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數學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2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教學設計-

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察“曲”與“直”的轉化,向學生滲透極限的思想。

3、通過小組會議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圓與轉化後的圖形的聯繫。

教具、學具:剪刀、圖片,圓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圖對比掛圖

教學過程:

一、以新引舊、導入新課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回憶一下平面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4、小結:我們總是把新的圖形經過剪、拼“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推導面積公式的。

5、轉化後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面積相等嗎?

6、(出示圖形):這是什麼圖形?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

7、那些圓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該怎樣推導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平面直角座標系,瞭解點的座標的意義,會用座標表示點,能畫出點的座標位

2、滲透對應關係,提高學生的數感.

重點:平面直角座標系和點的座標.

難點:正確畫座標和找對應點.

一.利用已有知識,引入

1.如圖,怎樣説明數軸上點A和點B的位置,

2.根 據下圖,你能正確説出各個象棋子的位置嗎?

二.明確概念

平面直角座標系: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座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為y軸或縱軸,正方向;兩個座標軸的交點為 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原點。

點的座標:我們用一對有序數對錶示平面上的點,這對數叫座標。表示方 法為(a,b).a是點對應橫軸上的數值,b是點在縱軸上對 應的數值。

例1寫 出圖中A、B、C、D點的座標。

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後,平面被座標軸分成四部分,

分別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説出例 1中各點在第幾象限嗎?

例2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描出下列各點。

A(3,4);B(-1,2);C(-3 ,-2);D(2,-2)

問題1:各象限點的座標有什麼特徵?練習:教 材43頁:練習1,2。

三.深入探索

識別座標和點的位置關係,以及由座標判斷兩點的關係以及兩點所確定的直線的位置關係。

四、鞏固練習:教材44頁習題6.1——第1題;教材45頁—— 第2,4,5,6。

五、課堂小結

1.平面直角座標系;2.點 的座標及其表示;3.各象限內點的座標的特徵;4.座標的簡單應用

六、作業佈置:課本P45第3題

數學教學設計-3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認識了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自主探索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瞭解它的意義和作用,討論和交流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地聯繫和區別。並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進而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統計圖,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四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段(1-3年級)學習了較多的單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統計表,經歷了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併成一個複式條形統計表的過程。再加上上節課剛學習了製作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因此本節課學生已經有了充分的知識儲備。

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以及《新課標》的精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認識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學習繪製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2.根據統計圖能夠發現信息,並能提出數學問題。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基於以上目標,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會繪製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難點是:根據從統計圖中發現的信息,説明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二、説教法和學法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了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我主要採用:

1、自學.展示.點撥指導教學法:此方法貫穿整節課的始終,通過讓學生自學可以鍛鍊學生自學能力,展示交流可以鍛鍊學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點撥指導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2、合作交流互補法: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講解、操作等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3、練習促進法:通過有針對性地練習,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

以教法促學法,本節課學生的學法應是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三、説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複習鋪墊: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裏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停車場如何給各種車輛設計車位呢?出示105頁例2的複式統計表,這是甲乙兩停車場的管理人員,對停車場的各種車輛進行統計,畫出的統計表。下面我們一起對他們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從統計表中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觀察,甲乙兩停車場都是轎車最多,麪包車比轎車的少很多,大客車的數量排第三,貨車最少)。如何才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更好的分析,讓人一目瞭然呢?製成統計圖。讓學生回憶昨天學習的縱向條形統計圖的畫法?一邊回憶,一邊用課件演示縱向統計圖的畫法,最好能讓學生產生並説出,數量太多,縱向條形統計圖畫得太高,能不能橫着畫呢?這時引出新課。(板書: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學嘗試

問:縱向統計圖、橫軸上表示的是什麼?縱軸上表示的是什麼?而橫着畫條形統計圖,橫軸上表示的是什麼?(數量)縱軸的上表示的是什麼?(車的種類)

