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合八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4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合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瞭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瞭解什麼是鏡面反射,什麼是漫反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不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3.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係,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4.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密切聯繫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難點】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工具

激光源、平面鏡、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請舉出應用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二、新課引入

教師:在漆黑的夜晚,我們看不到屋子裏的桌子、電視,怎樣才能看到呢?

我們能看見太陽、電燈,是由於它們能發光,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為什麼又能看見人、教室、書本這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反射太陽、電燈等光源發出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本節我們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規律。

三、新課教學

1.光反射的規律

1、教師:光傳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牆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點。並在黑板上畫出圖:

教師向學生介紹以下名詞:一點、兩角、三線.

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於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教師: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象。那麼光反射時遵從什麼規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2.2-3,讓從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紙板入射到鏡面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紙上畫出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並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複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後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

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③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實驗二:

把入射光線沿原反射光線的位置射到鏡面。觀察反射光的位置。

討論得出: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3、講述反射光路圖的畫法:

例:下圖中已知入射光線,請畫出反射光線。

畫法:①過入射點畫法線;②畫反射光線(根據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學生練習:投影儀膠片。

(1)畫出下圖的入射光線。

(2)如圖,畫出反射光線,並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多大?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鏡子和白紙反射太陽光或燈光。

問:為什麼鏡子反射的光很強,白紙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們來研究這兩種情況。

教師: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上時的情況如圖: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鏡面反射:每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這個方向的反射光很強,而其餘方向無反射光。

演示四:把幾根大頭針垂直插入硬紙條中表示“法線”,把硬紙條任意彎折後“法線”不再平行。(圖上)

強調: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個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

教師分析實例:同學們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這是因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發生鏡面反射,光線強度比粉筆字漫反射的光線強。怎樣避免這種情況?讓“反光”部分粗糙,這樣就可以發生漫反射,減弱反光部分來的反射光,同學們就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粉筆字反射來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激發情感,想象創新,自編自創一首小詩或續寫歌詞。培養學生想象創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情感,想象創新,自編自創一首小詩或續寫歌詞。

教學用具:

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初步感知課文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6課——《錫林郭勒大草原》

2、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再讀課文的時候,你想怎樣讀?

3、(感受大、廣闊),齊讀課題

引:哪一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第二自然段)

二、閲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從這兒能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無邊無際,而且都是綠色,很美。)

除了廣闊,還感受到了什麼?(美麗)[板書]

讀出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這裏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説明草很茂密。這裏的景色很美。能夠説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這樣寫,還有這種感受嗎?(品詞品句)

草原上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極了。

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

(比較,感受,重點理解到處都是,很廣闊,有趣。)

自己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讀

再讀讀這兩句,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的朗讀)

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一窪窪説明湖水很多,清亮説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麼?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雲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們再讀讀這一窪窪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麼呀?

(4)(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花。有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着陣陣清香。不光有綠色,還有其它花的顏色點綴着,還散發着清香,這裏的景色真美。)

野花為草原增添了繽紛的色彩,有()有(),還有(),散發着陣陣清香。

2、教師配樂範讀。請同學一邊看畫面,一邊聽,感受錫林郭勒草原的美麗。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些什麼?(表達喜愛之情)

1)、請學生放聲自由讀

2)、指名讀,感受廣闊美麗

3)、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最後是()。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我們知道草原不僅是廣闊美麗的,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輕聲讀讀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為有什麼,才使錫林郭勒大草原成為一個歡騰的世界?

(1)説(訓練學生用因為……所以……説話。)

(2)訓練語言(因為矯健的雄鷹……所以……)

(3)小組同學連起來説説。

(4)聽錄音:小牧民多麼快樂,所以神氣的揮舞着鞭子放聲歌唱……他在歌唱什麼?

四、想象、創新

今天,我們來到了錫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廣闊美麗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些什麼?(表達喜愛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麼?(畫畫,唱歌,寫詩)

我們一起創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學了課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麼?

