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十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17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概括要點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作者流露在字裏行間的細膩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對北京胡同文化內涵的品讀

2、概括要點方法的概括

三、教學設想

實施“發現——引導”式教學;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內容,也有助於學生感性理解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學時數為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1、導入

有人説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所學課文涉及到的是一種相對古老的建築——衚衕。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壇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給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寫的序文——《衚衕文化》。讓我們慢慢品讀課文,就象欣賞美妙的音樂一樣去感受它內在的文化氣息吧!

2、解題

讀題,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經驗,充分發揮想象,説説題目告訴了你些什麼內容?

明確:衚衕:小弄(long)堂

(點出了寫作對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衚衕三千六,無名衚衕賽牛毛”

文化:比較下面兩個句子中“文化”的含義

*現在這社會,沒文化是不行的。(知識)

*北京大學有很濃的文化氛圍。(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科學等)

屏示——衚衕與文化的關係:

“當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時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轉移到曾經共存的物品和環境中。過一段時間人們就從這器物和環境中瞭解感受與認識昔日生活形態和精神了。這樣,器物與環境更發生了質變。”

——馮驥才《文化眼光》

3、速讀課文,概括段落要點

圈點每段要點(運用跳讀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師生總結概況要點方法(見板書)

根據要點理總體思路(運用已學過的第二單元閲讀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過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點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

前後兩部分符合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衚衕文化在衚衕這種特定環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衚衕文化的特點(方正——封閉)

對文中幾個極富表現力的詞進行揣摩:

*寫北京人易於滿足的六句話,尤其一個“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師生概括語言特點(見板書)

4、思考:

根據課文倒數第二段的“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衚衕和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這句話,思考作者對衚衕文化的態度。

明確:

態度很複雜既喜歡又否定,結合文章第二部分內容分析。作者畢竟在北京胡同裏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衚衕及衚衕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認識到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對衚衕文化的態度

“過去的總歸要過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無可奈何之中,總有新的希望在生長。”

——汪曾祺《日子就這麼過來了》

5、推薦好書:

為擴大學生閲讀量,瞭解中國的居住文化,瞭解汪曾祺,瞭解其樸素語言裏包含的豐富內涵,介紹下列好書。

屏示:

《中國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老頭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學出版社)

《悠閒的生活藝術》

(汪曾祺等著

貴州人民出版社)

6、佈置作業: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時間,寫下了內涵豐富的《衚衕文化》。從你居住的環境入手,自擬題目,寫一篇短文,但要寫出你對環境的思考,如《農居文化》、《高樓文化》等。

附板書:

衚衕特點:方正

概括要點:

衚衕文化特點:封閉

1、化繁為簡,抓總起句、同總結句、主旨句、關鍵詞等語言特點:樸素、口語化。

2、對若干事物從高一層次文有味兒……説明其共同點感情:無奈中有懷念,化汪批判中有失落。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球”這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朗讀文中角色對話。

3、初步瞭解“地心引力”的知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培養愛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瞭解地心引力的知識。讀好課文。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新課。教師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花果山的桃子熟了,小猴子請他的好朋友小白兔一起吃桃子,可今天他們不用自己動手摘桃子了,地球爺爺已經用他的大手替他們把桃子摘下來了。地球爺爺的手是什麼樣的?今天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認讀生字“球”。

3、學寫“球”字:(課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球”字)怎樣才能把“球”字寫漂亮呢?請學生回答,引導學生髮現“王”變成“王字旁”後的區別。老師範寫,學生書空。

4、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年紀已經很大很大了,他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有45億年了,所以我們稱他是——地球爺爺。(板書: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親切地讀一讀。(齊讀。)誰能和地球爺爺打個招呼?(請學生説,表揚説話親切熱情的小朋友。)

二、創設情境,自讀識字。

1、創設情境,自讀課文。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地球爺爺年紀大了,有幾個字他總是念不準。小朋友,我們能幫助他嗎?(能!)好!巧的是,他念不準的的字就在課文中。我們趕緊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吧。平時自己讀課文時,你會做些什麼?指名説,老師建議:把預習時圈記的生字和詞語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文,老師巡視瞭解學情。)

2、利用情境,認讀生字。

大家準備好了嗎?看,想要摘到花果山上的桃子,就要把這些生字給讀出來,就是這幾個字——(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能大聲地念給出來?指名認讀,隨機正音。(這時,課件上生字的拼音消失。)哎呀,拼音不見了,字也打亂了,現在誰還會讀?(隨機點讀、正音。)

開火車讀,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

3、認讀詞語,引導學生説更多的詞語。

三、情境繼續,研讀對話。

1、大家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到三自然段,説説小猴和小兔在森林裏幹什麼,指導讀好“唱啊,跳啊,真高興!”

