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上冊《陳涉世家》教學設計(通用3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6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上冊《陳涉世家》教學設計(通用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九年級語文上冊《陳涉世家》教學設計(通用3篇)

九年級語文上冊《陳涉世家》教學設計1

【教學設想】

1、在熟悉課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斷句(讀準句中停頓)、範讀等方法,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然後,由學生的二人小組試澤全文,流通文意,其中,讀不懂的語句,集體解疑。

2、充分利用課後練習,將其自然融入課堂教學中,減輕學生負擔,落實訓練重點。

3、在熟悉課文、疏通文意基礎上,通過填空題,達到理解基本內容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

重要詞句,文意理解。

【教學時數】

總計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串講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導入

簡介司馬遷和《史記》。

作者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遊歷,遊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説。歸來後,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漢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繼承他父親司馬談的官職,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編寫史料、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等。他博覽皇帝珍藏的大量圖書、檔案和文獻。後國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官刑。出獄後,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他發憤著書,公元前91年完成《史記》。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説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間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包括本紀(帝王傳記)12篇,世家(記諸侯本系)30篇,列傳(序列人臣事蹟)70篇,年表12篇,書(記經濟、天文、曆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8篇,共526, 500字。在史學和文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本課《陳涉世家》就節選自《史記》。

二、研讀課文

師生共同研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課文串譯。

結合課下注釋,逐字逐句串講課文。

三、學生再讀課文,同桌間互相譯讀課文

四、讀文鞏固,力求當堂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如上,串講課文第三自然段,詳細過程如上)

第三課時

(理清全文思路)

一、導入新課

二、複習,理清全文思路

1、集體討論填室內容。

⑴ 起義的導火線是:(戍卒在開赴漁陽途中遇雨失期)

⑵ 陳勝認為起義將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① 秦二世殺太子扶蘇,引起人民羣眾對秦王朝的更大不滿;

② 楚人懷念楚將項燕,有強烈的復國願望。

⑶ 為起義作輿論準備的辦法是:

① 將寫有陳勝王的布條置魚腹中,戍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② 吳廣在駐地旁的叢詞中,狐嗚呼口:大楚興,陳勝王。

(4)(並殺兩尉)是起義的第一步;接着用(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作為動員羣眾起義的口號。

2、回顧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閭(lǚ)左 謫戍(zhé shù) 當行(háng) 度(duó)已失期 罾(zēng) 間(jiàn) 祠(cí) 陳勝王(wàng) 忿恚(huì) 笞(chī) 毋(wù) 蘄(qí) 譙(qiáo) 會(huì)計事 長吏(lì) 寧(nìng)有種乎 以數諫(shuò jiàn) 以應(yìng)陳涉

【總體説明】

讀文言文,正音、斷句(讀出句中停頓)、疏通大意,這是很重要的內容,從初中文言文教學要求來説,能做到這些,即達到基本要求了。

文言文教學,教師能否少講一點,甚至不串譯全文呢?實踐證明,完全可以。我們的體會是:要相信大部分學生憑藉註解(都較為詳細)、同學間的討論,加上反覆地朗讀,是能夠不需教師多講,而疏通課文大意的。學生自己學習,在教師適當講解輔助下,逐漸看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定會增加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反而比教師一個人講解要好得多。

教學中,巧妙地將課後練習內容自然引入課堂,既利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益於落實本課的訓練重點。

【作業練習】

1、本文生字詞聽寫積累。

2、加橫線的字注音並釋義。

發閭左適戍漁陽:( )___________________

置人所罾魚腹中:( )___________________

尉果笞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壯士不死寧有種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級語文上冊《陳涉世家》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樹立唯物史觀。瞭解陳涉起義發生的原因與經過,樹立學生的唯物歷史觀,學會客觀地看待歷史、評價歷史人物並從中生髮對歷史發展的思考與感悟。

2、緊扣線索、集中敍事的記敍方式。本文以陳勝、吳廣兩個人物的活動為線索,串起大澤鄉起義的全部過程,在其中還插入了兩個人物對當時形勢以及起義前景的分析。文章情節集中,行文清晰明瞭。

3、刻畫人物的方法。文章的核心人物是陳勝,作品用他少時不同於一般人的壯志來鋪墊壯年的壯舉,用吳廣來襯托他善於審時度勢的眼光和善於謀斷的領袖才幹。

4、閲讀淺易文言文的方法。教會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積累古代詞語,嘗試和練習辨析詞的古今意義,辨析相同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義,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對重點內容能複述甚至背誦。

【教學重點】

1、多樣化的誦讀。文言文要加強閲讀,在讀的基礎上達到理解。有對全文本全面朗讀,有對重點內容的反覆朗讀,有對關鍵語句的品讀,以不同的讀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