2、你能試着自己畫出橫向條形統計圖嗎?試試看出示預習提綱,讓學生根據預習提綱自主學習。目的是指導學生如何自學,對學生的學習給與方法的指導。

三、展示交流。

(1)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交流學生繪製的橫向複式條形統圖。小組內評選出優秀的作業參加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説一説,畫複式橫向條形統計圖的注意事項。這時應組織大家互相提問,形成爭問搶答的局面。

四、點拔指導:

1、根據學生的交流,組織學生説一説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和聯繫。

(通過對兩種統計圖的對比,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得到提升。)

歸納總結: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與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他地方是相同的。當數據的種類不多但每類數據又比較大時,用橫向統計圖比較方便。

三、鞏固拓展

1、完成第106頁的“做一做”。

組織學生通過討論交流,進一步體會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後通過整理,再完成統計圖,交流信息。

2、完成教材107頁練習二十第3、4題。

數學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零指數冪和負指數冪公式並能運用其進行熟練計算.

2.培養學生抽象的數學思維能力.

3.通過例題和習題,訓練學生綜合解題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4.滲透公式自向運用與逆向運用的辯證統一的數學思維觀點.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和應用負整數指數冪的性質.

2.難點

理解和應用負整數指數冪的性質及作用,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絕對值小於1的數.

 三、教學過程

1.創造情境、複習導入

(l)冪的運算性質是什麼?請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學記數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計算:①

2.導向深入,揭示規律

由此我們規定

規律一: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0次冪都等於1.

同底數冪掃除,若被除式的指數小於除式的指數,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數冪的除法性質來計算,得

由此我們規定

一般我們規定

規律二: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p(p是正整數)次冪等於這個數的p次冪的倒數.

3.嘗試反饋.理解新知

例1計算:(1)(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數表示下列各數:(1)

(2)

解:(1)

(2)

練習:P141 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寫成10的冪的形式.

由學生歸納得出:①大於1的整數的位數減1等於10的冪的指數.②小於1的純小數,連續零的個數(包括小數點前的0)等於10的冪的指數的絕對值.

問:把0.000007寫成只有一個整數位的數與10的冪的積的形式.

解:

像上面這樣,我們也可以把絕對值小於1的數用科學記數法來表示.

例4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地球的質量約是 噸,木星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木星的質量約是多少噸?(保留2位有效數字)

解:

(噸)

答:木星的質量約是 噸.

練習:P1421,2.

 四總結、擴展

1.負整數指數冪的性質:

2.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數的規律:

(1)絕對值較大的數,n是非負整數,n=原數的整數部分位數減1.

(2)絕對值較小的數,n為一個負整數,原數中第一個非零數字前面所有零的個數.(包括小數點前面的零)

五、佈置作業

P143A組4,5,6;B組1,2,3,4.

參考答案

略.

六、板書設計

投影幕

引入:

例2

例4

例3

例5

例1

練習

練習

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3、 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探索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計數器、遊戲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松鼠們去採松果,你能幫他們數數有多少個松果嗎?

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麼想法?

把他們編成口訣並且熟練地背誦下來,以後就會很快了。

1×5可以簡單地説成一五,那麼2×5……呢?(學生完成板書)

師:一個五的結果是五,就説成一五得五

二個五的結果是十,就説成二五一十 三五呢?

學生數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學生互相交流提問 教學活動2 1、基礎訓練: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為做後面的題作好準備,教案《教學設計方案》。

(1) 把口訣補充完整。

一五() 三五() 五五()

四五() 二五()

(2)5×3= 1×5= 5×2= 5×4= 3×5=

5×1= 5×5= 4×5= 2×5= 5×1=

2、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遊戲,我説一隻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那兩隻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發現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落實了知識和技能目標,又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保障,還能為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條件。 教學活動3 鞏固應用

練習一:對口令

1.老師説“四五”,同學説“二十”

2.老師説“四五二十”同學説“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學遊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遊戲,我説一隻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那兩隻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教學活動4 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 5輛車夠嗎?為什麼?

