘭花生活環境雖有區別,但都有高潔、純樸的品質。

B.【甲】【乙】兩文都表明了要退隱山林、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才華的人生態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則讚美了蕭艾和蘭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兩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視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貴的社會現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

參考答案:

8.A

9.D

10.A

11.(6分)(1)(3分)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可以貼近去玩弄啊!(觀:觀賞,1分;褻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蘭花)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裏,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芳香。(為:因為,1分;芳:發出芳香,1分;句意1分。)

《愛蓮説》閲讀答案13

(一)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節選自周敦頤《愛蓮説》)

[乙]自荷錢①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勁葉②既生,則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飄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態;迢至菡萏③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乃花中既謝,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玉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花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④,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廢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無一時一刻,這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節選自李漁《閒情偶寄》)

[註釋]①荷錢:指初生的小荷葉。②勁葉:指長大了的荷葉。③菡萏:未開的荷花。④異馥:異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xx年初中升學考試樣卷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⑵陶後鮮有聞()

⑶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與“摘而藏之”中“而”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魚肥

C.乃記之而去D.呼爾而與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個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麼?(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5.甲、乙兩個文段都寫荷花,都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但讚美和喜愛的原因有所不同,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⑴長枝節,生出枝節⑵少⑶停止⑷合宜,適合(2分)2.C(2分)3.⑴(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⑵無時無刻不適合人觀賞。(4分)4甲文:借讚美蓮花的可愛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節,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乙文:讚美荷花“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3分)5.甲文作者喜愛蓮花的原因是基於蓮花潔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詡的品格。乙文作者喜愛荷花是因為荷花“可看”“可聞”“可吃”“可用”,有實用價值。(3分)

(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説》)

(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氲氲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註釋]①取:這裏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無所:瀰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亭亭淨植②陶後鮮有聞

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

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的解釋是()。(2分)

A.強迫B.接近,迫近C.狹窄D.威脅

3.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A.體兼彩,而不極於色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B.純以情韻勝皆以美於徐公

C.花之富貴者也輟耕之壟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騎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譯文:

5.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説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

B.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

C.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描繪得很相似了。

6.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蓮——;蘭——氲氲無所。

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蘭——。

7.(甲)文以蓮為託物言志的對象,表現了作者的生活態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的品性。(2分)

【答案】1.①樹立②少③説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2.B(2分)3.A(2分)4.(蓮)從污泥裏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2分。“染”、“濯”、“妖”各0.5分)5.B(2分)6.香遠益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2分。後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7.潔身自好高潔(2分)(意思接近即可)

《愛蓮説》閲讀答案14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説》)

(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氲氲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註釋]①取:這裏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無所:彌 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詞。

①亭亭淨植________________

②陶後鮮有聞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名之不可________________

④莫能肖也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的解釋是( )

A.強迫

B.接近,迫近

C.狹窄

D.威脅

4.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説正確的一項是( )

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

B.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

C.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描繪得很相似了。

5.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蓮—— ________________;蘭——氲氲無所。

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蘭—— 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以蓮為託物言志的對象, 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態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參考答案:

1.①樹立②少③説出④酷似,逼真

2.(蓮)從污泥裏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

3.B

4.B

5.香遠益清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6.潔身自好 高潔(意思接近即可)

《愛蓮説》閲讀答案15

愛 蓮 説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愛者甚蕃 蕃: (2)濯清漣而不妖 濯:

(3)香遠益清 益: (4)亭亭淨植 :

(5)宜乎眾矣 宜: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小題3】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的原因各是什麼?請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小題4】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4分)

答案

【小題1】(1)通“繁”多.(2)洗滌(3)更,更加。(4)“植”通“直”,立。(5)應當

【小題2】(1)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

(2)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小題3】陶淵明“愛菊”的原因:花之隱逸者也;世人“愛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貴者也。

【小題4】示例一:這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歎,慨歎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確寫出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又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事態的厭惡,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度。

解析【小題1】試題解析:“可愛者甚蕃”中“蕃”通“繁”,多的意思。“濯清漣而不妖”中“濯”是洗滌的意思。“香遠益清”中“益”是更加的意思。“亭亭淨植”中“植”“植”通“直”,立的意思。“宜乎眾矣”中“宜”是應當的意思。此題考查考生的文言實詞的運用和積累情況。針對這種類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據文意和語境,以及自己的積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備考前也須特別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詞語,以便考試時能夠靈活運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試題解析:本題的翻譯,句中的“通、直、蔓、枝、愛、鮮、聞”等,都是重要的採分點,做翻譯題,要注意幾點規律:1、字字落實,直譯為主;2、注意詞類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體連貫。在翻譯句子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對譯。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根據語境,做到文通字順。因此,此題可以翻譯為:(1)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2)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試題解析: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做這類題型,方法是考生必須仔細閲讀原文,找出原文能夠回答的話,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來分析歸納。從《愛蓮説》的第二段可以得出陶淵明“愛菊”的原因是花之隱逸者也;世人“愛牡丹”的原因是花之富貴者也。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試題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做這類題型的方法是:考生可以從內容、思想感情、句子的句式、手法等方面着手。本題對“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理解,從內容和思想感情方面:既明確寫出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又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事態的厭惡,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度。從句式方面:這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歎,慨歎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Tags:愛蓮説 閲讀
熱門搜索
學無止境小學六年級作文 參觀電影院活動工作總結 黑板作文400字 從造型設計看陶瓷創作語言論文 論堅持作文 誠信1000字作文 分手後堅強的個性簽名 亞運會開幕式小學生作文300字 常識教案設計-有趣的瓶子 水的韻律小學生作文450字 珍愛生命作文300字小學生作文 四川省有什麼專科學校 略論動畫創作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 表達親情的句子 初一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 一念一生一別一世-美文故事 寫秋天的詩句怎麼寫 《梯形的面積計算》評課稿 春季新學期升旗儀式演講稿 統計局普法工作計劃 第一次去青島作文 我當小記者五年級學生作文 幼兒園重陽節的祝福語 親情的美文 感恩伴我行六年級話題作文 大班主題教案:電話號碼的小祕密 倉庫管理人員工作計劃 學校年末總結 小班數學教案小雞作客 讀《簡愛》有感-讀後感700字 秋季小學家長會教師發言稿 孩子坐安全座椅的三大誤區 大一新生上課遲到檢討書 教師講話稿:好好愛自己 大班冬至包餃子活動教案 信息技術工程師英文簡歷表格 《識字3》教學設計 森林裏的選美比賽作文 圖釋本的讀後感 申請崗位調職的申請書 天津市內六區小學排名 人生的路為題目的550字作文 最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演講稿 低碳環保手抄報簡單 我的課堂感悟作文 跳高是我的最愛900字作文 描寫端午節的500字作文 大學運動會加油稿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