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81W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對全冊課本的主要內容進行復習。教材先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100以內)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積100以內)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以及萬以內的減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的筆算,然後複習兩步混合運算的式題和應用題;再複習時間單位、角和直角的概念;最後是應用題的綜合練習。通過總複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深化概念,正確計算,進一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二、複習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100以內),兩位數乘一位數(積100以內)和一位數除兩位數。能比較熟練地筆算萬以內的減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

2.掌握兩步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兩步混合式題。

3.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係,能分步列式解答以“求剩餘”、“相差關係”、“和”等為基本數量關係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三、複習重點與難點

1.複習重點:萬以內減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以及兩步計算式題和應用題。

2.複習難點:被減數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分析並正確解答。

四、教學時間7課時。

(1)萬以內的減法總複習(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複習,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正確地口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減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數。

2.能比較熟練地筆算萬以內減法,能用減數和減數相加等於被減數的方法來驗算減法。

(二)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重點: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萬以內減法的筆算退位減法。

難點:連續退位減法。

(三)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明確複習目標。

小黑板出示:

複習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2.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減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數;

3.掌握減法筆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萬以內的減法;

4.能掌握減法驗算方法,養成驗算習慣。

2,複習口算。

口算,直接寫出得數。

52+2670-5567+972-25

95-2145+1881-34.47+36

600+8001500-7005000+400

900-3007900+120093-71

(1)檢查校對。,

(2)同桌互説52+26、95-21、600+800、900-300的口算方法。

(3)指名説説口算方法。

3.複習筆算。

(1)請學生獨立計算:4801-45641600-539

(2)整理:

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②萬以內減法的計算法則。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減起;

c.被減數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尋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數加在一起,再減。

(3)出示

9100-27969010-2796

9001-27964060-2805

①學生列豎式計算。

②根據學生練習情況,提出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a、認真書寫,數字、符號、得數不要抄錯;

b、認真計算,做一步查一步,計算退位減法時,千萬不要忘記減去退去的數。

(4)檢查減法計算是否正確,有哪些驗算方法。

①四人小組討論彙報。

②驗算9001-27964060-2805

4.綜合練習。

(1)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980910049475948

一427-7407一3456-325

56317035914513

(2)下面方框可以填幾。

兩次退位兩次進位

51383246

-1口口4+2口3口

5.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怎樣進行減法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麼問題?對照複習目標,你能得幾分?

6.課堂作業。

計算並驗算:

6548-3127875+43195000-1284

1280-7951625+35783020-1456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加減法的。筆算原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係進行驗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混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筆算加減法複習

1、完成複習第5題。

(1)學生筆算。

(2)比較每組題的異同之處,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法則。

2、分組完成複習第6題。

(1)學生分組練習。

(2)分別説説筆算加減法驗算的根據。

三、混合運算複習。

1、完成複習第8題,只口答運算順序,不計算。

2、學生混合兩步式題的計算順序。

四、課堂作業

複習第7、8題。

教後隨筆:

課題三:千克、克、時、分、秒和直角初步認識複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0頁複習第9–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並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只角的特徵,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複習

1、長度單位複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小?一米大概有多長?(手勢比較)1分米、1釐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複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小?問: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麼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麼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複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小?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説出所表示的時刻並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複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並説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複習第11題。

4、複習畫角。

(1)説説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並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複習第12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3

複習內容: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的知識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萬以內的加、減法"和"有餘數的除法",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複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的加、減法的複習。

有餘數的除法的複習。

教學難點:系統地出萬以內的、加減法豎式計算該注意的地方。

熟練地計算連續進位的加法和連續退位的減法。

利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具體問題。

教學過程

一、萬以內的加、減法的複習

師:時間過的真快,我們已經把這本厚厚的數學書快學完了。同學們還記得你自己都學了些什麼嗎?

生根據課本目錄會回答不同的內容。

師:學了那麼多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第二單元的知識。是什麼呢?

生:萬以內的加、減法

師:老師這裏有幾道題要來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沒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呢?

