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高三語文複習必須重視的幾個問題(網友來稿)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54W

山東鄒平縣教育局教研室       張宏偉   郵編256200

高三語文複習必須重視的幾個問題(網友來稿)

      教材改版,課改試驗,高考改革,高三教師應如何面對,怎樣備考?筆者曾執教高三數年,深諳高三複習的“辛酸”,深感高三複習中的幾個誤區,現總結如下,希引起重視。

          一.重視試卷講評的促進作用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提高講評質量及針對性,對於學生而言要重視講評,做到一練有一得,在教師指導下提高自評自學能力。首先,講清試題的測試點,即本題主旨和目標,以《考試説明》為鑑,講清它是“説明”中的哪一項,這一項的要求是什麼。其次,講清試題的角度,即是怎樣(通過什麼)來考的,如以變換了的種種説法,考查對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以句間關係的理解,考查翻譯能力,即翻譯時加上什麼樣的關聯詞。第三、講清解題規律或方法。如判斷語病的方法之一,是提醒學生要特別注意:試題中若出現聯合短語作句子成分的情況,首先要看聯合短語中每一項內容是否與其前後相關的成分都搭配。句子若含有多層定語、狀語,首先看其偏句與正句的順序是否合理。第四,糾正錯誤務必落實。對於教師而言,要了解學生錯在何處,為何錯,哪些學生錯,有針對性地改進複習教學工作。對於學生而言,要求答錯的學生要找出答錯的原因,並改正,掌握避免差錯改正錯誤的規律。第五,要講究拓展。某題考查某內容、某種角度,同樣的考查內容,還可以從哪個角度考。同樣的要補充,有些變化的更應補充。這樣,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複,加上一定的變化,來增強對此一類題的理解,做到練一些題,通曉某一類題。對於學生而言,還可以自選課外題,以拓展對某一類題的範圍、考查方式的認識。另外,還特別注意在講評中堅持正面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促使成績較好的學生看到差距,向更高遠的目標奮進;引導成績較差的學生總結教訓,鼓起勇氣,樹立信心。

        二.要以閲讀和寫作訓練為重點

        筆者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高三教師存在這樣的想法:基礎知識看得見摸得着,學生掌握直接,閲讀和寫作不着邊際,學生感覺渺茫,所以,有的老師不去複習,有的複習也是想起來做一點,有的乾脆留到最後。這些都是極其錯誤的,高考文章閲讀和寫作佔分比例大,是區分考生語文水平的重要項目,從每年的高考之後的語文試卷抽樣分析來看,閲讀題失分較多,作文得分較低一直是一個普通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備考中必須特別重視閲讀和寫作訓練。在閲讀方面,必須加大訓練力度,掌握一些解題方法或規律,不斷提高閲讀能力。特別指出的是老師們一定要指導學生一些解題的方法或規律,例如在進行現代文閲讀複習時,首先要從整體閲讀上下功夫,即從整體上快速瞭解文章的文體、背景、基本內容、框架結構及中心思想等等,對文章的大體走向有個基本的定向性認知,為局部解析奠定基礎。其次,從試題設計的側重點,把握材料的核心。命題設計者總是根據閲讀材料的具體內容而確定測試重點,而這些測試重點常常是材料的核心問題,也是學生理解這篇材料的最基本的內容。因此,懂得試題設計的這一性質,我們就可以從材料的本意內容出發,抓住全文的核心,然後一個一個地突破試題的側重點。

        寫作訓練切不可僅限於找些題目寫一寫,批改批改,講評講評。一定要增強訓練的力度,進行審題、立意、結構、語言等專項訓練,在專項訓練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訓練。在引導學生寫作時,我們還注重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做到勤思考、慢動筆。一定要先花一定的時間進行構思(包括審題、立意、佈局謀篇),決不能盲目求快。真正的好文章應該是從關注社會的大處着筆,從積澱文化的根基上落筆,在深思熟路之後的從容抒寫。

        三.要進行以自我為主的“研究性學習”