樹上的桃子長得怎麼樣?指導讀好“又大又紅”。

2、出示課件,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可口,我們再來讀讀桃子上的詞語,把它摘下來吧!學生讀詞語。

3、小猴想請小兔吃桃子,可是又大又紅的桃子高高地掛在樹上,該怎麼辦呢?認真讀一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指名讀,聽後説説你知道了什麼,讀好“有禮貌的小猴”。

出示桃子掉下的課件,學生説説看到了什麼?你有疑問嗎?

4、自由讀課文的六到九自然段,注意讀好小動物的對話。

集體交流,指名逐個讀,評價提高,最後整合。

重點讀好:

(1)小兔:禮貌;很奇怪(適當加動作。)(2)小猴:很奇怪。(3)猴爸爸:笑着説。速度較慢。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把書立好。

你們想不想知道是怎麼回事?

5、自由讀一讀地球爺爺説的話,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説説聽後知道了什麼?

你讀懂了什麼?集體交流:

(1)地球有地心引力。帶領學生根據詞語初步理解意思,板書:地心引力;

(2)地心引力“很大很大”,“能”做很多事。根據課文,觀看課件,聯繫生活:①説一説“地球爺爺的手能……”

②有表情讀好這句話,讀出自豪高興的語氣。

6、地球爺爺真厲害,你們知道什麼是地心引力嗎?

老師演示磁鐵和曲別針的實驗

學生説説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吸鐵石把曲別針吸過來的力就叫引力,地球爺爺一樣有這樣的引力,不過要比磁鐵的引力大得多。

7、列舉有地心引力的現象,教師演示紙飛機現象,總結地心引力現象。引導學生説一説生活中有地心引力的現象。

能不能把第十自然段讀好?再讀課文。指名讀。地球爺爺的年紀很大,指導讀慢,“很大很大”讀好,教師範讀,學生再讀,指名讀。

補充句子的練習:

地球爺爺的手能讓( ),能讓( ),能讓( )

8、師讀最後一段,學生讀。

説話練習:老師剛講完課,( )。

四、情境小結,拓展閲讀。

聽了地球爺爺的話,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課件播放相關畫面)——340年前的一天,有一個人在果樹下休息。忽然,“撲通”一聲,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這個現象很平常啊,卻引起了這個人的思考,後來他成了一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他是誰——(牛頓。)一隻蘋果給牛頓帶來了什麼呢?大家課後可以問問家長、查查資料、看看書,下次我們再來講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觀察比較,初步感知三角形邊的關係,體驗學數學的樂趣。

(2)運用“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踐操作、猜想驗證、合作探究,經歷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這一性質的活動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體驗“做數學”的成功。

3.情感與態度:

(1)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會從美觀和實用的角度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學會從全面、周到的角度考慮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難點:

引導探索三角形的邊的關係,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袋。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很高興能認識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來自綠影小學的包老師。來之前,我就聽説某某學校的小朋友,聰明伶俐,愛動腦筋,是不是這樣啊?為了表揚同學們在課堂的表現,老師還特地帶來了一些小獎品,瞧,都貼黑板上了。(三張不同顏色的小笑臉)你們喜歡嗎?

如果你能答出老師的問題,老師就讓你上來任意選一個小獎品。你們想選哪一個?有幾種選法?(三種)

如果某個小朋友回答問題特別棒,老師就讓你任意選兩個。有幾種選法?(三種)

教師:真不錯,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已經回答出老師的兩個問題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在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

一、動手遊戲,提出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1號學具袋,看看裏面有什麼?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

學生先猜。

教師:光猜可不行,知識是科學,咱們來動手圍一圍。

學生動手圍,集體交流: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

教師請能圍成和不能圍成的同學分別上來展示一下。

同時板貼:能圍成三角形 不能圍成三角形

教師小結:隨意的給你三根小棒,有的時候能圍成一個三角形,有的時候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看來呀,咱們考慮問題的時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問題:那麼,能圍還是不能圍,跟三角形的什麼有關係呢?

引導學生明白:跟三角形的邊有關係。

教師:對,三角形的邊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探究這個問題呀?