⑴出示例題1題目:用豎式計算計算下列各題

175+162=310-207=259+148=

985-423=325+464=806-774=

師:老師先請同學來説説如果讓你來完成你會怎麼做?

多種回答:①口算

②豎式計算(引導豎式計算的注意點並及時板書)

師:三(1)班有三位同學已經把前面的三題做好了,我們一看他們做的怎麼樣?

出示錯題:175+62=795310-207=113259+148=

175310259

+62-207+148

795113397

學生評判並分析錯因:題1數位沒有對齊

題2沒有退位

題3沒有退位,橫式上沒有寫結果

師:你們能幫他們改正嗎?

學生口答改正。

師:三(1)班的同學可真粗心,他們為什麼沒有發現自己做錯了呢?

預設回答:沒有驗算。

師:我們在做加減法時可以通過驗算來檢查自己剛才有沒有做對。一道加法題的驗算方法有哪些?減法題的驗算方法又有哪些?

預設回答:加法題目: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和-加數=加數

減法題目:①被減數-差=減數

②減數+差=被減數

師:加、減法題分別有2種驗算方法,在驗算時同學們只要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就可以了。現在請同學們認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題完成在數學課堂練習本上,其中最後一題要求驗算。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問題。三位有問題的同學板演。

可能出現橫式上寫驗算的結果。

師強調:驗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橫式上應該寫豎式計算的結果不能寫驗算的結果。

⑵出示例題2:從西村到東村有幾條路?哪條路近?近多少米?

看到題目集體回答從西村到東村有幾條路?(2條)

師:同學們反應可真快,哪位同學眼更尖已經看出哪條路近了?

生:經過北村的那條路近。

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預設回答: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東村的5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東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於810所以經過北村的那條路近。

生有不同的估算結果,應給予肯定。

師: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來的,那到底近多少米呢?

學生獨立完成:534+368=902(米)455+152=607(米)902-607=295(米)

集體交流,強調單位不要漏寫。

⑶練習

填上合適的數字

□6□□2□8□9

+3□4-6□7+14□

9072411031

科技書

故事

連環畫

原有

674

907

715

借出

253

416

378

還回

137

245

169

現有

要求獨立思考後完成在課本上。題②理解借出又還回。

二、有餘數的除法的複習

師:剛才大家一起回憶了加減法題,老師又帶來了口算題。

⑷出示口算題25+10=36+21=50+50=

69-48=86-54=46-20=

6×7=60×7=80×3=

54÷9=36÷6=38÷8=

師:同學們先觀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題有什麼特點?

預設回答:第一行是加法題,第二行是減法題,第三行是乘法題,第四行是除法題。

師:原來這裏的口算加減乘除都有了。口算題老師相信肯定難不倒大家的,不過現在老師有個問題需要

大家來解決。假如老師要請一個同學做2題,那老師需要請幾位同學來做啊?

預設回答:一共有12題口算,每人做2題,12÷2=6(人)所以需要6人來做。

開小火車的形式每個同學做兩題,檢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師:看來這個問題也難不倒大家,確實是需要6人來完成。他是用什麼方法把問題解決的?

預設回答:除法。

師: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題挺特殊的?

生:38÷8=4……6,因為它有餘數。

師:對,現在我們不光會表內除法還會做有餘數的除法了。那你們對有餘數的除法還知道些什麼?

預設回答:在豎式計算時商要寫在被除數的個位上。

餘數一定比除數小。

⑸出示例題3

26÷3=□……□35除以4,商,餘。

要求獨立完成。

⑹解決具體問題(區分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

出示例題4:媽媽買了38個鈕釦,每件衣服釘5個,可以釘幾件?還剩幾個鈕釦留作備用?

要求:先與同桌討論,然後獨立完成。

師組織交流:説一説你是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預設回答:有38個鈕釦,每件衣服釘5個,38裏有7個5還多3,所以

38÷5=7(件)……3(個).就是説可以釘7件衣服還有3個鈕釦留作備用。

重點講解商的單位是"件",餘數的單位是"個"。

⑺練習

練習二十六第3、4題。

要求獨立思考後認真完成,兩位同學板演。

三、課時

今天我們一起回憶了加減法和有餘數的除法,大家還會把它們給忘了嗎?

