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高考現代文閲讀的題型特徵及解題技巧(一)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8.43K

題型一:“解釋”題--對文意理解的主要題型

高考現代文閲讀的題型特徵及解題技巧(一)

第一種:解釋詞句含義的題型

【題例】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鄉”一詞的含義是:

【答】①魯迅的故鄉(字面意思)②作者嚮往的精神家園。(內涵意義)

第二種:對重要句子的“解釋”

抓主旨,分析其象徵比喻義,貼住情感思想

題型二:“分析”題--針對文章內容技巧的分析題

1、分析“是怎樣表現……的”或“如何”表達情感或主旨的

第一種:從結構(內容)安排上答題

【題例一】結尾作者呼籲“對樹充滿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層表現這一主旨的?

【答案】由秋天的表情,寫到落葉及孩子和老人對落葉的態度,接着寫樹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對樹的讚美,然後寫樹木被人類摧殘的命運及作者的憂慮、譴責,最後寫到作者的呼籲,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題例二】指出文章的結構方式,並作簡要分析。

【答案】這篇文章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①②段總寫作者對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寫:其中③-⑤段寫作者為魯迅守靈的所見所感,⑥-⑩段寫作者回憶幼時瞻仰孫中山先生遺體時的所見所感及對自己的深遠影響。⑾-⑿兩段總結全文,點明主題,照應標題。

第二種:從寫法(技巧)方面答題

還可以從寫作手法來回答“如何寫的”一類題型:

【題例一】 “作者是如何寫湖畔風光的?”

【答案】就需要從修辭方法的使用、形聲、動靜的結合等技巧的使用作答。

【題例二】文章表現了什麼樣的感情?請從作品的內容和寫法兩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答案】文章表現了激越、豪邁的情感。①內容上從小處寫到大處,旁徵博引,縱橫捭。例:“它掠過叢林、村莊、田野、河流,閲盡了人間姿色……保持生命之樹不徙”,通過從小到大、從近到遠的寫景拓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使豪邁的激情得以淋漓盡致地闡發。②寫法上運用了比喻、排比、擬人等手法。例:“風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把風描繪得更加形象、生動,文章的情感也更加豐厚了。

2、分析有什麼“好處”和“作用”:

【解題方法】

(1)答題角度明確--從形式和內容解答:

形式(A、結構作用,B、技巧效果,C、語言魅力等) + 內容的分析 (突出強調了……內容,刻畫了……形象,抒發了……情感,表達了……主旨,突出了……特點等方面的作用。)

(2)解題思路清晰--根據題目位置的特點回答

“有什麼作用”類題型的解答方法:

①文章開頭“……有什麼作用”的題型:

【作用】A、點題,B、交代下文要寫的內容,引出所寫的對象,C、設置懸念D、增強藝術吸引力,E、渲染氛圍,奠定全文感情基調等。

②文章中間內容“……有什麼作用”的題型:

【作用】A、過渡、B、為下文鋪墊、C、照應前文。

解答此類題時要注意結合文章的主旨,結合題目,考慮它與上下文及中心之間的關係。

③文章結尾“……有什麼作用”的題型:

【作用】A、照應題目、開頭,B、拓寬內容,C、總結全文,點明主旨,D、深化主題,E、給讀者回味思考的空間等。

3、分析原因(依據)

(1)分析句段間的因果關係題型

【題例一】作者到了“天涯海角”,為什麼卻説“這哪裏是天涯” ?又為什麼開玩笑説“在這個石縫裏坐下,説半天情話”?

答案:① “天涯”本意是天之盡頭,作者也以為前無去路, (原來以為) 如今卻名不副實,島上交通比較發達、方便。 (現在的實情) ②“海角”原來是奇拔的巖石,這出乎作者的意料。兩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巖石引起了作者的聯想。此處環境優美,風景怡人,適合談情説愛。

