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 教學材料的分析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 全一冊》【20xx年審定】。內能是其第十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子熱運動之後進行教學的,它是對不同於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內能的重點研究。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機械能概念及其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更為抽象的內能概念,認識內能的轉化及其作用,這些內容是解釋許多常見熱現象的必備基礎,也是學習本章後面熱量、比熱容、熱機等內容必不可少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在全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是本章的關鍵點,承上啟下,為引出“能量守恆定律”做好了鋪墊。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為初三年級學生。經過初二一年的學習他們對機械能能已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物理理性思維能力與分析的素質,參與意識比較強,易於接受新鮮事物。已基本具備學習本課程必要的知識基礎。在上一節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物體內部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就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本節的學習,意欲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找到探究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對本節課的前期知識結構有所瞭解。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處於由感性向理性發展階段,感性認識仍佔主要地位,理性認識上還存在一定困難。為此,本課應注意適應學生好奇心,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再通過理性分析和判斷,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利用比較法認知內能是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認知內能是物體本身具有的

能量。理解內能的大小與温度和質量有關。

2.通過實驗和體驗活動,知道通過做功和熱傳遞的方法可以改變內能。能判斷熱物體內能是否發生改變,和用什麼方法改變內能。瞭解熱量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和體驗活動,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與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分析具體實例,促使學生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具體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人類認知內能過程的幾個片段,感受人類認知內能過程中從宏觀跨越到微觀的偉大,和人類認知過程中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的精神。

2.通過學習,感受到用微觀理論去解釋宏觀現象的奇妙,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樂於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關科學技術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於建立正確的科學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瞭解內能的概念,簡單描述温度和內能的關係。

2.知道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會利用內能的相關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事例。 教學難點:

1.用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

2.瞭解熱量的概念。

五、教學流程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複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聽寫生字,生詞

二、講解新課

(一)走進畫面,品讀感悟

(1)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過渡:鄉下人家,如詩如畫。最獨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兒?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1、2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默讀1、2自然段,先自學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處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

(2)精讀風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學生彙報。

2、感悟對比寫法。

3、小組內競賽讀。

(3)精讀風景之二——“門前鮮花”

1、學生彙報。

2、積累描寫花開景象的詞語。

(4)精讀風景之三——“屋後竹筍”

1、學生彙報。

2、讀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後春筍”的畫面。

3、激趣引讀:

a:你看,一個,兩個,五個,十個……筍芽兒的小腦袋探出來了!讀——

b:啊,鮮嫩的筍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了!讀——

c:成羣的春筍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媽媽比高呢!咱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

總結,這一部分,描寫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麼,那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往下讀吧!

(二)、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1、小組學習,精讀3-6自然段。

2、集體交流。

3、緊扣第7自然段,回顧全文,昇華情感。

4、小結作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

三、指導背誦

1、閉目養神,拋棄雜念

在老師的帶領下,心遊百花園。吐納呼吸,氣沉丹田。

2、學生自讀,

3、教師出示課件(一)

4、教師出示課件(二)

四、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三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知道用分析法解答三步計算應用題,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

2. 能正確列式解答,掌握檢驗方法,進行檢驗。

3. 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4. 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重點

難點

學會分析數量關係。

靈活檢驗。

課型、主要教學方法

新授課 講解法 討論法 練習法

縉雲實驗小學 陳耀紅

操 作 過 程

板書設計: 一般的三步計算計算的應用題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少8棵

(1) 四年級種樹多少棵? 36×2=7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種樹多少棵? 72+36=108(棵)

(3) 五年級種樹多少棵? 108-8=100(棵)

教師活動 預計時間(18 )分

學生活動 預計時間( 22 )分

一. 複習舊知.

1. (大屏幕出示準備題):同學們種樹,三年級種了36課,四年級種的棵數三年級的2倍,三、四年級共種了多少棵?

2. 指名讀題.

3. 板書綜合算式.

4. 還有其他解法嗎?

二. 新授

1. 導入課題.

出示例1: (把準備題中的三、四年級一共種樹多少棵?改成五年級種的棵數比三、四年級種的棵數少8棵,五年級種樹多少棵?)----引入課題。

2. 指導理解題意,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

(1)指名説條件和問題。

(2)評議所畫的線段圖是否符合題意,修改。

3. 指導探求解題思路。

(1)、問:要求“五年級種多少棵”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2)、指名回答。

小結解題思路。

(3)、出示解題步驟。

4、 指導嘗試解答。

(根據回答板書)

板書綜合算式.