四、作業設計

1.豎式計算,帶△的要驗算

310-52=545+98=△387+143=△900-389=

48÷8=67÷9=

2.估一估,連一連

289+90682-79420-308624+128

603802379112

3.三(2)班一共有50本課外書,把這些書平均分給8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本?還剩幾本?如果要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幾本?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進率,並進行簡單的計算和估計。

3、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建立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能夠進行時間和質量的簡單計算和估計。

4、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懂得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時、分、秒”

1、結合實例説説時、分、秒在實際生活中的用法。

(1)一節課的時間是40(),課間一般休息10(),再加上()分鐘就是1小時。

(2)眨一下眼大約是1(),呼吸一次約需3()。

(3)時針從數字2走到數字5是()時,分針呢?

2、時間的計算。

(1)3時=()分4分=()秒

(2)一列火車7:52停靠站台,8:05駛出,在站台停留()分鐘。

3、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9題。

二、複習長度單位和噸

1、説一説你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分別用手勢比劃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有多長。

2、舉例説説身邊常見物體(或常用到的單位)的長度。

3、進率換算。

(1)1釐米=()毫米1分米=()釐米

1千米=()米1噸=()千克

(2)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10題。

三、複習四邊形

1、完成教科書第121頁的第7題。

(1)、先讓學生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2)、歸納,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繫和區別。

(3)、任選一個圖形説説什麼是周長,並估算出它的周長。

2、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8題。

先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線段屬於周長,並用鉛筆描一描,再計算出各自的周長,在全班交流訂正。

四、複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1、完成教科書第123頁的第11題。

(1)數一數,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個小正方形。

(2)塗一個小正方形,並説説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塗兩個小正方形,並説説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有幾種分數表示方法?你是怎麼想的?

結合題目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

(4)讓學生接着塗完,填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如何計算。

五、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六的第7—11題。

第7題,先引導學生看圖觀察,綵帶的長度與哪些數據有關,待學生理解題意後,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第8題,先讓學生從情境中提煉信息,敍述提意,然後解答交流。

第11題,屬於排列,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石頭、剪子、布,共有9種可能。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一)(p12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並能比較熟地進行

計算。

2、進一步掌握連除、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教學重點:複習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並能比較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混合運算及兩步計算應用題,今天我們要複習這部分內容。通過複習,要使同學們更好地熟練地進行解答。

二、複習運算順序

1、提問:有哪幾種計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請學生歸納:(運算順序及小括號)

3、練習複習(一)第2、3、4題。

(1)各自獨立完成。

(2)校對,講評2、3題,校對後講評第4題。

三、複習應用題。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題。

2、完成後,説説分析思路解題步驟。

3、引導歸納:解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

四、小結:(混合運算順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五、作業《作業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二)(p126)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會用分析法或綜合法分析所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正確分析各類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熟練地解答。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練習第8、9題題組練習。(觀察比較得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調解題時認真審題)。

2、練習10、11、12題,獨立完成,逐題講出思考過程,講評。

3、練習第13題,明確題意,用移多補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題是移多補少的逆向應用題。

師生共同探討完成。

5、小結: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應注意什麼?

6、作業《作業本》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三)(p127)

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數量關係,並能比較熟地進行解答。

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滲透對應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數量關係。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基本訓練,投影儀顯示下列題目

1、根據下面問題聯想條件,並説出數量關係式。

①兩個雞場一共養雞多少隻?②兩個雞場養雞的只數相差多少?

③平均每個雞棚裏養成雞多少隻?

①第二養雞場要給第一養雞場多少隻雞,兩個雞場的雞同樣多?

