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小貓學本領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43W

小貓學本領教案1

設計意圖:

小貓學本領教案

經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的情緒基本穩定,他們漸漸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老師,初步能跟着老師同伴一起活動,由於年齡的特點,孩子們對遊戲特別是帶有故事情節的遊戲特別感興趣,所以我用孩子喜歡的活動方式——以小貓學本領的故事情節為主線,並且充分利用孩子熟悉的環境開展本次活動,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氣氛中發展走、跑、鑽、跨、攀爬的動作技能,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初步萌發細觀察、愛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

活動目標:

1、愉快參與遊戲,能較協調地走、跑、鑽、跨和攀爬。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3、初步萌發細觀察、愛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拱門、自制老鼠、籃子、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小貓起牀:點頭、伸手、彎腰、蹦跳。

◆活動反思:孩子喜歡參與活動,能較協調地走、跑、跳、鑽爬和攀登,對自己有一

定的自信心,初步能體驗成功的樂趣,較好達到活動的目標。

教師採用的教育策略:

語言的調動、動作的示範,幼兒模仿性的學習,令活動生動活潑,充滿歡聲笑語,不過,運動密度和運動量的控制沒有很好把握,過密過多的跑對於託班的孩子顯得有點過量。

二、基本部分

1、小貓練本領

(1)導語:小貓已經長大了,我們要學習更多的本領。

(2)小貓跟着貓媽媽學習走、跑、鑽、跨和攀爬的動作。

2、遊戲:小貓捉老鼠

(1)遊戲玩法:小貓依次尋找草地、池塘邊、大玩具的老鼠,捉到老鼠説:“我捉到一隻老鼠。”跑回貓的家,把老鼠放在籃子裏。

重點難點:跑。

三、結束部分

聽音樂做歌表演《黑貓警長》。

◆活動反思:孩子喜歡參與活動,能較協調地走、跑、跳、鑽爬和攀登,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初步能體驗成功的樂趣,較好達到活動的目標。

教師採用的教育策略:

語言的調動、動作的示範,幼兒模仿性的學習,令活動生動活潑,充滿歡聲笑語,不過,運動密度和運動量的控制沒有很好把握,過密過多的跑對於託班的孩子顯得有點過量。

小貓學本領教案2

温馨提示:

算盤是幼兒數學啟蒙的最佳工具,內化的心裏算盤更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珠算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珠心算是珠算文化的創新發展。孩子通過珠心算的學習動手又動腦,從而讓孩子喜歡上數學,併為幼兒早期智力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遊戲名稱:小貓學本領。

遊戲目標:鞏固對算盤的認識。

遊戲準備:一個紙製算盤,蠟筆若干。

遊戲玩法:家長扮老貓,孩子扮小貓。老貓説“今天我們一起學本領,請小貓聽我的口令。”老貓:“小貓,請你塗紅框。”小貓用紅蠟筆把算盤的框塗成紅色。老貓:“小貓,請你塗綠樑。”小貓就用綠蠟筆把算盤樑塗成綠色。小貓根據老貓的口令,將算盤塗色。

建議:孩子將算盤全部塗色後,家長可把算盤剪成若干塊,再請孩子快速把算盤拼搭完整。

小貓學本領教案3

一、遊戲目的

1、通過練習,鍛鍊幼兒走、跑、跳、爬、平衡等動作技能。

2、通過啟發幼兒大膽創編動作,發展其創造想象思維。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二、遊戲準備:

1、弓形門、墊子、塑料圈、平衡木、小魚、塑料小籃。

2、錄音機、磁帶。

三、遊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音樂做小貓走路進場。

2、小貓醒來了,小貓來做操: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

〈二〉基本部分:

1、小貓練本領:

(1)導語:小貓已經長大了,該練習更多的本領了。媽媽看誰最勇敢,想的方法多,掌握的本領多。

(2)“小貓”自由地選擇弓形門、墊子、塑料圈、平衡木等器械練本領。

(3)“小貓”互相觀摩同伴的玩法,並選擇有創意的動作練習:走、跑、跳、爬、平衡等動作技能。

2、遊戲:“小貓釣魚”

(1)遊戲玩法:小貓勇敢地過草地(墊子)走過獨木橋(平衡木),鑽過山洞(弓形門),跳過山溝,到河邊釣到一條魚又拿回起點的籃子裝好,從新出發。

(2)在遊戲過程中,鼓勵幼兒自創各種走、跑、鑽、爬、過橋等動作,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

聽音樂做歌表演《走路輕輕》。

小貓學本領教案4

活動目標:

1、利用自制教玩具,讓幼兒在扮演小貓學本領的活動中獲得發展。

2、培養幼兒跨、跳能力及動作的靈活性。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利用自制教玩具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發展。

難點:幼兒扮演小貓學本領,體驗成功愉悦感。

活動準備:

自制教玩具:“貓尾巴”、釣魚竿、呼啦圈、梅花樁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玩具小老鼠集中幼兒注意力。

2、小老鼠最怕誰了?為什麼?

3、今天老鼠逃不過我手掌心,不信瞧1、2、3、變老師就變貓媽媽。(在身後裝了貓尾巴)

4、我是貓媽媽小朋友誰想做我的孩子呢?

5、小朋友一起變小貓。並説説小貓有哪些本領?

