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四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乘法分配律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乘法分配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乘法分配律

四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乘法分配律1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瞭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2.學生在發現乘法分配律的過程中,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學生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遍適用性,獲得發現數學規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難點:

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生談話,引入主題圖:老師準備為參加學校排球操比賽的五位同學去購買衣服。

看看買什麼衣服好看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師問你打算怎樣算?

生口答師板書:

(65+45)×565×5+45×5

請學生分別説清兩道算式的含義。

2.師問猜想一下,這兩道算式的結果會怎樣?

要驗證我們的算式是否正確,應該用什麼方法?

生計算,個別板演。

證明這兩道算式的結果是相等的。

中間應用“=”接連。

3.生讀算式(65+45)×5=65×5+45×5

師問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生同桌説一説,並彙報。

4.這兩道算式相等是一種巧合還是有規律的呢?

出示:(2+10)×6=2×6+10×6

(5+6)×3=5×3+6×3

師問中間可以用“=”來連接嗎?

5.小組討論:這三組等式左邊有什麼特點?

右邊有什麼特點?

生彙報。

6.師問你能寫出具有這樣規律的等式嗎?

生獨立寫一寫,個別板書。

7.師問你能想出一道等式,可以把我們今天學習的所有具有這種規律的等式都包括在內嗎?

生寫一寫,個別板演。

8.揭題:乘法分配律

(a+b)×c=a×c+b×c

9.師總結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去乘這一個數,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想想做做:

1.在口裏填上合適的數,在○裏填上運算符號。

(42+35)×2=42×口+35×口

27×12+43×12=(27+口)×口

15×26+15×14=口○(口○口)

72×(30+6)=口○口○口○口

強調: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2.橫着看,在得數相同的兩個算式後面畫“√”

(28+16)×728×7+16×7

15×39+45×39(15+45)×39

74×(20+1)74×20+74

40×50+50×9040×(50+90)

3.算一算,比一比,每組中哪一道題的計算比較簡便。

(1)64×8+36×825×17+25×3

(64+36)×825×(17+3)

讓學生體會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4.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長方形菜地的周長,並説説它們之間的聯繫。

生獨立完成並彙報。

5.你能根據下圖列出兩

道綜合算式嗎?

上面的兩道算式能組成一個等式嗎?

四、全課小結

師問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和你的小夥伴説一説。

五、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26頁。

四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乘法分配律2

乘法分配律是小學四年級學生比較難理解與敍述的定律。如何使學生掌握得更好,記得更牢?我想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要比灌輸得來的記得更牢。因此我在一開始設計了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寬鬆愉悦的環境中,走進生活,開始學習新知。

 教學內容:教材第54~55頁例題,完成“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乘法分配律;通過計算説理,理解乘法分配律。

2、讓學生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培養學生聯繫現實問題主動參與探索、發現和概括規律的學習態度,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遍適用性,獲得發現數學規律的愉悦感和成功

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難點:

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談話:這學期,我們學校鼓號隊又增加了新成員,輔導員柳老師正在為他們準備服裝呢!(課件出示商店場景)

二、展開探索過程

1、初步感知。

提問: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列式後交流反饋解題思路,並藉助圖形加深學生對兩種解題思路的體會。

提問:猜一猜,這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會怎麼樣?

計算驗證:算一算,來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板書等式:(30+25)x4=30x4+25x4

2、類比展開。

(1)出示圖形,讓學生説説你想到了什麼?你能用兩種方法求出6套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嗎?板書:(30+25)x6=30x6+25x6

(2)除了把長方形看成上衣,梯形看成褲子,把它們看成6套衣服,還可以看成什麼?

要求6套課桌椅多少元,你準備怎麼解決?

板書:(100+60)x6=100x6+60x6

3、體驗感悟。

(1)類似這樣的等式還有嗎?你能寫出第4組嗎?

學生舉例後,挑3組板書。

(2)提問:這3組算式相等嗎?怎麼證明?(計算、乘法的意義)

同桌互相檢查剛才寫的算式是否相等。

(3)交流:介紹你寫成功的經驗

引導:你是怎麼根據左邊的算式寫出右邊的算式的?

4、提示規律。

(1)提問:像這樣的等式能寫完嗎?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所發現的規律,在小組裏交流。展示。

板書:(a+b)xc=axc+bxc

(3)板書:乘法分配律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説這個字母式子表示什麼,師小結。

三、鞏固內化

1、在□裏填上合適的數,在○裏填上運算符號。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學生獨立填寫,指名報答案,全班共同校對。指出後兩題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應用。

出示:72x(30+6)= 齊説答案。

出示:(25-12)x4= 可能等於什麼?怎樣才能確認?你能聯想到什麼?小結

2、橫着看,在得數相同的兩個算式後面畫“√”。

(48+52)×13 48×13+52×13 □

40×5+2×5 5×(40+2) □

75×(19+1) 75×19+75 □

40×50+50×90 40×(50+90) □

27×(16+30) 27×16+30 □

獨立完成,小組討論為什麼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相同的。指名報答案,説説第三組兩道算式為什麼是相等的?第四組的兩道算式為什麼不相等?怎樣改一下能使它們相等?

出示打“√”的算式,如果讓你計算的話,你更願意計算哪邊的式子呢?為什麼?小結:有時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四、總結回顧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

1、必做題:想想做做第5題。

2、選做題: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兩個數的和”換成“3個數的和”、“4個數的和”或“更多個數的和”,結果還會不會不變?用合適的方試着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