板書課題:三角形邊的關係(讓學生收拾好一號學具袋)

[設計意圖:隨意的給學生三根小棒,讓學生先猜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通過動手圍,發現有的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這不僅激活了學生的舊知,刺激了學生的思維,更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慾望: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跟什麼有關係,怎麼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二、實踐操作,探究學習

1.動手操作。

電腦出示:現有兩根小棒,一根長3釐米,一根長6釐米,再配一根多長的小棒,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教師説明操作要求:

(1)從2號學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兩根小棒、作業紙和實踐操作表格);

(2)在作業紙上有不同的線段,請你用兩根小棒去圍一圍,看看是否能圍成一個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條不同的線段圍一圍);

(3)將數據和結果填寫在表格中,能圍成的用√表示,不能圍成的用×表示。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交流。

教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彙報一下你的操作結果。

請不同的學生彙報,教師在課件中輸入數據和結果。如下圖:

第一邊

長度(cm)第二邊

長度(cm)第三邊

長度(cm)能否

圍成算 式

631×

4√

5√

6√

7√

8√

10×

[設計意圖:既然已經知道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與三角形的邊有關係,所以教師先給出學生兩根6釐米和3釐米的小棒,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到,當第三邊是幾釐米的時候能圍成三角形,直觀明瞭,為後面的探究打好基礎。]

3.集體探究。

第一層次:發現不能圍成的原因。

(1)教師:同學們通過動手實踐,發現1釐米的小棒不能圍,確定嗎?咱們再來驗證一下。

課件演示:當三根小棒分別是1釐米、3釐米和6釐米的時候,圍不成三角形。

教師:為什麼圍不成?你會用一個數學關係式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得出:1+3<6,所以圍不成。

(2)教師:下面我們再來驗證一下2釐米。課件演示。

教師:你發現了什麼?會用一個數學關係式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得出:2+3<6,所以圍不成。

(3)教師:3釐米也不能圍成,是什麼原因呢?課件演示。

提問:它為什麼也圍不成?你會用一個數學關係式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説出:3+3=6,所以不能圍。

(4)提出:1釐米、2釐米和3釐米的小棒都圍不成。大家觀察這三道算式,誰能用一句話説説什麼情況下不能圍成三角形阿?

板書(補上小於等於號):兩邊之和≤第三邊 不能圍成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有了操作的初步體驗,但是不能圍成的原因是什麼,卻還沒有發現。這裏,通過課件直觀、生動的演示和教師及時的啟發、點撥,學生便會很快的發現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個層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邊的性質。

教師:兩邊之和小於或者等於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同學們猜想一下,什麼情況下能圍成三角形呢?

學生猜出: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板貼:兩邊之和>第三邊 能圍成三角形?

同時,教師在旁邊畫上“?”

初步驗證猜想:

教師:這個猜想對不對呢?這需要進行驗證。看看這些能圍成三角形的邊,是不是具備這樣的關係?

教師指着4釐米,問:當第三根小棒是4釐米的時候,誰能來説一説?

同時課件進行演示,得出:4+3>6。 課件演示。

教師指着5釐米,問:那5釐米? 得出:5+3>6

教師點擊:那麼下面就依次類推了。課件依次出現算式:6+3>6 7+3>6 8+3>6 9+3>6

[設計意圖:由於有了“兩邊之和≤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這個結論作基礎,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當“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時候就能圍成三角形。這時教師及時説明,這只是猜想,要經過驗證才能判斷它是否正確。]

第三個層次:引發矛盾,突破難點。

教師指着表格,質疑:你們有沒有發現問題啊?咱們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得出9釐米不能圍,可是9+3>6呀,這符合我們剛剛得出的結論啊?

先讓學生説一説,然後進行課件演示。

教師:9和3這組的兩邊之和是大於6,可是它能圍成嗎?(不能)(課件演示確實不能圍成。)

教師:我們再換一組看看,3和6這組的兩邊之和第三邊9比,什麼關係?(相等)

教師:那還要看哪一組?(6和9的和與3比)

引導學生明確:只通過一組來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全面嗎?那應該怎麼説?

引導學生得出“任意”兩字。

[設計意圖:9+3>6卻圍不成三角形,這一下就給學生製造出了矛盾衝突,學生就會立刻思索這三邊到底還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從而發現只通過一組兩邊的和來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須要看三組,這樣“任意”在這裏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個層次:再次驗證,明確三角形三邊的關係。

教師:下面我們利用這個結論再來驗證一下,這些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是不是都具備這樣的關係?每個同學選一個你喜歡的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交流,集體彙報。

第一邊

長度(cm)第二邊

長度(cm)第三邊

長度(cm)能否

圍成算 式

6 31×1+3<6

2×2+3<6

3×3+3=6

4√4+3>6 3+6>4 4+6>3

5√5+3>6 3+6>5 5+6>3

6√6+3>6 3+6>6 6+6>3

7√7+3>6 3+6>7 7+6>3

8√8+3>6 3+6>8 8+6>3

9×9+3>6 3+6=9 9+6>3

10×

……

教師:在同學們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兩字,通過再次驗證後,發現它就是一條正確的結論。(教師擦掉“?”)咱們來一起讀一遍。

[設計意圖:加上“任意”兩字以後,結論是不是就正確了呢?這時,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驗證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是不是具備這樣的關係,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邊的關係的理解,也讓學生充分經歷了“猜想—驗證—結論”這一科學的學習過程。]

第五個層次:找出判斷不能圍成的簡捷方法。

教師:在這些不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中,它們也應該有幾組算式?(3組)

那我們在判斷它能不能圍成的時候,是不是要把三組算式都找出來啊?