       在高三複習過程中,老師習慣於將複習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複習教材內容,梳理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第二階段,分專題選講,強化基礎知識;第三階段,查漏補缺,綜合訓練。實踐中我發現,將二、三階段截然分開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形成與提高,尤其是將教師講和學生記分開進行,不利於學生及時總結和反饋,特別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這種整齊劃一的複習模式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差生吃不了,優生吃不飽”的現象比比皆是,大大影響了複習效果。將“研究性學習”引入後期複習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研究性學習”指的是在複習中側重於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大綱的.體系、課本的脈絡和高考的要求,將複習內容轉換成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高三學生經歷近三年的高中學習,再加上前一階段的複習,面對高考的挑戰,他們已經具備展開初級研究的能力和獨自探究的願望,適時進行研究性學習,無疑是給了學生一個觀望自己、總結自己的機會,無論對何種層面的學生,其積極意義都是十分明顯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敢於放手,讓學生進行以自我為主的研究性學習,又要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譬如幫助學生在確定專題、展開研究、檢測調控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學生了解他自己的迫切需要,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為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能力的建構過程服務。在探索研究過程中,適時進行師生雙邊活動,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誘發思維碰撞,監控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並參與學生的活動,共同探討、提高。 在複習過程中,是學生“帶着書本走向老師”,但老師並不是被動地等待,更不能當個可有可無的旁觀者,老師的指導、點撥、督促和檢查是整個活動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四. 鞏固基礎和培養素質要有機融合

         如果把語文高考比喻成一台設計精密的儀器的話,那麼,使得這台機器運轉的硬件就是基礎知識,軟件則是文化素質,二者不可偏廢。近幾年的語文高考命題,越來越重視對考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檢測,強化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完成有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這與新教材的改革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如 2002年高考古詩鑑賞題: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對於高考迎考訓練,我們往往把他侷限於字詞句的語文知識的分解,侷限於純知識的講解,認為加強素養的考查就是強化知識點的考查。許多老師的複習課,知識講解不能説不準確,例題選擇不能説不“精當”,邏輯思維不能説不清晰,但學生就是不買帳。究其原因就是老師的教學背離了語文教學精神,過分強調知識和邏輯,強調標準答案。語文教學應該是豐富的,既有基礎知識的積累,又有文化素質人文素養的養成。還以2002年高考古詩鑑賞為例,如果我們在講解時,結合《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柳永詞“楊柳岸,曉風殘月”等,明白了它的意象,答題就非常容易。

         五. 要用思想去教學和管理

         高三語文教學的靈魂是管理,管理的實質是通過把握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心理的動態,實施監控,誘導學生自主、有效地學習,引導學生的精力的投放,時間的安排,主體慾望的催生和學習激情的激活。當前高三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端在於教師將教學的重心誤投於頻繁的無休止的也將是無益的考查考試上了。師生在頻繁的考查考試中,只得窮於應付,疲於奔命,由於學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積極準備,因此效益很差,必會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憊,也讓人悲觀失望。為什麼考試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緊迫感呢?這是很多語文教師無奈的歎息。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就應精於講述,即對知識不是進行面面俱到的簡單“回鍋”,而是富有針對性的、具有啟發性的、含有前瞻意義的“指導”,是給學生解決問題,給學生留出時間,啟發學生自主學習;要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忍痛割愛,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質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戀考試,而是從有效考試中審視教與學的成敗,得失,改觀與不足--讓講述轉化為指導,讓考試有利於質量的提高。語文教師要明確且要踐行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的理念,要創設使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情境,就必須還學生以時間和空間,這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先決條件。只有給學生以時間,讓他們有條件解決存在的問題,進行知識的鋪墊,為有效訓練作出有針對性的準備,他們才有可能自主選擇,才有思考的空間,有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而學生普遍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就在不知道學習計劃的重要性,寫作方法、制定依據如何實施,怎樣評估?多數學生乾脆就沒有計劃,因此他們的學習,自己心中無數,甚至漫無目的,自然導致其學習的低效率。教師理應在這方面為學生提供幫助,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納入計劃的範疇,納入管理的軌道:讓學生學習時時有目標,有任務,有要求,這樣才有數量與質量的保障。評估及意見建議,教師應及時、客觀、準確而敏鋭的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點評利弊得失和努力方向,規範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