2、比較與辨析。教學中通過對具體語言環境的把握來捕捉詞語的意義差別,辨析古今詞意義發生的變遷。

3、思考和感悟。閲讀本文,可根據歷史背景,語言,史發展的規律;可結合作品描述,感受主任公的個性;可透析敍事語言,琢磨史家筆法。

【教學過程】

一、在追憶中復現

以俗語引出古今反抗壓迫的例子,導入陳涉起義一事,並藉助學生印象簡單回憶這一歷史事件的概貌。

二、在合作中疏通

通過合作討論、交流分析朗讀疑難文言語句,辨別分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詞語存在的多種意義,為今後深入閲讀做鋪墊。

三、在審讀中發現

引導鼓勵學生以發現的眼光來閲讀課文,通過自由式的審讀捕捉文言語句中包含的信息和思想,對二人共謀大計、鼓動士兵這兩段文字做重點朗讀,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特點。

四、在評價中感受

引導學生就陳勝人物個性、文章刻畫人物的技巧做歸納性的評價,對前一階段自由式閲讀予以梳理,並把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向課外閲讀。

【作業】

1、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有條件的話,指導學生閲讀陳涉世家全文。

九年級語文上冊《陳涉世家》教學設計3

【分析教材】

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基本篇目《陳涉世家》,是《史記》中的名篇。按《史記》的體例,對全國政局有深遠影響的人的傳記才可以稱為“世家”,司馬遷將陳涉列入“世家”,是對這位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領袖的充分肯定。本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主線貫穿全文,記敍了這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軍初期的迅猛發展形勢,着眼於表現陳涉在反對秦王朝暴力統治的鬥爭關鍵時刻所發揮的作用。學習本文要特別注意陳勝對當時形勢和起義前途所作的分析,以增強對這場革命運動爆發的必然性的認識;另外,對《史記》幾個主要成就在文中的體現也要很好地把握,如:成功地塑造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人物形象;善於謀篇佈局,情節曲折生動,對歷史資料注重剪裁取捨等等。

【分析學生】

有利因素:學生在歷史上已學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為學好本文打下了歷史基礎;從初一到初三學生已學過文言文近30篇,特別是通過《曹劌論戰》等文章的學習,對古代作家怎樣佈局謀篇、處理材料運用語言等有了一定的認識,為學好本文打下了文言基礎。

不利因素:

1、作品所描述的故事發生在秦末,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對學生認識這場革命運動暴發的必然性,理解陳勝的形象可能有一定的影響,故將“瞭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經過,背誦第二、三段中的重點語句”作為兩個教學重點。

2、本文長句、難句、通假詞、古今詞、活用詞較多,會給學生的閲讀和理解帶來一些困難;另外本文要求掌握的文言判斷句與現代文的判斷句格式有較大的不同,學生可能會混淆,所以將以上知識作為教學難點。

【設計理論與思路】

設計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閲讀認知理論認為,閲讀理解不僅僅取決於合理的閲讀活動過程,還涉及讀者用怎樣的方式來閲讀。在目前流行的`眾多閲讀中,採用RE閲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一齊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之較好地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

設計思路:採用RE閲讀教學本課。

(RE閲讀,是根據史密斯“閲讀也是一種表達”的命題而來的。R和E分別是英語“閲讀”和“表達”的第一個字母。)

全程分四個系統:

1、“讀──説”系統,疏通文句,解決學習重點一,突破難點;

2、“讀──寫”系統,翻譯句子,編寫劇本,為課本劇演出作準備;

3、“讀──演”系統,鞏固學習重點一,為解決重點二打基礎;

4、“讀──背”系統,完成學習重點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瞭解《史記》及有關常識。

⑵瞭解關於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和變格。

★⑶認識農民起義的原因和經過。

★⑷背誦二、三節中要求背誦的部分。

2、能力目標:

⑴學習本文成功地塑造豐富多彩的歷史人物形象的寫法。

⑵學習本文注重剪裁取捨以突出重點的寫法。

⑶培養學生讀説能力、説寫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組織能力等等。

3、情感目標:

樹立遠大理想,立志為國家多作貢獻。

【教學方法】

討論法、讀書法指導、實際訓練法。

【教具準備】

1、文字投影片3張。

2、圖片投影3張。

3、錄像片斷一節。

【教時安排】

三教時。

第一教時:指導學生讀説,疏通句意文意,解決學習重點一,突破難點;

第二教時:指導學生動筆寫,編寫劇本,分組排練;

第三教時:實際訓練法,課本劇演出、評議,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錄像播放農民起義的片斷,導入新課。

2、文字投影,打出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

二、新課學習

1、讀──説:

⑴聽讀:

播放錄音朗誦,標出長句停頓節奏,給難字注音,整體感知課文。

⑵自讀:

讀准以下字音:

已失期數

王社稷被堅執鋭千餘

⑶自説、互説:

①説難詞的解釋,難句的翻譯。(投影片打出題目)

②説長句難句的朗讀停頓理由。(投影片打出題目)

(教師巡迴輔導,隨時解答問題,並蒐集共性問題以供全班討論)

⑷小小組中説:

討論以下題目:

①哪句話表現了陳涉年輕時的遠大抱負?