2、根據下列條件提出問題,並説出數量關係式。

①有桔子2500千克,蘋果是桔子的3倍。

②有蘋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

三、重點訓練:圍繞上面第1題聯繫第15題訓練。

四、獨立完成其餘幾題。

五、引導完成思考題

六、作業《作業本》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由四部分組成,第58~60頁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第61~62頁教學周長的含義;第63~65頁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第66~69頁是單元練習和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點。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這兩種平面圖形,首先是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點。教材讓學生觀察教室裏的物體,指出一些形狀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單元的研究對象。

教材希望學生主動發現長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徵,因此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內容、線索,並明確活動的目的。要求學生拿幾張(注意:不是一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折、量、比,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點。第58頁的幾張照片,起啟發和鼓勵學生操作的作用。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是學生通過對幾個圖形的操作後發現的,是在交流中呈現的。學生的發現往往是點滴、無序、不繫統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在交流時經歷“無序——有序”“零散——完整”的過程,兩個小卡通的對話是眾多學生的發現經過整理後的概括。在學生分別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後,教材要求學生思考:長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嗎?引導他們比較這兩種圖形,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角並且都是直角,都有四條邊並且對邊相等。教材組織學生進行比較的目的是幫助他們鞏固對圖形特點的初步認識,至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係,只要求學生知道這兩種圖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現在還不講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想想做做”圍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設計安排。第1題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在一年級(下冊)曾經在釘子板上圍過這兩種圖形,那時他們是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觀認識圍的,現在再次圍這些圖形,要緊扣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進行思考和操作。可以讓學生説説是怎樣圍的、怎樣想的,圍成的圖形有什麼特點。第3題把一張長方形紙按照圖示的方法折、剪,並問學生“剪出的是正方形嗎?為什麼?”要求學生根據正方形的特點以及折、剪的過程作出解釋。這道題再次讓學生感受長方形與正方形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第4題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或大正方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圖形的特點。其中用小正方形拼一個長方形,答案是開放的,各有兩種不同拼法,有助於學生髮展空間觀念。

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也是本節教材的知識。第59頁先告訴學生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然後在“想想做做”中練習。第5、6題再現了什麼是長方形的長和寬、什麼是正方形的邊長,並結合度量和估計突出長、寬與邊長都是線段的長度。第7題是一道綜合性的題,通過畫圖形並説出圖形每條邊的長度,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以及長、寬與邊長等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形成這部分學習內容的認知結構。

2、聯繫實際事例教學周長的含義,初步建立周長概念。

圍成的平面圖形一週的長叫做它的周長。教材中沒有出現抽象的周長定義,只要求學生聯繫實物與圖形理解周長的含義,能通過自己的操作表達對圖形周長的理解。

第61頁例題,先出現一個兒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邊線用粗黑線表示,教材通過卡通説出“游泳池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這句話裏的“池口黑色邊線的長”直觀形象地描述了周長的屬性——圖形一週的長度。例題中又畫了一雙手在用繩子沿樹葉的邊圍一圈,並把繩子拉直放到直尺上量長度,其中前一幅圖突出“一週”,後一幅圖突出周長是長度。再次讓學生感知什麼是樹葉的周長,同時還讓他們看到可以“拉曲成直”,便於度量周長。

“試一試”引導學生繼續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通過“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各是多少”和“你是怎樣算出來的”這兩個問題促使學生認知遷移,以對物體表面周長的認識來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學生在説、量、算等活動中,理解平面圖形一週所有邊的長度的總和是圖形的周長,這裏面既有周長的概念,又有計算周長的基本方法,兩者有機融合成一體。教學的時候,首先要學生説説什麼是三角形的周長,什麼是四邊形的周長,明確這些圖形一週的長是它們的周長。然後要學生説説怎樣得到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可以用細線沿圖形的邊圍一圈,拉直了量一量;也可以分別量出圖形各條邊的長,再相加。

“想想做做”第1~3題起鞏固周長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題通過描出各個圖形的邊線,又一次讓學生感受周長是圍成平面圖形一週的邊的長度總和。第4、5題測量或計算圖形的周長,第4題特意在各個平面圖形中設計了長度相同的邊,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計算各圖形的周長,為以後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打下基礎。第6題引導學生把對周長的認識應用於現實生活,是一道實踐活動題。