(聯繫課文內容,表達自我感受)

請小組的同學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創作。

展示創作並評價(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五、課後作業

錫林郭勒大草原現在是什麼樣的呢?還這麼美麗嗎?請同學們課下做一次小小的調查或訪問,寫一篇調查報告。

板書設計

錫林郭勒大草原

廣闊美麗

歡騰的世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結構,瞭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緻。

3、品味課文語言,體會作者愛鄉、懷鄉之情。

教學重點:在閲讀理解課文語言的基礎上經歷積累、感悟、運用的過程。

教學難點:領會“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的豐富含義。

課前準備:

1、推薦誦讀王維的《歸崇山作》一詩,瞭解詩意。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啟發,入情入景

引出課題:家鄉的橋

二、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配樂自由讀全文。

2、圍繞“家鄉的橋”,交流印象最深的內容。

3、歸納板書,梳理課文。

三、品味語言,積累運用(隨學生的興趣點調整教學環節,組織教學)

1、教師引讀文中描寫橋名的語句。

2、品讀王維的詩句,理解“擷取”的含義。

3、播放媒體,欣賞不同字體的橋名,感受中華書法藝術品的美妙,體會兒時坐船、看橋名、聽故事的情趣。理解、積累“飄逸瀟灑”、“剛勁雄健”。

4、指導朗讀,抒發閲讀感受。

5、欣賞家鄉小橋的造型,藉助課文語言,選擇感興趣的橋,介紹介紹。

6、欣賞作者兒時在橋邊玩耍的情景描寫,指導朗讀,體會愜意與難忘。

四、根據板書提示,總結課文。

1、理解: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2、創設情景,表達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尾、巴”等12個生字,會寫“雲、公、車”3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信息資源:

1、猴子、兔子、公雞等各種動物圖片及相關動物尾巴圖。

2、學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文字、圖片、玩具或模型等資料,注意留心它們尾巴的特點。

3、認讀生字的相關課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點難點:練習朗讀和認字是教學重點;讀好書中問句是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根據教學實際自行安排)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以“動物王國要舉行比賽”為題談話導入,教師相機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認識“比、尾、巴”三個生字,注意“尾巴”的輕音讀法。

(從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出發,先讓學生試讀、領讀,然後教師再重點指導輕聲的讀法。)

3、釋題: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圈劃出生字。要求:讀正確。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同座互相練讀,會讀的讀給小夥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後請4個小夥伴合作讀, 嘗試互相評價,注意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彙報讀,請學生説説你都知道了什麼?(學生知道什麼説什麼,瞭解多少説多少,教師不設定統一的感知目標。)

三、隨文識字,感情朗讀。

1、認讀理解帶動物名稱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鴨”,看拼音讀準字音。

(2)不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後開火車讀。

(3)把生字卡片貼在對應的動物圖上,指名領讀。

(4)找出帶有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2、認讀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2)重點指導問句的讀法:

誰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師重點範讀指導好問句末尾詞語的升調。學生做遊戲,兩個小朋友,我問你讀,你問我讀,看誰的語氣讀的最像。)

(3)其他幾句問句學生可結合生活實際,體驗、嘗試讀。

在問句的指導中,教師幫助學生比較各種動物尾巴,順勢理解“最”的意思。

(4)聯繫生活實際,拓展運用詞語。日常生活中什麼東西長?什麼東西短?“扁”用在什麼地方?和“彎”相反的詞是什麼?

3、利用字族“巴”認識“把”,教師重點指導長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傘”的停頓和斷句。學生感悟體驗着模仿讀。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師生、生生引讀、對讀。

2、同座拍手讀。

3、加上動作表演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小組內評讀、推薦讀

6、開展“比尾巴”表演賽(背誦)

(多給學生展示、評價的機會,如“你喜歡背哪部分?”“你哪裏比他讀的還好?比試着讀讀。”“誰還想讀,站起來一起讀。”“對於他的朗讀,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五、挖掘課外資源,拓展運用。

1、貼畫,説尾巴。結合書後“讀讀畫畫”讓學生貼(指名貼)、畫(全班學生在書上畫)。然後教師再鼓勵學生説説它們尾巴的特點。

2、開展“動物尾巴介紹會”。讓學生以小解説員的形式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表達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學習的詞語更好。

(充分展示學生課外的學習資源,如圖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學生還可模仿書上的句子也編幾句小兒歌。