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數學六年級下冊第48頁“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上的比例尺,會把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轉化。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培養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結合具體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圖,引發學生思考。再通過比的有關知識介紹比例尺的意義,利用具體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建構比例尺這一概念,為強化對比例尺的認識,設計中,通過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較,以及系列學生自主活動,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設置情境,比較引入

演示: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中國地圖。

學生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麼?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學生回答。(可能出現:形狀沒變、大小變了。)

師:想知道地圖是怎樣繪製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課題: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認識新知

1、出示例6。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嘗試寫出兩個數量的比。

師:題中要我們寫幾個比?這兩個比分別是哪兩個數量的比? 什麼是圖上距離?

什麼是實際距離?

2、 認識探索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比的方法。

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怎樣寫出它們的比? 學生交流,明確方法:

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統一成相同單位,寫出比後再化簡。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寫出的比,強調要把寫出的比化簡。)

3、比例尺的意義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師:像剛才寫出的兩個比,都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我們把圖書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題中草坪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師: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學生在小組裏説説,再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4、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師:我們知道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寫成1/1000。你是怎樣理解這幅圖的比例尺的?

學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圖上1釐米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0釐米的距離,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1000,還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倍。

指出: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最簡單整數比。像1:1000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數值比例尺。

5、認識線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還可以用下面這樣的形式來表示。

0 102030米 師介紹線段比例尺。

問: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多少米?3釐米呢?

指出像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線段比例尺。

四、獨立練習,鞏固提高

1、做“練一練”第1題。

獨立相互説,指名説。先説説每幅圖中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2、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各自測量、計算,再交流思考過程。

3、練習十一第1題。

學生獨立解答,鞏固比例尺計算的基本思考方法。

五、總結評價,生活延伸

1、你學會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和體會?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會用到比例尺?

板書設計:

比例尺的認識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1000

0 102030米

《認識比例尺》教學反思

認識比例尺是在學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及其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

在引入階段,我選取了學生們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出示兩幅比例尺不同的中國地圖,讓學生仔細觀察:“什麼變了,什麼沒變?”進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圖形的大小可以隨意改變,但形狀不能改變。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在教學例6時,以“這裏比例尺1:1000是什麼意思”的提問引起學生猜想、議論。為後面學習計算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打下知識準備。最後歸納出比例尺的概念。

在教學數值比例尺後,又引導學生學習了線段比例尺,讓學生小組討論,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區別和練習,對比例尺的知識有更深的認識,為後面的有關比例尺計算的實際問題做了很好的鋪墊。

探究比例尺的實際應用時,時間比較緊張,學生雖基本完成了這個問題,但來不及反饋,導致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還不夠紮實。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儘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認識上下左右》

教學目標:

1. 能辨認上、下、前、後這些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辨別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 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掛圖、小動物貼圖。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麼,桌子下面又有什麼?

學生自由説。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後面呢?

學生彙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新課

1. 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説一説?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並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係。

2.前、後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夥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後”來準確描述。

在黑板上貼出小動物貼圖,讓學生用“前”、“後”相互説説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位置,指名説。

三、集體遊戲

1. 一切行動聽指揮

請幾名學生在教室內隨意走動,當教師説“停”時,向全體同學説一説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學的方位詞“上”、“下”、“前”、“後”。

2.畫鼻子

在黑板上畫一動物頭像,讓學生輪流給小動物添上鼻子,做遊戲的學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學生可用所學方位詞提醒該同學,讓其順利添上鼻子。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

左 、右

數學教學設計-8

教學設計初稿及課件要求

作業題目:

您在“個人研修計劃”已經選定了一節課,作為本次研修的教學實踐內容。

請您針對這一節課,完成教學設計方案初稿和教學課件初稿,將這一節課的初步成果作為培訓成果資源包初稿提交。培訓成果資源包初稿包括一份這堂課的“聚焦教學重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初稿和一份與之對應的教學課件初稿。

作業要求:

1.該教學設計初稿和課件應體現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2.教學設計請參照模板要求填寫;教學課件需保證能正常播放查看;

3.所有作品必須原創,做真實的自己,如出現雷同,視為無效;

