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環境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24W

             中國青年報     2002-10-25     記者 桂傑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環境

 

     10月23日,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有關領導以及全國部分中小學校長共400多人來到北京二中,“北京市中小學素質教育系列活動”在這裏拉開帷幕。 

     走進校園,第一感覺就是校園環境很獨特:花木叢中安置了坐椅,同學在這裏看書交談;辦公樓下有一個可供休息的小客廳,黑色坐椅舒適現代;還專門設置了一個談話室,裏面裝飾着同學們的手工製品,那可拼裝的多邊形桌子,暖暖的桔黃色椅子,讓人感覺很温暖。 

     對於這些別具匠心的佈置,校長鈕小樺説: 

     校園應該以人為本,充滿温馨,讓所有人有個家的感覺。不要小看校園和客廳裏的坐椅,它其實代表了一種關懷,這種小憩一會兒的舒適能夠消除老師和同學心理上的緊張感和疲勞感。 

     另外,好的心情是談話的基礎。以往老師單獨接待家長都在辦公室,辦公室畢竟是辦公環境,給人以距離感。有了談話室,就有了易於溝通的環境。 

     談話間,一陣悠揚的音樂響起。下課了。在二中,刺耳的下課鈴已經被音樂取代。 

     鈕校長認為,校園環境的建設體現了他們的治校思路,即建設人文校園和建設數字校園。 

     建設人文校園,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裏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勵。這,其實是每一位學生和家長對於學校的期盼。要讓學校充滿人文智慧和人文關懷,要使校園成為學生生活和發展的樂園,而不是受苦受累甚至懼怕的地方。 

     他們首先從提高教師的教學品位入手,提出了一般老師、教學能手、學者型教師和教學藝術家這樣四個層次的教學品位。教學藝術家的定義是,他應該對所教學科知識有獨到見解,知識面廣,教學方法嫻熟,手段多樣,可以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遨遊於知識的海洋,學生得到的不僅是充實而靈活的知識,而且是一種藝術享受。 

     關於數字校園建設,二中從1997年就開始在全體師生中展開各種層次的數字培訓。1999年,一期校園網建設完成,並建立了二中網站和二中學生網站,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研究工作。2002年8月,學校完成了千兆升級改造工作。 

     在數字校園環境中,老師逐步適應了新的工作方法。學校把信息技術與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地進行了整和,試圖實現整個教學系統的最優化。老師和學生開始了嶄新的網絡生活。網上備課、電子郵件收發批改作業、師生網上交流論辯。可以説,備課、上課、作業提交、課後輔導這四個教學環節,信息技術都已滲透其中。 

     二中還在校園網上專門設立了教師業務檔案區,形成了教師業務交流的'平台。老師們將業務成果和所研究的科研課題上載至此,公開、透明,利於相互交流,利於促進教師成長。 

     數字校園為學生提供了更具個性的學習機會。學校在網上開設了近10門選修課,同學們可以到網絡機房點播瀏覽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進度和時間完全由自己掌握。 

     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絡進行研究性學習。據介紹,二中學生網站的工作人員都是由學生自己出任的,內容也都是由學生自己設計和製做的,它已經成了學生另一個生活的天地。 

     對此,鈕校長的看法是,這是數字化時代學生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要讓學生學會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還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不再受幾何空間的支配,不受時間的約束,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院副院長黃榮環認為,在很多學校,信息技術的運用一直處於低層次的地位,總是把它定位於輔助教學手段。而通過二中我們可以看到,應該把它提升到基礎的地位,也就是説,應該根據新技術的環境來設計我們的教育。這種地位的改變顯露出的是先進的和前進的理念。

 

Tags:教育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