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蟋蟀的住宅》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蟋蟀的住宅》優秀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蟋蟀的住宅》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蟋蟀的住宅》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蔽、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蟋蟀是怎樣建成住宅的,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昆蟲嗎?你們捉過蟋蟀養過蟋蟀嗎?你聽到過蟋蟀的鳴叫嗎?哪位同學能把自己瞭解的情況説一説。

自由讀文、瞭解內容

1、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在讀課文時還要圈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詞。

小組交流、集體修正

1、利用或詢問同學的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詞,也可把自己圈畫出來的生字、詞讓小組的同學認讀和理解,有爭議的或不會得再問老師。

2、小組內的同學説一説文章的主要內容。

3、選取兩名同學彙報小組的交流所得,然後集體修正和補充。

分段朗讀課文、明確文章層次

1、分別朗讀“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住宅的”兩部分。

2、把自己作為蟋蟀,向同學們介紹自己住宅的特點和建造過程。

3、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讀一讀。

細讀課文、提出問題

1、邊讀邊思考,在讀懂的文字旁邊寫上見解和感悟。

2、標記出不理解的句段並提出問題。

小組交流並解決問題、老師歸納關鍵疑問。

1、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老師歸納出具有共性的重點問題。

如:法布爾為什麼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稱作“巢、洞、窩”,而是把它稱作“住宅”呢?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是怎樣選址的?它的住宅有什麼特點?蟋蟀是怎樣挖的?他的住宅為什麼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2、小組交流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老師隨時介入討論,和學生共同解決問題。

整理問題、留作預習任務。

1、記錄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問題,在小組內找一個合作伙伴,利用預習時間共同解決這些疑問。

2、觀察一種小動物,記錄它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

第二課時

複習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幾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老師要求兩個同學合作解決,大家遇到困難了嗎?那麼請大家回答下面的問題。

問:住宅一般指誰居住的地方?為什麼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稱作“住宅”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見過這樣的寫法嗎?你使用過這種寫法嗎?

問:為什麼説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過程艱辛、工具簡單)

讀課文、畫“住宅”

1、帶着問題讀課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畫出重點詞句加以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反覆的讀一讀。

2、老師出示一張有錯誤的蟋蟀住宅圖,讓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兒。

3、拿起畫筆,畫出正確的住宅示意圖,注意體現蟋蟀住宅的特點。

4、展示自己的作品並抓住課文裏的重點詞,以“我的家”為題説一説自己畫出的內容。

5、師生進行評議,並把最好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品味重點詞語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這一點和大多的昆蟲不同,那麼蟋蟀是怎麼做的?其他昆蟲又是如何做的呢?

(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關鍵詞進行體會)

2、誰能聯繫上下文並結合自己讀課文的體會説一説“隨遇而安”的意思?

3、反覆讀“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一句,你還能體會到什麼?

品讀句子、體味情感、領略文章內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1、先體會這一句該怎樣讀,然後自己試着讀一讀,指名讀,教師範讀。(讀出讚美)

2、根據這句話提出問題:

(1)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什麼樣的?

(2)為什麼説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3)作者為什麼能把蟋蟀建房子寫的那樣形象、具體呢?

3、解決問題

步驟:(1)讀課文畫出描寫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並説一説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當作蟋蟀,想象是怎樣建造住宅的,小組內説一説。

(3)聽完了介紹,交流一下感受。

(4)體會朗讀,讀出對蟋蟀不辭勞苦建造住宅的讚美之情。

4、用作者的話和自己的話分別讚美蟋蟀。

步驟:(1)找出文中三個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用自己的話表達對蟋蟀的評價。

學習“資料袋”

讀“資料袋”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穫。

小練筆

借鑑擬人化的寫法,寫一篇有關小動物或小昆蟲的短文。

《蟋蟀的住宅》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篇2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住宅是怎樣建築的等方面的知識,讚揚了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根據高年級的閲讀要求,本課主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把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的建造過程寫得具體,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敍述的方法。為此,本課可以通過“畫一畫”、“説一説”、“寫一寫”的方法進行教學。

一、畫一畫

在整體把握課文,理清文章層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自讀課文,畫出蟋蟀住宅圖,然後進行交流。

1、反覆閲讀課文,畫出蟋蟀的住宅圖。

學生要想準確完整地畫出蟋蟀的住宅,就必須主動地、細緻地閲讀、理解課文,這樣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探究,順利地將第2—7自然段貫穿在一起,深入把握了蟋蟀住宅的特點。

2、小組交流,合作補充。

學生在認真讀書,自我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有利於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然後全組合作,這樣畫出的蟋蟀住宅圖會更加準確、完整,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3、全班交流,提高認識。

在小組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由小組代表向全班介紹修改後的蟋蟀住宅圖,其他小組的同學也可以隨意發言,提出異議,但要求發言雙方都要為自己的觀戰從課文中找出依據。遇有爭議,師生可再讀課文,尋找答案,從而使全體學生在交流爭論中進一步加深理解,提高認識。

二、説一説

課文第8、9、10自然段主要介紹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這一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形象,可以直接引導學生自讀課文,以一隻蟋蟀的身份,用自己的語言,形象生動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如何來建造住宅。要求自由想象,適當擴充,並輔以動作和表情。

1、自讀課文,自由想象。

學生要想以蟋蟀的身份形象、生動地進行介紹住宅的建造過程,除認真細緻地閲讀理解課文外,還要充分展開想象,揣摩蟋蟀工作時的動作、心理,補充蟋蟀的內心活動,這幾乎是在重現課本內容基礎上的童話創作,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極大地發展學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以及表演、表達能力。