六、指導書寫“雲、公、車”。

1、學生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導學生髮現寫好這三個字的關鍵,教師範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小壁虎的尾巴斷了,是被蛇咬住以後為了逃命掙斷的。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可是,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給它,它可傷心了,還是壁虎媽媽聰明,讓小壁虎發現自己的尾巴已經長出來了。通過這個故事,小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分別有不同的作用,從而也瞭解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

本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課文中沒有注音,連生字也沒加註音,目的是讓學生藉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或閲讀。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認字、朗讀。

【學習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瞭解動物尾巴的一些作用。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教學難點: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動物頭飾、一些動物尾巴的功能和特點、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出示壁虎投影片,問:

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個小動物,你看他是誰呀嗎?

(隨機板書:壁虎)

你能帶大家讀準這個詞嗎?

指名讀,跟讀。

2、你看它身上少了點什麼?

(隨機板書:尾巴)

3、是呀,這隻小壁虎沒有了尾巴,他要向別人去借尾巴。

把課題板書完整,學生藉助拼音讀題。

指名讀,齊讀。

4、看題目,你能提出問題嗎?

(引導學生想:為什麼借?向誰借?它借到了嗎?)

請打開書看課文是怎麼講的。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藉助圖畫獨立讀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同桌相互交流。注意讀準字音。

2、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

3、全班交流:

在學習過程中你認識了哪些生字,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學生沒説到的生字,教師可以直接提出,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

4、學習詞語:

小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條蛇、逃走、難過、姐姐、新尾巴

(先指名讀,再去掉拼音讀)

5、出示生字卡片:

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壁虎為什麼要借尾巴?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大家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

2、指名回答,找到課文中相應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教師隨機貼示學生説到的小動物的圖片。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它的心情怎樣?你在什麼時候也會這麼難過?讓我們都來當一回小壁虎,帶着那非常難過的心情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吧!

(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導學生認讀要求寫的字:

河、借、姐、呢、呀、哪。

2、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並説一説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你覺得哪幾個字最難寫,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評議。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複習生字:

蟲+文=( ) 蟲+它=( ) 又+隹=( )

女+且=( ) 親+斤=( )

2、你還記得小壁虎為什麼要借尾巴嗎?他向哪些小動物去借尾巴了?

二、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1、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那一段吧!自由讀,他借到尾巴了嗎?

⑵ 是不是他借尾巴時沒有禮貌,所以小魚不借他?他借尾巴時是怎麼説的?找出那句話來讀一讀,從哪裏看出他有禮貌?

⑶ 指導學生朗讀小壁虎説的話。指名讀,齊讀。

⑷ 多有禮貌的小壁虎啊,那為什麼小魚姐姐不把尾巴借給他呢?讓學生説説小魚尾巴的作用。

⑸ 讀讀小魚姐姐的話,讀出小魚姐姐的為難心情。

⑹ 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時的對話。同桌自由練習,指名讀。

2、自主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讀四、五段,學生交流:

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⑵ 想一想,老黃牛和小燕子為什麼不肯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⑶ 瞭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 )的尾巴要用來( )。

⑷ 你們想想看,黃牛和燕子的話應該怎麼讀?誰來試一試?

⑸ 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鼓勵學生加上動作試試。

3、仿照課文,練習説話:

⑴ 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你能根據自己對其他動物尾巴的瞭解,再編一兩個自然段嗎?

同桌交流。

⑵ 指名説。

評議。

4、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⑴ 小壁虎最後借到尾巴了嗎?它的尾巴是從哪裏來的?

⑵ 小壁虎又得到了一條新尾巴,這時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它的話應該怎樣讀?指導朗讀,體會小壁虎高興的心情。

三、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全文。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

2、指名小組佩戴頭飾上台表演,全班評議。

四、課堂總結,課後延伸

1、集體分角色朗讀全文。

2、佈置課後作業,回家編一個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內容分析:

圓的面積是學生認識了圓的特徵、學會計算圓的周長以及學習過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以前所學圖形的面積計算都是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而像圓這樣的曲邊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教學關鍵之處在於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計算驗證,自主探索、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並能靈活應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課的教學應緊緊圍繞“轉化”思想,引導學生聯繫已學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知識中分析、研究、歸納,從而完成對新知的建構過程,建立數學模型,培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很大程度屬於直觀幾何的學習階段,而幾何本身比較抽象的。本節內容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展到認識曲線圖形,又是一次飛躍,但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學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等較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並具有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所以教學時應注意聯繫現實生活,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發現和探索過程,使學生感悟轉化、極限等數學思想,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相應;圓的面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場景——《馬兒的困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馬兒吃草的範圍是一個什麼圖形嗎?