【題例二】簡述作者不同意把印章當作“雕蟲小技”的理由。

命題位置:(三)有人認為印章只是實用的符號,或不過是附屬於書畫作品的點綴,“雕蟲小技,壯夫不為”。對於這種説法,筆者不能苟同。①印章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的生存發展與時代息息相關。(總説)②在先秦時代,禮樂信義的倫理觀念在社會生活中佔支配地位,印章曾被作為信物和人格風采的標誌。(特點1)③中國的舊制是,帝王用者曰璽曰寶,官吏曰印,秩卑者曰鈐記。④其制度嚴明,秩序井然。(特點2)⑤帝王用璽的制度為封建時代歷代王朝沿襲。⑥皇帝的玉璽成為皇權交替、冊封的憑據和鎮國之寶,玉璽作為國之重器被禮敬珍藏。(特點3)

解題方法:根據文章的結構和句與句之間的關係解題:

答案:①它被作為信物和人格風采的標誌。②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嚴明制度、井然秩序的體現。③它是皇權的憑據,是國之重器。

4、分析襯托的作用

第一種:某種物對景物(環境)的襯托

【題例1】第③④中,作者用大量文字描寫螢火蟲,其用意是什麼?

【解題技巧】寫作的主體是夜,螢火蟲是次要的物,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烘托。再圍繞襯托一般性的作用,結合本段表現的主體,答案就出來了。

答案:作者用螢火蟲的光亮來襯托夜的透明(乾淨)、清新、神奇。(襯托,反襯1分,透明(乾淨)、清新、神奇(神祕)3分;如答“以此突出鄉村夜中的生活情趣”,給1分)

【題例2】作者為何用了很多筆墨寫過去“大院子裏”的生活?--環境描寫的作用

【答題位置】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孤零零一個人住在一個很深的大院子裏。從外面走進去,越走越靜,自己的腳步聲越聽越清楚,彷彿從鬧市走向深山。等到腳步聲成為空谷足音的時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磚鋪地,三面有走廊。天井裏遮滿了樹枝,走到下面,濃蔭迎地,清涼蔽體。從房子的氣勢來看,依稀可見當年的富貴氣象。等到我住進去的時候,富貴氣象早已成為陳跡,但是陰森悽苦的氣氛卻是原封未動。再加上走廊上陳列的那一些漢代的石棺石槨、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隸字的石碑,我一走回這院子裏,就彷彿進入古墓。這樣的氣氛同我當時的心情是相適應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麼鬼神,所以我住在這裏,也還處之泰然。

……

有一天,在傍晚的時候,我從外面一走進那個院子,驀地聞到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遮滿院子的馬纓花開花了。……從此,我就愛上了馬纓花,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答題分析】本題要求考生對文章要有整體的把握,理解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對文章最後一部分的內容要聯繫前文所寫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為了表達作者對馬纓花的喜愛、對新社會的讚美和熱愛之情。這道題的兩問都是圍繞着這一中心思想來設問的。

【答案】 ① “大院子裏”的生活為馬纓花的出現做反襯;②為對比馬纓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背景。

第二種:對主要人物的襯托

【題例1】《痛哭和珍》

現在夜已深了,你的靈前大概也綠燈慘慘,陰氣沉沉的靜寂無人,這是你的屍骸在女師大最後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靜的睡吧!不要再聽了她們的哭聲而傷心!明天她們送靈到善果寺時,我不去執紼了,我怕那悲涼的軍樂,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剎,我更怕街市上,灰塵中,那些蠕動的東西。他們比什麼都蠢,他們比什麼都可憐,他們比什麼都殘忍,他們整個都充滿了奴氣。當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經過他們面前,觸入他們眼簾時,他們一面瞧着熱鬧,一面悄悄地低聲咒罵你“活該”!他們説: “本來女學生起什麼哄,請什麼願,亡國有什麼相干?”雖然我們不要求人們的同情,不過這些寒心冷骨的話,我終於不敢聽,不敢聞。自你死後,自這大屠殺閉幕後,我早已失丟了,嚇跑了,自己終於不知道竟究去了那裏。

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①她是怎樣寫自己的?②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案】①作者寫了自己的渺小,寫自己“早已丟失了嚇跑了”。②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題例2】這是一篇悼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卻用了大量筆墨回憶十多年前瞻仰孫中山先生遺體等有關情況。這裏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試作簡要分析。

【答案】 襯托。用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人格襯托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時代對孫中山先生的“敬慕”襯托“微跛的孩子”對魯迅先生的“敬慕”。--正襯

