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科學教案三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7.01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三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人與環境”和前兩個單元構成“環境”部分,在前兩個單元的基礎上,研究“人和環境”的關係:人對環境有需求,人的行為對環境也有影響,人與自然要和協相處。

2、“環境與保護”單元是本冊的綜合,是對前幾個單元的概括和總結,突出了本冊的“環境”主題,教育學生要重視環境、保護環境。專題研究“做個環保小衞士”教育學生要將保護環境的行為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真正成為“保護環境的小衞士”。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因為所學內容比較直觀,貼近生活,學生對此比較熟悉,應該感興趣。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由於學習《科學》這門功課已有三年,學生要自己學習並拓寬知識面不會很難。

3.學生認知障礙點:環境的影響和人類息息相關,可是為什麼説的和做的不一樣。

教學目標

1.能分析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最終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結論。

2.能通過角色扮演體會人類對環境破壞帶來的後果,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扮演的水平。

3.能預測認為覆蓋某塊地時給生物造成那些影響。

4.能準確地描述實驗結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和體驗人類的活動影響了環境,影響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人類的生存依賴於環境,環境的變化會影響人類的生存。人類的活動又影響着環境。那我們人類對環境有哪些影響呢?

2、出示課件,展示圖片,學生談感受。

二、探究活動。

活動一:動植物的“訴説”

1、學生以小組觀看有關自然環境的圖片和資料,自主選擇自然環境,並説出生活在其中的動植物。

2、小組活動:選擇角色,並討論分析“他”的生存對環境的需要。

3、課件出示反映人類活動的`圖片,學生觀察,談感想。

4、角色扮演,小組內表演,並推選代表。

説説各自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動空間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談自己對人類的呼籲。

5、全班展示,表演,評價,談收穫。

活動二:改變一個小環境

1、小品展示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主題為:日常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2、根據小品內容學生展開質疑:

這些活動真的會影響環境嗎?如何判定?如何驗證?

3、引導制定模擬實驗計劃。

4、預測實驗結果,小草會有什麼“反應”。

5、動手實驗。

6、小結:注意做記錄,隨時觀察。

三、總結。

1、列舉人類哪些活動影響了周圍環境。

2、談實驗活動的感受。

四、教學後記:

引導學生明白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最終回會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結論。

板書設計

動植物的“訴説

第一組是森林 金絲猴 樹被人們砍光了,

抓我們送到動物園去,

剝奪了我們的自由

第二組是草原 跳鼠 人們在這裏大量放牧,

草原退化,我們的同伴越來越少了

第三組是湖泊小魚 人們把亂丟垃圾,大規模捕撈,

恐怕那一天人類在也吃不到魚了。

那麼對於那些小動物,花草樹木的控訴,我們該怎麼做呢?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光的傳播路線作出假設性解釋;會做光的直線傳播的探究實驗;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2.喜歡大膽想象;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3.瞭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瞭解光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人類對光速的探究歷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城市的夜景錄像、光沿直線傳播的課件資料。

分組實驗材料:蠟燭、火柴、激光燈、紙筒、吸管,大果凍(透明)、帶孔紙板(每組三個)、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播放多媒體錄像資料導入新課,讓學生初步感受豐富多彩的光的世界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發生着變化,而且越變越美麗。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城市夜景的錄像,請大家欣賞。

(播放城市夜景錄像)

師:看了這段夜景,你有什麼感受?

生:美極了。

師:什麼美?

生: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

生:燈光很美,很好看。

生:夜晚的建築物很漂亮

師:最美的是什麼?

生:燈光。

師:是啊,我也覺得我們城市的燈光很美,正因為有了這麼多五彩斑斕的燈光,才把我們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絢麗多彩。那如果沒有燈光會怎樣?

生:世界將一片黑暗,什麼也看不到。

師:是啊,光與我們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聯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光,研究光,好嗎?(板書課題)

(教師在新課伊始就用美麗的夜景錄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使孩子們對光充滿了神奇的嚮往,對光的探究更充滿了深深地渴望,這是促進探究所需的無盡動力。)

二、認識光源

師:光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想一想,哪些物體會發光呢?

生:太陽能發光。

生:月亮也能發光。

師:月亮會發光嗎?誰有不同意見

生:月亮不會發光,它看起來那麼亮,是因為它反射太陽的光。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看課外書知道的。

師:你的知識很豐富。看課外書是獲得知識的好方法。

生:老師,我知道星星會發光。

生:蠟燭發光。

生:不對,應該説是燃燒的蠟燭會發光。

師:你描述得非常準確,很棒!

生:鏡子也會發光。

師:是嗎?在漆黑的夜裏,鏡子在發光?那你能看見鏡子嗎?

生:(笑了)看不到。

師:那鏡子會發光嗎?

生:鏡子不會發光。它看起來很亮,可能是它反射的別的物體的光。

生:老師,我還知道螢火蟲也會發光。

師:是啊,“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螢火蟲也是一種光源啊!

……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一一板書。)

(深深地啟發,自然地交流,恰入其分地評價,讓人聽來既親切又自然,指導中不忘吟詩點晴,體現了教師深深的文化積澱,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師:樹有根,水有源。光也有個源頭,大家剛才講的這些發光體,我們把它叫做光源。像太陽、星星這一類光源屬於自然光源;像電燈、點燃的蠟燭等,這一類光源,你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

生:叫人造光源吧。

師:很好。那螢火蟲、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發光,它們叫什麼好呢?

生:生物光源。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換關係。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討論,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研究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係,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

【教學難點】

建立起初步的生態系統的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一個整體”的認識。

【教學準備】

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麼?(水、陽光、空氣等)。

2、引導: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這段時間我們重點研究這方面的知識。

二、誰吃誰:

1、教師出示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也可以借鑑書本的圖片),説:這是在一簇花叢中發現的生物,有薔薇、小草、樹葉、蚜蟲、瓢蟲、蚯蚓、毛毛蟲、小鳥等。

2、問:為什麼在同一個區域會出現這些動物和植物呢?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3、學生自由説,教師隨機用簡單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係。(薔薇或草——蚜蟲——瓢蟲——小鳥;落葉——蚯蚓——小鳥;薔薇——毛毛蟲——小鳥)

4、講述: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係,叫做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者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讓學生劃出書中12面相關句子

5、讓學生指出上面幾條食物鏈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並發現大多數食物鏈都是從植物開始的。

6、學生再根據生活經驗説幾條食物鏈。

三、水田的食物網:

1、竹林村的同學在稻田上發現了許多生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書13面圖,生物有:水稻、稻螟蟲、蝗蟲、蜘蛛、螳螂、蜻蜓、小鳥、蛇、老鷹、青蛙、白鷺、魚、蝦、田鼠、黃鼠狼、貓頭鷹等。)

2、找一找,這些生物之間存在着怎樣的食物關係,用箭頭表示出相關的食物鏈。

3、學生交流補充,不斷完善自己的食物鏈,數一數有多少條。特別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們被吃了幾次或者吃多少種食物。

4、概括: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複雜的食物關係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

5、説一説:萬一其中的一種生物滅絕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6、拓展:觀察身邊的生態羣落,畫一個食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