5、教學檢驗方法。

問:你有什方法對這道題進行檢驗?

小結:(1)把得數當作已知數再算一遍.

(2)換一種方法解答.

三. 試一試.

出示(例1:缺少問題)

要求:提出一個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 解題思路訓練。

2. 針對性練習

3、總結.

五、檢測練習.

1. 讀題,畫出線段圖.

2. 説出解題思路.

3. 列式解答.

4.可能有:36×(2+1)

1.齊讀課題

2. 仔細讀題.

(1) 説説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2) 根據條件在準備題已畫的線段圖上進行修改。

3.探求解題方法.

(1)、討論,回答。

(2)、同桌互説解題思路,指名説。

4.嘗試解答。

(1) (1)分步列式

(2)綜合列式

(3)還有什麼方法?

5.想一想:有那些方法可以進行檢驗?

説出方法。

嘗試練習.

(1)提出問題。

(2)列式解答

(3)集體評議.

讀題並填空。

(1) 小明有12張郵票,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小華的郵票比小明和小青的總數多8張,小華有幾張?想:要求小華有幾張郵票,要知道

( )和( )各有幾張郵票,已知( )

,所以要先求出 ( ) 的郵票張數,再求出 ( ),最後求( ) 。

完成練一練1。

1.板演。

2.校對,集體講評 。

編應用題。(三

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藉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學生分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我們應當看到,兒童與詩歌有着緊密的血緣關係。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遊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並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並嚮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識字和寫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五、學習難點分析: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六、課前準備:課件、字卡、詞卡。

七、學習過程:

一、故事導情,激趣入題

1.講故事,奠定情感基礎:

a. 播放課件中《神筆馬良》的故事。

b. 激情引説:是啊,這枝筆可真神奇!畫什麼,什麼就會變成真的。假如,你有一枝這樣的神筆,你最想畫什麼?

(“神筆”可謂神來之筆,它既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又可貫穿全文始終,因此,上課伊始,我便用《神筆馬良》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既為口語交際和朗讀做準備,又奠定了學生的情感基石。)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a. 引語:小朋友的願望都那麼純真而美好,今天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學的願望,她寫了一首小詩,名字叫《假如》。

b. 板書課題,齊讀。

(順勢而引,將文本自然呈現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二、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配樂範讀,激趣讀文。(在優美的音樂中,將學生帶入文本,並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小組合作,利用撲克牌識字。(在玩中識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全班交流,遊戲識字:

a. 七巧板遊戲:如果大家能把這些生詞都讀準了,那麼,這些卡片會變成有趣的圖形來。

(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縮着身子 遙遠 尋食 哭泣 健康 操場。開火車讀與齊讀相結合。

學習“遙”時,引導學生背誦學過的諺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學習“健康”這個詞時,引導學生想想,你在哪個地方見過“健康”這個詞?

學習“哭”時,鼓勵學生思考,你有什麼識字好辦法,向大家推薦一下?)

b. 出示心形生字卡,指名讀與齊讀相結合。學生讀一個字,就在黑板上貼一個字,並有意識地貼成一個大心形。

(在遊戲中,學生會參與積極的情感,愛學樂學,積極投入其中.)

5.引導發現,指導書寫:

a. 課件出示“良”“食”,引導觀察,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b. 老師要寫這兩個字了,誰來提醒我,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c. 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d. 學生練寫: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寫得好,就在旁邊畫上一顆五角星。

e. 練習給“良”組詞。(用“善良”這個詞自然過渡到課文的朗讀。)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1.指讀正音,並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誰畫了什麼?

2.指名回答,出示課件:

a.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b.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穀粒。

c.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3.在情境中,練讀第一小節:

a. 出示課件,創設情境: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凍得瑟瑟發抖。小樹在寒冷的北風裏,縮着身子,輕輕歎息。b. 老師相信,現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麼,就帶着這種體會和感受有感情地讀這幾個詞。(出示詞卡:在寒冷的北風裏 縮着身子 輕輕歎息)

c. 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樹的寒冷和孤獨,於是,她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陽光好温暖啊!這樣,小樹在冬天也能———(出示詞卡“快活地成長”)誰來快活地讀一讀?

d. 帶着你的獨特感受練讀第一小節,老師相信,這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由練讀。)

e. 誰來展示讀給大家聽一聽?(展示讀)

你認為他哪兒讀得好?(評讀)

你能比他讀得還要好嗎?(激讀,賽讀)