4.教學設計和課件作為培訓成果資源包,請以附件形式統一提交。(注:由

於資源包上載需要一定時間,請確保其上載成功後,再點擊“提交”按鈕);

5. 請至少查看一位同伴提交的“培訓成果資源包”初稿,在其作品的下方

給出您的合理評價和建議。您的同伴會綜合考慮這些評價和建議,後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進一步修訂。

温馨提醒:此項不作為考核內容,旨在與同伴分享交流培訓成果。

附件: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設計模板

數學教學設計-9

一、設計思想

教材的第113頁和第116頁練習二十五的相關練習第4~6題。例2教學簡單的排列,用3個數字卡片擺三位數,數字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三位數。教學例2時,教師提出問題後,可以讓學生先動手擺一擺,看看用三個數字卡片一共能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並把它們記錄下來。擺的時候要求學生思考:怎樣擺能保證不重複不遺漏?教師對學生不同的方法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例2下面的"做一做"能很好的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練習二十五中的配套練習,可以穿插在教學過程中豐富經驗積累。

突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平時教師上課,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可是有些學生總是敷衍了事,起不了合作的作用,教師也説服不了他們。在這堂課上,需要思維的嚴密性,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既可選擇獨立思考,又可選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彙報時通過比較,結果就是很好的説服力,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其他的合作環節中合作得更好。

要求學生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1)數學要解決的活動應由學生獨立地進行,教師的指導應體現在為學生創設情景、啟迪思維、引導方向上;

(2)創造性的培養與訓練,要體現在問題具體解決的過程中;

(3)在問題解決的學習中,要儘量通過問題的選擇、提法和安排來激發學生,喚醒他們的好勝心和創造力。

一方面讓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另一方面通過在現實生活中提取問題、合作探究、積累經驗,在 "解決問題中學習"。

二、教材分析

練習二十五中第4、5、6題與例2是一樣的,屬於排列。其中4、5題可以讓學生動手實踐一下,實踐過程中注意有一定的順序,保證不重複不遺漏。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可以採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要求,這裏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採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並能感受到與順序無關,不要提高要求。教師教學語言中儘量避免出現組合這個術語,也不要跟學生解釋。

三、學情分析

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如用兩個數字卡片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三個小朋友兩兩握手的組合數等。搭配問題是排列組合最基礎的知識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學生在前面例題的學習中已經感知了"組合"這一類型的題目,如:從3、7、9這三個數中選出兩個數字,能組成幾個兩位數。已經知道了,做這個題目時應該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先確定十位再確定個位,有序思考才能一個不漏。在本課的教學中,不光是要讓學生能解決三個數字能組成哪些三位數的問題,而是將知識點擴大到知識面,更加系統,操作性更強,也更容易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來聯繫生活,解決問題。之前,學生接觸了生活中的排列問題,通過猜測、驗證,已經能用有序思考羅列出所有可能。但區別於排列問題的組合現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學生具備的經驗知識卻為數不多。本堂課要學習生活中的組合問題,就應從生活實際着手,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感知組合問題跟順序無關。但在找組合數的時候也需要有序思考,一則不會遺漏,二則不會重複。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瞭解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搭配現象的基礎上,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掌握基本的排列方法,熟練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

2、數學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進一步體會有序思考;

3、解決問題:用擺、畫、演、説等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

4、情感與態度:在愉悦輕鬆的課堂裏,掌握富有挑戰的知識,豐富生活經驗的積累。並且,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在活動中增強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經歷探索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搭配現象通過多種方式的實驗驗證,學生能對排列問題的.解決過程有所體驗,並能做到嚴密有序。教學難點是找到合適的搭配方法,保證不重複不遺漏。教學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做到簡單有序,又思考嚴密。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可以採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要求,這裏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採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之間的搭配方案,並能感受到有搭配的作用,不要提高要求。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

七、課前準備

1、製作一個能展示各個模擬情境的教學課件。

2、每人一個信封,裏面裝有三張數字卡片和一張記數卡。

3、每人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彩筆,每個學生髮一張未塗色的花環獎券。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挑戰 温故知新

