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加減法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4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加減法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加減法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加減法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6和7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進行10以內加減計算。

2、初步感覺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

3、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6、7的加減法正確迅速的計算

教學準備:小棒圖,小黑板,水果圖

一、引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顆智慧星打算獎給同學,同學們看一看,有幾顆星星?

出示5顆星星還有一顆忘了拿出來,看看現在有幾顆?

你怎麼知道的?根據學生説板書算式:5+1=6

將展示圖倒過來還能怎樣列式?生説1+5=6

二、新授

1、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來擺學具,然後看着圖寫出算式(拿出6個)

誰來説説你們組寫出了幾個加法算式?

老師這裏有7朵小紅花,發給同學們,(師板書虛線,虛線表示從中去掉,你能看圖寫出減法算式嗎?)

獨立寫算式,誰來説説你的算式,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2、分組活動

分組擺學具並寫算式

3、課後練習45頁看圖寫出算式

4、師出示圖看圖想一想,你能怎樣列式?

三、練習

1、在田字格里寫算式

只寫半格注意書寫整潔

2、46頁做一做,49頁5、6、7

四、語言練習

説出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數字?

在上6、7的加、減法時我跟同學們討論一道看圖列式,一幅圖上左邊畫着1朵花,右邊畫着4朵花,問怎麼列算式,同學們回答了很多種方法,我還一個勁兒地給予鼓勵,臨下課時,只簡單地説了一句:“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其結果是班上思維遲緩的一些學困生確是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產生了干擾。

下來我仔細的反思了一下,究竟問題出在哪裏?這不是我們鼓勵的個性化嗎?經過跟有經驗的老教師討論,我最終認為不然。數學是講“優化”的,算法“優化”的含意是要求尋找最簡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誠然,在多種算法中,有的並不見得有優劣之分,比如:“左邊的花+右邊的花”或是“總共的花-左邊的花”等等都很難説孰優孰劣,兒童完全可隨自己的經驗進行選擇,學生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

但是,一般情況下,總有個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學中,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去比較、去評價,並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認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舉一反三、聞一知百,否則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如:第一步,先讓學生把想法説出來,説明理由。第二步,由學生評價。第三步,找出比較符合題意的方法。我認為這種教學是正確的,又促進了兒童的發展,才是真正凸現了“算法多樣化”的實質。算法多樣化絕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無價值的重複。 總之,一切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

加減法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學生能夠正確熟練的口算和是2~6的加法;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夠從信息窗中準確的找出數學信息,並能夠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作業反饋矯正

1、課前作業:從信息窗中找出數學信息,並試着提出數學問題。

2、(出示信息窗)請同桌來那個人為一組説一説:你們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導:先座位左邊的的同學説,再座位右邊的同學説,説完後馬上做好。)

3、集體交流、訂正,師根據同學的發言板書數學信息。

預設:

(1)前面有5只小鳥,後面有1只小鳥。

(2)前面有1朵白雲,後面有2朵白雲。

(3)樹上有3只猴子,巖石上有2只猴子。

(4)上面有1個小朋友,下面有4個小朋友。

(5)紅花有2朵,黃花有2朵。

4、小結:觀察信息窗時,我們就應該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認真數數,並且要將數學信息説完整了。

二.點撥,知識建構

1.體會加法的意義。

師:求“一共有多少?”是什麼意思呢?“一共”就是要“合在一起”。“合在一起”用什麼方法呢?

生:合在一起就要用加法。

師:雙手做合起來的動作,就愛神學生的理解。

2.認識加號“+”,強調加號的寫法——用直尺寫。

3.列式解決問題

(1)一共有幾隻猴子?2+3=5(只)

強調:得數後面要寫“只”

(2)一共有幾隻小鳥?5+1=6(只)

(3)一共有幾多白雲?1+2=3(朵)

(4) 一共有幾個小朋友?1+5=6(個)

(5)一共有幾朵花?2+2=4(朵)

4、練習

1+1= 1+2= 2+1= 3+1= 2+2= 1+3= 4+1=

3+2= 2+3= 1+4= 5+1= 2+4= 3+3= 4+2=

加減法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 56、57頁

教材分析: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本單元10以內加減法的第二部分內容的第2課時,它是在學生認識了數字8和9、7以內的加減法等內容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些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 通過系統學習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進一步熟練和鞏固計算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教材安排了兩個主要教學環節,首先教材呈現一副“海濱游泳”的情景圖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的問題,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和了解圖中數學信息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並列出正確的算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由於學生已具有了“6、7的加減法”的學習思路,學生能提出不同的加減法的問題。

第二個教學環節是“算一算”,教材第一次呈現了大括號線的示意圖,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大括號線的意思,能正確列式計算。

在“練一練”的練習中教材安排了兩道題,第1題是8、9的加減法的口算,讓學生自己獨立做在書上,集體訂正,這樣的練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第2題是一個示意圖,是一道6、7、8、9的加減法的綜合練習題,設計的示意圖趣味性很強,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情境圖,發現、交流圖中數學信息的過程。

2、會計算得數是8 、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3、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培養初步的問題意識。

教學重點:會計算得數是8 、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複習:説一説8、9的組成。

2、談話導入。通過師生之間游泳話題的談論,引出教材情境圖。

同學們,你們喜歡游泳嗎?知道游泳有什麼好處嗎?

