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歸去來兮辭》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張福永  河北省邯鄲市一中

《歸去來兮辭》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一、課前預習 

1.初讀正音,讀出語調的高低;讀出語速的快慢;讀出語氣的喜悲。

2.熟讀課文,瞭解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辭的體裁特點。 

3.參照課下注釋,疏通課文,瞭解大意。

二、學習目標:

1.瞭解創作背景和辭的體裁特點,掌握本課出現的各種文言知識,特別是“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的意義和用法。

2.預習誦讀課文,正字音,通文意,利用註釋、工具書翻譯,自學標註翻譯中遇到的問題。小組交流合作解疑答難。

3.感受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鄙棄。體悟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上層社會同流合污而熱愛田園生活的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通過疑問句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記述中滲透出的或喜或哀,或決絕或猶疑或高興的複雜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置(導入)

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説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説:“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歎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五斗米”是多少?

據考證,陶淵明時縣令的.月薪是米十五斛,現銀二千五。一斛為十鬥,除以三十天,恰好是每天“五斗米”。舊時,十升等於一鬥,十鬥即一百升,等於一斛,10鬥為1石,一石大米就大約是59.2公斤,所以五斗大概30斤,所以,在當時縣令這個官職的俸祿還是很豐厚的。陶淵明為何非要棄官不做而歸隱?既然歸隱又何必寫辭示意?我們一起來走進《歸去來兮辭》一探究竟。

二)預習檢測

1.PPT正音

儲(chǔ)粟 靡(mǐ)途 小邑(yì) 心憚(dàn) 眷(juàn)然 歸歟(yú) 悵(chàng)然 慷(kāng)慨(kǎi)一稔(rěn) 將蕪(wú) 奚(xī)惆(chóu)悵 輕颺(yáng) 熹(xī)微 攜(xié)幼 酒樽(zūn) 壺觴(shāng) 眄(miǎn) 庭柯(kē) 怡(yí)顏 流憩(qì) 遐(xiá)觀 出岫(xiù) 景(yǐng)翳翳(yì) 盤桓(huán) 西疇(chóu) 棹(zhào) 窈(yǎo)窕(tiǎo) 尋壑(hè) 曷(hé) 遑遑(huáng) 耘耔(zǐ) 東皋(gāo),

2.學生介紹背景、作者生平、辭的特點。

三)學生活動

1.誦讀課文,整理翻譯中標註的問題,積累總結文中各種文言知識,特別是文言句式。

2.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標註的問題,組內解疑答難;共同討論“胡、奚、曷、焉、何”等疑問代詞的用法和意義.

3.班內討論解決小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共同找出文中的疑問句?判斷其句式,試着給這些疑問句做出你的回答,分析其意義。

4.總結辨析陶淵明在本辭中或決絕或猶疑或高興的複雜感情。

四)精講細解

1.重點字詞

役,奴役,被動。    諫,挽回,勸止。     追,挽救,補救。      恨,遺憾。 眄,斜看,這裏是“隨便看看”的意思。      怡顏,使面容現出愉快神色。         審,覺察。      策,拄着。      扶老,手杖。     矯,舉。     疇,田地。 棹,本義船槳,這裏名詞做動詞,意為划槳。     曷,何。      委心,隨心所欲。 去留,指生死。       期,希望,企及。      懷,懷着,趁。        植,置。 耘,除草。      籽,以土培苗根。     聊:姑且。     乘化,隨順大自然的運轉變化。    歸盡:到死。    盡,指死亡。

2.疑問詞的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前。在古代漢語裏,使用頻率較多的疑問代詞是“何”字,其他的還有“誰、孰、惡、安、焉、胡、奚、曷”等,它們作賓語時,也放在動詞謂語前面。

①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什麼了嗎?’”

這是疑問句,“何”是疑問代詞,它充當動詞“操”的賓語,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大王來操何?”

② 沛公安在?(《鴻門宴》)譯文:“沛公在哪裏?”

這是疑問句,哪裏是疑問代詞,它是動詞在賓語。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沛公在安?”(2)本文中的疑問代詞有哪些?本課的疑問句是否都是賓語前置句?

胡,田園將蕪胡不歸?    胡,何,為什麼

奚,奚惆悵而獨悲?      奚,何,為什麼

焉,復駕言兮焉求?      焉求,求焉,追求什麼,賓語前置

寓形宇內復幾時?

曷,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何,為什麼

何,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何之,之何,到那裏去

奚,樂夫天命復奚疑?    奚疑,疑奚,疑慮什麼,賓語前置

3.組織回答這些疑問句的答案,分析在這些疑問句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田園將蕪胡不歸?    

【回答解析】原文:“既自以心為形役”“覺今是而昨非” 

官場是不適合我的啊,我應該回去!田園將要荒蕪我卻還在這裏,不應該啊!   

這體現了作者的自責和悔恨。我都是做了些什麼啊,怎麼能讓田園荒蕪呢!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筆勢表達了自己歸田之志的堅決。

這裏的“心為形役”中的“心”和“役”,顯然不能單純理解為“心意”和“形體”,應該深入理解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為官”的這種行為。

奚惆悵而獨悲?

【回答解析】原文:“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官場如此黑暗,我志向不得伸展,我很惆悵啊,既然如此,我為何還要戀戀不捨而獨自傷悲呢?

這是作者的自悔(“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自覺、自醒(“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回顧當初為了謀生而出仕,感到痛苦悲哀,所幸雖已“迷途”,但“迷途其未遠”,回頭還不遲。寥寥數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憤怒的抗議;既是覺醒的宣言,又是對官場污濁的揭露,矛頭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憤怒之餘,又不乏因決意歸隱而欣然自得的意味。

在這種感情的抒發中,“歸去來兮”的原因也就藴涵其中了。作者辭官的原因是他看穿了官場的污濁,也認識到了仕途即迷途,他不願同流合污,也不願屈心抑志。當他意識到仕宦生涯是“深愧平生之志”之後,痛苦之餘又慶幸自己陷入泥淖還不算深,還來得及從迷途走出以踏上正確的道路。因已決計歸去,作者又有些解脱後的欣喜。“舟遙遙”四句,將作者擺脱“樊籠”、復返自然的舒暢心情和歸心似箭的感覺含蓄地表達出來了。第2段自然就是描寫初回到家時的情景。

dth=300;marg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