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百分數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45K

第1課時

《百分數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十二冊第一單元信息窗二。

教材簡析:

該信息窗以青島市的幾個著名旅遊景點為背景,提供了2003年和2004年“十一”黃金週期間來青島的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等信息,通過解決“到海濱風景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萬人”、“2004年‘十一’黃金週青島旅遊收入約多少億元”和“2003年同期到青島旅遊的約有多少萬人”等問題,引入對“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和“已知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等知識的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教師要充分重視知識的遷移性,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學習。由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遷移到這一類百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夠正確解答“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青島作為國家著名的旅遊勝地,氣候怡人,景色優美,每年“十一”期間都會迎來大量遊客到青島旅遊,我們能生活在這樣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非常的幸福。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仔細觀察情境圖,收集題中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談話:觀察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預設:(1)到海濱風景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萬人?

(2)到其他景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萬人?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的進行板書,如:到海濱風景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萬人?(學生提出的其他合理問題先放進問題口袋,下節課再解決)

下面我們先來解決“到海濱風景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萬人?”課件出示第一個紅點例題。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

(1)讀題。找條件和問題,明確這道題是把誰看成單位“1”。

(2)學生畫圖並自己試做。

談話:要求到海濱風景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萬人?該怎樣計算呢?你能不能聯繫前面我們學過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解答方法,先自己想一想該如何列式,並説説列式的依據。

列好算式後,請學生獨立計算,最後再交流計算結果。

102× 84% =102×0.84=85.68(萬人)

答:及格的同學有85.68萬人。

談話:我們在列式時為什麼要用乘法計算?

學生同桌討論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

引導學生得出:我們把黃金週到青島旅遊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已知到海濱風景區的佔總人數的84%,要求到海濱風景區的人數,就是求102萬人的8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補充練習:

(1)張紅看一本200頁的書,已經看了全書的80%,看了多少頁?

(2)工人叔叔要加工1500個零件,還剩下10%沒有加工完,還剩下多少個沒有加工完?(學生自主完成,集體交流)

2.課件出示自主練習第7題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文獻5萬餘件。這些珍貴的文獻約有70%流失海外,國內現存莫高窟出土文獻約有多少萬件?

(1)畫圖,理解題意

(2)小組交流,列出算式後彙報:

方法(1):5-5×70% 方法(2):5×(1-70%)

(3)學生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交流解答方法的列式依據。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是:

1.根據線段圖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國內現存莫高窟出土文獻約有多少萬件?可以先求出流失海外的大約有多少萬件,然後再用一共出土的減去流失海外的數量。

2.我們小組是根據“這些珍貴的文獻約有70%流失海外”這句話先求出了國內現存莫高窟出土文獻約佔出土文獻總量的30%,這時要示國內現存莫高窟出土文獻約有多少萬件?就是求5萬件的30%是多少。

隨機練習:(自主練習第2題)學生自主解答,集體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只列式不計算

(1)六年級一班有學生45人,上學期期末跳遠測驗有80%的同學及格,及格的同學有多少人?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自主練習

第1題:將下面百分數分別化成分數和小數。(學生彙報時説出轉化的方法)

學生討論:首先應該做什麼?怎麼才能提高正確率?

自主練習第9題。

第12題: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交流,使學生明確該題有兩種解題思路:一是先分別求第一期和第二期修的米數,再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的米數;二是先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全長的百分之幾,再求多修的米數。這裏不要求學生兩種解題方法都掌握。答案:300×40%—300×30%=30(米)或300×(40%—30%)=30(米)。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學習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