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比熱容説課稿範文(精選4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8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比熱容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熱容説課稿範文(精選4篇)

比熱容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特點

“比熱容”是義教初中物理第二冊第二章第五節的內容,是本章中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比熱容是反映物質特性的一個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和生產技術上的許多問題都跟物質的比熱容有關,學好比熱容知識能使學生加深理解熱量的概念,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熱量的計算公式。比熱容這一概念對於初中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的,針對這一特點,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抓住初中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因勢利導,突出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進行實驗探究,體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什麼是物質的比熱容;知道比熱容的單位J/(kg℃)和讀法、寫法;會查物質的比熱容表;會根據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來解釋一些有關的簡單現象。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觀察實驗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學會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間的相互聯繫;訓練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求知慾,敢於猜想,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體驗從實驗到理論探究物理規律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難點:比熱容與熱量、温度、質量三者間的變化關係;比熱容單位的讀、寫。

(四)教具準備

教師用 投影儀及幻燈片。

學生用 相同的燒杯、温度計、電加熱器各兩隻,水、煤油、電源、鐘錶。(每四人共用一套)

二、説學情

1、初中學生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他們對事物存在着濃厚的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但這一階段的學生仍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

2、在學習本節之前,學生對質量、温度、熱量已有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沒有深刻意識到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

3、比熱容是學生接觸到的比較複雜的一個物理量,學生有一定的畏難心理,教師要抓住學生對實驗探究的濃厚興趣,適時鼓勵學生克服困難。

三、説教法

依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本節課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適時啟發、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經過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

四、説學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領會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從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入手,瞭解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學會記錄實驗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作與交流。

2、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啟發引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數據信息,學會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得出實驗結論,進一步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提出新知識,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上的飛躍。

五、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 問:

(1)燒開一壺水與燒開半壺水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

(2)把一壺水燒開與燒成温水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

(3)所有的物質,在質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數也相等時,吸收的熱量是不是一樣多呢?

(二)引導學生猜想

引導學生猜想,並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猜想記下。通過學生動腦想、動口説,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討論研究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設想:用水和煤油這兩種物質來進行比較研究。如何比較研究呢?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在“研究壓強跟壓力、受力面積的關係”時,採用“固定受力面積不變,研究壓強跟壓力的關係”或“固定壓力不變,研究壓強跟受力面積的關係”。這樣的方法即是“控制變量法”。本節課就採用這種方法來進行研究。

2、設計實驗

先讓各小組討論,然後教師講解實驗方法及步驟,特別強調“相同條件”是哪些。

(四)、學生分組實驗,收集數據信息

每四人為一組,小組成員分工要明確,才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本實驗屬定性探究,只需學生將觀察結果在下列表格中填“相等”、“不相等”、“多”、“少”等,同時驗證猜想。

表一:研究在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等的條件下,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是否相等?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是否相等?

(五)分析與概括,引入新概念

根據實驗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熱量不相等。在此基礎上可以推廣到其他物質,得出“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熱量不相等”的一般性結論。然後向學生指出,為了比較各種物質這種性質上的不同,而引入比熱容這一物理量。

(六)教學比熱容

1、比熱容的定義

教師下達任務:看哪個小組給比熱容下的定義最好?讓各小組討論好後,派代表發言,同組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教師點撥:關鍵詞----單位質量 某種物質 温度升高 吸收的熱量)。通過競答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比熱容的單位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由各小組根據已學習過的複合單位的知識(如密度、功率等),進行理論探究,得出比熱容的單位。

3、查比熱容表,理解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投影下表,佈置任務:各小組看課本上的比熱容表,查出下表中物質的比熱容值,並討論後派代表發言(填空):

教師再設置以下問題,讓各小組討論:

①一碗水與一盆水,誰的比熱容大?

②把一根鐵絲m截為長短不同的a、b兩段,那麼鐵絲a、b與m的比熱容一樣嗎?

③水和冰的比熱容值不同,這説明了什麼?