3、讓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第63頁例題計算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籃球場的形狀是長方形,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是研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材鼓勵學生想想算算,希望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有些學生可能根據周長的含義,採用把各條邊的長度連加的方法求得周長。有些學生可能聯繫長方形的特點,或者先分別算出兩條長的和與兩條寬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長;或者先算出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再乘2。教材要求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並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由於學生尚未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所以求長方形周長暫時應分步列式計算。教學這道例題時要注意三點:第一,先讓學生説説什麼是籃球場的周長,求它的周長就是求什麼,為尋找算法確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時首先要抓住是怎樣求各條邊長度總和的,其次才是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因為各種算法的式子雖然不同,但本意是一致的,都是根據長方形周長的意義列出來的。差異在於有沒有利用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這個特徵。第三,能想到先算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再乘2這種方法的學生不會多,對這種算法的講評要多一些,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理解和接受這種方法。

教材第64頁“試一試”通過求手帕的周長這個實際問題,繼續讓學生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預計學生不會有困難。無論是長方形周長還是正方形周長,教材中都沒有出現計算公式,主要原因是鼓勵學生探索、尊重學生的創造,逐步從算法多樣到算法同一。至於計算公式,在以後的教材中會適時總結的。

“想想做做”共六道題,第1~3題以鞏固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方法為主要目的,學生或是利用題中給出的長、寬或邊長的數據求周長,或是先量出長、寬與邊長的長度後再算周長。第4、5題解決與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通過這些題使學生明白,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不僅僅是數學中的問題,在生活中還有廣泛的應用。第6題是答案開放的題,能使學生看到用相同個數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個長方形的周長是不相等的。

練習六是全單元的整理與綜合,包括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周長的意義,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等各個內容。練習設計避免過多的純計算訓練,注重周長的實際應用、估計圖形的周長以及圖形的拼合變化。第7題在方格紙上設計周長20米的花圃,教材舉了一個長方形為例,學生的設計不要侷限於長方形。什麼形狀的圖形、畫在方格紙的什麼位置上都可以,只要圖形是封閉的、周長是20米都是正確的設計。

4、實踐活動富有基礎性、操作性、開放性和合作性。

《周長是多少》這次實踐活動的五個內容都是圍繞周長的含義與計算設計的,這些內容中既有長方形、正方形,又不侷限於這兩種圖形。分別讓學生圍、搭、拼、量、算、估,通過這些活動加強對平面圖形周長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計算周長的方法。

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用線圍自己喜歡的圖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圖形,方法和答案都是開放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活動效益。“量一量”要求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教材通過“你量了哪幾條邊?是怎樣算的”啟發學生尋找比較簡單的方法,發展數學思考,培養空間觀念。

實踐活動中的各個內容都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完成,要求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同時加強合作交流,集思廣益,把問題解決得更好,從而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互補。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46~125頁乘法與除法、分數的初步認識,並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回顧、梳理的過程,初步學會和複習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進一步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程度和正確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養成估算習慣。

3.進一步鞏固分數的意義,熟練地讀寫分數,會用分數表示實際操作結果,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計算。

4.體會到小組合作在複習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教學重難點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過程

一、回憶梳理本學期學習的內容

(1)出示教科書第126頁主題圖,學生看圖,説説他們在做什麼。

(2)你能像他們一樣,回顧一下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3)小組討論:四人小組議一議本冊書包含哪些知識?在討論的基礎上,將小組的共同意見寫在卡片上。

教師巡視,關注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梳理知識。

(4)小組彙報

出示小組彙報要求:

①請全體同學認真傾聽每一位小組代表的發言。

②請各小組記錄員邊聽邊用筆將其他小組與你們小組相同的地方勾畫出來。

③勾畫完之後,請各小組發言的代表對前面同學的發言只作補充,不作重複彙報。

二、複習乘法與除法

1.複習口算

先以口算比賽的形式完成教科書第126頁第1題,補充以下口算題。

80÷8=×5=4×25=65÷8=

指名彙報,並分別説説是怎樣算的。

2.複習筆算

(1)問: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要注意什麼?