2、全班交流,觀摩領會。

學生在自我表達的基礎上,觀摩他人的表演、表達,不權能相互學習豐富口頭語言及體會蟋蟀吃基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三、寫一寫

通過“畫一畫”、“説一説”,學生完成了由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的“讀”的任務。然後,教師可引導學生跳出文章的內容,變換“讀者”的角色,站在作者的角度,重新審視這篇文章,學習作者留心觀察週轉的事物、抓信事物的特點進行敍述的方法,練習觀察、描寫一種小動物,進行知識遷移,從而實現由思想內容反顧語文文字,完成“寫”的任務,使語文教學“走上一個來回”的目的。

1、轉換角度,重審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遵循“確定中心——選擇材料——佈局謀篇——語言表達”的程序,進行理性研究,重點探究“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敍述的”,從而使學生的閲讀再上一個新層次。

2、知識遷移,練習寫作。

學生學習《蟋蟀的住宅》一文的寫法,觀察描寫一種自己熟悉或喜歡的小動物,從而達到學以致用,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提高寫作的能力。

總之,本課重在通過“畫一畫”、“説一説”、“寫一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手、嘴、腦多種感官並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蟋蟀的住宅》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隧道、隱藏、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4、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2、品味關鍵語句,體會作者運用的擬人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收集有關蟋蟀的文字、圖片資料和作者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1、昆蟲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們經常聽到蟬在窗外高歌。昆蟲界中,除了蟬擁有優美的歌聲外,還有一種昆蟲也常常給我們帶來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聲)蟋蟀的唱歌非常出名,但它還有一樣東西非常出名,是什麼?(蟋蟀的'住宅)

3、齊讀課題,用自己的話説説住宅是什麼意思。

4、學生彙報:

學生甲:我家的房子。

學生乙:人居住的房屋。

5、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嗎?看到題目,你會有什麼疑問?

6、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7、那我們今天就帶着這些疑問,跟隨法國作家法布爾一起參觀“蟋蟀的住宅”

二、自由朗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投影生字,多種方式朗讀(開火車讀,齊讀,指名讀)

重點指導:

讀音歸類:

平舌音和翹舌音:

翹舌音:宅、慎、址;平舌音:擇、搜

多音字:扒

書寫:蔽、搜、傾、拋

3、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借用工具書解決。

隱蔽:藉助別的東西遮蓋掩藏

隨遇而安: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慎重:謹慎認真

柔弱:常指體弱,易感疲勞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細查找

隧道:埋置於地層內的工程建築物

耙掃:打掃

三、理清課文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作者觀察了什麼?有什麼發現?

2、學生彙報:

學生甲:蟋蟀的住宅

學生乙:蟋蟀是怎樣建築住宅的。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1)蟋蟀出名的原因

(2—6)住宅的特點

(7—9)如何建築住宅。

四、熟讀課文,瞭解住宅特點。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小組討論:作者觀察蟋蟀發現了什麼?

2、學生彙報:

蟋蟀和其他昆蟲不同,不肯隨遇而安。

3、教師追問:隨遇而安是什麼意思?聯繫上下文用自己的話説説。

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4、學生彙報:

1、慎重選址

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温和的陽光。

(其他昆蟲的隱蔽所是怎樣的?)

2、自己挖掘

除了選址慎重外,蟋蟀還有什麼與其他昆蟲不同?

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卧室。

小結:通過對比,作者發現蟋蟀的住宅選址慎重,而且是自己挖掘,這也是蟋蟀的洞穴叫住宅,而其他昆蟲的洞穴叫隱蔽所的原因。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作者觀察了蟋蟀什麼?

2、導入:我們向別人介紹自己家的住宅的時候,會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

學生説説自己的介紹順序。

二、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現在作者法布爾就向我們介紹他發現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讀3-6自然段,思考:作者發現了什麼?他是怎麼介紹的?

2、學生彙報:

外部: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叢中隱藏着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裏也立刻就會幹。(擬人的手法)

門——隱蔽

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門。(比喻的手法)

平台——平坦

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台。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擬人手法)

3、齊讀第五自然段,教師追問:這些都是從哪一方面介紹蟋蟀的住宅?(外部)

內部:

介紹完蟋蟀的外部後,作者又發現了什麼?

內部:簡樸、清潔、乾燥、衞生

三、蟋蟀建築住宅的過程

1、自由朗讀7-9自然段,思考:為什麼説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呢?抓住關鍵詞句,説説你的感受。

2、學生彙報:

動工時間:十月,秋天初寒

挖掘過程:

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踏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後面,傾斜鋪開。(挖掘工具柔弱)

蟋蟀鑽在土底下幹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着外面,觸鬚輕微地擺動。(勤勞,作者觀察細心)

長時間修整

餘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温和,太陽曬到它住宅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裏面不斷拋出泥土來。(勤勞)

3、再次朗讀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築住宅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法布爾先生經過長期、細心地觀察,發現了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建築過程,他像介紹朋友的住宅一樣,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蟋蟀的住宅,讓我們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板書設計:

7.蟋蟀的住宅

選址慎重、自己挖掘

住宅特點 外部:隱蔽、平坦(不肯隨遇而安)

內部:簡樸、清潔、乾燥、衞生

動工時間:十月

如何建築  挖掘過程(勤奮)

不斷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