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語文教學要走好特色課堂之路(網友來稿)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7.15K

湖南省鳳凰第一中學 楊紅光

語文教學要走好特色課堂之路(網友來稿)

摘要:當今的語文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新課標的推進和實施看似轟轟烈烈,但仍然以高考為指向,以題海戰術為祕訣,以老師老師授課為“主導”,以成績為“考標”。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特色課堂之路,才能使我們的教學課堂重新煥發起生機。

關鍵詞:特色課堂、想象、互換角色、課堂沙龍、開門授課、鼓勵賞識、

當今的語文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新課標的推進和實施,看似轟轟烈烈,但語文課堂的改變並不大,仍然以高考為指向,以題海戰術為祕訣,以老師授課為“主導”,以成績為“考標”。於是語文課堂普遍還是老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的沉悶局面。也就造成了調皮的學生越來越多,厭學的情緒越來越“上漲”。“真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老師們怨聲載道,對自己的教學的信心指數一天比一天“下跌”。看來,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確實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氣,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特色課堂之路,才能使課堂重新煥發生機,蕩起迷人的漣漪。

一、 激勵推進,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特殊形式。人們藉助想象,可以“精婺八極,心遊萬仞”,正如劉勰所説:“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疑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説想象是人類學習和智力活動的翅膀一點也不假。然而,我們當今的課堂卻無法給學生提供多少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大部都被老師的苦口婆心佔據了。老師只注重學生知識的接受和記憶,而忽視了學生想象能力的開發。學生只能做接納知識的容器。久而久之學生智力得不到很好的開發,創新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其實,中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只要我們合理開發,就可以使我們的課堂生動豐富有味起來。比如,我在給學生複習七年級語文(下)“文學常識”和“課文有關內容”時,我就要求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採用編故事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把他記下來。哪知,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口吐蓮花,一段段讓人過耳難忘的“段子”,接二連三地從他們的口中崩出來。

“正在學作詩的郭沫若手提一串心臟似的石榴,前往文史作家鄭振鐸家,邀他到海邊觀賞〈〈海燕〉〉,排遣心中輕煙似的鄉愁,剛到重慶近郊時,見豐子愷老先生正津津有味地同〈〈白鵝〉〉交談,三人約定駕着〈〈鶴羣〉〉暢遊江口渙。”

“且介亭裏,魯迅正在開壇講學,題目是《什麼是傳記》,只見魯迅瘦骨伶仃,但精神矍鑠,……慢條斯理地説:“人物傳記,也稱‘傳’,它是記載人物事蹟的一種文章,分為自傳和評傳。……我為自己寫的傳記就是《魯迅自傳》,……埃德加-斯諾為偉大領袖神人毛主席寫了一篇叫做《毛主席的少年時代》的文章,就是評傳。……這時一個黑小子站起來振振有辭地説:‘我叫貝利非常喜歡踢足球,……我看你就把這篇文章叫做《第一千個球》吧?”學習一向刻苦的王賓同學把八百度的黑框眼鏡往鼻樑上一推説:“我們應該為學習刻苦的人立傳,……題目我都想好了,取名《少年愛因斯坦》他那雄心勃勃的樣子,讓大家忍俊不禁……”

“驕陽似火,黃沙帶風,陳伯吹身着道袍,手握拂塵,騎一駱駝,夜行黃沙道中,問何為姍姍來遲?尋寶也。驚諤間,翻身下駱,見地毯下,塵土飛揚,巨人攜孩子,從天而降,王爾德仰天長笑,我的快樂王子來也,孩兒們,我們一起前往喬治.塞爾登市時報廣場看“青歌賽”。離市十里,便聞蟋蟀中音c調,大夥皆驚。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啊!”

……

二、 互換角色,讓學生體念教師的滋味

湖南衞視有一檔節目叫《變形記》,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至今感動不已。講的是一對父親子倆通過互換生活消除了 “代溝”的故事。小熊兒子從小寄宿在託兒所長大,直到初中才搬到新家與爸媽一起生活。回到家裏後,整天抱怨父母沒有出息,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要求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一個典型的城市不羈少年。大熊爸爸是某私營服裝市場一小老闆,與愛人辛苦經營一個門面,一年365天,除了春節休息三天,每天早出晚歸,中午在市場吃盒飯,晚上一到家就累得躺在客廳沙發上不想起來。他只上過小學五年級,常常為自己不能輔導小孩學習懊惱,但是並不自卑,總是從積極方面引導小孩。因為長期缺少溝通,兒子與父親之間產生了一種説不清的隔閡,他們稱之為“代溝”,每回討論問題,雙方總是各有理由,爭論不休並痛苦對方不瞭解自己的苦心。