1、出示兩個小朋友圖片,請下面的小朋友給起個名字。

2、今天這兩個小朋友在做聰明題比賽,也打算跟在座的小朋友們比比,誰的方法好、速度快,又不遺漏答案。(學生肯定很感興趣,欣然應戰)教師講明要求:將信封裏的7、9、3這三個數字組成不同的三位數,能組哪些,動手擺一擺寫下來,不但要快、要準、不遺漏,還要能説明方法,可以一個人思考,也可以同桌合作。

3、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⑴學生開始邊擺數字邊記數,有的一個人思考,有的則跟同桌合作,一個操作另一個記數。

⑵先記下成果的學生,可以先跑到講台前了,同桌合作的兩人一起來。接着彙報交流各自的方法,重複者下去。學生可能會按照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來擺,並記錄下來;也有的會按照數位順序來擺:先確定百位上的數字,然後是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

⑶評價各種方法,得出最佳方法:

同時,學生也能直觀比較小組合作與個人思考的優缺點。

教師對學生的彙報進行小結:只要做到有順序的記錄,就可以保證不重不漏。

【設計意圖:好奇與好勝,驅使着孩子們主動去探索。已有的基礎又鼓舞着他們探索的興趣和信心。可供選擇的合作學習既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培養了學生主動與人合作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二)情境模擬 實踐驗證

1、前些天,老師去東陽橫店影視城時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場景,今天帶來給大家看看。

2、出示場景1:

⑴請學生説説,圖畫裏看到了什麼。(教師隨即提出問題:"是啊,他們拍完了《西遊記》打算拍照留念,像這樣三個徒弟交換位置,共有幾種交換方法呢?")

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思考,可以用符號代替人物在紙上比劃。

⑶交流彙報。(方法有:先確定最左邊的人,然後右邊兩個人交換;先確定最右邊的人,然後左邊的兩個人交換;或先確定最中間的人,然後左右兩個人交換……)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彙報的結果,讓學生體會探索的樂趣。也可以把學生剛才用符號代替畫下來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學習,鼓勵勤動腦筋的學生。

3、出示場景2:

⑴教師介紹,這幾位小朋友正在影視城玩遊戲,嘗試當小演員的滋味呢!可是他們好像鬧矛盾了,要交換角色了,看看明明説什麼?出示明明的話:

⑵三人小組把自己當成小演員,也來做做這個遊戲,要保證把所有情況都羅列出來。

①三人小組,開始討論。

②上台演示,全班驗證。

【設計意圖:拍照片和角色轉換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排列問題。在解決場景1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用符號來代替,一方面是為了驗證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拓寬了知識面,提示學生,不但數字有排列問題,人物有排列問題,其實在變化萬千的圖形世界裏也有排列問題。在解決場景2的問題時,採用三人小組身臨其境排列法,不但鞏固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提高了結果的可信度】

(三) 運用排列 製作獎品

1、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不錯,老師要獎勵每個學生幾朵特別的花兒。這些花兒都已經在你們手中。可是都沒塗顏色,需要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出示:

(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樣,塗出所有情況,看誰塗的方法好)

2、學生開始動手塗,教師巡迴檢查,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鼓勵有進步的學生。

3、個別學生彙報展示,下面學生評價,教師獎勵。

【設計意圖:學生往往對老師發的獎品很感興趣,教師課堂上讓他們來塗發給自己的獎品,能引起學生莫大的興趣。題目還有一定的開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塗,其實所有方法羅列後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一知半解的學生容易在這裏上當,也能通過同學間的互評,在這塊"絆腳石"下尋到"真知"】

(四)結合生活 拓寬知識

1、佈置課外任務

(1)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按不同的位置去照相,做個留念。

(2)下課跟同學做遊戲,看一看"你"、"笑"、"我"這三個字能組合哪些有意思的話來?

