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高考語文複習指導:文言文閲讀備考六要素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29W

備考文言文閲讀,首先要明確考試範圍和要求,《考試説明》中明確提出要能閲讀淺易的古文,近年來文言文閲讀材料多為史傳類文章,以記人記事為主,如2001年和2002年的文章都出自《史記》,2000年則出自《三國志》,考查的重點是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 

高考語文複習指導:文言文閲讀備考六要素

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等。

1、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常見文言實詞”是指考查範圍,包括通假字、異讀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新大綱中列出了120個重點實詞,原語文課本中共列了340個,根據十年的高考統計,在所考查的50多個實詞中,有40多個是上述詞語表中所列,特別是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更是考試的重中之重。複習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結合教材和查閲古漢語詞典,弄清所列每個實詞的基本含義,並對多義詞進行歸納整理,要特別留心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義項,避免形成思維定勢,望文生義,如“愛”,古代多指“吝惜”,“坐”古代有兩個含義與今不同,“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作“因為”解;“何坐?坐盜”中的“坐”當“犯……罪”解,也可以引申為“治……罪”、“觸犯”等。二是根據上下文,即詞的語言環境和語言結構確定詞義,要掌握“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所謂“用法”,包括弄清(1)虛詞的詞性,(2)語法作用,(3)與現代漢語的對應關係。考綱中列出了18個虛詞,一定要個個落實,結合教材,認真歸納其各種義項和用法,從常用義和非常用義方面進行比較區別,掌握常用義,照顧特殊義。例如“之”字,作代詞、助詞(結構助詞,語氣助詞,用於主謂之間,表前置賓語)是通常用法,而作動詞“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講則是特殊義用法。

3、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翻譯,是以全面準確理解句子的含義為基礎的,高考試卷要求直譯,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實,這一點在平時訓練中尤應注意。所謂字字落實,主要是判斷每一個虛詞、實詞的用法與意義,找出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活用詞等,並做準確解釋,還要把握句式特點和句子的語氣。翻譯時,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否則很難準確譯出文意。如2002年高考題:“其李將軍之謂也”一句,應譯為:“大概説的是李將軍吧?”,句中的“其”,“……之謂”是關鍵詞語,是得分點,譯對一處給1分。第二句,“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譯文:“到死的時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為他竭盡哀悼”,句中的“及”、“盡”兩詞,只有正確理解為“到……時”、“竭盡”,才算準確。譯出大意只給1分,而“及”、“盡”兩詞譯對一個則給1分。翻譯的口訣是:通讀全文,領會大意;句不離文,詞不離句;聯想推敲,辨別仔細;字字落實,堅持直譯;補充省略,調整詞序;專門名詞,不必翻譯;語句通暢,忠實原意。

4、篩選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來,主要考查的是以寫人為主的史傳文,且題目一般是用6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的形式,要求考生選擇全部表現人物某一方面品質的一組。解答這類試題的思路是,將6個句子逐句進行分析,篩選出符合題幹要求的句子,然後再對照編組情況作出判斷。如果是寫事的文章,則要求從記述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其關係、事件的發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閲讀對象。

5、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這是在信息篩選的.基礎上對文章材料和思想的進一步把握,要求考生讀懂全文,不要出現理解與概括分析上的錯誤。設計這類題,一般將閲讀材料的內容分為幾個方面,選取其中的四個作為切入點進行概括分析。如2002年第15題,就李廣的品格業績設計了四個切入點:卓越功勛;足智多謀;廉潔自律;承認過錯。試題中擬設了四個選項對相關文章內容概括分析,要求考生選出不正確的一項。這類題目中的錯誤選項,常常是在大體正確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夾雜一兩處不正確的表述作為干擾,因此必須從細微處仔細核對原文,將選項中的每句話認真與原文對號,看是否對文意有所改動,切不可粗心大意。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與前一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出作者在記述某一人物事件時所體現出的自己的看法或愛憎感情,而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有時表現得直露而明顯,有時表現得含蓄而曲折,這就要求考生從閲讀材料中首先篩選出作者自己的看法,然後再準確地進行分析或概括。

                                  泰州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