生:是一個圓形。

師:那麼,要想知道馬兒吃草範圍的大小,就是求圓形的什麼呢?

生: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馬兒的困惑”這一場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與身邊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同時瞭解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探究合作,推導圓面積公式

1.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師:關於圓的面積你想了解什麼?

(什麼是圓的面積?圓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計算公式又是什麼?計算公式怎樣推導?……)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

生:沿着平行四邊形的高切割成兩部分,把這兩部分拼成長方形師:哦,請看是這樣嗎?(教師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長方形的寬,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

師:同學們對原來的知識掌握得非常好。剛才我們是把一個圖形先切,然後拼,就轉化成別的圖形。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生:這樣就把一個不懂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

師:對,這是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今天,我們就用這種方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那圓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你們想知道嗎?(想)

2.演示揭疑。

師:(邊説明邊演示)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8、16份,沿着直徑來切,變成兩個半圓,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師:如果老師把這個圓平均分成32份,那又會拼成一個什麼圖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演示)。

師: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師再繼續分下去,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於什麼圖形?(長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的問題。並藉助電腦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曲為直的剪拼過程。]

3.學生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討論探究,出示提示語。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給的三個問題,請你們四人一組,拿出課前準備的學具拼一拼,觀察、討論完成這三個問題:

①轉化的過程中它們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它們的(面積)不變?

②轉化後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的(半徑)?

③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嗎?嘗試用“因為……所以……”類似的關聯詞語。

師:你們明白要求了嗎?(明白)好,開始吧。

學生彙報結果,師隨機板書。

同學們經過觀察,討論,尋找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師: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那麼圓周長的一半用字母怎麼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師: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麼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4)齊讀公式,強調r2=r×r(表示兩個r相乘)。

從公式上看,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在計算過程中應先算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長方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係,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麼?

(再次出示牛吃草圖)

師:這匹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現在會求了嗎?

教師應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並提醒學生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教學例1。

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草坪的直徑是20,每平方米草皮8元,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

要求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要先求什麼呢?(先要求出圓形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草坪的面積吧!

師: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與圓面積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出示第三題)

3.小剛量得一棵樹幹的周長是125.6c。這棵樹幹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

分析題意後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評價反饋)

同學們真棒,解決完上面的三個問題後敢不敢來挑戰下面的問題?

4.已知半圓中三角形ABC的高是5釐米,面積是30平方釐米,半圓的直徑是多少?求陰影部分面積。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從而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小結、回顧反思

師:你們對於圓面積的疑問現在解開了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哪些條件就可求圓的面積?

(知道半徑、直徑或是周長)

知道半徑:S=πr2

知道直徑:S=π(d÷2)2

知道周長:S=π(C÷π÷2)2

師:同學們,猜想驗證、操作發現是我們在數學學習中探索未知領域時經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現!

【設計意圖:全課總結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的回顧再現,也要關注學習經驗的反思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五、課後延伸

圓除了轉化為長方形,還能轉化為什麼圖形呢?

板書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圓的面積 =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S = πr × r

= πr2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P47—49三角形的面積,“練一練”及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怎樣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準備:

1、 若干個完全一樣的按比例放大的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套多媒體課件。

2、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一把剪刀。

一、導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板書:三角形的面積),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可能出現:a、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b、三角形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c、學三角形的面積有什麼作用?]

2、解決方案:

師:要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怎樣求,你想用什麼方法來研究?你是怎麼想到的?