2、適時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把課堂上知識與家人共享,用照相機來留住自己的智慧,是學生課外願意做的事情,教師可以用這種方式作課外延伸。同時,"你"、"笑"、"我"這三個字的排列非常有趣,又體現着中國文字的魅力,學生對這類題目的喜愛程度肯定也不低】

九、作業設計

1、完成課堂作業本的配套練習。

2、課外延伸題。

①、兔子媽媽要為孩子們參加動物運動會做號碼布。她分到的號碼用0、1、2三個數字排成的。你能算出兔子媽媽最多要為孩子們做多少塊號碼布嗎?

②、運動會上,三(2)班有4名學生參加接力賽,有多少中不同的排列方式?

③、三名同學到社區去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他們站成一排,有多少種不同的站法?

④、用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塗下面的正方形,有幾種不同的塗法?

數學教學設計-10

課題 北京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的第一課時《用字母表示數》

 教材分析

《字母表示數》是代數學習的首要環節,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是學習代數的關鍵。學生對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的理解,是在經歷運用字母表示具體情境中數量關係的活動中實現的。

本課通過青蛙兒歌、母子年齡、擺小棒等情境,説明可以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及數量關係,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和作用,並滲透函數思想;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書寫規則,然後引導學生會用字母表示學過的有關圖形計算公式和運算定律。這樣編寫,體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意圖與特點。既簡潔明瞭,又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內容,看似淺顯、平淡,但它是由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度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也是認識過程上的一次飛躍。其整個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滲透的是函數思想。從有趣的問題情境出發,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入問題的解決中,同時設計教學程序時由簡單到複雜,逐層深入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四年的學習中大量接觸到的是有關具體的數的認識和運算,對用字母表示數有一些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接觸,但對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並不理解。同時,從研究一個個特定的數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數,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學生尤其會對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一個數或結果感到不適應、並難以理解。基於上述學情分析,並依據學生的年齡、興趣、思維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需要結合大量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反覆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並從中體會它的優越性,促使學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數的模型,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操作、思考、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探索規律並用適當方式表示規律,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引導使學生感悟初步的代數思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潔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和數量關係。

難點: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和數量關係的意義。

數學教學設計-11

數學教學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與學的問題,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而設計的一套系統過程。它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落實教學理念和指導教學行為的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和保證。中學數學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依據課程內容、學生特徵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策劃師生學習互動活動;它也是一門藝術,必須融人設計者的豐富經驗,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生成的可能,設計出有效解決數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強化基礎學情分析找準教學設計的落腳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設計的其他內容有着緊密的聯繫。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是教學內容分析的依據,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1,學生的知識儲備。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學生在學習新知時,一般會受到舊知的影響,在舊知的基礎上,認識新知,重構知識網絡。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要加強對學生知識背景進行有效分析,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要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的分析。因此,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設計富有情趣和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活動。

2.學生的思維能力。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説:“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許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往往關注的是“怎樣教”,而忽視學生“怎樣學”。新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注重啟迪和發展學生思維,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形成和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關注、分析學生已具有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使教學設計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有效對接。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視的內容。

3.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判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基本思路,準確地判斷學生的起始數學素養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前提。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僅在於掌握多少數學知識,也不在於能解決多少道數學難題,而是關注他們能否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形成進一步學習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各個學生的能力差異,設計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不能過高,也不能降低教學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設計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習數學的能力,加強學法的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優化教學內容設計找準教學設計的基本點

優化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對教材進行整合、開發、創新處理,以分散教材的難度,減緩知識的坡度,使教學內容更趨於合理,讓教材的教育教學功能得到充分體現,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1.處理好四維目標。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確立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維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加深對數學的瞭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但是四維目標,只是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總體目標,不是每節課設計的具體目標,在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分解、細化,生成具有導向性的具體目標。

2.設計好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方向。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緊緊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即“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教學內容。在設計中要做到重“知識”,也要重“技能”;重“過程”也要重“方法”;還要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注意“三維教學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3.組織好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一種依據,是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資源。教材內容是一個靜止的知識庫,與學生接受知識的動態過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設計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知識的呈現順序,即先出現什麼,再出現什麼。要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設計相應的練習時,要加強練習題的針對性、有層次性,真正達到知識的形成、鞏固與應用的目的。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取捨教材內容,可打破章節順序,進行有選擇的、科學的再創造、再加工,合理優化教材結構。