二、小貓“爬山坡投籃”。

1、小貓們肚子餓嗎?別急只要聽媽媽的話學會一個本領就給你們吃美食。

2、貓媽媽示範講解爬過山坡投籃的本領。

3、貓寶寶們學着媽媽的方法認真完成任務。

4、小結,表揚能幹的孩子。

三、小貓釣魚。

1、我的孩子這麼能幹累壞了吧你們豐盛的美食在這兒呢?出示若干小魚,激起幼兒興趣。

2、講解並示範釣魚的方法和要求。

3、幼兒各自動手操作學小貓釣魚,教師巡視觀察哪位貓寶寶最能幹釣的魚最多。

4、講評,表揚我們能幹聰明的貓寶寶。

四、結束活動。

幼兒帶着自己的成果“小魚”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學小貓叫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情境性的遊戲貫穿始終,孩子們在遊戲中都有很濃厚的興趣,這也體現了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要求。在活動中,缺少了讓幼兒語言能力的滲透,每個環節後應讓幼兒自己來説一説。總體來説,每個環節結束的過快,沒有讓幼兒自主的在抓魚後的情感體驗,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小貓學本領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攀爬動作,發展手腳協調能力;

2.學會躲閃(人、物),培養敏捷和自我保護能力;

3.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活動準備】:

場地:户外大型玩具、人手一個軟性皮球、“小老鼠”若干、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1. 引起活動興趣。

教師:“今天,媽媽要和小貓一起去買西瓜,買到西瓜以後要想辦法把西瓜拿回家,但不能把西瓜掉到地上。”

2.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方法,持球聽音樂沿場地四周做動作。如:夾球跳、單手舉球走、坐地夾球走……

3.小貓學習“抓老鼠”的本領。

出示“小老鼠”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練習一:鑽過小小老鼠洞。

要求:匍匐鑽爬過高為20釐米的滑梯底部。

提示:身體儘量放低,屁股不撅起來。

練習二:追抓小老鼠。

配班老師扮小老鼠突然出現在大玩具的支柱下,幼兒發現了就在器械的支柱和滑梯中穿梭追趕抓小老鼠。

提示:要彎腰鑽過,學會躲閃,不碰到柱子,也不碰到別人。

練習三:倒爬上四面的滑梯,走過繩網去捉高處的老鼠。

提示:

(1)倒上滑梯注意手腳協調,抓穩用力爬上去。

(2)攀網時不擁擠,一個跟着一個橫攀或走過繩網,爬到最高一層網攀過去。

(3)抓到老鼠後用最快的.速度拿回家來。幼兒可從四面滑梯滑下來,可從消防柱滑下來等。

(4)可把老鼠按大小或衣服顏色分類放。

4.遊戲:“送西瓜”,練習持球倒上滑梯的本領。

教師:“小貓真聰明,我們剛才都學了許多捉老鼠的本領,現在媽媽要讓你們把這些西瓜送到山那邊奶奶的家裏,你們行嗎?你們想一想,一隻手要拿着西瓜,一隻手要扶着滑梯,倒上滑梯行不行?試一試,不行怎麼辦?”啟發幼兒自己想辦法(如把球塞到衣服裏包着)。

提示:(1)倒上滑梯後可用各種動作把西瓜帶過繩網,然後自由選擇下來的路口,下來把西瓜送到奶奶家(放在框裏)。

(2)注意既不能把西瓜摔壞(掉球),自己又能安全地下山。

5.小結表揚:今天小貓都很能幹,是最勇敢、最聰明的小貓。

6.整理活動:舞蹈“小貓咪”結束。

評析:

劉老師執教的這節小班體育活動課上得非常好,可以説是一節高效、質優的活動。具體我們從這幾方面看到:

1.教師對户外大型玩具的特點、功能非常瞭解,能根據小班的動作發展水平,利用大型玩具自身的特性,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遊戲,改變了過去組織孩子大型玩具時出現的目的不清、計劃不強、孩子蜂擁而上的現象。

2,把握好遊戲情節的安排,在“變”字上下功夫。

幼兒玩遊戲“常玩常新,百玩不厭”這句話,道出的實質意思是一個“變”字,只要不斷變化(情節、角色、甚至內容等)、創新,才能深深吸引幼兒進入角色,參與活動過程。如活動開始時,“小貓與媽媽去買西瓜,買到瓜在返家途中不能把瓜掉到地上”(幼兒手拿球當西瓜,跟老師一起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做各種新穎有趣的夾球跳、夾球走)。活動結束時,自己想辦法將“西瓜”送到奶奶家(必須要倒上滑梯,通過繩網才能滑下來)。又如,在“小貓學習抓老鼠”遊戲中,特別設計鑽進小鼠洞(滑梯底部離地25釐米高),在大型活動玩具的

繩網區掛上各種顏色的小老鼠,幼兒想辦法去捉到老鼠,然後儘快選擇捷徑回家,這一來,將以往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要練”,整個活動中不斷聽到孩子們呼喊聲、笑聲。

3.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強,能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運用得法。

整節活動,劉老師教學語言的運用和小班幼兒對語言的感知接受程度把握準確,如:有時需要大聲一些(如勇敢些、大膽些、滑下來),有時輕聲一些(如“老鼠從洞裏出來了,不要出聲”)等等,幼兒從教師的語言中得到了肯定的信息,非常有利於教與學的互動過程的開展,這是上好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