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送行》教學設計方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74W

一.教學目標

《送行》教學設計方案

1.理解文中藴含的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寫作目的。

2.學習鋪墊、對比的表現手法,懂得它們的作用。

3.激發學生體驗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關愛他人。

4.指導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獨立閲讀文章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文中藴含的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寫作目的。

激發學生體驗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關愛他人。

難點:

指導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獨立閲讀文章的能力。

三.教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板塊一:啟

同學們,送別親人和朋友是人們的生活中經常經歷的事情,古人還為此寫了不少的著名的詩句,哪位同學能給我們大家背誦一些?

同學們背的挺好,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送別時真切的依戀和不捨。其實,今天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關於送別親人和朋友,英國著名的作家比爾博姆卻從不同的視角上,看到了人類內心深處的共同的渴望,下面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學習他的散文《送行》。

板塊二:讀

請學生速讀課文,要求:

藉助資料或相互幫助,疏通重點字詞音義。

體會文中描寫送別場面和作者的態度,在課文標題前加一個修飾性詞語,即:————————的送行,並結合文中具體內容説説加上這一詞語的原因。

板塊三:議

請學生再讀課文,質疑課文,提出自認為有價值的'問題,自行作答或者和同學一起討論。

1.指導質疑:

A.找尋關鍵詞句質疑。

所謂“關鍵語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語句。要抓好以下八種句子的分析:①首句。首句通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提示記敍的脈絡;議論文段,首句常常提出分論點或論述範圍;説明文段,首句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②中心句。一個語段中,既有中心句,又有支撐句或擴展句、敍述句,分析時要迅速從中抓住中心句。③承轉過渡句。敏鋭地抓住這類句子,可以準確把握行文的思路;有時他還有交待敍説中心的任務。④警句。它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認識事物的態度,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⑤矛盾句。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語句,往往寄寓着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末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是死了”,表面看似矛盾,實則揭示了主人公悲慘命運的必然性。⑥感情句。(明顯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和褒貶抑揚的句子)。⑦修辭句。(寫景狀物、傳情達意時運用修辭格的句子)。⑧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引人思考,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

B.根據文章結構、寫作方法、語言特色等質疑。

C.質疑的角度?

①所勾畫的詞語含義是什麼?有什麼表達作用?

②勾畫的詞語能不能用其它的詞語代替或刪除?為什麼?

③勾畫的句子有什麼含義?與其它句子的關係怎麼樣?

④勾畫的句子表現了人物什麼心理?説明了什麼問題?

⑤文章的結構層次怎麼劃分?主要內容怎麼概括?

⑥文章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⑦文章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

⑧文章的語言有什麼樣的特色?

2.請學生自由質疑,自主或者和他人合作討論作答。

板塊四:講

1.講解學生們質疑了卻沒有解決了的有價值的問題。

2.補充講解學生沒有質疑到的重點問題。

板塊五:練

同學們,下面我請你們看的是一首我們同齡人寫的一首現代詩,內容就是描敍父親送別自己的情景的,我想請同學們齊聲朗誦一下,體會一下,作為寫作的參考。

2.你有沒有給親人朋友送行過?有沒有被親人朋友送行過?請你描敍一下當時的情景或者你當時的發現和感觸。

板塊六:結

同學們,通過比爾博姆的文章《送行》,我們懂得了人其實在內心的最深處對於真切的關心和理解是十分渴望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善待和關愛,是一種人情美,而能夠給予他人關心愛護,與人為善更是一種高尚的人性美的體現。

最後我想請同學們齊聲朗誦一下英國文學大師狄更斯的現代詩《別擠了》,再一次感受一下人們對於寬容、善良、真誠的渴望,相信它也能讓你的心靈受到洗滌。

一.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藴含的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寫作目的。(重點)

2.學習鋪墊、對比的表現手法,懂得它們的作用。

3.體驗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關愛他人。(重點)

4.學會質疑,培養獨立閲讀文章的能力。(難點)

二.自學內容

1.收集有關古人送別的詩詞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畫疑難字詞,藉助工具書,解決注音釋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體會文中描寫送別場面和作者的態度,在課文標題前加一個修飾性詞語,

即:————————的送行,並結合文中具體內容説説加上這一詞語的原因。

4.學習質疑:

A.找尋關鍵詞句質疑。

所謂“關鍵語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語句。要抓好以下八種句子的分析:①首句。首句通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提示記敍的脈絡;議論文段,首句常常提出分論點或論述範圍;説明文段,首句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②中心句。一個語段中,既有中心句,又有支撐句或擴展句、敍述句,分析時要迅速從中抓住中心句。③承轉過渡句。敏鋭地抓住這類句子,可以準確把握行文的思路;有時他還有交待敍説中心的任務。④警句。它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認識事物的態度,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⑤矛盾句。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語句,往往寄寓着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末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是死了”,表面看似矛盾,實則揭示了主人公悲慘命運的必然性。⑥感情句。(明顯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和褒貶抑揚的句子)。⑦修辭句。(寫景狀物、傳情達意時運用修辭格的句子)。⑧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引人思考,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

B.根據文章結構、寫作方法、語言特色等質疑。

C.質疑的角度?

①所勾畫的詞語含義是什麼?有什麼表達作用?

②勾畫的詞語能不能用其它的詞語代替或刪除?為什麼?

③勾畫的句子有什麼含義?與其它句子的關係怎麼樣?

④勾畫的句子表現了人物什麼心理?説明了什麼問題?

⑤文章的結構層次怎麼劃分?主要內容怎麼概括?

⑥文章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⑦文章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

⑧文章的語言有什麼樣的特色?

D.提出的質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疑難問題再記錄

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明白,請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寫作練習

你有沒有給親人朋友送行過?有沒有被親人朋友送行過?請你描敍一下當時的情景或者你當時的發現和感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送行》作者:佚名

父親站成一輪彎彎的月亮

目視着即將遠行的兒子、書、鑰匙、行李袋父親沒有洗淚為我餞行

只是默默地提着我的行李袋

送了一程

又一程車啟動了

父親吐出兩句話

注意身體

與人和氣車走了

父親依舊立着

凝視道路

默默無言

附二:《別擠了》作者:狄更斯

你,不要擠!世界那麼大,它容納得了我,也容納得了你。所有的大門都敞開着,思想的王國是自由的天地。你可以盡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間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證,保證你自己不使別人感受壓抑。不要把善良從心靈深處擠走,更得嚴防醜惡偷偷潛入你心底。給道德以應有的地位,給每一件好事以恰當的鼓勵;讓每一天成為一項嚴峻的記錄,面對着它,你應當問心無愧;給人們生的權利,活的餘地,可千萬,千萬別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