引導學生明確:只要找到一組不符合能圍成的條件就可以了。

教師:誰能快速地説出‘10’不能圍成的原因?

[設計意圖:怎樣最快的找到不能圍成的原因,在這裏也應該讓學生明確。方法最優化應隨時有效地滲透在教學環節中。]

第六個層次:再次驗證“任意”,將結論從特殊擴大到一般;同時發現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簡單方法。

(1)教師:剛剛咱們是給3釐米和6釐米尋找能圍成三角形的第三邊,得到這樣的結論的。那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都具備這樣的關係呢?

教師演示課件,隨意拖拉兩次,讓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説出三邊的關係。

[設計意圖:一開始的研究,是從給定的3釐米和6釐米的兩邊着手的。在這裏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將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讓學生明白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都有這樣的性質。]

(2)提出:在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時候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計算三組啊?

讓學生先充分地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髮現:因為較小的兩邊的和都大於最長的邊了,那麼用最長的邊加一條較短的邊,就一定大於另一條短邊了。所以呢,這要把只要把較小的兩條邊加起來這一組進行判斷,就可以代表三組了。還需要每組都判斷嗎?

[設計意圖:我以為,在全體學生都已經掌握的基礎上,肯定會有少數學生髮現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訣竅。教師的設計應當顧及到這樣的學生。所以,在這裏可以及時地引導全體學生都掌握簡單方法。]

三、深化認知,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1.輕鬆小遊戲。

教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是棒極了,老師為了表揚大家,給你做個小遊戲,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説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兩米多,你相信嗎?為什麼?

請兩個學生上來跨一步。

先讓學生充分的交流。

教師: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釋一下嗎?

課件演示:兩腿和地面跨出的距離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教師:可是有個人説,我可以。你們知道是誰嗎?

出示姚明圖片,身高:226釐米;腿長131釐米。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的形式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地把本課的知識內容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同時薰陶學生逐步達到“會學”數學的境界,並再次向學生滲透看問題要全面的原則。]

2.判斷:下面哪組的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單位:釐米)(有圖。)

(1)3、4、5 (2)3、3、3 (3)3、3、5 (4)2、6、2

[設計意圖:這道基礎題的練習,既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鞏固,同時引導學生利用簡單方法快速地進行判斷。]

3.兒童樂園要建一個涼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現在已經準備了兩根三米長的木料,假如你是設計師,第三根木料會準備多長?並説明理由。

[設計意圖:“從問題中來,到問題中去”,讓學生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並從美觀和講究實用的角度出發,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全課小結,從考慮問題要全面,引出第三邊的取值範圍

[設計意圖: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範圍的建立的確是有一定困難的。再次呈現前面的研究表格,這些數據是具體的,教師提出:“3.5釐米行嗎?3.2呢?3.1呢?3.01呢?不斷地向3逼近,學生自然會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該怎樣表述呢?“比3釐米長”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學生不難得出“又必須比9釐米短”。這樣層層遞進的啟發引導,發散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有機地滲透了無限逼近的數學思想,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⑴認識淑、撅、叟、滌4個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⑶⑶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説過索溪峪嗎?索溪峪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區,是張家界的一個主要風景區,它以奇特風光而著名。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走進課文,隨作者一同去感受一下索溪峪風景區奇麗的風光。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索溪峪的野,知道這是一篇寫什麼的文章嗎?看峪怎麼寫?溪字很容易寫錯,請你用手指在桌上寫一寫。讀了課題,想知道些什麼?

那課題中的野字為什麼加引號?為什麼的本來意思是什麼?在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如果不知道,那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了解野在文中的意思。

(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飾?)

二、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由地、快速地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讀完課文,你有什麼樣的印象?

3、文中哪些段能概括全文意思?還有嗎?哪些地方在進行具體描寫?知道這種寫法嗎?(首尾呼應)文章是什麼結構?(總──分──總)

4、現在,我們來看看剛才自學的情況?

出示課件:我來讀讀。

老叟、盪滌、撅屁股、斷壁懸崖、拔地而起、膽顫、磅礴、千峯萬仞、綿亙蜿蜒、隨心所欲、不拘一格、旁逸斜出、崛起、窈窕淑女。

5、能理解這些詞語嗎?你知道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默讀課文,想想索溪峪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野)

課文通過那幾個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

瀏覽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抽答:你讀懂了什麼?

