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我要上學了》大班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3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要上學了》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要上學了》大班教案

《我要上學了》大班教案1

設計思路:

"我要上學了"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中最後一個主題活動,我們希望能通過這最後幾周的集體生活,為每一個幼兒留下終身難忘的紀念。藉助活動區,我們和幼兒一起,營造了一個既能體現幼兒園三年生活温馨、美好的點點滴滴,又能體現讓幼兒提前瞭解小學、感受小學的環境,讓幼兒在其中既能留下最美好的記憶,又能激發他們對小學的嚮往。

在主題活動之前,我們做了很多的準備:提前向每一個幼兒瞭解他們要上哪個學校,並請家長利用節假日時間,有目的性的帶幼兒提前去參觀小學,感受學校生活;我們還請有條件的幼兒回家向自己的哥哥或姐姐提前瞭解小學生怎樣上課發言、怎樣寫作業、課間玩些什麼遊戲、怎樣戴紅領巾、怎樣自己整理書包、鉛筆盒……讓幼兒對即將要面對的全新生活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他們不僅帶領孩子提前去參觀了小學的環境,給孩子們講解了很多小學生的規則,還和小朋友們一起動手製作了"我的小學"立體模型,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上小學的嚮往。

在活動中,我們也注重培養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

1、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我們要求幼兒早上8點前入園,並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使幼兒逐步養成準時到園不遲到的習慣。

2、提高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們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幼兒的身心特點,採用孩子感興趣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幫助他們學會合理地安排課間活動內容、知道每個活動後要先去上廁所、喝水再玩,我們在每組的牆上張貼"課前準備做好了嗎?"的表格,表格中包括多個內容,如:喝水、如廁和下一個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等,幼兒課間每做完一項就在該項內容中進行記錄,值日生監督,每天離園時,組長進行評價和獎勵。課間活動中,我們有意識的創設了課間活動區,和幼兒共同收集了一些便於幼兒課間開展的小遊戲,翻繩遊戲、猜拳遊戲、拾沙包遊戲等,使幼兒的課間活動更加豐富,逐漸脱離成人的直接照顧。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教師珍惜每一次活動區活動的時間,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幼兒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在語言區中,我們用照片的形式為幼兒提示正確的書寫、握筆、讀書等學習姿勢;在棋類區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小學生規則棋",希望能通過這幅棋幫助幼兒儘快瞭解、適應小學不同於我們幼兒園的一些生活規則;在益智區中,我們結合教育活動內容,為幼兒創設了"文具超市"和"班級日曆",鼓勵幼兒在其中進一步鞏固貨幣兑換和日曆等數學方面的知識,為幼兒順利升入小學奠定基礎;在美工區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多個幫助他們留下美好記憶和激發上學慾望的大版塊--我的老師、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愛我班、甜蜜的回憶……鼓勵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在幼兒園三年的美好生活和朝夕相處的同伴;在建構區中,我們鼓勵幼兒根據美工區內小朋友自己設計的"我的小學",商量、合作一起搭建"我理想中的小學",孩子們都很積極,也很認真,他們大膽的想象,將自己的學校建在了美麗的大海邊,吹着海風,聽着浪聲,在美麗的校園中學習、遊戲……社會性區域是我們本次主題活動的重點,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學做小學生""像個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等活動區,鼓勵幼兒在其中模仿小學生:學做眼保健操、學系紅領巾、學習整理書包、鉛筆盒、學習怎麼像小學生一樣上課、怎麼像小學生一樣在課間十分鐘裏翻繩、拾沙包、跳皮筋、打"貓尾"、怎麼像小學生一樣莊嚴的升國旗……很快,這些學做小學生的社會性區域就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每天在其中提前感受着小學生的.生活。

在數學活動《文具超市》中,我們運用幼兒的已有經驗,根據幼兒對使用人民幣的實際需要,通過上"文具超市"購買文具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玩中進一步認識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瞭解了人民幣的簡單兑換關係,進一步激發了幼兒使用人民幣購買東西的慾望。在活動前,為了讓幼兒提前認識常見的文具,提前對社會上流通的貨幣面值有一定的瞭解,我們佈置了"我的文具"展和各種不同面值的貨幣展。通過這些前置性材料的投放,我們瞭解到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對文具的興趣和認知程度都是很高的,他們不僅能清楚的説出每一種文具的名稱,還會正確使用大多數的文具;對於人民幣,孩子們也都有一定的認識,都能正確的説出面值。但由於真正使用的機會不多,所以,在貨幣兑換方面的知識有所欠缺。所以,我將本節教育活動的重點放在了貨幣兑換方面。有了前置性材料的投放,本節教育活動的前半部分--認識文具和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進行的相當順利。而且孩子們還運用已有經驗,會看着標價買東西。但在接下來的遊戲環節中,我給幼兒提出了新的難題,文具的價格都不是用正好的錢就能買到的,這對幼兒來説是一個挑戰。但很快就有孩子想到用不同面值的錢加起來湊出物品的價格,或是給售貨員多一點的錢,讓她來找錢等方法。我鼓勵幼兒將他們的想法用"購買計劃"的形式記錄下來,並按照自己的購買計劃,自己到"文具超市"去購買文具,與"售貨員"進行互動,這樣既激發了幼兒利用人民幣購買東西的慾望,同時也在遊戲中鞏固了貨幣兑換的知識,進一步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但是同時我也發現,還是有很多孩子只是跟着教師的示範,或是其他孩子的方法進行購買遊戲,並沒有真正自己掌握貨幣兑換的知識。所以在接下來的活動區活動時,我進一步又為幼兒創設了文具超市和銀行的場景,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帶標價的文具和各種不同面值的代幣,鼓勵幼兒通過扮演售貨員和銀行服務人員,先從銀行取錢,再到文具超市根據文具的價格購買文具,使幼兒進一步熟悉10元以內的人民幣,鞏固其兑換關係,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正確使用人民幣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與幼JL園的不同.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萌發上小學的願望。