④從比熱容表中看出,水的比熱容較大,這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用嗎?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及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的理解。第④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導入下邊的教學內容。

4、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的實際意義

乘學生對第④個問題凝或不解的時候,教師把學生的思路引導到下邊的三個問題上來:

(1)我國新疆地區流傳這樣的顏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2)冬天用熱水通過散熱器取暖,你能説出這樣做的道理嗎?

(3)為什麼汽車駕駛員每走一段路要給發動機加水?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究,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會的理念。

(七)佈置課外探究題

1、除了本節我們設計的實驗外,你還能再設計一個新的實驗方案嗎?試試看。

2、參觀汽車或拖拉機修理廠(場),向修理師傅請教發動機散熱器的構造及散熱原理,並提出你的改進意見

以上題目,每小組至少選做一題。完成後組織交流。通過設計開放型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八).説板書設計

(簡明扼要,突出重點)

比熱容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比熱容是初中物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從日常生活常識出發,説明物質在温度變化時,吸收(或釋放)的熱量與物體質量和温度變化量有關,從而為比熱容概念的引出作好鋪墊.然後安排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分析,最終抽象出比熱容的概念,並進一步由比熱容的定義説明其單位.最後列出一些常見物質的比熱容表,並聯系實際討論一些日常現象。

比熱容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對它的學習,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並在引導學生在解釋一些生活和自然中的相關實例的過程中,獲得科學技術應用於實際生產的認識。

二、説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一)、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知道水的比熱容較大,知道這一特點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

(3)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比熱容概念的建立

(三)、教學難點:

1、制定實驗探究方案;

2、理解比熱容概念並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象。

三、説學情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等效替代法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採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四、説教法

依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適時啟發、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經過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

五、説學法

依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本節課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適時啟發、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經過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領會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從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入手,瞭解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學會記錄實驗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作與交流。

2、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啟發引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數據信息,學會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得出實驗結論,進一步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提出新知識,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上的飛躍。

六、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時候有一個夢想:去大海邊玩。同學們想去嗎?聽去過海邊的人講,海水很涼,砂石很熱,你想知道原因嗎?(創設物理情景,在自然導入新課的同時,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離,並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索慾望。)

二、新知探究

(一)提出問題:生活經驗檢查

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有什麼關係?與水温升高的多少有什麼關係?請你用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來説明。

1、用同樣的爐火分別燒一大鍋水和一小杯水,加熱到相同的温度,誰吸熱的時間長?誰吸收的熱量多?

2、把一壺水燒熱和燒開,哪種情況需要吸更多的熱?(這種設置問題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問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麼關係,更具開放性,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得出結論:水在温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跟水的質量有關,和升高的温度有關 。

學生得出:對於同一種物質,物體的質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數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

對於不同的物質,例如:一種是水,另一種是砂子,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數也相同,它們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

(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猜想物質吸熱可能與物質種類有關,使探究目標更為顯性化。)

(二)猜想與假設:學生猜想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還可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實驗目的:讓相同質量的水和砂子吸收相同的熱量,比較它們温度升高的多少來研究它們吸熱能力的差異。

2、實驗器材:兩支酒精燈、兩個金屬盤、兩個鐵架台(帶鐵夾)、兩塊石棉網、質量相同的____和____、兩支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引導學生既然物質吸收熱量可能與質量、温度變化、物質種類有關,那麼該實驗用什麼探究方法。)

3、怎樣確定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

學生經討論認為: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間接反映物質吸熱多少。

(教師強調:必須保證熱源相同且較穩定。體現轉換思想)

4、動畫播放實驗過程

5、分析論證

結論一: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結論二: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小結:物體吸收的熱量不僅與物體的質量、物體温度的變化有關還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6、交流與合作:

提出問題:如何科學地比較不同物質的這種特性呢?

觀察表格 類比分析

表一:

表二:

引導學生分析:

表一採用“相同體積比較質量”,即用相同體積比質量,從而引入密度這一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

表二應採用怎樣的方法從熱學角度比較物質的這種特性呢?