(2)學生獨立計算教科書第126頁第2題,教師巡視,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並結合題目説一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重點讓學生説一説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如:304×5=

3.複習估算

(1)學生先談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應用過估算,是怎樣用的?

(2)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乘法與除法的第3題,同桌再相互説説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説出估算方法,如果學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進行估算。

三、複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1.認識分數

(1)學生先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的初步認識第1題。

(2)指名口答填寫結果,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填。通過交流進一步強調平均分。

2.簡單的同分母加減法

(1)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的初步認識第2題。

(2)全班交流,彙報結果時,結合分數的意義讓學生説一説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全課

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是怎樣進行和複習的?你有什麼收穫?

五、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2,3,4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8

教學目標:

進一步瞭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瞭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三(4)班有三個小組,每組有6個同學,一共做了108朵紅花,平均每個同學做了幾朵紅花?

2、王叔叔2分鐘打了106個字。他平均每分鐘打了多少個字?如果他照這樣的速度用了8分鐘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這篇文章有多少個字嗎?

3、三、四年級各有3個班,要選150名同學參加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活動,平均每班要選多少名同學?

4、一個旅行團有153人,他們入住的酒店現在只有5人間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個房間呢?

5、圖書室有3個書架,每個書架5層,一共有750本圖書。平均每層有多少本?

7、三(4)班有4個小組,每組8人,平均每人採5個昆蟲標本。他們班一共採集多少個昆蟲標本?

(以上各題均由學生先獨立思考解答,再班級交流反饋。)

二、拓展練習

1、想想做做9

讓學生充分理解題意,收集題中信息,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班級交流彙報。

2、P14思考題

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討論。

對學生正確的解法給予充分的肯定。

3、商業大廈的。牛奶,原價每盒7元,現降價為每盒6元。人民商場同樣的牛奶每盒7元,買4盒送1盒。小華要買5盒牛奶,你建議他在哪家商店買比較合算呢?

4、校園美了,我們的城市更美了。不過,一些非法廣告到處張貼,損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隊員們積極地清除亂貼亂畫,請觀察下面的數據。

三年級以每分鐘清除18張的速度,共清除252張廣告。

四年級清除亂貼亂畫387張,共用9分鐘。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⑴⑵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麼想説的?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

1、對想想做做6、7兩題進行質疑,對困難學生進行啟發。

2、作業:

P14:6、7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説些什麼,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願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説話時態度要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耐心。

教學重點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並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度大方自然。

教學難點

在買文具過程當中遇到問題時(如質量差、價格貴、售貨員或顧客出現差錯……)能及時應付。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可佈置學生到文具店或商場文具櫃枱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每個同學準備一兩件文具,並貼上價格標籤。

3、用紙作一些錢。

4、有放文具的櫃枱——課桌。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看圖想象,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文具嗎?今天我們去文具店買文具,好嗎?(板書課題)(出現掛圖)

1、你們瞧,已有兩位小朋友比我們先去文具店買東西了。你們想想他們會説些什麼?售貨員阿姨又會怎樣説呢?

2、(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來扮演圖中的售貨員和顧客。板書:售貨員顧客看看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好嗎?)分角色表演。

3、師生評議。(他們表演得過且過怎樣?誰願意來説一説。他們都很講禮貌,顧客表達也很清楚。師:説得真好。)(板書:文明禮貌,表達清楚)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個這樣的顧客呢?

二、學生試練,進行合作,實踐。

1`、利用自備學具,小組演練。(請同桌的同學把各自的文具盒打開,放在桌子中間,然後一人當售貨員,一人當顧客,練習一下怎樣買學習用具。開始吧。)

2、指名錶演。

3、師生評議。(你們説他們表演得好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説得真棒。)

三、舉一反三,深化訓練

1、師生表演,設置訓練情境。

(1)是啊,這位售貨員非常熱情周到,現在連老師也想向她買學習用具了。)

(2)師邊説邊走向扮售貨員的女生進行交際。

(3)師拿着剛買的圓珠筆在手心寫寫畫畫説:這支圓珠筆真不錯,還有香氣呢。咦?怎麼斷水不能寫了呢?這可怎麼辦呀?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了這種情況(小黑板出示:買學習用具,發現質量有問題,應該怎麼辦?),請同桌的同學進行討論。

2、鼓勵發表意見。(如:退換圓珠筆;還可以怎麼辦?打投訴電話。你還懂得拿起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做得真棒。)

3、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還遇到過別的情況嗎?