4.同桌合作,讀中感悟

a. 激勵引讀:小朋友把第一小節讀得這麼好,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把第二小節讀得很好。請同位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練讀第二小節 。

b. 同位展示讀。(引導同位可以每人讀一句。)

c. 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d. 聯繫生活,引發情感共鳴:當你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當時的心情怎麼樣?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它只能呆在家裏,幹什麼?(引讀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讀出感情。)

e. 小作者想到了小鳥的可憐,就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穀粒。鳥媽媽再也不用到……(師生合作,接讀課文。)

f. 指名讀第二小節。

5.小組合作讀,讀出對西西的祝福。

a. 小組合作練讀第三小節。

b. 小組展示讀。

c. 置疑導讀:我們都有健康的身體,能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而不幸的西西只能……現在小作者給不幸的西西畫了一雙好腿,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他可以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他還可以……

d. 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齊讀第三小節,共同為西西祝福吧!

6. 合作練讀,再次感知全文:

a. 男女生合作讀:男生讀每小節的第一句話,女生讀每小節的第二句話。最後一小節,男女齊讀。

b. 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學生接讀。最後一節,師生齊讀。

7.讀完全文,你明白了什麼?(結合板書中的心形,引導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四、情感拓展,練習寫話:

1.教師激情總結:小作者極其渴望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沒有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了小樹,小鳥,還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善良,多麼有愛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所寫的也都會實現,那們,你最想寫什麼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筆,模仿詩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盡情地表達出來。

2.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______

3.學生在心形卡片中寫話。

4.在音樂聲中,學生展示讀,並把寫話內容貼到牆壁上的“愛心家園” 中。

5.播放《愛的奉獻》,昇華情感。

 五、課外延展,佈置作業:

把你美好的願望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來,並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複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聽邊想: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2、戴頭飾表演這故事。

(課外還可多分幾組表演)

二、讀字讀詞

1、讀下面詞語,給帶點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掙斷甩着游水高興壁虎爬到牆角伯伯阿姨轉身。

2、讀要學會的6個生字。

3、指導學生識字形:

虎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部首是虎字頭。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三、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第2題和《課堂練習》第3題。

2、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中的第4題:

⑴ 先讀句子,找出要用的詞語。

⑵ 比較三組詞語不同點,想為什麼各有不同,與它們所在的地方有什麼關係。

⑶ 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先想這地方,再寫句子。

四、指導學生閲讀《課外閲讀》中的《小壁虎》

五、總結語(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恐龍、欣喜若狂、輕盈、敏捷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恐龍是怎樣演化成鳥的。

3、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知識的興趣。

4、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樹立學生探究的意識,培養他們鑽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準備】

有關恐龍的資料 、課文朗讀磁帶、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圖展示,激趣導入

二、板書課題、解題

飛向藍天的恐龍

三、聽課文錄音帶,自學生字詞

1、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2、自學生字詞:

⑴ 認讀字:

鈍 凌。

⑵ 書寫字:

恐、兇、笨、鴿、僅、頓、描、繪、噸、盈、敏、捷、嶄。

⑶ 新詞:

遲鈍:反應慢,不靈敏。

五彩斑斕:燦爛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迴旋的飛。

後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飲血、毋庸置疑等詞語讓學生用老師教的方法自己解釋、討論。

四、自由朗讀課文,感悟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量的化石顯示,鳥兒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學家們假想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兒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學家們希望能從化石中重現這一歷史過程。

五、小結第一課時學習內容,確定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2、發表你對課文的理解。

二、深入分析,理解全文

採用逐步分學習的方法理解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探究第一部分內容:

⑴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是什麼意思?

(好像、彷彿的意思)

⑵ 這一段怎樣引出觀點的?

(把恐龍與鳥類作比較)

⑶ 老師問:

科學家們在這一部分中提出了什麼樣的假説?

(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係,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

⑷ 老師問:

科學家為什麼欣喜若狂?