②起義的導火線是什麼?

③哪句話表現了陳涉的博大胸襟?

④陳勝認為起義將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哪幾種?

⑤為起義作輿論準備的辦法是什麼?

⑥簡述起義的具體步驟。

⑦為什麼本文詳寫起義前的形勢分析、起義的準備、起義的過程,略寫起義軍進攻發展速度和農民政權的建立?

⑸班級中説:(質疑、析疑、答疑)

①多人説重點句子翻譯。

②代表説起義的原因和結果,解決學習重點一。

③討論總結規律,突破難點:

A、長句朗讀的正確停頓的規律:

按意義停頓(先根據解釋疏通文意,然後朗讀,不讀破句。例句投影打出)

按語法結構停頓(主語/謂詞/賓語,一般介賓短語、偏正短語不中間拆開。例句投影打出)

B、文言判斷句的格式:

基本格式:……者……也;

變格:……也;……乃……

變格中的“……也”易與其它句式混淆,可講清:古漢語判斷句中,謂語是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充當的,結合上文區別:

夫戰,勇氣也。(謂語“勇氣”是名詞,是判斷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是動詞,非判斷句)

二世少子也。(謂語“少子”名詞短語,是判斷句)

⑹集體朗讀:(鞏固知識)

讀重點語段,讀準長句的停頓,讀出判斷句的語氣;加深理解起義原因及過程,認識陳勝遠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才略。

(設計説明:RE閲讀認為:一邊讀,一邊嘗試“説”,這樣個人豐富的經歷、經驗就會加入閲讀過程中去,會不自覺地在讀物與讀者之間建立一個區域廣泛的敏感區。並且“説”有助於鍛鍊學生的聽力、領悟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助於喚起和組織讀者的知識經驗儲備。)

2、讀──寫:

針對班級學生的語文基礎分別安排以下兩種寫的作業,使不同語文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得。

⑴基礎較差的學生書面翻譯重點語段句子,特別是要求背誦的兩段。

⑵基礎中上的學生分四大組將課文改編成劇本,兩組寫起義前的準備,兩組寫發動過程。(圖片投影供參考,文字投影打出改編要求)

⑶確定劇本後每組指定一名“導演”組織排練,要求全組人人蔘加。

(設計説明:RE閲讀認為,“讀——寫”系統就是用文字對閲讀理解的成果給予定型。“讀”是“寫”的基礎,“寫”是對讀物的更嚴密深入的一種閲讀或者説通過寫可以對讀物有更深切的理解,閲讀時語言符號的表象的鮮明性、生動性、適切性都會在“寫”的時候於人腦中再現,“讀”通過“寫”使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讀──演:

(增加感性認識,鞏固學習重點一,為完成學習重點二打基礎)

⑴放錄音,小聲讀課文,為演出創設氛圍。

⑵分組上演課本劇。

要求:

①故事情節尊重原作,可加以合理想象、創造。

②語言通俗化、口語化,言行突出人物個性特徵。

③適當運用道具。

⑶師生評議。

(設計説明:“説”主要動嘴,“寫”主要動手,“演”則主要動體,“形諸於體,謂之表演”,在戴爾的“經驗之塔”結構模型中,“演戲、表演”被定為“做的經驗”它最直接、最具體,學習者最容易理解,也便於記憶。)

4、讀──背:

(完成學習重點二)

⑴背誦。

⑵重點句子默寫。

(設計説明:學生經過多種方式的讀、説、寫、演以後,對課文內容、文章脈絡、人物形象等基本熟記於心,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誦文章規定的章節,想必已不再是難事。)

三、終結反饋

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設計練習。(略)

四、作業

整理本文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活用的字。

文言文學習活動是一種很緊張、很艱鉅、很枯燥的活動,教學方式和學習活動的多樣化是保持學生有意注意的一個重要條件,教學心理學研究和教學實踐證明,單調刺激使人疲勞、分散注意,而RE閲讀卻能糾正這一現象,特別是有故事情節的文言文尤其適應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