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1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圓的周長。

2.理解並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和近似值。

3.經歷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的過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能進行正確計算。

4.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體驗成功,增強信心。

5.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準確計算圓的周長。

三、教學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四、教學準備:老師:課件、直尺、一元硬幣、水桶、易拉罐、紙剪的圓、繩子等

學生:2個大小不同的硬紙圓片、直尺、綵帶、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認識圓的周長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看過《米老鼠和唐老鴨》嗎?

師:今天黃老師把這兩位“巨星”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咱們鼓掌歡迎它們的到來好不好?(生齊鼓掌!)

師: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跑步,唐老鴨沿着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着圓形路線跑。到底誰跑得路程長呢?

2.遷移類推

師:(讓學生自由發言後説明)究竟它們誰跑得路程長?如果給你有關數據你能裁定誰跑得路程長嗎?

(1)師:誰來説説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麼?(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2)師:誰再來説説什麼叫正方形的周長?你會求正方形的周長嗎?(圍成正方形四條邊長的總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等於邊長×4。)

師:知道邊長×4的含義嗎?(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係,周長是邊長的4倍。)指名説。

(3)師: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圓的周長)

師:很好!那什麼叫圓的周長,又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願意嗎?(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幣、易拉罐等物品,從這些物體中找出一個圓形來,互相指一指這些圓的周長。

師:誰能概括一下,什麼叫做圓的周長呢?小組討論後指名答。

(完成板書: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師:(出示一教具圓片)誰來説説這個圓的周長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長?指名學生邊演示邊説。誰再來説説。

3.實際感知

師:請同學們拿起圓形紙片,小組之間互相指一指、説一説圓片的周長。

(二)測量圓的周長

1.師: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很容易尺量計算,大家猜猜圓的周長用尺量計算方便嗎?(不方便)

師:(出示教具圓片)那有什麼辦法呢?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量出一號圓的周長,並把數據填寫在實驗報告單相應的表格中。聽明白了嗎,開始。(小組活動)

2.小組彙報:(預設)

(1)師:哪個小組願意來彙報?

【方法一:用線繞

師:誰來與老師配合繞給同學們看看?

(師生合作用繞線的方法去測量圓周長)

師:這樣繞了以後,怎麼就知道了圓的周長呢?(生説明)

師:(課件補充説明)用線繞圓一週以後,捏緊這兩個正好連接的端點,把線拉直,這兩點之間線的長就是什麼?(圓的周長)(2)師:除此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方法二: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週。

師:(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在圓上取一點作個記號,並對準直尺的零刻度線,然後把圓沿着直尺滾動,直到這一點又對準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線,這時候圓就正好滾動一週。圓滾動一週的長就是什麼?(圓的周長)

(3)師:現在老師給你一個圓,你會測量它的周長呢?(會。)

師:真的嗎?誰敢來試試。

指名一生上台測量黑板上的圓。可能用線繞。

師:有什麼感覺?(不方便!)

師:那你可以把它搬下來滾動呀!(生齊笑)

這就説明用繞或滾這兩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有時還很不方便。這就需要我們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方法。

(三)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1.猜測

師: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跟它的什麼有關呢?

2.驗證

師:誰知道圓的大小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嗎?(半徑或直徑)

師:圓的周長是不是和直徑有關呢,請同學們來觀察幾個圓。(媒體演示)

師:哪個圓的直徑最長?哪個圓的周長最長?哪個圓的直徑最短?哪個圓的周長最短?

師:你感覺到了嗎?

(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直徑越短,周長越短。)

師:這就説明圓的周長肯定與圓的什麼有關係?(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師:圓的周長與直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師:剛才,大家都對圓的周長與直徑成什麼關係進行猜測,下面,我們就通過動手實驗來檢驗大家的猜測是否正確。

①測量計算。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4個大小不同的圓,分別測量它們的直徑和周長,並按要求填寫下表。

②彙報、展示。

讓學生彙報自己的測量結果和計算結果,教師把不同的圓的有關數據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

③觀察、發現。

讓學生觀察、比較表中的數據,想一想:通過觀察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初步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3)介紹圓周率和祖沖之在圓周率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

①揭示圓周率的概念: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能用式子來表示嗎?請試一試。(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②介紹圓周率的表示字母π及其讀寫法。

③介紹祖沖之及圓周率的有關知識,激發民族自豪感,同時指出圓周率的數值及小學階段計算時所取的近似值π≈3.14。

(四)總結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1、根據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你能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嗎?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歸納: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能用字母表示嗎?(板書:C=πd)師:如果已知圓的半徑r,可以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板書:C=2πr)

2、迴應新課引入的情境,即時練習。

師:現在,你能求出誰的路程長嗎?為什麼?