(因為可以證明鳥類是由古代的恐龍演變而來的。)

⑸ 學生討論:

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

點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説這是點睛之筆呢?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部分,師生共同探究這一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是科學家們假設猜想恐龍向鳥兒進化的過程。

(教學這一部分必須注意:恐龍進化經過了漫長的年代;並不是所有恐龍都在向鳥兒進化;有較多內容是科學家的一種假設、推斷。 )

3、學習第三部分,質疑、探究:

老師:誰能説説希望能重現這一歷史進程這句話飽含的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指正。

三、反饋全文,學生質疑

1、用自己的.話説説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

2、質疑並解答,學生交流、討論,教師釋疑。

四、總結全文

課文假想了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作者説明簡潔、意思表達完整、準確,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激發了我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希望同學們在此啟迪下,將思緒放飛藍天,去探索大自然以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作出自己的貢獻。

【板書設計】

飛向藍天的恐龍

兩億三千萬年前數千萬年後許許多多年後億萬年前

第一種恐龍 龐大家族 恐龍中的一支 飛向藍天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語言簡潔,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在樸實的説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

本課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特別是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結合多媒體的展示更直觀地讓學生對麋鹿與普通鹿的外形有深入的瞭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教學中引領學生用解説詞的形式將書上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從而促進學生對關鍵詞句的真切感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理清課文層次。

3、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用解説詞的形式介紹麋鹿。

教學重點:

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復舊引新

1.談話: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曾經在課本上學過的珍稀動物嗎?(學生回答)

出示: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另一種珍稀動物,它就是麋鹿,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提醒“鹿”的筆順)

【設計意圖:本設計在於激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為新知的學生做好準備。同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收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使學生的終生學習着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課題預測課文的內容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的音,讀通句子。

3.交流檢查:

出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曾是姜子牙的坐騎,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喜歡生活在氣候温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自然繁殖率很低。麋鹿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由來已久,曾在漢朝時銷聲匿跡,直至有人在北京南郊發現,後慘遭厄運,或遭殺戮或顛沛流離,幸英國貝福特公爵的私人別墅烏邦寺動物園18頭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迴歸故土,種羣發展到近千頭,悄無聲息地生活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1)指名讀,正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導書寫:沛、殖、涉。

4.理清課文脈絡: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主要介紹麋鹿的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5.驗證預測

過渡:想對麋鹿有更深的瞭解嗎?讓我們一起走近麋鹿。

【設計意圖:出示包含課文中生字詞的一段文字,既能檢測出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更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隨後安排用更簡潔的話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三個生字的指導環節不容忽視,識清形、寫好字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素養。先預測課文內容再進行驗證,能充分激發學生閲讀的熱情,也為以後的閲讀提供好的學習方法。】

三、細讀2-4自然段,走近麋鹿

1、默讀第2-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麋鹿外形特點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句子。

2、交流

(一)、麋鹿外形特點

(1)出示麋鹿圖

提問:你們認識它嗎?你認為它長得怎麼樣?你從哪兒看出奇特來的?(四不像)

(2)演示對比驗證“四不像”

(3)它的外形的奇特還表現在哪?

(出示)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長尾巴、寬大的蹄子、毛隨着季節變顏色

(4)提問:

雄性麋鹿和雌性麋鹿一樣嗎?()

(5)總結:齊讀麋鹿外形特點的語句。

(二)、麋鹿的生活習性:

過渡:除了寫麋鹿外形的奇特外,還有它的生活習性也與眾不同?

(1)指名説:

“麋鹿也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2)補充課外的資料:性好合羣,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3)齊讀。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朗讀。

4.休會説明文運用説明方法的好處

這是一篇説明文,作者在介紹麋鹿外形、生活習性的奇特時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

找出相關的語句,説説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5.遷移練説:

設計情境:

同學們我們來到了一片林草豐茂之地,看一大羣麋鹿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身邊出現了一批遊客,他們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不瞭解,你們能不能當一回熱心的小導遊給他們介紹一下?

自由練説,上台展示。(結合)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麋鹿外形的奇特和生活習性的與眾不同,感受到説明性語言的特點。同時學習有順序地介紹事物、把握住特點,最後設計小導遊的環節是激發學生把剛學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形成積累。】

四、深化延伸 昇華感知

1. 介紹其他的珍稀動物(出示)

2.齊讀警語

3.聽錄音、激趣

這裏到底是哪兒?曾經是麋鹿的棲息地,為何它還要適應這裏的環境呢?到底在麋鹿身上有怎樣的傳奇經歷,讓我們下節課繼續走近麋鹿,揭開謎團。

【設計意圖:學習不能只侷限於已知的,要激發學生對未知的探索慾望,從而產生對麋鹿傳奇經歷的期待,從麋鹿的命運中獲得到更多的感悟。】

五、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我瞭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主題活動,自行選定動物,將自己蒐集到的素材,從獨特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加以整理,製作成卡片,張貼在班級展板上。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系統回顧學過的知識,強化知識的薄弱環節;明確試卷存在的錯誤及原因、解題的方法及拓展。