如:以次充好;價錢太貴;忘了找錢;多找錢;態度不好……

4、面各小組自主選擇一種情況,然後在小組裏説一説,演一演。

5、根據學情,選擇上台表演。

6、師生評價,激勵擴展求異。

師小結:大家在買東西時,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四、讀一讀兒歌

五、總結提高,課外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們特別能幹,學會了怎樣買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後,能不能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幫媽媽購買一些日用品?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重點: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種可能的方案。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號裏可以填哪些數?其中一個括號的數確定了,是否另一個括號裏的數就能確定?

(2)如果前面括號裏填3,後面括號裏填幾?

(3)如果後面括號裏填2,前面的括號裏填幾?

2、導入。

談話: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常常需要運用各種策略。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運用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1)從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談話:求怎樣派車恰好把8噸煤運完就是求載質量2噸的車、載質量3噸的車各安排運幾次,使得這兩輛車運載煤的總質量等於8噸。實際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要求出滿足這個條件的所有情況該怎麼辦呢?

2、探索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彙報交流。

師:如果用“載質量2噸”的車子裝煤,最多運幾次?

生:在不用“載質量3噸”的車子裝煤時,次數最多,最多8÷2=4(次),剛好裝完。

師:通過這個計算,我們知道“載質量2噸”的車子只可能運0-4次,運4次時符合條件,如果安排這樣的車運3次,那麼,“載質量3噸的車”應該運幾次才能把煤運完呢?

生:“載質量2噸”的車運2次,能運煤2×2=4(噸),剩餘4噸需要“載質量3噸”的車運2次才能運完,但是同樣的它們的總運量不能恰好等於8噸。

師:如果1次呢?0次呢?

學生獨立完成。

(3)列表法解決問題。

師介紹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種方案列舉出來,這樣更好的簡便、直觀。列表如下:

派車方案載質量2噸載質量3噸運煤噸數

14次0次8噸√

23次1次9噸

32次2次10噸

41次2次8噸√

50次3次9噸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條件。

3、回顧與反思

(1)我們在列舉的時候應注意什麼?(按照一定的順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無限多,適合用列舉的方案嗎?(不適合,在能列舉出所有方案的情況下選擇用列表法列舉)

(3)檢驗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運完8噸煤。

學生自我探究。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3頁“做一做”。

(1)由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師明確要求怎麼付錢,就是求30元裏面有幾個5元和幾個2元,同時需考慮到5元和2元的張數各自只有6張,即最多隻能取6張5元或2元。試問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怎麼做,加上這個條件後怎麼做?這樣有什麼區別?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用列表法把各種可能的方案列出來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案。

(3)彙報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七”第7題。

(1)求“每條船都坐滿,怎樣租船?”就是求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2)求“哪個租船方案最省錢”怎麼做?(學生把每一種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別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計算價格,然後比較大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哪些收穫?在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來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後選擇符合條件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於這堂課的學習,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1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2.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及數學應用意識。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養成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通過整理和複習,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學習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繫,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

1.同學們,我們剛學過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這一部分內容的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整理和複習)

2.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你能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嗎?

3.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4.針對小組彙報的各部分內容進行板書,同時對學生的彙報予以肯定和鼓勵。

5. 同學們整理的非常全面。那麼筆算減法要注意一些什麼呢?怎麼樣進行驗算?怎麼樣估算?接下來,我們就先對筆算加、減法進行整理和複習。

(二)複習提高

1.梳理算法。

(1)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題呢?(老師板書)

(2)獨立完成黑板上這些題。

(3)訂正。

在計算筆算加法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計算筆算減法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注意些什麼?

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麼?不同的又是什麼?

(4)要想知道我們算的對不對,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5)誰來説説加、減法有哪些驗算方法?