板書:

山、水、動物、人。2、以四人組選擇喜歡的一部分,研讀、交流、討論、再勾畫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的。

抽4人組讀,喜歡這部分的同學也可以一起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⑴賞析山是野的:

①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看圖(課件3),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②從圖上可以出山有什麼特點?山驚險在哪兒,用筆在書上畫出能突出驚險的詞語。讀句子,學習描寫方法。這段話作者怎麼來描寫山的特點,老師範讀這部分,學生讀,喜歡這部分的學生再讀。

③圖上的山給人什麼印象?能用書上的詞説嗎?這是一種怎樣的美?(磅礴),抽讀,小組讀(齊讀)。再看這段話作者又是怎樣進行描寫的。

④從圖上看,這些山的形態怎樣?誰來讀讀這段話?女同學再來讀一讀,其餘同學體會一下,這段話寫出了山的什麼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再來看看作者又是採用怎樣的方法進行描寫的。

⑤小結:

(從高而陡的角度體現一種驚險的美,從山峯綿亙蜿蜒體現一種磅礴的美,從山的形狀怪異多變的角度體現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作者採用抓特點,先總的概括再具體描寫的方法。對索溪峪的山進行形象的描寫。

(先概括特點,再具體要求描寫。)板:總──分。

用一句話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説説:索溪峪的山真是──,板:姿態各異。

剛才我們用了哪些學習方法來學習這部份內容?

⑵用剛才學習方法,感受水的野:

①抽4人組代表説本組劃出最能體現索溪野的句子。

出示課件5:索溪峪像一個去了。

男孩子跟他(她)一起讀這個句子,全體再讀一次看圖課件6。

②你覺得索溪峪的水野在什麼地方?在常人眼中這溪水是什麼樣子?(溪水彎彎曲曲,一路朝前流去)為什麼讀課文時你覺得它野趣十足?(引導體會表達效果:抓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用擬人的.手法進行描寫),你會用一會兒一會兒説一個句子嗎?

③這段話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想象?

索溪峪是一個野孩子,山路是它哥哥,樹木是它大叔,石頭是它弟弟。

④用一句話説説你的感受,説説索溪峪的山真是──(板:蜿蜒變化)

⑶體會野物的野:

瀏覽第4自然段,拿筆用──劃出體現野趣的句子。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猴子不懼怕人類與人類有着特殊感情?(板:自由自在。)

⑷體會人的野:

人們親自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猴子的十足野性,也變得野了。

同桌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哪一個詞最能看出這一點?

板:

返樸歸真讀帶有這個詞語的句子:人們,會在俗氣。

怎樣理解返樸歸真這個詞?

(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

課文中怎樣寫遊人返樸歸真?用自己話説。

⑸齊讀最後一段,要求有感情朗讀:

作者在這樣境界是完全被感染了,感覺此時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快慰,從未有過的清爽,哪個詞最能説明作者這時的感覺?(盪滌)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讓我們隨着攝像鏡頭,再一次來欣賞索溪峪的野(出示課件)

五、總結(出示課件)

啊,索溪峪確實是野的,這裏的山野、水野,這裏的野物野性十足,連來這裏遊覽觀景的遊人也返樸歸真,漸漸變得野起來,它的野盪滌着作者的胸懷,你感受到了它的野嗎?這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天然的美。

板:

天然美現在你們知道課題中的野是什麼意思了嗎?

(不經過人工雕琢,一切順其天然,返樸歸真。)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作者怎樣的描寫方法?

(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前後照應)還學到了什麼?知道作者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嗎?

(通過描寫索溪峪奇麗的風光,讚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遊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領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實,在我們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很多的風景名勝,很多美麗的地方,如險要的華山、秀美的桂林、神祕而質樸的西藏,還有咱們美麗的爐霍,願你們有時間用心去感受,去欣賞,更希望你們能像作者一樣用自已的語言去表達你眼中的美!

