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4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4篇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本詩的創作背景,領悟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感。

2、把握詩中的象徵手法,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教學設想】

《我愛這土地》是一首短小而內涵豐富的抒情詩,象徵手法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教學中將引導學生探究詩的意象,品味凝練精美意藴深長的語言,由此理解其象徵意義和思想內涵。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詩歌的特點,擬採用誦讀、感悟的教學方法,通過“誦讀感知—揣摩領悟—鑑賞薰陶”這三個層面的教學,引領學生研讀詩作,建構意義,並獲得審美教育。

本詩教學安排為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鏈接相關資料

1、導入新課:

運用多媒體播放日軍侵略中國的音像資料,由此進入學習情境。(也可以通過展示相關圖片或播放相關的歌曲來導入)

2、背景鏈接: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入侵中國,祖國山河淪陷,生靈塗炭,在這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中華兒女紛紛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正是在此歷史背景下,詩人艾青於1938年11月創作了《我愛這土地》,表達了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憤恨。

3、作者鏈接:

艾青(1910~1996),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29年赴法國學習繪畫,並開始寫詩。1932年回國,在上海蔘加了“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不久因思想激進被捕入獄,在獄中寫出了他的代表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建國後曾任《人民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二、誦讀感知

1、誦讀全詩:

學生誦讀全詩,走進文本。可採用齊讀、範讀、隨機(多媒體)跟讀的形式。

2、整體感知:

在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本詩:

⑴關於本詩的思想內容──這首詩以鳥兒眷戀土地作比,抒發了對祖國的摯愛深情,從而鼓舞人民為民族的解放而鬥爭。

⑵關於本詩的感情基調──悲愴而深沉。

3、誦讀指導:

為了增強誦讀效果,進一步體會詩的思想感情,教師作適當的誦讀指導:

使用普通話朗讀;把握語氣、語速,根據詩的思想內容,本詩朗讀的語氣、語速應是沉鬱緩慢的;注意節奏和重音。

4、誦讀評價:

要求學生帶着對詩作的理解,有感情地誦讀全詩,並根據誦讀指導的要求對誦讀情況進行評價(可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等多種形式)。

三、揣摩領悟

1、把握象徵手法:

瞭解什麼是象徵。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種較為普遍的意義,這種表現手法叫象徵。象徵是詩歌創作中常見的寫作方法,本詩就運用了這種方法。

研討具有象徵性的意象。

學生找出詩中具有象徵性的意象,聯繫寫作背景探究它們的象徵意義,然後交流明確:

土地──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精神;

黎明──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

2、品味詩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

學生自主探究,找出詩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進行評析、交流;教師與學生互動,並相機指導。

示例一: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句中的“也”和“嘶啞”用得好。“也”表達了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感,語氣堅定,具有感染力;“嘶啞”用來形容鳥兒的歌唱,給人以悲壯淋漓之感,可以將此看作是詩人為抗日救亡而奔波呼號的形象。

示例二: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這句詩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達了中華民族在侵略者的鐵蹄下正遭受着苦難。

示例三: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詩的結尾兩句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直接抒發了對“這土地”的熱愛之情,深化了詩的主題。

四、鑑賞薰陶

1、比較閲讀,提高詩歌欣賞的能力:

要求學生將本詩與課後的閲讀附文《中國的土地》作比較閲讀,思考兩首詩的異同,並在小組內交流:

⑴兩首詩的相同處:

①這兩首詩都以“土地”為抒情對象,表達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②這兩首詩都藉助具體的意象來表達豐富的內涵。

⑵兩首詩的不同處:

①背景不同,艾青的詩寫於災難深重的抗戰時期,劉湛秋的詩寫於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②寫法不同,艾青的詩運用了象徵的手法,劉湛秋的詩是直抒胸臆。

2、配樂齊聲朗讀《我愛這土地》,體驗詩歌的藝術之美。

五、佈置作業

課外閲讀一至二首艾青的詩,並作簡要讀書筆記。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現代詩歌的特點,正確劃分詩的節奏,飽含深情地朗誦詩歌。瞭解有關艾青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過程與方法:學習有關象徵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刻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關鍵詩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詩的主旨。

教學難點:

1、象徵的表現手法。

2、詩歌描寫對象的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2、討論法。

教學課時 : 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衞它而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樑上演繹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它的肌膚上烙印着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鍾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隨着詩中所迸發的愛國情感的火花而燃燒。(板書:我愛這土地)

二、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鬱。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建國後,作品思想更趨成熟, 感情深沉,富於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併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三、背景介紹:

本詩寫於抗戰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四、朗讀指導:

自由體的新詩,不同於舊體詩,字數、停頓、押韻沒有嚴格的限制。隨感情的表達句子可長可短,字數可多可少,自由靈活,不拘一格。因此,我們在讀現代詩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停頓,輕重緩慢,抑揚頓挫,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培養自己的語感,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對象、運用的表現手法,更準確地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讀會意,以會意促讀。詞語的重讀與否,主要是由詩歌的情感所決定的。一般來説,能鮮明的表達出詩人情感的詞語,包 括中心語、修飾語,都應該重讀。

第一步:聽錄音或教師範讀;第二步:用符號劃分詩歌的停頓和重讀的字詞; 第三步:學生自由朗讀;第四步:推薦2—3名讀的好的同學在班上朗讀;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別齊讀;第六步:全班同學集體朗讀;第七步:背誦全詩。

第 二 課 時

一、學生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緊扣“土地”,師生討論分析全詩。

1、點出土地情結。起始兩句,詩人對土地的酷愛,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傾訴的地步,於是他只能捨棄人的思維語言而借用鳥的簡單樸素的語言傾瀉他的感情。在詩人看來,這簡單樸素的往往是最真誠熱烈的,“嘶啞”的歌聲正能抒發對土地的義無反顧的真誠和執着,於是土地情結的激越歌聲由此響起。

2、傾吐土地情結。“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無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對象,詩人沒有沉溺於對“温柔”恬靜的“黎明”的欣賞中,為了自己的愛永遠留給土地,他作出了莊嚴鄭重的選擇。

3、昇華土地情結。一問一答,詩人由借鳥抒情轉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強烈的土地情結,已使人難以訴諸語言,只能凝成晶瑩的淚水。“深沉”一詞也許表達不到與實際感情相適應的表達強度,於是其後緊跟的沉重的省略號,似乎湧動着潛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為沉重地叩擊着讀者的心房,激起讀者持續的共鳴。

二、問題探究:

1、“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回答: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為祖國獻身的願望。生前和死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 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着的愛,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愛。這真是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至死不渝。

2、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回答:“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回答: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裏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3、結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土地”、“河流”、“風”、“黎明”的象徵意義。 回答:“土地”象徵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徵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徵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

4、鳥兒歌唱的內容中,“土地”、“河流”、“風”的前面分別有“暴風雨所打擊的”、“悲憤的”、“激怒的”這 些修飾語,其作用是什麼?回答: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涵 ,表明中華民族 的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5、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藴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回答: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

6、本詩的抒情色彩濃烈,詩人為何將自己虛擬成一隻鳥來達到這種抒情效果?回答:詩人以“假如我是一隻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願望。這種寓情於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於感情的抒發,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無有依。

7、“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應該”前面為什麼着一“也”字?“嘶啞”一詞換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為什麼?回答:“也”一詞表明詩人以天下為己任,主動請戰於民族解放運動中。

“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困難鬥爭的幾多悲傷,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所以不能換。

8、這首詩在結構上一、二節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

回答:這兩節詩都飽含着詩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熱愛之情。就詩的感情發展而言,第一節蓄勢,第二節感情的迸發,感情的昇華。詩意層層遞進。

9、本詩出現了許多“的”字,這樣會不會拖泥帶水,衝談了詩味,談談你的理解。 回答:我們知道,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體作品不必談了,就是自由詩創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敢於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 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也正是艾青詩作不同於其他詩作的一個重要特色。

10、結合詩歌內容,説説文中兩個省略號和破折號所起的作用。

回答:第一個省略號,表示列舉內容的省略。第二個省略號表示餘意未盡,情深綿綿。破折號表示意思的轉折。

三、寫作特色:

1、意象內涵豐富(象徵手法)

2、抒情方式巧妙

四、中心歸納:

作者運用象徵手法,創造了一系列鮮明意象,抒發了對祖國真摯深沉的愛。

五、板書設計:

比喻、 對比、象徵、直抒胸臆

六、作業佈置:

課後思考練習一、二、三

七、課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隻鳥,聯繫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你會唱些什麼呢?仿照例子試一試,相信你會比例子仿寫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清脆的喉嚨歌唱:這高峽出平湖的山峽大壩,這可上九天攬月的神州飛船……

2、艾青在詩中,含着淚水説:“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古往今來,在我們中華史冊上記下了多少愛國志士的類似詩篇,猶如繁星高懸夜空。

例:當我們抵禦外侵,我們會記得岳母刺給岳飛身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當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氣節,我們不會忘記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寫,相信你會寫得更精彩)。

3、閲讀理解並背誦劉湛秋的《中國的土地》,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1)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兩節詩的內容。

(2)詩中()一詞 表達詩人對中國土地的讚美;( )一詞抒發詩人對中國土地的眷戀之情。

(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歎息”這句詩?“微風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長江”表達的詩意分別是什麼?