(6)把剛才的題進行驗算,全班集體訂正。

2. 反饋測試。

(1)練習十第1題。

①獨立完成

②任挑2道題進行驗算,寫在旁邊。

③(出示課件)全班訂正、反饋。表揚鼓勵。

(2)小老師。

①比一比哪個老師當得好?看誰不但可以挑錯,還能給同學們講清楚。

②集體訂正

(三)拓展應用

其實計算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學好計算還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呢!

(1)練習十第2題。

①(出示課件)

②從圖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③你能提出什麼跟它有關係的數學問題?

④邊出示問題邊訂正答案:

下午孵出了多少隻小雞? 337+118=455(只)

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隻小雞? 455+337=792(只)

還剩下多少個雞蛋? 900-792=108(只)

(2)整理圖書

①(出示課件)

②從圖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③同桌合作完成這道題。

合作要求:A. 給同桌提一個問題。

B. 每人根據同桌提出的問題,先估計一下得數大約是多少。

C. 根據這個問題列式計算。

D. 提問題的同學進行驗算,檢查其計算的對錯。

④全班交流。

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8~109頁的第3~6題練習二十六的第5~9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係,能夠比較順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混合運算

1做第108頁的第3題

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説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後再出示第2小題,也讓學生説説怎樣脱式計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先審題,再填空可以讓比較好的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按圖示的每一步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對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找出原因並改正

二、複習應用題

1做第108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讓學生説一説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然後讓學生改變題目的問題,口頭改編成一道兩步應用題

2做第108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題目裏的數量關係,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然後,讓學生改變第三個條件口頭編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改編,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口頭改編的應用題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如:

(1)一個糧倉存小麥85噸,存大豆60噸,存的玉米比小麥和大豆的總數多38噸,存玉米多少噸?

(2)總數多38噸

(3)存的玉米是小麥和大豆的總數的2倍

(4)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多38噸。

(5)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少38噸

3做第109頁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後説一説是怎樣分析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畫出線段圖加以説明

然後讓學生把問題和已知條件調換,變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改編後,可以再讓學生説一説線段圖怎樣改,再解答出來

三、作業

練習二十六的第7~9題

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第21*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3

一、教學內容:

練習二十六的第14—18題。

二、教學目的:

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4—18題

1、做第14題。

讓學生同時做,教師計時,做完了舉起手來,教師告訴所用時間,學生把時間記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到3分時,看有多少人做完,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要給予表揚.

2、做第15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在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3、做第16題。

做題前,先小聲地説一説運算順序,然後再做.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2700÷5+306×4,85×6—1799÷7是怎樣脱式的,為什麼乘除法可以同時脱式.

4、做第17題。

先讓學生自己做,如果有些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稍加提示:這道題的問題是什麼?要想求出平均每月節約水費多少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今年前6個月平均每月的水費知道嗎?該怎樣求?

5、做第18題。

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可以問一問學生:第二問缺少什麼條件?缺少的條件在哪裏?

(二)根據學生做題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或補充練習。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4

第3課時:練習一

教學內容: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繫,鞏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在能夠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1~6題。

1、教師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組織學生看圖,思考,列式,計算,寫答語。

第2問有學生自己提問題並解答,教室可組織小組進行交流

3、先出示題目,問學生應該先做什麼,再比較,哪些題還有其他方法?

4、本題數字信息較多,問題由簡單到複雜,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後再個別輔導。

5、先讓學生説説每道題的運算順序,然後再解答。

6、爸爸的年齡學生計算是沒有問題的,媽媽的年齡,可給與一定的提示。

三、課堂評價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你能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並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並説説計算是要注意什麼。

先觀察圖片從中獲取數學信息,然後思考問題,列出算式最後解答。

學生提出問題後自己解答,並在小組內交流。

比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結果,也可觀察因數的變化。

學生先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再根據問題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解答。可以請求教師幫助。

學生弄清楚運算順序後再解答,最後訂正。

先獨立思考,在完成題目。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説,可與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幫助。

三年級上冊數學複習教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