【板書設計】

山姿態各異

索溪峪的野水蜿蜒變化天然美

動物自由自在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唱“學習雷鋒好榜樣”。同時,課件出示雷鋒畫像。

2.教師講雷鋒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我們瞭解了雷鋒,可是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歌,板題“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師指導讀“雷鋒”。

二、讀文識字

1.雷鋒叔叔知道你們這樣想念他,特意給你們送來了禮物,看一看。(出示課文投影字幕)

2.這首詩很好聽,你想怎樣讀?(學讀、同桌讀、小組賽讀等)

(1)如果你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學生回答)

(2)學生自由讀。(自學生字)

(3)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説説你在哪裏認識這些字的?(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經驗和願望,對識字量大的同學給予鼓勵)

(4)利用生字卡在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5)認讀帶拼音的詞:雷鋒、叔叔、曾經、泥濘、鳥窩、邁步、荊棘、花瓣、螢火蟲、尋覓、需要。(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6)摘掉拼音,你還認識他們嗎?你來試一試。(去拼音讀詞)

3.遊戲鞏固:把生字卡放在板槽中,指兩名同學,教師説字,兩名同學迅速取出相應的字並組詞,其餘的學生取出自己的字卡組詞。

4.對重點的字分析字形、正音:“鋒、曾、濘、晶瑩”都是後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濘”讀四聲。對容易出錯的字多讀幾遍。

三、指導寫字

1.指導觀察要寫的字的字形,分析字形特點。(需、邁、叔、鋒、濘)

2.教師範寫“滴”右半部不要寫成“商”。“泥”右下部應先寫撇,再寫豎彎鈎。“濘”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3.學生練寫(放音樂)

四、初讀課文

1.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2.小組四人輪讀,評議、正音。

3.試着背一背,對背得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五、總結本課內容,説出體會

六、拓展延伸:把你知道的雷鋒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2.訓練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趕驢人在驢子的脖子前掛一塊肉,驢子為了吃到那塊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驢子始終也追不到那塊肥肉。

二.整體感知

1.範讀(關注字音、節奏)

2.自讀(注意讀準字音、節奏、圈畫疑難)

3.個別朗讀,同學互評

4.集體朗讀

三.合作探究

1.疑難字詞,小組交流,班級互助

2.根據幻燈解決重點詞句

3.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同時思考導致驢悲劇的原因有哪些。

預設:

(1)好事者(2)老虎

(3)驢本身(4)黔地

4.你認為哪個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話概括)

預設:

(1)好事者帶來且無用;不帶,或帶而用,則不會出現此悲劇

(2)老虎要吃它,驢並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動入侵(直接原因)

(3)驢本身無能,僅一“鳴”、一“蹄”。(根本原因)

(4)黔地,沒有挖掘驢的價值

注:由預設2、3理清結構,解讀課文

①虎對驢的態度前後有何變化(看圖找出文中相對應的句子,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深層挖掘虎的心理)

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覺無異能——終不敢搏——技止此

畏---疑---恐---不奇---怕---喜(結合畫面,試背課文)

②面對兇悍的老虎,驢有何反應

“鳴”“蹄”(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③觀看flash影片《黔驢技窮》,概括虎、驢的形象

驢:軟弱無能狂妄自大遲鈍麻木愚蠢虛榮

貌似強大外強中乾

虎:勇敢大膽謹慎小心觀察仔細狡猾敏捷

小結:好事者與老虎包括黔地,作為外因在這場悲劇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在驢自己.文章標題是《黔之驢》,但着力多的卻是虎,是否偏題,標題可否改為“黔之虎”(學生討論)

以虎襯驢

5.作者為何要塑造驢的形象,通過什麼方法來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體裁)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説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和韓癒合稱為“韓柳”,被譽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為揭露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殘暴兇殘,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背景:《黔之驢》是柳宗元被貶官時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則。《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作品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6.有人説,“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雖很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作者除了諷刺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以外,還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1)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點能戰勝它。

(2)透過現象看本質

(3)知己知彼

(4)不虛榮買弄

(5)正確估計對手

(6)堅持,不放棄

四.拓展: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3.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新的發現,新的疑問、新的觀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活動準備

對話框、雲朵和放大鏡標記若干

三張大圖,第一張:老虎躲在大樹後,露出兇惡的腦袋和鋒利的爪子,三隻奔跑的兔子;

第二張: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三隻兔子分別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

第三張:大象用鼻子噴老虎,三隻兔子拍手笑。

活動目標

在符號標記的提示下嘗試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愉快地與同伴分享。

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要請你們和我一起講,聽聽誰講得完整、講得生動、講得有趣。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張圖)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三隻兔子在幹什麼?猜猜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揭去遮擋老虎的小圖):原來有一隻兇惡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結果怎樣?猜猜看,兔子是怎樣逃離虎口的?到底是誰救了小兔子?怎樣救的?(出示第二幅圖)請幼兒講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師:老虎追到河邊,大象會怎樣對付老虎?(幼兒猜測後,教師揭去遮擋“大象用水噴老虎”畫面的小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講清楚,每幅圖都要講到,看誰講得完整。(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你們覺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説清楚了嗎?

