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9.38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褒禪山記》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學設計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理解:領會前人關於“志”、“力”、“物”三者關係看法的精神實質,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説,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積累:豐富學生有關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瞭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運用: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

2、理解“志”、“力”、“物”三者關係,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寫僕碑、前洞,詳寫後洞,與全文主旨的關係;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除重點難點之外)

1、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2、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3、瞭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解題:

本文體裁:遊記散文;②全文內容:通過遊山,闡發兩點感想。

2、範讀全文,自讀。

3、逐段辨析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網頁對照譯文,辨析疑難)

第一段:

①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②譯句: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出

②找出開竅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③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④不要讀破句:“而餘亦悔之……之樂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②解詞:觀、得、非常、至於等。

③讀準音:“相之”

④口譯本段

第四段:

①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後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

②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4、作業: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分段討論問題:

①第一自然段記了什麼?有什麼特點?

提示:記所遊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記遊時,並不沉醉於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為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記敍遊華山洞的經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麼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寫遊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遊後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這樣剪裁,是為下文議論鋪設事實依據。

③第三段作者寫遊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闡述了宏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繫。“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説明“力”的重要。“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説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從反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了“盡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記敍部分和議論部分結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繫和照應作用,請分別找出來。(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寫了什麼?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遊之人和時間。既照應前文,又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敍。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2、讀全文,師指點。

3、完成思考與練習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遊記類古文的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3、學習作者勇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勇於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難點:學習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方法

批註式閲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作者的生平導入:同學們,説起王安石,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併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變法”,他的一生也與變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王安石在上書變法前遊覽褒禪山時的所記所想,或許在蛛絲馬跡中我們能探求到偉人心裏的遠大抱負。(板書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閲讀課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結構。思考“本文可以分為哪幾部分,每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明確:

①(1~2):記敍一行人遊褒禪山的經過。

②(3~4):議論自己遊山的心得。

③(5):補敍、簡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經過這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①小組討論,為什麼説“華(huá)山”是“音謬”?

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②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對這個習慣,你有什麼看法?

各抒己見

2、作者分別遊覽了哪些地方?各個地方分別有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遊覽了前洞和後洞;前洞:平曠,遊者多;後洞:窈然、寒、深,遊者少。

3、看遊山心得這一部分,作者有什麼心得?

明確:現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以遊覽風物來説,“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天下的珍奇異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難以到達的地方,而大多數人會因為其艱險、難找而選擇放棄,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發現的越少。

5、既然奇景異觀常人很難看到,那麼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從文中歸納概括。

明確: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個人要有遠大志向,目標明確,才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板書“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氣力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很難到達理想境地。(板書“力”)

三是“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觀的條件也是我們成功的必備條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板書“物”)

總之,志、力、物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

6、雖然作者講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現實往往不如人意,對此,作者又有什麼心得呢?

明確: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也就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遊覽了褒禪山後得出了“有志”“盡吾志”的觀點,抒發了其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實生活有什麼啟發作用呢?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樣做?

(五)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關資料,瞭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相關文言常識;

2、學習敍議結合、因事説理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主旨,借鑑古人智慧。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方法】

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以前學過的文言遊記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遊記。

(師生共同回憶。)

“記”是一種文體,遊記的共同點是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2、介紹王安石。

(師生共同回憶。)

3、相關背景。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

4、相關山水資料。

(1)褒禪山與慧空禪院

褒禪山舊名華山,今稱褒山,位於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內,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對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頂東面稍高,其餘處則平而長。現在除羅漢洞外皆湮沒無聞,大小塔也在“X”中被炸掉了。當地農民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一盒藏於中空的大石中,內有不少“開元通寶”銅錢,可見這座塔確是唐代的建築。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為褒山寺舊址,即王安石所謂“慧空禪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絕。前殿匾額題有“褒山禪寺”四個鎦金大字。當時的褒山禪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愛的遊憩處。今天這些碑刻已蕩然無存。

(2)華陽山與前洞

從褒山寺向東行三裏即達華陽山,舊名蘭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對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緩,兩側幾乎等高,山頂平而長。華陽山下有一洞,當地人叫華陽洞,亦稱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於“其下平曠”,因而引起一些爭論:有人認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則認為“其下”是指洞下,其實洞口與山腳齊,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曠就是山下平曠。

(3)馬山與後洞

華陽山上有三個洞,下面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為天洞,左上方為後洞。後洞距前洞約五十米,狀似石罅,淺而窄,人縮身以入,匍伏約二米即達盡頭,與王安石所記的後洞毫無共同之處。景色稍勝的是天洞,洞口為一陡坡,有巨石當洞口,口徑極小,洞內高約三米,西上方為一大裂縫,從頂端透進亮光,當地人稱一線天。