(4)將這首詩與我們學過的《我愛這土地》比較一下,説説它們有什麼異同?

附文:

中國的土地 (劉湛 秋)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黃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鵑花奼紫嫣紅

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歎息

冬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

薔薇色的海浪撫愛着沙粒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黃皮膚、黑頭髮是那樣的美麗

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

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着歡樂

堅硬的核裏已綻開復興的契機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3

一:導入

如今,中華兒女遍佈世界各地。在160個國家和地區中,就有5500多萬的海外華人和華僑。那麼同學們是否知道,當時這些離鄉背井的人們,都習慣在遠行之前,帶些什麼在自己的身邊以示對家鄉和祖國的紀念呢?

——泥土。沒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遠渡重洋之前,取上一把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邊。以示對祖國的紀念。直到現在,海外華僑的牀頭箱裏,還有人藏着這樣的鄉井土!一位老華僑不無感慨的説:“寧戀家鄉一把土,不戀他國萬兩金。”試想想,在這一把把看似平凡的泥土裏,演繹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烙印着多少眷戀的情結啊!這就是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而流傳下來的濃濃的土地情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土地情結的代表作:著名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二:作者介紹

【艾青】(1910~1996) 現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回家。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之後赴法國勤工儉學。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後引起轟動,一舉成名。1935年出獄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憂鬱而感傷。

三:背景介紹(幻燈片)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軍開始全面侵華,同年,抗日戰爭正式爆發。1938年正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初期。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我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他們奉行着“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大街小巷橫躺着數不完的屍首,日本強盜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處處撫咽喉,天涯何處是神州?”堂堂中華在侵略者的鐵蹄下發出了痛苦的呻吟。日本侵略者就是這樣,用中國人民的鮮血寫下了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四:朗讀課文

而這一切都被艾青寫進了這首詩裏。時至今日,六十多年過去了,當我們再捧起這首詩時,內心依然會受到強烈的震撼。

1、聽朗讀錄音

2、朗讀指導

——這首詩適合用怎樣的語調來讀?(深沉、悲憤、悲愴)

——語速呢?快一些好還是慢一些好?(儘量放慢語速,舒緩一些)

——同時要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停頓,那些能夠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要重讀,注意抑揚頓挫。

3、 教師領讀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4、 學生自由誦讀,

5、甲乙個別讀。(配樂)(教師評價、學生評價)

6、(全班齊讀)(配樂)

五:詩歌賞析

1、題目是“我愛這土地”,那麼作者在詩中藉助什麼表達的土地的“愛”?——藉助“鳥兒歌唱”

2、詩人為什麼沒有把自己比作翱翔天空的雄鷹或是馳騁疆場的戰馬,而是把自己假設成一隻鳥呢?鳥具有怎樣的特點?

——倦鳥歸巢、鳥嚮往自由、鳥力量弱小

(1)詩人把自己幻化成一隻弱小的鳥,它沒有多大的力量,但它具備歌唱的天賦,所以它把自己的歌聲奉獻給了它摯愛的土地。

(2)在炮火連天、國運危急的時刻,一隻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鳥也要奮起反抗,用自己的歌喉發出不屈的聲音,使讀者不由聯想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這隻鳥歌唱了些什麼呢?——土地、河流和風、黎明

原來作者通過鳥兒對土地、河流和風、黎明的歌唱表達“愛”,這種飽含詩人思想感情的具體形象在詩歌中叫做意象。

4、 聯繫詩歌的寫作背景來看,這土地僅僅指我們腳下所踩的這片土地嗎?河流和風僅僅指自然事物嗎?請結合這些詞語前面的修飾限制的詞語和時代背景,體會這些意象的象徵意義?

