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教案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梁實秋是台灣卓有成就的文學研究家、翻譯家,同時也是被台灣尊為散文一代宗師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廣泛涉及人生世態,或回憶往事、記述個人經歷,或敍寫家庭生活、讀書生涯,或憶記故鄉、發家國之思,或描寫社會面貌、文化習俗……

梁實秋的散文懷人則悽清細膩、纏綿動人;思鄉則深沉濃郁、感人至深;寫景則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敍事則娓娓道來、不流於俗……總之,梁實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韻味濃郁,讀來讓你愛不釋手。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是梁實秋散文中寫人的名篇,作者用風趣幽默而又飽含深情的筆調刻畫了一個貌醜性兇但卻敬業愛生的獨特的老師形象。

全文共12自然小節,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小節):總寫不能忘記國文老師的原因。

這一小節先交代“我”遇見國文老師的時間是“十八九歲的時候”,這是一個“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齡,也是個不太懂事的年齡。然後用“印象最深”、“受益”“最多”來概括“我”不能忘記這位國文先生的原因。開頭很簡潔,連用兩個表程度的副詞“最”突出強調了國文先生在“我”記憶中的位置,同時也勾起了讀者閲讀的慾望。

第二段(2--6小節):敍寫國文先生的外貌特徵和行為習慣。

一般對於尊者長者的回憶常常總會規避一些缺點和不足,而梁實秋對國文先生徐錦澄的描寫,卻可以用“大不敬”來形容。

首先是綽號不雅--“徐老虎”,一旦一個人的名號與“老虎”掛上勾,就足見其兇其狠了。

再看他的“像貌”(現在一般寫為“相貌”),腦袋“有稜有角”的,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是方方的,扁扁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過分地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域裏”。這一副尊容作者概之以“古怪”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們再看他的行為習慣,“他的身材高大,但是兩肩總是聳得高高的”,“鼻孔裏藏着兩筒清水鼻涕,不時地吸溜着”,“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長袍”,袍子上“油漬斑讕”。“他經常是仰着頭,邁着八字步,兩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兒似的”。這樣一些習慣性動作,描寫細膩,個性鮮明,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梁實秋文風的諧趣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徐先生最突出的特點是喜歡罵人,作者連用四個小節寫了徐先生的“罵人”。因為下午用國語講授的課與畢業無關,學生們大都不認真聽講,其他國文先生總是例行公事,敷衍了事。唯獨徐先生為了維護自身的尊嚴(即所謂的“正當防衞”)“老是繃着臉”,“老是開口罵人”。在總寫徐先生的罵人習慣之後,作者重點敍述了一次自己捱罵的經過。起因是一位性急的同學在徐老師作文題還沒寫完的`時候就詢問“題目怎麼講”,於是徐老師“轉過身來”,“冷笑兩聲”,“勃然大怒”,“滔滔不絕”地把那個發問的學生痛罵了一頓。“我”出於義憤,挺身而出“分辯了幾句”。於是,老先生把所有的怒火都潑到“我”的頭上,“我”被“足足罵了”“一個鐘頭”,由此還得到一個使“我”終身難忘的“警句”:“你是什麼東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這一部分,作者用生動的細節描寫把徐老師蠻橫兇狠好罵的性格刻畫得惟妙惟肖。也正因為這個機緣,使徐老師認識了“我”,從而也就使“我”成了從徐老師處“得益最多的學生”。

這一段的描述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們絲毫看不出厭惡,看不出仇恨。我們感覺到的更多的卻是有趣,好玩,甚至是可愛。作者實際上是在用一種風趣幽默的筆調來調侃自己所喜歡的尊長,不敬的描寫中飽含的卻是深深的愛意。

第三段(7--11小節)敍寫“我”從徐先生處所得到的益處。

第7小節是這一段的總領,“居然”表達了“我”的意想不到。“受益最多”既照應文章開頭,又統領下文。

第8小節主要寫徐先生選編教材的獨到和講課的親切。徐先生不滿足於現成的教材,他自編教材,新舊兼收,決不厚此薄彼。正因為徐先生的教材選得好,“我”對國文的興趣也“因此提高了不少”。這表明徐先生不僅僅是一位敬業的老師,更是一位有識見的老師。徐先生講課介紹作者時説自己曾和作者一起吃過飯,使學生頓生親切之感。

第9小節主要寫徐先生的課文誦讀。作者用“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氣勢”“有抑揚頓挫”等詞語對徐老師的朗讀作了高度評價。

第10小節主要寫徐先生的改作文。作者先引用一般老師在改作文時常用的評語,然後介紹徐先生改作文的特色--“大勾大抹”,徐先生追求的是簡潔、硬朗--“筆筆都立起來”,“虎虎有生氣”。“我”後來所寫的文章能夠有一點“硬朗挺拔之氣”正是得益於先生的“教誨”。這裏又一次照應了開頭。

第11小節主要介紹了徐先生給學生所講的作文技巧。小到用字的技巧,説理的技巧,大到文章起承轉合的技巧,徐先生都一一傳授,使“我”“至今受用”。

從這一段的描述看,徐先生既是一位有見識的有作為的素養極高的老師,又是一位敬業的愛生的人品極高的老師。

第四段(第12小節)寫“我”對徐先生的深深懷念。

作者先從時間的間隔上寫自己的懷念,“將近五十年了”,可見相隔時間之久,將近半個世紀沒有見面,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記得如此清晰,足見懷想之深;作者又從空間的間隔上寫自己的懷念,“聽説他已早歸道山”,陰陽兩隔,更添惆悵之情。文末的“悵惘敬慕”可謂是點睛之筆,“悵惘”是因為一直“未能與先生一通音訊”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為先生出眾的才華和高尚的人品。

梁實秋的散文內藴豐盈,行文崇尚簡潔,重視文調,追求“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的藝術境界及文調雅潔與感情滲入的有機統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態,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晚年懷念故人、思戀故土的散文更寫得深沉濃郁,感人至深。本文在寫作上主要有如下特點:

一、欲揚先抑,似貶實褒

從文章的開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是要褒揚自己的國文老師,可從文章的第二小節開始,作者不惜筆墨,連用四個小節,寫老師可怕的綽號、怪異的相貌、猙獰的兇笑、不良的習慣……但這些看似貶損的描寫並無惡意,作者實際上是在通過這些富有個性特徵的描寫來突出國文老師的有趣和可愛,同時也與下文寫老師的認真、敬業、愛生形成了表和裏的反向襯托,外在的醜正襯托了內在的美。

二、善抓特徵,描畫細膩

作者不愧為散文大家,在他的筆下,人物栩栩如生。究其因,是作者善抓特徵所致。那有稜有角的腦袋輪廓,那禿禿亮亮的尖頭,那方方扁扁的臉形,那總是聳得高高的肩頭,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漬斑斑的長袍都是我們在古今人物畫廊中從未見到過的。也許作者本身就是漫畫高手,寥寥幾筆,人物就形神兼備了。

三、語言幽默,諧趣橫生

詼諧幽默本就是梁實秋散文的語言風格,本文依然體現了這種風格。本來回憶自己恩師的文章應該嚴肅莊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寫老師的鼻子,一會兒説他“鼻尖有一些紅,像酒糟的”,一會兒説他“鼻孔裏藏着兩筒清水鼻涕,不時地吸溜着,説一兩句話就要用力的吸溜一聲,有板有眼有節奏” ,一會兒又説他“也有時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脣上便亮晶晶地吊出兩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真是竭盡調侃之能事,文中這樣風趣幽默的描寫比比皆是,但毫無做作之感,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