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多元對話,實現語文和諧教學(網友來稿)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49W

江蘇省泗陽致遠中學 陳宗幹

多元對話,實現語文和諧教學(網友來稿)

內容摘要:

對話,是新課改中出現的一種表現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是“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具體體現。語文教學是由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多元對話,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在實施中,應注意營造和諧氛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培養創新能力。

關鍵詞:對話 課程標準 語文和諧教學

我們的世界正在走向一個對話的時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藴藏其中》中指出。通過對話和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進行爭論,這是21世紀教育需要的一種手段。

教育改革正順應了這一時代走向。教育部制訂的《語文科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要實現語文和諧教育,必須進行多元對話。在本文中,筆者試着就語文和諧教學中的對話構成,表現形式及其要求,作一初步探討。

一、語文和諧教學對話的主要構成

語文和諧教學中的對話者,主要包括教師、學生和文本。

教師是語文教學中的組織者、實施者,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對話者,他比學生具備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富有深厚的社會閲歷和文化底藴。

學生是語文閲讀的主體,不僅需要具有閲讀的相關知識,更需要感受與老師、與文本之間對話過程中獨特的愉悦。

文本是語文和諧教學中特殊的對話者。語文和諧教學對話的真正實現,首先是文本的解放。

二、語文和諧教學中“對話”的表現形式

1、人本對話

“一部文學作品,並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個時代的讀者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形而上學地展現其超時代的本質。它更多地像一部管絃樂譜,在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使本文從詞的物質狀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其實,學生閲讀的過程就是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就是將自身閲讀過程中獨特體驗融注到表達意向、感情、心緒、感悟和慾望的“他人世界”的作品中的過程。並對文本作出自己的創造性的闡釋和解構。同時,學生對“他人世界”理解的過程,也是對自身的一個發現,對自我潛在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一種激發。

當然,學生與文本對話,存在着許多事實的差距,首先體現在時空上。學生面對的文本,或生成於久遠的年代或生成於大洋的彼岸。其次體現在思想認知上,學生面對的文本,多是凝聚着高遠的見識與深邃的思想,而學生則大多人生閲讀尚淺,知識水平不高的未成年人。此外對話的雙方生活背景、審美情趣等各方面的不同,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差距。

為了儘可能地減少學生與文本對話過程中的差距,教師作為閲讀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就要先於學生與文體進行對話,作為學生與文本的中介,起導向作用。

2、師生對話

教育總是要達到一定的目標。語文和諧教學的對話目標,是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些目標會隨着對話的不斷調整。它們是動態的,是流動的,但又指向共同的方向--完善人、發展人。

但是在傳統的語文和諧教學中,教師以權威者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我講,你聽;我問,你答;這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我們所説的師生對話指的是藴涵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言説,它需要師生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因此,語文和諧教學中的師生對話,是於文本對話之後的師生心靈的相互溝通,它不僅表現為提問和回答,更表現為相互的交流與探討,獨白與傾聽,欣賞與評價。師生正是在這樣的對話中,逐步獲得文本及文本之外的深層東西。

3、生生對話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正是對學習過程中學習間彼此合作探討的一種規定。由於學生的生活閲歷、知識水平、領悟能力、審美情趣等各不相同,在閲讀過程中學生對文本和言語的感知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教師就要讓學生説出自己的觀點、思考、疑惑,讓學生之間彼此思想碰撞、言語爭辯,從而達到共享創意,經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的美妙境界,讓每個學生在生動的語言課文課上錘鍊言語、展示內心、張揚個性、體悟真情。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實現語文和諧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

4、自我對話

弗洛伊德在他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將“我”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並認為人的心路歷程就是由這麼三個“我”的相互衝突與矛盾所構成的。在我們看來,這些“我”的相互衝突與矛盾,就是一種自我對話。是過去的“我”與今天的“我”,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的對話,語文和諧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的聽説寫能力,更重要的是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文品格。也就是通過自我對話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因此,語文教學中的自我對話,應該是一種趨向真善美的對話。

三、應用語文教學對話的注意事項

為了能使“對話”真正成為“語文教學”之魂,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語文教學是在一個集體中實施的,與完全個人化的閲讀不同。在這裏存在着多種複雜的對話關係,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而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是要讓學生自己閲讀、自己學會閲讀,從這一層面上講,語文和諧教學在對話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對話。

語文和諧教學對話,關注的是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學習對話、學會對話。所以教師儘可能多地鼓勵學生通過對話實踐,讓學生饒有興趣地與文本對話,與老師對話,與同學對話,從而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感悟和理解。

2、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走向社會

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迴歸生活,走向社會。而體現生活性,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徵。“要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學習成為一種生活需要。”而語文和諧教學是在學習與理解前人的道理與知識的同時,強調對話者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感受與相互交流,並通過這些交流又將對話者的視野引向現實世界的廣闊天地。因此,教師要常常有鮮活內容補充,時時有新穎觀念的碰撞。要將語文教學納入現實社會的整個對話網絡之中。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形成一個不斷循環而又始終開放的語文和諧教學對話體系。

3、培養學生個性發展,挖掘潛能

語文課標》強調學生要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並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維護並讚賞學生在對話中體現出來的個性色彩,而且要致力於發展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的標新立異和別出心裁,不用固定的框框去把他們思維圈起來。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找出不同意見的自由,有不接受教師或權威的意見而保留自己意見的自由。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要使學生的獨特個性日益張揚,創新精神不斷增強,從而使他們的無限創新潛能被充分挖掘出來。這也是語文和諧教學對話所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巢宗祺 雷實 陸志平 《語文課程標準解讀》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余文森 吳剛平 《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3、劉國正 《談談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問題》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4、姚斯霍拉勃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周寧 金元浦譯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7

5.皮連生 《學與教的心理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

6、盛羣力 《 個性優化教育的探索》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7、杜威 《民主主義與教育》 王承諸譯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