土地 祖國

意象 河流和風 → 象徵 民族反抗

黎明 美好未來

5、 詩中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這隻“鳥”是一個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後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

一體,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念,為祖國獻身的願望。

6、體會第二節。

六:拓展延伸:

這首詩創作於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月,當時的中華大地血跡斑斑,傷痕累累。那麼,現如今,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我們的祖國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假如你是一隻鳥”,聯繫我們今天的和諧社會,你會歌唱些什麼呢?試一試,相信你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總結:

通過這首詩的學習,我們不僅要學會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和關鍵詞的方法,以及象徵手法的運用,同時也要學習詩人艾青那熾烈的愛國情感。雖然那段炮火硝煙的歲月已離我們遠去,但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不應該、更不能忘記過去,因為牢記過去是為了更好的創造未來。

最後,結合這節課的學習,讓我們再深情地朗誦一遍這首詩,同學們可以試着背誦。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4

漫步田間地頭,徜徉溪流河湖,也許就是那麼一個偶然的瞬間,你會突然發現我們身處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美麗。那綠浪起伏的田園,那濤聲陣陣的叢林,還有孩童們純潔天真的歡聲笑語,無不輕輕地撩動着我們內心深處那埋藏了很久的親近土地、愛戀故鄉的心絃。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華夏祖國母親,魂之所繫。讓我們用這首以真情所鑄就的詩篇,唱響心中對祖國母親的深情讚歌。

1.熟讀並背誦詩歌,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節奏。

2.理解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徵意義。

3.體會詩歌中優美的意境,感受其中湧動着的激情。

4.體味詩歌中抒發的戀土深情,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一、新課導入

土地是一種古老的信念,一縷浪漫的感情,一句象徵的諾言,一股寫實的意志。這萬物生靈的根基上,曾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曾抒寫了多少蕩氣迴腸的眷戀情懷。有誰不熱愛這生我養我的肥沃土地?有誰不依戀這教我護我的祖國母親?讓我們和詩人艾青一起深情吟唱《我愛這土地》,一同感受詩人心中洶湧奔流的愛國激情。(板書課題)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小聲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並嘗試劃分詩的節奏和重音。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作者鏈接。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正涵,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詩人。早期的詩渾厚質樸,格調深沉憂鬱。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新中國成立後,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於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併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3.背景鏈接。

本詩寫於1938年11月,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堅定地投身民族解放鬥爭的洪流中,成為時代的“吹號者”,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齊誦詩歌,説説這首詩歌緊扣“土地”,作了哪些形象性的描述。

【交流點撥】點出土地情結。起始兩句,詩人對土地的熱愛,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傾訴的地步,於是他捨棄人的思維語言而借用鳥的簡單樸素的語言傾瀉他的感情。“嘶啞”的歌聲正能抒發詩人對土地的義無反顧的眷戀和執着,於是土地情結的激越歌聲由此響起。

傾吐土地情結。“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無比温柔的黎明”是詩人所歌唱的對象,詩人沒有沉溺於對“温柔”恬靜的“黎明”的欣賞中,為了讓自己的愛永遠留給土地,他做出了莊嚴鄭重的選擇。

昇華土地情結。一問一答,詩人由借鳥抒情轉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強烈的土地情結,已使人難以訴諸語言,只能凝成晶瑩的淚水。“深沉”一詞也許達不到與實際感情相適應的強度,於是其後緊跟着沉重的省略號。省略號中似乎湧動着潛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為沉重地叩擊着讀者的心房,激起讀者持續的共鳴。

(二)文本探究

朗讀詩歌,思考下面的問題:

1.“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鳥兒歌唱了哪些事物?它們各象徵什麼?

【交流點撥】土地、河流、風、黎明。

土地:象徵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象徵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徵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

2.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交流點撥】這些描寫形象地展現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詩人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

3.詩人為何將自己虛擬成一隻鳥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交流點撥】詩人虛擬“我是一隻鳥”,“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自己;“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的是“鳥”,同時也傳達出“詩人”為祖國獻身的願望。這種寓情於物的描寫,不僅有助於感情的抒發,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

4.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交流點撥】主旨句是“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裏常含淚水”的情狀,烘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這兩句也是全詩的精華,它是那個苦難的年代,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種愛刻骨銘心、至死不渝,不僅來自詩人內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感的濃縮,喊出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

(三)語言賞析

1.“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應該”前面為什麼加一個“也”字?“嘶啞”一詞換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為什麼?

【交流點撥】“也”字表明詩人以天下為己任,主動請戰於民族解放運動中。“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所以不能換。

2.詩句“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有何深意?

【交流點撥】象徵着詩人的鳥兒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後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鳥”的生前和死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着的愛,這實際上寄寓了詩人願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這真是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至死不渝。

四、板書設計

五、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隻鳥,聯繫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你會唱些什麼呢?仿照課文試一試,相信你會寫得很好。

【交流】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清脆的喉嚨歌唱:這高峽出平湖的三峽大壩,這可上九天攬月的神舟飛船……

Tags:教學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