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

老師也喜歡游泳,在炎熱的夏天游泳不僅可以解除悶熱,而且還可以鍛鍊身體。但是小朋友游泳時一定要和大人一起去,避免發生危險的事。我們教材也選擇了小朋友游泳的事情。

師出示情境圖。

9、觀察情境圖,讓學生説一説在圖中看到了什麼,瞭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設計意圖:複習8、9的組成,為8、9的`加減法學習做準備。通過看圖發現數學信息培養學生觀察情景圖和交流數學信息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

1、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並計算。給予一定的思考和寫算式的時間。

大家觀察真仔細,發現了這麼多的數學信息,現在,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式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寫算式,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和了解圖中數學信息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計算,並列出不同的算式,培養學生觀察情景圖和交流數學信息的能力。)

2、啟發學生提出其他加減法計算的問題,由於提問題對小學生來説有點難,教師可以作為參與者共同完成。

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算式解決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根據圖中的信息,你還能提出其它數學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可以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提不出,教師先提。

誰來給大家提個問題。

學生提不出教師先提。

正在游泳的有幾人?9-2=7(人)

還應該提出以下問題:

一共有多少個游泳圈?4+5=9

岸上有多少個游泳圈?9-5=4

學生比老師多幾人?8-1=7

有幾個女生? 9-6=3

有幾個小朋友在游泳?5+2=7或9-2=7……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和了解圖中數學信息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並列出正確的算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三、嘗試應用

1、觀察教材中的兩幅圖,指導學生理解圖意,認識帶括線的加減問題。

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出色,下面我們一起看教材第57頁的兩幅圖,誰來説説這兩個圖是什麼意思?

左圖學生很容易理解,學生可能會説:

左邊有5條小狗,右邊有3條小狗,問下面加一條線和一個問號,表示要求一共有多少條小狗,

右圖的圖意學生不易表達清楚,可採取師生對話的形式進行。

看這幅圖,括線下面寫着9表示什麼意思?

筐上這個問號是什麼意思呢?

2、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再交流計算的結果,並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這個圖的意思是一共有9個玉米,外邊放着3個,筐裏有幾個玉米?圖意明白了,自己看圖試着寫出一個算式怎麼樣?

學生寫算式,教師巡視。

誰把自己寫的算式介紹一下,説一説是怎麼提的?

左圖可能出現兩個算式:

+3=8或3+5=8

右圖可能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一共有9個玉米,筐裏有6個,拿出來3個,列式:9-6=3。

一共有九個玉米,筐裏有6個玉米,筐外有3個玉米,一共有9個玉米,列算式為:9-6=3。

筐裏有6個玉米,筐外有3個玉米,一共有9個玉米。列算式為:3+6=9或6+3=9。

右圖加法算式如果出現,教師應先肯定,給與鼓勵,然後使學生了解“?”表示的意思是求筐裏有幾個玉米,用9-3=6更好。

讓學生理解大括號線的意思,能正確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大括號線的意思,能正確列式計算。)

3、呈現補充的兩個帶括線的題,鼓勵學生自己看圖列式,然後交流。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大括號線的理解,能正確列式計算。) 四、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學生自主完成,然後交流訂正。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練一練第2題,先組織學生仿照圖意,每人手拿口算卡片做鑽山洞的遊戲;然後讓學生在書上連線。

(設計意圖:這是一道6、7、8、9的加減法的綜合練習題,設計的示意圖趣味性很強,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反思

有了上節課學習的基礎,學生對怎麼想加減法算式得數的方法已掌握得很好了。並且在前面的學習中也已會看圖説幾句話。所以,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主題例圖,引導學生看看圖中是怎樣的情景,然後引導學生根據題意提出問題並能正確地列出算式,也能説出每個數字是什麼意思,教師再強調加法的含義,緊接着我又引導孩子們提出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並列式。

在本堂課過程中8、9的加、減法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加上擴線和問號的學習,使理解題意變得更加有難度,在8、9的加減法中,減法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最大難點,加法則是學習減法的基礎,在學習加法的過程中如果讓學生充分理解擴線和問號的意義,明白問號在哪問題就在哪,減法的學習就會容易一些而在加法的授課過程中,我雖然注意了對擴線的理解,也由於學生對問號的學習沒有出現問題,對圖意理解得非常清楚,就忽視了對問號的講解,學生對於問號在哪,就是對哪進行提問的意識不夠強烈,導致了減法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能準確説明圖意,提出問題現象的出現。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到了由扶到放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通過前面加減法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加減法計算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我進行適時指導,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勵學生不用藉助學具,直接看着算式寫得數。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