三、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找準教學設計的關鍵點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教師要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的學習方法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變教師講、學生聽、不停練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1.動手實踐。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顯的動作來驅動內在的思維活動,從中感悟、理解知識的形成,體會數學學習的方法與過程。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徵,恰當地運用直觀操作,師生互動,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探究性學習應成為課堂教學實施創新學習的重點。對於教材中那些後繼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就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本來就應是主動地構建知識的過程。創設有效的探索場,是學生進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證,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開發,要勇於創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的情況下,不斷創設行之有效的探索場。當然,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在不同教學階段創設不同的探索場,給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證明,經常創設不同的探索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合作交流。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體研究,通常組建研究小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並最終達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學習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動,尤其是生生互動,對於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設計中要合理設計合作交流活動,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需要他人幫助時,主要在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處,在知識易混淆處,在概念、公式、規律的探索與歸納的過程中,而且要對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加以預測與估計,為它們預設好通道,預留足時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優化課堂教學流程找準教學設計的着力點

教無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學都要通過一定的教學程序來實現。教學程序應體現所教知識的特點,並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顯然,教學程序應有一定的規律性和科學性。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優化教學程序,可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彈性化的教學設計。葉瀾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課的動態生成,要求教學方案的設計應“着眼於整體,立足於個體,致力於主體”,重在大環節的策劃上,讓過程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彈性,為學生參與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改變過去課堂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圍着老師轉的格局,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大膽質疑,讓師生在互動中實現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使課堂成為一個有豐富內涵的個性舞台。

開放式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單調、生硬的一面。組織開放性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積極地為學生創設開放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在探索中成長。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要優化課堂導入,重視誘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設計中,要注意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快樂的身心交流中學習、成長。設計的評價過程,要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一種“潤滑劑”。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開展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數學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2頁《數學樂園》,進行適當修改.

教學目標:

1.在"數學樂園"的一系列活動中,複習鞏固7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和基數;7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2.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3.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數據,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形成簡單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聽喇叭聲來判斷到第幾站了.

二,數數

在兩排隊伍中,排在哪兒買票比較快

除了在排隊的時候,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上數數的本領

三,計算

接下來,我們要開着小火車進入樂園,我們班有幾個小組(7個),現在,一個小組就是一輛小火車,做好一題往後傳,最後一個小朋友寫好後,馬上舉手,比比誰的火車開得又對又快.

反饋:哪組做得又對又快,請組長批改.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麼

四,看圖列算式説意義

1,下了火車,我們就進入了數學樂園,過幾天樂園有活動,還有兩個夥伴馬上就要到了.他們要準備幾份午飯 5+2=7

2,還有兩個小夥伴正在趕路呢,這時,他們應該選擇哪條路可以快一點的到達排練的地點.

請從抽屜中拿出那張小紙片,幫他們選一選.

3,鳥媽媽遇到麻煩了,她生了6個寶寶,現在少了幾個 (2只)

6-4=2(只)

4,猩猩今天特別高興,以前媽媽早上給他3只桃子,晚上給他4只桃子,但他很貪吃,天天纏着媽媽要求多給他一點,媽媽想了想,對他説:"從今天開始,我早上給你4只桃子,晚上給你3只."猩猩於是就很開心了,他的願望真的實現了嗎

3+4=7

4+3=7

五,練習

1,買杯子問題

2,一塊蛋糕,只切3刀,最多能切幾塊

六,總結

在數學樂園裏,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10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為的加減 法,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數學意思。

2、讓全體學生經歷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經歷多角度多途徑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中感受同一問題答案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滲透統計思想

教學內容

教科書82,83頁的數學樂園

教具學具

準備:課件,信箱,卡片

教學設計

1、複習導入

師:誰能説説開學到現在,我們認識了幾位數學朋友?11,你們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起叫下他們的名字嗎?