質量為m千克 的某種物質,温度升高△t℃,吸收了Q的熱量?質量為1千克的這種物質,温度升高△t℃,吸收了_____熱量;

質量為1千克的這種物質,温度升高1℃,吸收了熱量________ 。

三、鑽研新知

1、意義:描述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

2、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符號:C

3、公式:

4、單位: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5、物理意義: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反映的是物質吸熱或放熱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例如:水的比熱容為4.2103

它表示的物理含義:

討論如何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不同,引入比熱容的概念。在討論中注意尊重學生意見,適當點撥,在不同意見的碰撞中發現真理。幫助學生正確瞭解比熱容的含義,認識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學會查比熱容表,通過讀表,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6、練習鞏固:主要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及生產生活的應用事例,使物理走向社會,及時反饋矯正。

比熱容説課稿3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根據新課標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過渡句)想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瞭解,基於此,我將對教材與學生情況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第2節,本節課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温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物質具有不同的吸放熱能力,也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然後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過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來説一説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學情分析

而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於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期,已經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但是比熱容這一概念對於初中學生來説還是比較抽象的,針對這一特點,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並突出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進行實驗探究,體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節課知識。

(過渡句)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特點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我將從三維角度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計算公式;能用比熱容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温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比熱容這一特性的過程,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過渡句)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熱容的定義、公式及應用;

【難點】利用比熱容的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過渡句)為了更高的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實驗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過渡句)有了方案與方法,就要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檢驗,接下來就是我的教學過程設計環節。

六、教學過程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新課導入、新知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這幾個環節進行講授。

首先是導入環節:

我會採用情景的方式進行導入,在大屏幕上呈現兩個情景:

情景一:豔陽高照的夏天,有兩個人正從沙灘向海邊奔跑,甲説:沙子太燙腳了;乙説:快點跑,到海里就涼爽了。

情景二:炎熱夏天的傍晚,有兩個學生在海邊遊玩,為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划船到海中去,因為白天海里就比較涼爽,乙則認為晚上是不一樣的,在岸上散步更涼爽。

然後提出問題:產生這兩種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用物理知識解釋呢?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引入新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併產生認知衝突,從而產生疑惑,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進入課堂,更加有利於接下來內容的學習。】

接下來就是新課講授環節了,這是課程的核心,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實驗探究建立概念”和“深化概念”。

1.建立概念

對於概念的建立是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的。我會提出問題: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熱量有什麼不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夠説出對於同一種物質,升高相同温度,質量大的需要熱量多,而對於不同物質的温度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會有所困惑。

接下來我就會以此作為實驗探究的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猜想,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接下來就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實驗的方法以及所需的器材,在確定了實驗裝置圖和基本思路之後繼續提問:如何控制相同熱源?如何確定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

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結論,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使兩酒精燈的火焰基本相同,便可以近似認為他們是相同的熱源,熱源相同,就可以通過加熱時間長短確定吸熱的多少。最後確定實驗所需要測量出的物理量,並提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意圖: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能夠清楚所要探究的問題,同時也再一次理解他那就實驗的設計過程。】

接下來,讓學生以物理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指導,同時會讓學生在實驗時回顧酒精燈和温度計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現操作失誤。然後要求學生進行實驗、記錄數據。

實驗之後分析實驗結果。學生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得出:相同質量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時,吸收的熱量幾乎是相同的;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時,水吸收的熱量比煤油多。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意圖:讓學生經歷問題的猜想與假設、制定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的過程,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提高課堂的參與度,親自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更能加深對於問題的理解和結論的把握,更加有利於對其意義的理解。】

2.深化概念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這時我會進行説明:不同物質吸放熱能力是不同的,我們把表述物質吸放熱特性的物理量叫做比熱容。從而對其物理意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接下來我會對其計算方法、公式表達、單位和含義進行講解和説明。並重點強調其變形公式 ——即可以通過已知物理量求熱量。