2.課前學生獨立訂正——課上教師總體分析——師生互動,重點講評、拓展。

3:樹立嚴謹的學習態度,自覺查漏補缺,認真訂正試卷錯誤。 教學重點

1、教師根據學生試卷中較為普遍的問題,歸納、整理學生知識上的不足和答題方法、答題思路上的欠缺,使試卷分析更有針對性。

2、要求學生課前獨立訂正試卷,自己查漏補缺,最後確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情況分析:

與考數40人及格數40,其中成績較好的有; 楊嘉欣 楊 荷 成績比較差的有:陳昌裕 曾慶淵 林 鑫

(一)試卷整體分析

分析試卷:

1、檢測題的形式與平常要求一致。

2、試卷的知識點分佈,基礎知識、知識的應用安排較合理。

3、難度係數偏低。

分析學生:

1、答題不夠規範,部分學生不會表達自己的意思。

2、填空、選擇部分做得較好,拓展部分問題較多。

(二)重點題目分析及知識拓展

第一題,考察知識點為XX的意義,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審題不清。解題方法:①確定關鍵詞;

②第二題,判一判。考察知識點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第三題,選一選2。重點是對XX的理解。

第五題,解決問題4。XX情況,對學生有難度,需要幫助。

(三)其餘題目,學生講評,教師適當補充。

小結:希望同學們認真訂正,從中汲取經驗,使知識和能力再上一個台階。

(四)跟蹤練習

教學反思

試卷講評是教學中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為避免講評“簡單重複”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後“師”,先“篩”後“講”,既“點”又“面”,明“路”後“果”的方法來上好單元評析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要求:

1、 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

2、 閲讀《世界上最響的聲音》,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擴展學生對聲音的認識。

3、 鍛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4、 學習怎樣把字寫整齊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複習導入

1、 指名認讀詞語。

2、 開火車讀課文,師生共議。

二、 認讀詞語,積累詞語

1、抄一抄:頑皮寒流幽雅奇蹟欣賞

2、選詞造句

三、 寫字練習。

四、 鞏固練習:比一比,組成詞。

招()玩()豎()便()醫()

召()頑()堅()硬()區()

五、 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 :

説説你聽到過的最響的聲音,談談你聽過後的感受。

二、 導入 新課《世界上最響的聲音》

1、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 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 自讀課文

1、 分組自讀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交流

2、 檢查學習情況

A.認識詞語:大叫大嚷 喧鬧 噪音震天 建議 鼓手

敲鑼打鼓 意志 聚集 激動 焦急 輕聲細語

B.理解詞語

C.讓學生交流記子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

3、説説你讀國課文後感想。

四、 暢所欲言

噪音的危害很大,你知道它有哪些危害嗎?我們能做些什麼?

第三課時

一、 讀背古詩

二、 根據插圖的內容理解古詩的意思。

三、 根據故事描繪的內容,標出詩中描寫聲音的詞語,讀一讀,説一説自己所想象的聲音。

四、 重點學習詞語:

錦城 絲管 桂花

五、 完成語文天地的找一找描寫聲音的詞語,填一填。

六、 讓學生自學領悟金鑰匙的內容:怎樣在橫線上把字寫好,

讓學生當場抄寫一段話,看誰能用金鑰匙的方法寫好一段話。

教學後記:

這次語文天地中安排的兩個積累練習,題型很活,有一定難度,學生開始做時,大部分摸不着邊,沒理解題意就瞎猜瞎填。錯誤率很高。在分析了原因後,我叢理解題意入手,讓學生重新考慮,學生在弄清題意後再做這兩題,效果好多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課程改革,切實推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認真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秦州區教體局《關於<XXXX中小學高效課堂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為指導,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提升教師素質為重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牢固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形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驗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流程。通過合理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促進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優質、輕負。

三、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

(一)組織學習,提高認識,明確實施“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性。

1、宣傳發動。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和發動,為活動開展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秦州區教體局《關於<XXXX區中小學高效課堂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學校高效課堂建設領導小組,擬定實施方案。

2、組織學習、提高認識。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瞭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和標準,明確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3、調研反思,找出問題和差距。通過學習,在對“高效課堂”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瞭解後,組織教師根據高效課堂的要求通過自評互評找出自身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形成高質量的反思材料,明確實施“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行政推動,專業引領,典型示範,全面推進高效課堂。

