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閲讀教學的語言品味(人教版教學論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27W

[摘要]對於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把握,但無論如何,對語言的品味是必不可缺的,只有這樣,才能達成對語言背後價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內化。品味語言是解讀一切文本的關鍵。本文主要從教學實踐出發,談談語言品味的幾種方法。

閲讀教學的語言品味(人教版教學論文)

[關鍵詞]語言品味  比較揣摩  生活體驗 補充資料  朗讀品味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閲讀教學的重心應落於何處?通讀<<語文課程標準>>,我們不難得出答案。<<課程標準>>對閲讀要求是這樣概括的: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中的意義和作用。這就告訴我們初中語文閲讀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更主要是應指導學生通過對語言的品味和運用來加深理解文章內容。那麼在具體教學中,應如何指導學生品味語言和運用語言呢?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感覺語言品味還是有法可循的。

一.比較揣摩法。這是語言品味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什麼是比較揣摩呢?即對文本內容加一加,減一減,改一改,換一換等方法給文章設置一個參照物,從而讓學生明白文本語言的精妙。我在上《濟南的冬天》時,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感悟濟南冬天的温晴暖和的特點,我出示一組對比句子,請學生品味。

原文一:山坡上卧着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些雪。

改文一:山坡上躺着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躺着些雪。

原文二: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改文二: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會凍上,……

學生在這兩組語言的品味比較中,很快讀出原文“卧”、“不忍得”詞語,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濟南冬天暖和安適的特點,而改文只是在敍述情節。

這種比較揣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明白遣詞造句的精妙,更好地明白文章的主旨。又如,我在上《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時,曾困擾於如何讓學生明白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特點。後看一特級教師的説課後,讓我茅塞頓開。他説,你只要把課文第一句改動一下,人物的性格就會很好地體現出來。

原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是否得到尊重,……

比較一下,赫耳墨斯去調查的目的和心理。改後,他還不知道人間對他是否尊重,心裏沒底。原句,在赫耳墨斯看來,人間對他是否尊重這是毫無疑問的。要了解的是尊重的程度,可見他妄自尊大的性格特點。這樣的'比較,得出的結論學生應該會心服口服的。比較揣摩的好處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一種思考能力,由此及彼,由表及裏。

二,生活體驗法。品味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既立足文本,又聯繫實際生活,便假懂為真懂。以《阿長與〈山海經〉》為例。魯迅在這篇文章寫了許多事,阿長買《山海經》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買的過程也相當簡略。只有一句話“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如果直接説這裏體現了阿長的愛心,這未免使人物概念化了,也不可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也不會覺得魯迅這一簡略的一句話有什麼可琢磨的。因此,上這課時,我借鑑一位優秀教學的做法。設計一個表演環節。我扮演書店老闆,讓學生扮演阿長。同時提醒他們阿長是個不識字的文盲,而且她不能準確説出《山海經》這個書名的。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可當他們去描敍時才發現條件的限制讓阿長買書變得那麼困難。他們所描敍的都被我一個個擋回去。最後才讓一個“阿長”買回了書。經過這一環節的生活體驗,學生才明白了原來阿長費勁口舌,看盡白眼才買回了書。支撐她做這一件事的正是她對魯迅的愛。這時再回來看阿長的這句樸實的話,感受的就是別一般的滋味。又如教《背影》也可運用這法。讓學生表演父親穿鐵道爬月台買橘子的情節。學生自然可以感受到父親此舉的不易。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作者用“探”、“攀”、“縮”等詞的妙處。由此可見,語言的品味、文學作品的解讀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一些看似很平凡的詞,看似很平淡的話,往往藴藏着極為豐富的內容,我們應對學生的生活經驗予以充分的重視,並把它們引入語言的品味、文章的解讀中來。這既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聯繫。有了學生生活經驗的注入,語言的品味、文章的解讀也就變得更加豐盈有趣,富有創造性。

三,補充資料法。語文教材選文的內涵往往是豐富的,講授時不應該侷限於一篇文章內。有時藉助於與之相關聯的文章,往往能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加深學生對語言品味文章內涵的理解與感悟。我上《記承天寺夜遊》時,為避免學生誤會“閒人”的含義,以為是清閒的人。我曾補充一則資料:蘇軾以犯人身份貶黃州無薪俸,故租50畝荒地經營,有詩云: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雪蓋草堂,日炙風吹面如墨。”學生看後即明白,閒人不是字面含義,它有更深沉的含義。學生很快聯繫上下文,明白“閒”在此處是閒情逸致,閒適之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明白“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句寫景的句子深沉處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又補充了相關資料:1、蘇軾貶官杭州 寫出“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此好湖山”2、蘇軾貶官黃州寫出“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3、蘇軾貶官惠州 寫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看了這三句補充資料,在聯繫此文的寫作背景,學生很快明白了蘇軾擁有樂觀豁達、 心胸開闊  、灑脱達觀的人生觀。這節課,也正因為資料的大量補充,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蘇軾語言的張力,也讓此課的文本內涵大大充實,充滿着語文味。

四.朗讀品味法。文章要誦讀,在誦讀中才能感受語言。對於朗讀<<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一項要求:“各個學校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可見朗讀是閲讀的重要支柱,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對精彩文段的反覆誦讀,可以感受語言的豐富性,領會語言的規律性,從而增強對語言規範的敏感性和鑑別能力。當然朗讀絕不是念書。那種有口無心的念,絕不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對語言的品味也沒有任何的幫助。朗讀是需要教師一定程度的指導。教師在指導朗讀時一定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揣摩語言、品味文本的內容情感,然後選擇合適的方式表達情感。比如我在教《背影》時,為了啟發學生珍愛親情,感悟作者在敍事中表現的濃濃的父愛。曾特意要學生反覆讀文中四次描寫背影的文字。在學生找出“父親是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等外貌描寫,“攀、縮、微傾”等動作描寫後,我啟發他們進行想像朗讀--想像父親做那些動作是怎樣吃力的神態,從而感受到父親心甘情願為兒子奔波費勁吃苦的情懷;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讀這些重點語段思考作者為什麼要着力描寫背影。這種將品味語言、想像情境與朗讀指導有機結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真切體會到了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抓好朗讀,對語言品味,解讀文本,是有着極大的益處的。

以上是我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對閲讀教學語言品味的一些粗淺的體會。當然品味語言的方法不止這幾種。但好的文章的確需要好好品味,才能體會到其中豐富的內涵。《語文課程標準》對語言的品味賞析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體會語言在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詞語”。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我們不應用繁宂地講解和大量的訓練來取代學生的品讀,細思,揣摩,體悟;應在品讀體味中讓這些鮮活的語言深深植根在學生的精神境界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的閲讀、理解和寫作水平,使學生成為真正具有大語文素質的一代新人。

參考書目:

1、廖賢樞:《如何品味語言》  《 中學語文教學》2008年1月  

2、劉幼波:《語言品味的幾種方法》 《舟山教育》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