為了消除這種隔閡,雙方決定要換位體驗對方生活,大熊爸爸來到初一的課堂代替兒子上課,還要參加考試;小熊兒子則擔當起一家之主的重擔,不僅要接替父親的服裝生意,還將料理家務。

就是這樣的角色互換讓奇蹟發生了,代溝沒有了痕跡,水火也相容了。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也讓人們看到了希望,所以一夜間有多少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角色互換故事打動着人們的心靈。一位網友寫道:“如果有時間看一次變形計,120分鐘教會我們的可能是看一輩子電視劇也沒辦法體會的,……每期的故事總是告訴我一件事就是珍惜,珍惜我所擁有的幸福!”。另一網友表示:“説真的,這一集真的很感動.…….李博離開學校的那一剎那,....除了感動,還有什麼呢?”……

我常我們為什麼不能把這種角色互換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呢?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老師,自己備課,自己學習,自己講課,自己批改作業。我們只要把做老師(查資料、備課、講課、批改作業)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得好:“如果使學生習慣於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我認為這種角色互換法就是這樣一種“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的好方法。它可以把學生由學習的客體轉變成學習的主體,改變那種學生只會被動學習的無奈局面,生字老師給查了,段落老師給劃了,中心老師給歸納了,寫作技巧老師給分析了,作業老師給改了,錯誤老師給歸納分析了……。再説,讓學生“講課”比讓學生“聽課”好,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容易讓學生更投入,更有成就感,學習興趣更濃。最後達到葉聖陶先生所説的“教,是為了達到將來不需要教”的目的。

三、 課堂沙龍,讓學生接受藝術的薰陶

有些知識本身就枯燥無味,如果我們還採用中規中矩的方式,呆板高深的學術講座式授課,未免會造成“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的後果。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藉助文學或藝術沙龍的形式,讓課堂變成文學和藝術的聚會呢?讓課堂成為學生嚮往的藝術天堂,在這裏接受藝術的薰陶呢?

在給學生強調生字詞時,如果板起面孔給學生講:這個字怎麼都不認識呢,這麼簡單的字都寫錯了……學生不但很難記住這個字詞的讀音、寫法和用法,而且還會十分討厭你這樣的語氣,因為給他們的心裏造成了不愉快。他們會在心裏埋怨:“我不會才來學啊!”相反,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給他們講一些由於發音和寫錯別字引起的笑話,或者讓學生講一講他們平時所知道的故事,他們就會很自覺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為了糾正讀錯用錯字的現象,我曾經給學生講了許多笑話,比如:“一個同學有篇日記寫道‘班長指揮我們抬大糞,大夥乾得很起勁,誰都不敢喝(歇)一喝(歇)。後來我們實在有些累,就揹着班長偷偷喝(歇)了喝(歇)’。”

“元旦時,我們全家一起到歷史博物館參觀冰馬桶(兵馬俑)。”

“一女生在日記中寫道:我學習很辛苦,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練習生子(字)。”

……

在講標點符號的用處時,我知道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不會運用標點符號,有的在 作文中亂點一氣,有的乾脆一‘逗 ’到底,一大段文句,到最後才來上一個句號 於是我就説:“ 同樣一句話,運用不同的標點符號,就可能表達出不同的意思來。有這樣一個故事:明朝 有個大才子徐文長,他在一次外 出時正趕上梅雨天氣,無法趕路 ,只好吃住在 朋友家裏。一連幾天,朋友見他 毫無回家之意,想逐客又不好開 口,就寫下了一張字條:‘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的本 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是在往外攆客。可徐文長看 了,卻是這樣唸的:‘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 個字都未變,就是用了不同的標 點符號來斷句,意思就截然相反 了。”

當學生對詩歌畏難時,我就説:“你們知道這樣一首詩嗎?--《無題》

拉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

不論你喜歡

赤橙黃綠青藍紫

當然情感無罪

但它好像變色墨鏡

把整個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給你看

於是無知的你伸出指頭

“這個醜,那個美”

別總給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霧

那麼當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目光

那麼要知道

它剽竊不了太陽的光線

不是説感情總在欺騙

只是它總有失真的一面

時常擦拭你的雙眼

別讓理智離開身邊

拉開窗簾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麼撐起帆

起風了,你看那是岸

這是2003年高考作文。而且還出人意料地得了個滿分。”我剛一説到這,學生“哇!”的一聲,“原來寫詩也能那滿分哪,我一定要學好詩歌”。

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故事如同“興奮劑”,讓課堂一下充滿了輕鬆的愉悦的氛圍,使我們的課堂充滿人性的生機與智慧的力量。學生願意和教師配合,改正自己的錯誤。我的講課也如魚得水。這也應證了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的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 “每堂課都應充滿學生的笑聲。”的主張。達到孔子説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四、 開門授課,讓學生暢遊知識的海洋

