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春夜別友人》鑑賞(蘇教版高一選修備課資料)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6W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鑑賞(蘇教版高一選修備課資料)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春夜別友人》共兩首,這裏所選的是第一首。

陳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時就富於浪漫的豪俠性格。武則天光宅元年(684 )舉進士,因上《大周受命頌》受武則天賞識,拜麟台正字,後遷右拾遺。陳子昂敢於鍼砭時弊, 不避權貴。萬歲通天元年(696)隨從武攸宜征伐契丹。後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負和許多進步主張不能實現,便於聖歷初(698)辭官返鄉。武三思縣令段簡誣陷他,因此入獄,後憂憤而死。終年僅四十二歲。

陳子昂為初唐後期才智志向過人的詩人,在詩歌的理論與創作上都表現出大膽的創新精神。他於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風雅比興,反對形式主義的齊樑詩風。他是倡導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對唐詩發展影響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棄浮豔之風,反對駢文,獨具清峻的風格。著有《陳伯玉集》。

約作於武則天光宅元年(684 )春。時年二十六歲的陳子昂離開家鄉四川射洪,奔赴東都洛陽,準備向朝廷上書,求取功名。臨行前,友人設宴歡送他。席間,友人的一片真情觸發了作者胸中的詩潮。這首離別之作,就從宴會的情景落筆。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首聯用對起格,語言富於對稱美,同時也使得眼前景物形象鮮明,在對比中顯出色彩美。銀燭,晶瑩潔白的蠟燭。金樽,形容酒杯華貴、考究。綺筵,華美的筵席。這一聯遣詞華麗,鋪陳宴會隆重熱鬧場面,以烘托出友情的深厚。

筵席雖然豐盛,但它是為送行而設,因此不免又籠罩上一層離別氣氛,使在座的人於歡聲笑語之外漸漸產生惆悵與傷感之意。“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一聯,承首聯而引出離別的主題。這一聯自謝朓《離夜》詩的“離堂華燭盡,別幌清琴哀”二句化出,但比謝詩顯得出語更自然意境更深遠,明確地抒寫出此時此地惜別的情景。

第三聯“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描寫夜空的景色。這裏並不是泛泛寫景,而是借背景的擴展和時間的推移來進一步映襯別情。長河沒曉天,指銀河消失在曙色之中。這一聯表面看象專寫夜空,實則緊扣夜宴。月亮已隱沒到高樹之後,銀河也消失在曙色之中了,人卻沒有散去,示寫雙方難捨難分,時間在不覺中逝去,通過夜宴之長,襯托別情之深,這種以景襯情的含蓄手法,比正面抒寫離情更有感染力。

篇末以“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的問句作結。

悠悠,遙遠;洛陽道,通往洛陽的路。這兩句説:此去洛陽的道路十分遙遠,這一分手,不知何時才能見面?這個結尾,感情真摯,語言質樸。全詩因反覆渲染離情而浸上了一層淡淡的愁緒。由於詩人此行是滿懷信心地去求取功名,因而詩篇雖略有感傷色彩,但基調卻高昂明快,並不給人以低徊悲抑之感。

此詩通篇暢達優美,除了開頭一聯因場面描寫之需而適當選用華麗辭藻外,其餘用語都不加藻飾,平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詩的深厚和雅。清人紀昀説得好:“此種詩當於神骨氣脈之間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開,即不得其佳處。如但摹其聲調,亦落空腔”。再有,此詩雖寫眼前景,心中情,卻有所繼承和借鑑。有人指出,它“從小謝《離夜》一首脱化來”。《離夜》即謝朓《離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寫一次夜宴。兩相比較可知,陳詩在章法、用語等方面都明顯受了謝詩影響。但陳子昂並沒有簡單地模擬前人,而是有所創新。謝詩較直露和簡潔,陳詩則婉轉而細膩,在結構上更善於迴環曲折地精心佈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穠麗之筆鋪寫宴會之盛,次以婉曲之調傳達離別之愁,再以宏大的時空背景烘托出宴會之久與友誼之長,最後以展望征途來結束全篇,層次分明。通篇情景合一,從優美的意象描寫中自然地流露感情。勝於一般的離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