接下來通過大屏幕展示不同物質的比熱容,讓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最大。

【意圖:在學生通過實驗理解物質吸放熱能力不同的基礎上提出比熱容的概念,更能加深對其物理意義的理解,而深化的內容對於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及一些計算又有很廣泛的應用。】

到這裏,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就講完了,我們的目的並不只是讓學生學會學懂,還要能夠學以致用。

我會讓學生回憶導入中的問題,並運用比熱容的內容進行解釋。學生通過思考能夠説出:白天温度較高,地面和海水都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可是海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所以它温度升高的就慢;而夜間温度比較低,他倆都釋放相同的熱量,海水温度降低的慢。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白天海水温度小於陸地,而晚上陸地温度小於海水。

然後出示習題,讓學生運用公式及其變形式進行計算。

【意圖: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本節課知識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最後,進行課堂小結和作業的佈置。

我會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有什麼收穫。

作業是完成課後習題,並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作業則是讓大家課後及時複習防止遺忘。】

(過渡句:下面進入我説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板書設計。)

七、説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採用提綱式的設計簡潔明瞭,可以讓學生在之後的複習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比熱容説課稿4

我是4號,我説課的題目是1號《比熱容》,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物理上冊第11章第4節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學情、教法和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説這節課。

一.説教材

比熱容是11章《熱和能》的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它是反映物質特性的一個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和生產技術上的許多問題都跟物質比熱容有關,但比熱容這一概念對於初中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的,針對這一特點,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突出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進行實驗探究,體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按照新課標要求,體現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在正確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的基礎上,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是本節的又一重點。故本節課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探究比熱容實驗.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瞭解比熱容的概念。

2.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3.會查比熱容表,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實驗觀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學會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間的相互聯繫;訓練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究,學會科學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從實驗到理論的科學方法。故本節的學習目標為:(出示課件)

三.教學重、難點和關鍵

重點: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

難點:1.制定實驗探究方案;2.瞭解比熱容概念並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象。

關鍵:做好水與煤油吸熱升温的對比實驗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1.初中學生對事物存在着濃厚的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但學生仍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

2.在學習本節之前,學生對質量、温度、熱量已有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沒有深刻意識到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

(三).説教法和學法

説教法:依據《課標》要求,本課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的全過程,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瞭解比熱容的含義。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

説學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領會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從生活現象入手,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學會記錄實驗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作與交流。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啟發引導學生根據實驗數據信息,學會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得出實驗結論,進一步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屬性,加深對比熱容概念的瞭解。結合《課標》本節的教學程序設計如下:

(四).説教學程序設計

1.新課引入

2.生活感知:(出示課件)

①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有什麼關係?(用生活裏的現象支持你的觀點)

②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麼關係? (用生活裏的現象支持你的觀點)(這種設置問題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問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麼關係,更具開放性,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總結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跟水的質量有關,和升高的温度有關 。

那麼(出示課件)

③將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鐵塊加熱,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強調質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猜想物質吸熱可能與物質種類有關,使探究目標更為顯性化。)

提出探究問題:不同的物質,在質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時,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實驗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順利的關鍵,由於本實驗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綜合考慮有一定的難度,故教師可引導學生重點探討如下問題,以幫助學生設計實驗。(出示課件)

(一)根據問題討論設計實驗

(1)選取什麼物質進行對比?用什麼工具測質量?

(2)用什麼工具對它們加熱?

(3)用什麼工具顯示它們温度的變化?

(4)怎樣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學生在完成本實驗提示的基礎上來)

(二)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交流討論、展示設計方案,表述自己的設計思路,應有兩種方案(出示課件)。

方案一:取等質量的水和煤油,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相等的熱量)後,比較温度的變化。

方案二:取等質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較加熱的時間(吸收熱量的多少)。

(讓各小組討論,然後教師特別強調“相同條件”是哪些,強調控制變量法的思想,明確按實驗方案二進行實驗,與提出的問題一致,簡化了實驗,可使學生做實驗的目的更明確一些)

4、進行實驗,收集數據(本環節事先應安排好小組分工,明確小組要求)(出示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