教師總結:三幅圖都講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講清楚了,這個故事就講完整了。

三、出示對話框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小兔子旁邊放一個對話框):老虎在追趕兔子的時候。兔子會喊什麼?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説行不行?應該怎樣説?(着急、有力、快快地説)我們來試一試、學一學,大象在聽到小兔子的求救聲後會説什麼。

教師(在第三幅圖上的小動物旁邊分別放對話框):這時候,老虎會説什麼?大象會説什麼?小兔子又會説什麼?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小動物説的話全部講到故事裏去,試一試吧。(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故事講得好不好?好在哪裏?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加入角色之間的對話,故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

四、出示放大鏡和心裏想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你們剛才都講到了這隻老虎,讓我們仔細看看這隻兇惡的老虎,它的眼睛怎麼樣?嘴巴和牙齒是怎樣的?老虎看到兔子,心裏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符號標記)(啊!這三隻兔子真肥呀,正好讓我填填肚子!)

教師(在第三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剛才還很得意的老虎,現在是怎樣的?(嚇得用爪子擋住了臉)心裏又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標記)(今天真倒黴,兔子沒吃到反而被大象噴得滿臉是水。)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放大鏡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裏想的都要講到故事裏去,看誰講得生動,你們試試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他講得好嗎?哪裏好?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把小動物的樣子、對話和心裏想的都編到故事裏去,故事就會講得很精彩。

五、給故事取名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簡析

《我叫足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7課。這篇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課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足球的形狀及產生的時間。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紹了足球運動起源於中國。第三自然段主要講了踢足球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運動。

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對朗讀感興趣,但閲讀能力不強;對運動感興趣,但對足球比較陌生。

設計理念

讓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能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

教學目標

1.能喜歡閲讀課文,並把課文讀流暢。

2.初步瞭解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激發喜愛足球、熱愛運動的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認識1個偏旁,會寫慶祝兩字。

教學流程

一、啟動激趣。

1.由學生向老師自我介紹開始,激發説話的慾望和積極性。接着,請學生介紹足球。師扮成足球:今天你們可以叫我什麼?或足球先生,或足球老師。

【通過角色的轉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板書課題。)

2.足球老師(師手捧足球)走近學生,讓學生親親自己,摸摸自己:説説我長得什麼樣?讓學生對足球外形有一個認識。你們想了解我的過去與現在嗎?引起足球的自我介紹(課文內容)。聽完介紹可説説知道了什麼,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3.創設閲讀情境:一起到綠茵場上去看看我的身姿(放VCD,《98世界盃》的精彩剪輯),球場因為有我而精彩,球迷、隊員因為有我而興奮、激動、瘋狂,我的威力多大啊!你們想加入我們足球的行列嗎?好,誰要能把足球的自我介紹讀得很流利,我足球老師就歡迎你的加入!

二、主動認讀。

學生自由放聲讀,師巡迴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

三、聯動合作,能動內化。

1.請學生選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或最拿手的讀給大家聽。

老師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推進朗讀,如:歡迎你的加入(與之握手)!祝賀你,成為足球的一員(擊掌)!好棒哦,足球老弟(翹大拇指)!請進入足球王國(邀請式)!或者是:有希望,再練練!×××,加油!也可以是學生相互評價,促進朗讀的提高。

2.課間活動:為了慶祝大家加入足球王國,老師帶來一段音樂讓大家輕鬆輕鬆,可以動一動,唱一唱,扭一扭(放《生命之杯》),師生一起跳。

介紹這首曲子,並介紹中國隊在20xx年10月7日走向世界以及參加今年世界盃的有關情況,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鼓勵學生質疑提問:關於足球,你還想了解什麼?帶着問題走向課外,去釋放對足球的熱愛之情。

四、互動識字。

1.創設情境:今天,我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個朋友足球,你們高興嗎?用什麼方式表達?(學生用歡呼、擊掌等各種形式慶祝。)

(板書:慶祝。)

2.聯繫生活,你還在哪裏見過慶祝兩字?(慶祝春節,慶祝元旦,慶祝香港迴歸)這麼多地方要用上這個詞兒,它真是個神奇的詞兒,想寫好它嗎?

3.生寫字,師指導。

4.師生反饋,同桌評價,互相提高。

課後總結

米盧先生用他享受足球,快樂足球的理念把中國隊帶入了世界盃,圓了我們40多年的夢。我們是否也能用享受語文,快樂語文的理念來圓我們語文教學的夢呢?本堂課的設計,我就努力地嘗試着把它放到學生生命的長河裏,試圖成為一顆小石子,激起一朵小小的美麗的浪花,甚而能再泛起圈圈的漣漪,讓課堂能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讓教材活起來。