開放促發展,中國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語文老師不應該把自己封閉起來,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應該有計劃地把其他科目老師請進來,讓我們的課堂不斷豐富和精彩,成為知識的海洋。讓學生在課堂中能

吸取到更多的知識營養。

學科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就像藤纏樹,樹纏藤。就拿語文與歷史來説吧。兩者就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有的課文如不借助歷史知識的幫助,學生是無法弄清楚的。比如對於文言文和文言詩詞的理解,如果對文章的中有關背景的歷史知識不瞭解的話,學生是沒有辦法真正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課堂上可以請歷史老師給我們講解相關的知識,或播放一些典型的歷史圖象資料。這樣更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到更多的知識。也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從對安史之亂的瞭解中,學生可更好地理解杜甫在《兵車行》中“生女尤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反常生育觀的感慨,更好的理解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進驚心”;從清朝走向腐敗的歷史中,學生可更好地認識《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學生了解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瞭解,就有助於學習《狂人日記》;學生對秦滅六國和秦朝暴政亡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於賈誼的《過秦論》、蘇洵的《六國論》的學習就輕而易舉了。

五、 走出課堂,讓學生享受活動的快樂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二三件事。我們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可見,教學做的統一,有利於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中獲得真知灼見。所以我們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中學習,是對“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極好詮釋。也符合“既教書又育人,既管課內又課外”的“大教學觀”。“生活中教,遊戲中學;教在有心,學在無意”的教育理念也講的同一道理。同時也更容易激發起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喜歡語文,樂學語文,擴大知識視野,陶冶美好情操。

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濃厚的氛圍。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活動來給學生提供遊戲中學習的濃厚的學習氣氛。比如在我校就舉辦“我看歷史人物辯論會”、“歷史故事演講會”、“語文知識搶答賽”、“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成語填空”、“歇後語我來補”、“小謎語大智慧”、“你送我一言我還你一語”、“活動我策劃”等活動;組織學生收看《 百家講壇》、《湖湘講堂》等電視節目;辦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欄等;同時還組織了班報編輯部、通訊小組、閲讀與寫作興趣小組;學校還辦了校報和學校網站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學生就會在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濃郁的氛圍中享受着語文學習的樂趣。

六、鼓勵賞識,讓學生品味人生的價值

江蘇南京有一位特別著名的教育專家周弘有一個女兒名字叫婷婷。婷婷一歲半時錯打了一針慶大黴素,造成了雙耳全聾。做父母的雖然很悲痛,但並沒有失去對女兒的信心。 “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婷婷,你太了不起了!”婷婷在父母的千百次的鼓勵下戰勝了病魔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10歲那年,她寫的6萬字的科幻童話出版了。從4年級跳到6年級,只用了半個月就趕上了全班同學的進度。只用了4年時間,學完了6年的小學課程,提前兩年參加畢業考試,並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上了中學。1996年,進入遼寧師範大學,成為我國第一個聾人少年大學生。這一年,她16歲。

我非常欣賞周弘的理念和實踐---賞識教育。我常想,人家父親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做?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小時候,孩子們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在孩子學説話、學走路的那個階段,孩子進步最快。原因是父母這個時期的心態最好,家中總是充滿了歡樂。 父母總是用最得意、最欣賞的目光,關注着孩子從零開始的每一點進步。也就是這種賞識,成就了每一個孩子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掌握了口語這種最難的語言形式。

憑心而論,我自己都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鼓勵,而十分厭惡別人的“詆譭流言”,就算是善意的批評,心裏也有幾分不舒服,更何況是十幾歲的孩子呢?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多發現學生的優點,為他的成功而鼓掌。讓學生有更多的體念成功的機會,有更多品味人生價值的空間。

多與學生交朋友,多做思想的交流,多做心靈的溝通。“俯首甘為孺子牛”做好學生的服務員。做好學生在知識海洋中遨遊的助推器,前進的道路上的墊腳石。

在孩子們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則無論什麼樣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成長起來。

《淮南子.説林訓》中有一語:“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這只是我們現在一時覺得比較好的做法,但我們更應相信“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一定會有更多的老師探索出更高效、更科學的做法。

參考文獻:

1、《現代教育思想》

2、《新課程與陶行各教育思想》

3、《中學語文教育心理研究》

4、《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