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美術課件初中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導語: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特點,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原理和造型風格。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美術課件初中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美術課件初中

美術課件初中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美術鑑賞課,本課作為初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學習本課知識使學生學習欣賞、評述古代經典藝術品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到藝術與科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個方面,追求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來進行發明與創造,是人類從古至今不斷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藝術家、科學家以及民間的能工巧匠,創造了無數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相結合的工藝品、科學儀器、建築等,充分反應出勞動人民創造世界的智慧。為以後學習、欣賞其他課程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美術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特點,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原理和造型風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欣賞我國古代的工藝美術品,科學觀測儀器,橋樑建築等範例,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了解了古代經典文物的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觀察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精神和審美情感。通過對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範例賞析,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特制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1.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特點。

2.理解古代經典的文物既是工藝品,同時也是科技產品,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ppt)課件、課本等。

學生準備:美術教材、收集的圖片、資料。

五、教學過程:

根據“以生為本”、“先學後教”的美術新課程標準理念來 組織課堂教學。

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練習——作業展示——小結——拓展。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1.首先課件出示打火機一支向學生提問,現代是用打火機取火,那麼古代呢?學生談古人取火的方式。 (以提問導入課題。)

2.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那麼有誰知道古人最早將藝術與科技結合的例子嗎?(設問形式製造懸念。)

(二)講授新課 教師演示

1. 教師講解,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欣賞與探索:從出土的無數珍貴文物中,我們可以發現,古老的文物既是規範性的工藝品,同時也是當時的高科技產品,你們發現了它們的共同特性嗎?

2.出示大量的中國古代與科技有關的.藝術品的圖文資料,由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討論曾侯乙編鐘、四羊方尊、長信宮燈、渾天儀、趙州橋、唐三彩等古代藝術品的藝術結晶與科技的某些聯繫。

3.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各範例,然後老師逐個講解分析各範例實用功能、美觀特徵和科技含量。 長信宮燈

實用功能:燈具,燈盤可以轉動,燈罩還可以開合,更能夠巧妙的將煙塵收納到宮燈體內。 美觀特徵:造型及裝飾風格舒展自如、輕巧華麗。

科技含量:高超的冶金鑄造技術。

4.在講解各範例的時候,同時結合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況,對於作品的造型特點、表現手法、藝術風格,更加深入詳細給學生講解。

5.教師講解完一個範例之後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其他幾個範例的藝術性和科技性結合的啟示。然後師生再共同討論。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欣賞可分為:描述其外形與特徵、分析其美學價值與科技含量、判斷其視覺美感與科技功能。

(三)學生練習 教師指導

1、完成課本上的思考與評價練習,以小組為單位,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範例進行填表分析。

2、其後可另加一些課外的圖片,嘗試對不同的藝術形式,圍繞藝術與科技結合的主題,發表自己的感想。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四)總結

這一環節,我將通過提問方式來完成本課的總結部分,目的是通過學生來回顧本課內容,尊重個人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的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為今後學習美術做鋪墊。(本節學會了什麼?體會是什麼?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依據以人為本,用於賞識教育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交流,以愉悦的心情體驗課堂,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