實施高效課堂建設工程,要在轉變學校管理者和廣大教師教育觀念上下功夫,要形成全員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實踐的新局面。採取有效的推進策略,確保高效課堂建設工程落在實處,取得實效。

1、行政推動,為“高效課堂建設”提供保障。

高效課堂建設工程,必須用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動。為保障創建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顯著成效,學校成立“高效課堂建設領導小組”,校長是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工程的第一責任人,教導主任是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工程的直接責任人,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推進高效課堂工程在學校落實,學校決定將此項工程納入教學管理和績效考核的範圍。

學校制定每學年實施工程的具體方案,將教師開展此項活動的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同時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為高效課堂的教研活動、學習培訓、考察研修、專項課題研究、表彰獎勵等提供經費保障。

具體分工為:

(1)、教導處負責對高效課堂活動進行統籌協調管理。

(2)、教研組負責對教師相關專業發展組織形式多樣的有效培訓。

(3)、總務處要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好學科與信息的整合。

(4)、教導處負責制定學校的《高效課堂評價標準》。組織各類展示、觀摩、競賽等活動。要推出典型課堂教學模式,經常深入教研組,深入課堂,調研指導,發現和培植典型,對課堂中的典型問題,組織學

科骨幹力量展開攻關。認真總結創建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經驗,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做好優秀成果的推廣工作。

(5)、校長加強對創建活動的專項督評,把高效課堂創建工作作為學校工作及崗位管理工作考核內容之一。

2、專業引領,為高效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提供支持。

教導處和教研組是高效課堂建設工程的具體承擔者,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引領作用,策劃、組織、研究、指導高效課堂建設的深入開展;在總體安排的基礎上,確立不同階段、不同年度高效課堂建設研究、推進的重點任務和主要專題;組織廣大教師共同開展高效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探索,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與藝術的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學校指導教師圍繞高效課堂的標準要求,圍繞課堂教學內容,注重課前研究、課後反思,注重課前教案、學案的精心準備,注重作業的精選精編及精批精改,注重教學情況的小結和改進教學。同時給教師佈置學習教育專著、撰寫學習心得的任務。

正常開展校外教研交流活動,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做法,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鑑兄弟學校的經驗,豐富和促進我校高效課堂建設。

3、典型示範,為高效課堂建設和推廣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高效課堂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工程推進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學科骨幹教師、優秀中青年教師的示範和引領作用,每學期都安排他們上示範課,夯實高效課堂建設工程的雄厚基礎,在此基礎上樹立一批高效課堂標杆教師,使之起到旗幟的作用。對典型教師、典型模式、典型方法、典型學科和教研組,及時總結和提煉經驗。通過現場觀摩、研討展示、評課和專題報告等形式,向全體教師積極推廣,使廣大教師共同受益。

4、適時調度,為高效課堂建設校正方向把握進程。

在“高效課堂建設”推進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研究、分析、調度、給力。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的辦法,及時校正工作的方向,及時把握推動的進程,嚴防走過場。確立學校學期專題活動制度。搭建平台,提供抓手,學習交流,共同提高。不斷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向縱深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確立年度總結推進制度。總結經驗,樹立典型,解決問題,確保高效課堂建設螺旋上升、不斷深化。

(三)立足常規教學,夯實基礎,全面落實“高效課堂建設”。

1、高度重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準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否則,談不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準備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

因此教師備課要做到七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教具、備程序、備作業。教師要對照課程標準,通讀所任學科教材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脈絡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編者意圖,把握課程整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師要能夠就一冊書寫出高質量的教材分析,寫出整冊書和單元可行教學計劃。

具體措施:

(1).抓實集體備課。教研組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體備課制度落到實處。

(2).開展多種活動。學校開展師帶徒活動、優秀教學設計展覽和評比、備課案例評析研究、同課異構、優秀教案評比等舉措,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促進教師備課水平的提高。

(3).落實教學反思。日常教學中要求教師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寫出高質量的“高效課堂”教學案例與反思。學校要組織展覽、交流、評比。教學反思要做到細、真、深、改,切忌假、大、空、虛。每位科任教師每學年至少要寫出一篇內容豐富的高效課堂教學反思或教學案例,作為學校評先選模的重要參考依據。

工作成效:通過以上舉措,達到所有教師能夠正確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師能夠創造性使用教材,建立起長效的教材教法研訓機制。

2、切實抓好課型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探究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結構特徵和教學要求,研究出不同的課型模式,並得以推廣。

(1).提高教學內容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擇。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佈置,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高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