(前面我們剛學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是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分割、平移、拼補轉化成長方形研究的,所以我想到了轉化的方法。板書:轉化)

師:今天這節課讓老師陪着大家運用轉化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積。

[評析:談話式導入,學生看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參與了課堂學習目標的制定。課堂導入找準教學起點,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讓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也是運用轉化的方法進行研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為新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新授

(一) 實驗一:剪

1、師:下面讓我們做幾個實驗,好不好?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上畫好底和高。)

2、(1)師: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三個圖形,平放在桌上,用剪刀沿虛線把它們剪開,剪開後一對一對的放在一起。(標上1、2、3號)

(2)反饋。師:你沿虛線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得到了什麼圖形?(讓學生把得到的兩個三角形舉給大家看。)師:其他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剪開後能得到兩個三角形嗎?

(3)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形狀怎樣?你怎麼知道的?(學生演示重合的過程)

師:重合了,在數學上叫“完全一樣”(板書:兩個完全一樣)

師:現在你能用“完全一樣”説一説我們剪到的三角形嗎?(學生説1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2號、3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學生演示重合過程,課件演示剪、重合的過程。

師:誰能説一説根據剛才的實驗,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並出現字幕: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4)師:這兩個三角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課件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課件閃動演示,學生回答,出現字幕: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誰能完整地説一説,通過剛才的實驗,你得出什麼結論?看字幕説: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説一説1號、2號、3號各是什麼三角形?(板書: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評析: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通過剪一剪、比一比、議一議,使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理解“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為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指明瞭思維的方向。]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內容

生活中處處有工業

1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工業與我們生活的聯繫,生活中處處有工業,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業。要尊重從事工業勞動的人們,愛護工業設施,自覺抵制不文明的行為。

[智育目標]:

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產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為。

[素質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瞭解工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產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為。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瞭解工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

學生活動設計

小組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由原來的農業社會轉變成了工業社會,工業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二)、新授:

1、説一説: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工業產品?

學生們自由發言(電燈,帽子冰箱空調)

2、出示幻燈片進行總結分類

教室裏--電扇、日光燈、課桌、凳子、門窗、班訓、垃圾桶等

學習用具--書包、課本、本子、筆、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

個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襪、紅領巾等

家裏用品--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沙發、電腦、餐桌、炊具、餐具等。

3、教師導言: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的東西都屬於工業產品,那你對"工業"有怎樣的認識?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工業;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在工廠生產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

4、教師:我們對工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可以把家裏的生活用品進行一下分類

(麪包-食品業 衣櫃——加工業 服裝——服裝業 冰箱——家電業)

生自由發言:電扇微波爐——家電業 牀椅子——加工業

教師總結:看來我們家庭中處處都有工業產品,工業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三)、和我們緊密相連的工業產品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製造一個工業產品需要多少行業的人付出勞動?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最愛吃的冰激凌是怎樣生產的。

1、議一議:冰激凌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2、當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時,你知道有哪些行業的人付出了勞動?

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一個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對於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東西我們是不可以浪費的。

(四)、畫一畫:

選擇你喜愛的另一種工業食品,説一説這種食品的生產過程。

(五)、穿衣與工業:

教師圍繞服裝的歷史與發展、衣料的成分與生產過程、服裝的生產過程等內容組織學生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六)、吃飯與工業:

1、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説一説圖中的各種食品需要什麼原料?

2、討論:食品與工業的關係。

(七)、住房與工業:

師:也許同學們會問,住房與工業有許多的關係嗎?其實住房所用的各種建築材料,都是工業產品。你能舉例説明嗎?

(八)、出行與工業:

1、師:現代化的交通讓我們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現代工業的發展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快捷。

2、試想,假如沒有工業,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3、觀察我們學校的各種設施,與工業有關係嗎?

4、電力工業的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什麼?

5、停電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便?

6、電與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對待這些電力設施,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九)、總結全文:

通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工業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工業和我們的生活已經緊密聯繫再一起了。每一個工業產品是由無數行業的人們共同製造完成的。我們應該珍惜大家的勞動成果。

教後反思:

通過了解、觀察學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環境,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工業化社會之中,我們的生活與工業有着很多的聯繫,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工業,工業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而且隨着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在不斷髮生變化。通過了解一些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感受社會協作的必要性,並從體驗中體會到合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