第三種:景物描寫的襯托等作用

【題例】海淀“一模”題19:第⑥段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題位置】 ⑥每每行走在渺無人煙、曠達無垠的高原,(博大蒼涼)每每看見曠野中偶爾閃現的綠樹和灌木,每每看見牛糞鑲嵌在圍牆上的藏民院落,每每看見獵獵飄揚在路上、河上、山頂上的五色經幡,(生命力的頑強)甚至每每看見從山上橫衝下來漫過公路的泥沙,(環境的惡劣)我常會覺得自己被放逐了,因此而淡化了生存以外的慾念。人一旦從種種慾望中掙脱出來,從種種俗利的淹沒中掙脱出來,就會感覺到一種徹底置身於自然的舒暢。在這種時候,人的心靈往往會抹去歲月的泥沙,以純淨的聲音和自然對話。

【答案】渲染環境的博大蒼涼;表現環境的惡劣;襯托出生命力的頑強;(景物本身的作用)為下文議論抒情作鋪墊(結構作用)。(4分,每點1分)--以上詞語均根據上文的重點詞語得出。

題型三:“歸納概括”題--對文章內容的

第一種:歸納題

方法:摘取要點

【題例】全國2卷14.本文描寫的“綿綿土”有哪些特點?

【答案】 細柔,温暖,金黃色,是天上降下來的淨土。

注意:要找全段與“成就”有關的區域,而後分層概括。

第二種:概括題

方法:①摘取重點詞語 ②抽象化

【題例】從第5段看,“前方”指什麼?根據文意,概括回答“前方”有什麼特點?

【題目分析】人的眼中、心裏,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並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①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痴如醉的狀態。(②引領)他們彷彿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③激勵)他們不知疲倦的走着。

3、概括文章的主旨(目的、用意)情感

【題例】文中所説的“光與影的對比”具體指什麼?文章寫馬纓花有什麼寓意?(8分)

【題目範圍】然而,今天的馬纓花,卻彷彿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裏,我看到它們,它們也彷彿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裏一樣。它們彷彿想同燈光競賽,同明月爭輝。同我記憶裏那些馬纓花比起來,一個是照相的底片,一個是洗好的照片;一個是影,一個是光。影中的馬纓花也許是值得留戀的,但是光中的馬纓花不是更可愛嗎?

我從此就愛上了這光中的馬纓花,我也愛藏在我心中的這一個光與影的對比。

我願意馬纓花永遠在這光中含笑怒放。--選自《光明日報》1962年10月1日

【答案】①“光與影的對比”是指新舊時代馬纓花的對比(過去的馬纓花是影,是底片,現在的馬纓花是光,是照片)

方法:通過理清句間關係(用比喻的方法總結)

②“光”中的馬纓花在陽光下,充滿生機和活力;③“影”中的馬纓花長在陰森悽苦的深院裏,給苦悶寂寞的作者以心靈的慰藉。

(2)①馬纓花是作者在新舊時代情感寄託的載體;②作者通過寫對馬纓花感情的變化,表現出心情和生活態度的變化。(每點2分)

題型四:“賞析”題--對文章表達技巧的分析

修辭手法 + 表達內容 +情感效果

1、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句子

【題例】無形的風在文中被描繪得可見可感。試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在②⑤兩個自然段中分別舉出一例加以賞析。

【答案】①通過排比、對比、誇張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霧氣的濃重,表達了作者對濃霧籠罩泰山的遺憾之情。②通過疊字的使用,突出了霧中古樹、山石的特點。

2、從修辭和其他方法結合賞析句子

【題例】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對文章畫線段落加以賞析。

【答案】 者運用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從形、聲、色等角度,(技巧)描寫了秋光裏的“黃金樹”在告別儀式上端莊的表情,高雅的姿勢,輝煌燦爛的景象,(具體分析)表達了作者對秋光裏的“黃金樹”由衷的讚美,為文意的轉折作鋪墊。(情感效果

3、賞析詞語:

【題例2】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着上巔佈散烈烈朝暉

答案:(1)運用擬人手法,通過“走下“”爬上“等詞語將太陽人格化,生動形象

(2)運用對比的手法,使日出與日落情景形成鮮明的對照,給人以深刻印象。

(3)運用前後對稱的語言形式寫景,給人以整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