(五)應用圓周長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教學例題: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練習題

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測量:滾動法繩測法

規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C=πdC=2πr

教學反思

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不複雜,但這個公式如何得來,公式中的固定值“∏”是如何來的,都是值得學生研究的問題。因此,教學中,我着力與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驗證猜測等過程來理解並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因為是自己操作的所得,再加上我在課堂中介紹了一些相關資料及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所以學生對“∏”的含義就理解得特別透徹,也學得有興趣。在測量過程中,學生量的數據可能誤差有點大,應儘可能把誤差減少,課堂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善於思考和發現。

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第98-102頁,例4,例5和例6及練一練和練習十八。圓的周長,周長計算公式。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圓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公式。首先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藉助觀察、比較進行猜想,再具體描述圓的周長的含義,並讓學生通過進一步的思考,認識到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最後引導學生根據對測量圓周長活動過程的理解,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然後讓學生應用剛剛掌握的公式計算圓的周長,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鞏固對公式的理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並掌握圓的周長公式,並能正確計算圓周長。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圓、繩子、直尺、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生成問題

1、出示一個正方形花壇和一個圓

問:這是什麼圖形?圍着花壇跑一圈,哪個長哪個短呢?

預設一:看哪個跑得步子多。

預設二:計算它們的周長,進行比較更為簡便。

2、什麼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與長和寬有什麼關係?

預設一:C=(a+b)×2

預設二:C=2a+2b

3、什麼是圓的周長?

讓學生上前比劃,圓的周長在那?那一部分是圓的周長?

得出定義: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圓周長的公式推導。

1、探索學習。

(1)你可以用什麼辦法知道一個圓的周長是多少?

(2)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討論説出自己的方法:

預設一:用一根線,繞圓一週,減去多餘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即可得出圓的周長。

預設二: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週,直接量出圓的周長。

那麼用一條線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轉。這樣你能知道空中出現的圓的周長嗎?

用滾動,繩測的方法可測量出圓的周長,但是有侷限性。今天我們來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規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藉助觀察、比較進行猜想:到底怎樣測圓的周長。進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圓的周長是如何求出來的興趣。

2、動手實踐。

(1)4人小組,分別測量學具圓,報出自己量得的直徑,周長,並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引生看錶,問你們看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麼關係?

預設:都是3倍多,不到4倍。

(3)你有辦法驗證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嗎?

(4)閲讀課本P102,介紹圓周率,及介紹祖沖之。

∏=3.1415926535……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3、得出計算公式。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C=∏d或C=2∏r

設計意圖:教材通過示意圖對這兩種方法做了清楚的説明,這有利於學生學會具體的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又能使學生從中體驗“化曲為直”的策略。

(二)、解決新問題。

1、解決情境題中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訂正。

2、教學例1: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小自行車車輪的直徑是50m,繞花壇一週車約轉動多少周?

小組內想出解決的辦法,並在全班交流。

預設一:已知d=20米求:C=?

根據C=πd20×3.14=62.8(m)

預設二:已知:小自行車d=50cm

先求小自行車C=?c=πd

50cm=0.5m0.5×3.14=1.57(m)

再求繞花壇一週車約轉動多少周?

62.8÷1.57=40(周)

答:它的周長是62.8米。繞花壇一週車約轉動40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圓的周長公式列式解答。這樣有利於學生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簡單的實際問題,鞏固對公式的理解的能力。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求下列各題的周長。

書本102頁練習十八的第1、2題

2、判斷正誤。

(1)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

(2)在同圓,圓的周長是半徑的6.28倍。

(3)C=2πr=πd。

(4)半圓的周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小題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呢?

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整理圓的性質、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等重點知識,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能運用圓的知識熟練地解答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問題。

2.通過將圓的知識與其他知識進行整合,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綜合應用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自主探究圓與正方形的關係的學習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圓周長和麪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從探究活動過程中去發現圓與正方形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梳理體系

直接揭題:今天我們來複習本學期所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圓的周長和麪積複習課”(板書課題:圓的周長和麪積複習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圓的知識,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習了圓的哪些知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