進洞約五米,又有石壁擋道,中有一孔,徑約一尺許,鑽進後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餘丈,白色的鐘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氣逼人、陰森恐怖。馬山北洞在前洞的東北五里處,與王安石所説的“後洞”距離、方位皆相同;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處偏僻,人跡罕至;北洞的形狀、景色與王安石所記的後洞相吻合。這洞也非常深邃。現在只能前進到洞內的二百多米處。洞內石壁有多處石刻,因長年腐蝕,多不可辨。所以我們認為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後洞。

5、學生聽課文朗讀,正音正字。

6、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7、學生默讀課文,藉助註釋,初知文意。

8、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明確: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一般遊記不同,獨具特色。本文雖以遊記命題,但所寫重點卻不在於記遊,而在於寫作者在遊覽中的心得和體會。

第1段,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

第2段,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至“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記敍遊覽褒禪山後洞的情形;

第3段,從“於是餘有歎焉”至“此餘之所得也”,寫未能深入華山後洞所產生的感想和體會;

第4段,從“餘於僕碑”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寫由於僕碑而引起的聯想;

第5段,從“四人者”至篇末,記同遊者姓名和寫作時間。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繫嗎?

明確:作者遊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遊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後洞遊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後將這次遊山而未能“極夫遊之樂”的教訓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後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

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繫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於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佈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繫。)

2、最後一段補敍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等,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是寫遊記常用的格式。

這種格式的好處在於:

(1)古代遊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遊者姓名;即便在記遊蹤時不能不涉及同遊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3、討論: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觀點。

4、寫作特點。

明確:

(1)因事説理,敍議結合

本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説理,以説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説理的材料和依據。文章以記遊的內容為喻,生髮議論,因事説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使完美的表現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諧統一。

文章前面記遊山,後面談道理,記敍和議論結合得緊密而自然,並且前後呼應,結構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遊內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遊處處從後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後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遊,賦予記遊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敍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志”“盡吾志”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因此,文章的選材、詳略無一不經過精心裁定,緊扣這兩個觀點。記遊部分就寫景來看似乎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從略;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從詳。前者又詳記僕碑文字,其餘從略;後者又記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記遊後洞經過頗詳。記前洞和後洞概況,又前洞略,後洞詳;記遊後洞,又寫經過略,補敍經過、寫心情之“悔”詳。議論部分對應記敍部分,也有側重。議遊華山洞的心得甚詳,借僕碑抒發感慨從略。議遊華山洞的心得,又議“志”較詳,議“力”“物”從略。

(3)文筆簡潔,語言凝練

本文的記遊部分,除為説理之外,沒有多餘的文字;議論部分,説理充分而有節制,沒有無用的筆墨。全篇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以致文字難以增刪改換。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都是平實而深刻、言簡而意豐的警句。

四、梳理積累

1、一詞多義。

(1)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詞,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詞,於是)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副詞,才)

(2)道

有碑僕道(名詞,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詞,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動詞,説、講)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3)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名詞,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於”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動詞,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助詞,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名詞,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詞,紋理)

屬予作文以記之(名詞,文章)

文過飾非(動詞,掩飾)

(5)然

至於X,理固宜然(代詞,如此,這樣)

吳廣以為然(形容詞,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連詞,錶轉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詞,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稱代詞;可以作指示代詞(這,那)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第三人稱代詞,它)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則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指示代詞,指代“好遊者”,譯作“那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詞,譯作“這”)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詞,譯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詞

A、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B、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其是之謂乎!

C、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其可怪也與

③固定用法“何其”,譯作“多麼”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麼衰落啊!)

2、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3、詞類活用。

始舍於其址(名詞活用為動詞,築舍定居)

名之曰褒禪(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有泉側出(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好遊者亦不能窮也(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而其見愈奇(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名,名詞作動詞,説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後省略“於”)

有碑僕道(“僕”後省略“於”)

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後省略“之”)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隨”後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以”後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後省略“而不至”)

(2)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往往放在動詞後面,表示地點,時間,比較等意義。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於天地……”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觀”,“對天地……”)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於其址”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舍”,“在……”)

請辭于軍(“于軍”作狀語限定動詞“辭”的對象,“向軍隊”)

州司臨門,急於星火(“於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於藍”表示“比藍……”表比較)

皆斷頭注槊上,植(於)市門外(“(於)市門外”表示“在市門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語後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語之後。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強”作為中心語“爪牙”“筋骨”的定語,後置)

求人可使報秦者“可使報秦”作為中心語“人”的賓語,後置)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數量詞“一雙”作為“白璧”的定語,後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

何可勝道也哉(哪裏……呢)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

五、作業

1、熟讀課文並掌握相關文言知識;

2、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筆譯全文。

附: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遊記──重在感悟

Tags:褒禪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