2.在辯論中能積極專注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通過調查、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活動,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捨、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為成人蔘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為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我要上學了》大班教案2

☆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正在進行“入小學”的主題活動,幼兒們參觀了小學,並且又去小學報名了,他們對上小學產生了強烈的慾望,同時對小學中的事產生了好奇心,為了滿足幼兒的這種心理狀態,我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談話,使幼兒進一步瞭解自己所關心的小學生學習、生活。

2、進一步激發幼兒期待上小學的慾望。

☆活動準備:

1、參觀小學的照片。

2、邀請小學生。

3、爸爸媽媽對孩子上小學的希望錄象。

☆活動過程:

(一)、回憶參觀小學的情景

讓幼兒感知小學與幼兒園的區別之處

(二)、與小學生對話

1、鼓掌歡迎小學生。

2、哥哥姐姐自我介紹

3、向哥哥姐姐提問。(集體—分組)老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向小學生進行提問。

4、老師作簡短的小結。

(三)、播放爸爸媽媽對幼兒的希望。

1、你們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對你們的希望是什麼呢?

(1)一起觀看爸爸媽媽在錄象中給幼兒提的希望

(2)教師將爸爸媽媽寫在紙上的希望念給幼兒聽。

2、聽了爸爸媽媽的希望後,你們是怎樣想的?(幼兒講述)

(四)、幼兒送哥哥姐姐出教室,相互道別。

《我要上學了》大班教案3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後。我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幼小銜接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逐漸瞭解了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辯論會”便是其中的一種活動形式。它對大班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規則意識都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促使每個幼兒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在辯論中傾聽同伴的觀點,接受同伴的觀點。最後形成與入小學相關的認知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與幼JL園的不同。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萌發上小學的願望。

2、在辯論中能積極專注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已有討論的經驗。

2、教師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有初步瞭解。

3、有關辯論的簡單標誌(如正方、反方標誌)及獎牌。

活動過程:

1、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出辯論的話題(可,FE據幼兒的興趣與能力選擇辯論題展開辯論)。

2、教師簡單介紹辯論規則,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辯方,確定自己的立場。

3、幼兒分組。教師出示正方、反方的標誌,並引導幼兒稍作準備。

4、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及時予以指導。

(1)教師參與較弱的一方,營造辯論的氛圍。

(2)引導幼兒圍繞辯論題表達觀點。

(3)及時捕捉好的觀點,引導幼兒繼續辯論。

(4)指導幼兒遵守辯論規則。

5、交流小結辯論會的情況,並評選“金牌""辯手”。

附:

辯論題一:上小學後能不能帶玩具

(分析:孩子上了小學後,發現帶玩具成了問題,但有些孩子尤其是一些男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這種變化。因此教師希望通過辯論使孩子們關注這個問題。形成共識:上小學後可以帶一些體育玩具,但是不能帶其他玩具,並願意在未來的小學生活中遵守這一規則。)

辯論題二:上小學後;上課時能不能隨意喝水、小便

(分析:對孩子來説,上小學最大的困難也許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的改變。與幼兒園相比,小學的作息時間有了較大的變化。幼兒園較為自由、鬆散,小學較為嚴格、有規律,這一變化很可能使孩子感到不適應。通過辯論,孩子可對小學的作息時間安排有更明確的瞭解。以便將來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並形成這樣的觀點:上課儘量不要隨意喝水或去小便,那樣做會影響教師和同學們上課,應在課間十分鐘做好這些課前準備工作。)

辯論題三:上小學後,放學回家先做什麼

(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及計劃能力是孩子進入小學後必備的一種能力。選擇這個辯論題的目的就是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有計劃地、合理地安排放學後的時間,並形成這樣的觀點:上小學後,放學回家可以稍作休息或做一些個人需要的事情,之後應儘快完成作業,不能只顧着玩,將作業留在最後完成。)

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捨、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為成人蔘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為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