生:一齊(012345678910),如果從大到小呢?會嗎?請一位學生説

師:能不能找找她們的位置呢?

(1)這位數字朋友説:我在7和9的中間。我是幾?

(2)我在6的前面,我是幾?

(3)我比10小5,我是幾?

師:他們的位置我們找到了,我們自己的位置呢?會找嗎?

生:我在xx的前面。我在##的後面。我在xxx的中間

2、情境

師,出示圖:你看到了什麼?

(讓學生鞏固10內個數數一數)

通過數一數,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的個數,你還能找到什麼嗎?能不能給他們比下多少呢?

3、遊戲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今天我們請一些數學朋友一起跟我們做個遊戲,你們歡迎嗎?

這個遊戲叫“小小郵遞員”,你們知道郵遞員是幹什麼的嗎?(送信)

這裏有三個信箱,3,7,9,我們一起來送第一封信,6-3,猜一猜,應該送到哪個信箱裏面去。為什麼?

你們願意把信送到信箱裏面去嗎?

遊戲規則:

(1)請小朋友算清題目

(2)把得數相同的卡片送到指定的信箱,

(3)請三名檢察官檢查

有些小朋友的信,還沒送出去?能告訴大家原因嗎?(得數不同的)

大家都信都已經送出去了。老師這裏還有一封信,不知道應該送到哪裏去,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 )+2,可以送到哪裏呢?(三種方法)

你也能自己寫一封信,放進信箱裏嗎?

4.鞏固提高

師:以前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中,誰能四面八方的滾?球體。球,玩過嗎?

今天小明他們在投球比賽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明説他是第一名,小丁説他才是第一名。你們能幫他們評評理嗎?

圖;課件展示,(這個題分幾種不同的可能性,開發學生的思維,)

(1)小明4個,小丁沒進。小明贏了

(2)如果總共5個球,誰贏?

(3)總共10個球,誰贏了?

師:如果都進了3個球,那麼還會判斷誰贏誰輸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找信息:進一個紅球,加1分;進一個黃球,加2分;進一個黑球,加3分。

列示計算

遊戲:對口令。(説説8,9,10的組成)

數學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學重難點

藉助豐富的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四、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着“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單位“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麼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錶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錶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錶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着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裏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説服力的數據説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2.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係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麼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3.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麼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説説1分鐘可以做什麼事。

(三)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裏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補充:

①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錶的顯示,説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麼?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裏,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後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五)作業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

數學教學設計-15

為了總結蘇教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材十年實驗的經驗,交流江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途徑,以推動教材的進一步完善和數學課程改革特別是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的不斷深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編輯部決定舉辦“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優秀教學設計”評比活動。

教學設計應圍繞蘇教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材所安排的教學內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體現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善於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組織學習材料、創設問題情境,合理選擇、有效運用不同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努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開展多角度多層次的數學思考,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設計文稿包括“教學內容”“教材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資料鏈接”七個部分。其中,“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簡析”可簡要分析相關內容在相應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處理的意圖和特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主要的教學策略,字數一般在500之內。“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忌空話套話。“教學過程”是文稿的主體。教學過程應翔實、具體,不僅要有教學程序的敍述,更要有教學重、難點的具體教學處理,以及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預測和相應的教學應對措施;設計的學習活動應力求新穎、層次清晰,富有啟發性和數學思想內涵。對教學過程必須所作的“説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選擇3~5個關鍵環節,結合具體教學安排簡述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的依據,以及這樣的安排對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方法、積累經驗所具有的積極意義。“資料鏈接”主要是指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數學史料、名題趣題,以及它們在社會、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等,字數一般在500之內。教學設計的敍述主要採用“談話”“引導”“啟發”等教師如何組織教學活動的方式,而不是師生對話的形式。

設計內容不僅包括新授課,而且包括練習課、複習課。將分別確定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的一、二、三等獎的不同比例名額,進行評選,頒發證書並擇優發表。

Tags: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