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雜文

多姿多彩的釣魚詩(網友來稿)

欄目: 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1W

長沙市雅禮中學 徐昌才

多姿多彩的釣魚詩(網友來稿)

提起釣魚,我最不能忘卻的一個故事是有關大詩人李白的傳説,據説李白有一次上宰相府,自報家門道:“海上釣鰲客李白。”宰相笑問:“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鈎線?”李白説:“以明月為鈎,虹霓為線。”宰相又問:“用什麼做釣餌呢?”李白高聲道:“就用天下最無義氣的士大夫作釣餌。”宰相聞言不禁毛骨悚然。千百年後蘇東坡評價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一翻氣壯山河、威懾羣小的釣魚高論把李白的俠肝義膽、高情逸緻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細讀唐詩,也不難發現有許多寫景狀物、傳情言志的釣魚佳篇,它們或抒孤憤失意之情,或傳將以有為之志,或狀豐收在望之喜,或寫艱辛不易之苦……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奇妙迷人的藝術世界。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唐代詩人走進一個個風情各異,形神有別的“釣魚”世界。

地道本色、情趣盎然的釣魚詩首推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位山野孩子蓬頭垢面,衣衫簡陋,沿河找個雜草叢生人跡罕到的地方,隨意而坐,靜心垂釣。草叢幾乎掩沒了他的身影,遠處有人高聲問路,他急忙高舉小手,招搖應答,不敢吐露半點聲音,原來他是怕問答之聲驚散了魚羣,才如此沉心靜氣,小心謹慎啊。詩歌通過靜默無聲的“遙招手”一個細節,把垂釣小兒擔驚受怕的痴情迷態寫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如睹其人,如臨其境之感。我想起了自己童年時代與小夥伴們一塊釣魚的情景,沿溪兩岸,於雜草亂石間席地而坐,目不斜視,耳不旁聽,全神貫注於飄浮游絲之上,驚心動魄在游魚出水之時,那份專注,那份焦急,那份小心,想來至今令人怦然心動。讀這樣的詩歌,真有輕鬆愉快,返老還童之感啊!浪漫多情,濃豔生輝的釣魚詩是儲光羲的《釣漁灣》。詩歌是這樣寫的:“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這首詩寫一個小夥子以“釣魚”作掩護,在風光宜人的釣魚灣,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來。夕陽西下,綠柳依依,紅杏豔豔,流水潺潺,綠荷亭亭,小夥子輕系船纜,擺開釣杆,鎮靜垂釣,時兒低頭整理釣絲,時兒抬首眺望遠方。他哪裏有心釣魚,他是在等待他的心上人啊!那紛繁豔麗的杏花,那似深似淺的潭水,那荷動魚驚的場面,分明映現出小夥子忐忑不安、焦急急切的心情,環境描寫之中融進了失望悵惘之怨,也流露出開心快樂之喜。小夥子這種喜憂參半的等待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原來,儲光羲的“釣魚”就是一場火燒火燎的等待!我們祝願這位靦腆純樸的小夥子早一點等到自己的心上人。這種幸福的等待從唐代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誰不向往呢?

如果説小兒垂釣,小夥幽會,給人帶來天真稚趣、幸福快樂的話,那麼,戴叔倫的《蘭溪棹歌》和張籍的《夜到漁家》帶給我們的則是一種或豐盈充實,或沉重壓抑的心理感受。先看《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詩歌的引人入勝之處有兩點,一是蘭溪一帶的山水秀美。彎月如眉,高掛柳梢,光瀉蘭溪,細絛弄影,搖曳生姿。好一派幽雅清涼,飄逸迷人的景緻!二是漁家的歡樂之情。春水盎盎,桃花飄零,魚搶新水,調皮地湧上溪頭淺灘,撥鰭擺尾,啪啪蹦跳,此情此景,怎不使人心花怒放呢?如此春潮漁汛,更是讓漁人大喜過望。這種漁家歌謠帶給我們的是豐收在望的喜悦和幸福,只不過,這種感情表現得比較含蓄而已。張籍的《夜到漁家》則見證了漁家的江水風波之苦。“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猶未歸。竹深村路遠,月出釣船稀。遙見尋沙岸,春風動草衣。”暮夜投宿的詩人是喜悦的,但是這份喜悦掩飾不住漁家的蕭縈落暮,請看漁家的生活環境:茅舍簡陋,地處僻遠,春江潮漲,水入家門,竹叢環繞,暗綠幽深,小路蜿蜒,伸向遠方。滿目悽清,一派冷落!再看漁人的生活:深更半夜,皓月當空,詩人眺望江面,發現漁船越來越少,一葉扁舟向岸邊行來,漁人正在尋岸泊船,只見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風中飄動。漁人捕魚之艱辛不易不言而喻,投宿這樣的人家,體察這樣的生活,留給詩人的是沉重悲苦,壓抑鬱悶;同樣,品讀這樣的歌謠,我們的心情不知不覺也會變得異常悲涼,是同情,也是無奈,有蒼涼,也有悲憤!

釣魚詩寫得氣勢磅礴,恢弘壯觀的當推柳宗元的《江雪》和孟浩然的《過洞庭湖贈張丞相》。《江雪》借漁翁披蓑戴笠,寒江獨釣,抒寫了一種超凡出塵,傲視羣倫的氣勢美。“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儘管大雪紛飛,寒風凜冽,儘管飛鳥絕徑,人影不見,可是,這位垂垂老翁卻兀兀獨坐,靜心垂釣,他目不斜視,耳不側聽,心不旁騖,沉浸在一個與世隔絕,獨立自足的天地裏。不畏風寒,不懼冰雪,不怕孤獨,更不在乎世俗的評點指劃,就那麼靜靜地坐着,巋然不動,從唐代一直坐到現在,從冰風雪水之中一直坐到華夏兒女的似火熱情之中,從他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一種頂風傲雪,迎難而上的錚錚傲骨。或許,這正是柳宗元之沉淪山水而奮力反擊的生動寫照吧。漁翁不屈服於大自然的冷酷淫威,柳宗元不屈服於當朝權貴的無情打擊,我們中華兒女也決不屈服於任何艱難險阻!《過洞庭湖贈張丞相》則借漁翁垂釣,巧妙地表達了孟浩然想一展鴻圖,青雲直上的遠大抱負。詩歌這樣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洞庭湖的汪洋浩闊,吞天吐地之姿激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他多麼想大展身手,報效國家,可是,無人引薦,知音不賞,詩人的才情壯志,滿腹經綸只能付之東流。“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羨慕這位“垂釣”治國的張大人,言外之意是:值此太平盛世,可敬可佩的張大人啊,您能出來主持國政,造福蒼生,我自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你效勞,只有徒然表示 欽羨之情罷了。在這不卑不亢的文字下面,跳動着一顆積極進取,將以有為的志士之心,孟浩然希望成為一個和張大人一樣的垂釣者,施展抱負,造福黎民,此等壯志激情,讀來令人感佩不已,激動之餘有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感。感謝孟浩然帶給我們一份大氣凌雲的人生體驗!

長沙市雅禮中學 徐昌才410007郵箱: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