教材是課堂的重要資源,是學生的一個獨立的對話夥伴,它可以憑藉符號信息向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刺激,發出對學生心靈的呼喚。《我叫足球》是一篇以第一人稱寫成的可愛的説明文,讀來又像生動的故事,與孩子的心靈非常貼近,我們應該好好地挖掘教材的內涵。我通過自己角色的轉換和情境的創設,由聽我介紹到學生自己去讀悟課文,完成與文本的親切對話,讓文本成為一個有聲的朋友,使教材變得鮮活。但是,教材又只是閲讀和閲讀教學的憑藉,要用好教材,又不能只依靠教材。所以,我藉着這篇課文,和學生一起走入了一個更為廣闊、更充滿活力的足球世界,讓孩子熱愛足球,讓足球走進孩子的生命之中。也許,生命會因此而更精彩。

二、讓學生動起來。

學生是閲讀的主人,只有讓他們真正地動起來,才能使他們有所收穫和啟發。

1.內部思維動起來。

在看過足球場上精彩的一幕幕後,學生帶着滿腔熱情迫不及待地進入了閲讀。這時,他們的目標是讀流利,這就必須要靠自己動腦、動口,進入符號世界,加工處理符號信息。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他們的思維無形地活躍着。再有,我讓學生説説小腦瓜裏的問題,還想了解什麼?培育他們的問題意識,不斷激起學生問題的漣漪。一堂課的結束,不但使他們充滿了喜悦與滿足,並且充滿激情地投入更為廣闊的空間,來回應、拓展課堂生活。

2.外部肢體動起來。

我們培養的學生,應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聽聽歡快的音樂,自由奔放地動一動、唱一唱、扭一扭,愉悦了身心,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握手、擊掌中,我們傳遞着快樂與友情,表達着對課堂的喜愛和對足球的熱情,讓個性得到張揚。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能力目標: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重點:體會夾竹桃的妙處,感受植物之美。

難點:懂得作者為什麼喜愛夾竹桃。

 教法:讀中感悟。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蒐集有關夾竹桃的資料。

流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倒入閲讀,激發興趣

直接板書夾竹桃,齊讀課題,簡介、順勢引入課文。

三、初讀課文,讀順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生字新詞,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每段文字分別寫了什麼?

2.默讀課文,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的呢?

五、精讀課文能,領悟夾竹桃的“妙處”。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夾竹的哪些“妙處”引起了作者的喜愛?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夾竹桃是怎樣的?

3.讀了課文,你也喜歡夾竹桃嗎?為什麼?

六、領悟寫法,學習表達。

1.作者在表現夾竹桃的時候,運用的是什麼寫法?明白作者運用了對比和反襯的方法。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積累內化: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

三、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認識本課中的7個生字。

2.根據課文內容天空。

客人一走進大門,()的是一陣幽香,()的是()似的葉子和()或()似的花朵。

3.造句: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實踐活動:

請你選擇一種植物,用自己話描繪它。

板書:

總起:留戀和回憶

夾竹桃花色:紅白相映,奇妙有趣

花期及幻想:一年三季,一聲不響,月光之下

總結:愛上夾竹桃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對話,抓住“喊、驚奇、奇怪”等詞語指導讀出句子的語氣。

2.學習用換詞、看圖片和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絢麗多彩、花朵簇簇、懊喪等詞。

3.重點理解“這是多麼美好的禮物啊!”這句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題目入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同時對課文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1.創設情境,理清人物關係。

從前,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有一條長長的小路,小路從森林的這一頭一直延伸到另一頭,小路兩邊分別住着:鼴鼠一家、刺蝟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森林裏還住着一位熱心的郵遞員黃狗

1.學生邊聽教師講故事,邊梳理人物關係?

1.有一天,郵遞員黃狗在門口喊:“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 課件出示:郵遞員黃狗在門口喊:“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

2.指導朗讀:“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讀出喊的語氣。

3.聽到郵遞員黃狗的呼喊,鼴鼠先生從郵局領回的包裹裏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默讀課文的第3-5自然段,從課文中找找答案。 默讀課文3-5自然段,思考:長頸鹿大叔給鼴鼠先生寄來一個怎樣的包裹?

4.指名彙報,課件出示: 鼴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去,問松鼠太太:“長頸鹿大叔寄來一個包裹,請您看看,是什麼東西?”

指導學生讀松鼠太太的話,讀出虛心的話氣。

松鼠太太拿過包裹一看,裏面空空的,什麼也沒有。原來,包裹不小心被弄破了,裏面的東西都漏掉啦!鼴鼠先生很懊喪。帶上表情讀出“懊喪”的語氣

二、體會語氣

1、讀句子:郵遞員黃狗在門口喊:“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

2、讀出“喊”的語氣。

3、彙報交流,讀鼴鼠先生的話,讀出虛心的語氣。

4、感受鼴鼠先生的懊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