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經典誦讀的教學計劃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96W

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一大載體,是我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以下是小編整理了一份經典誦讀教學計劃,歡迎大家一起來閲讀!

經典誦讀的教學計劃

經典誦讀教學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根據四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以學校指導計劃為基礎,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使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發揚中華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健康成人。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為指導,對學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2.開設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3.開啟少年兒童的潛能,特別是右腦、潛意識的巨大記憶力和創造力;開發學生的智慧,使識字、閲讀、記憶、觀察、思維、判斷、想象、決策、創造、體能、靈感等多方面潛力得到更為科學、更為高效的開發和培育。

4.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動基本原則:

直面經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樣,水到渠成。

四、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①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②營造濃厚的閲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③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④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五、經典詩文誦讀的'內容:

誦讀《語文課程標準》中附錄的小學階段必須誦讀的詩詞外,還有部分經典詩詞《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老子》《論語》《孟子》等。

六、課程開設時間:

單週每週三上午

七、課程開設的原則:

1.不求甚解,只要熟讀會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勵。不要用同一標準要求全體學生,只

要半數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流利的誦讀就可以進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恆。

4.不要死板,要注重興趣。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保障措施:

1.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與熱情。

2.定期開展誦讀大賽活動,並予以獎勵,讓學生體驗、收穫的快樂。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媒體,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定期舉行一次誦讀擂台賽,評選 “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誦讀之星”,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6、 “彈性評價”方式。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

經典誦讀教學計劃二

指導思想:

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髮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通過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加強對學生優秀文化的薰陶,讓廣大學生領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風采,豐富和提升師生的文化素養和精神世界,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營造書香校園。

活動目的:

1、推廣普通話,提升普通話的使用水平,提高朗誦能力。

2、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

3、使學生學習、瞭解、熱愛、傳承國學經典和歷史文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感悟祖國曆史的源遠流長和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做有道德的人。

領導小組:

(一)考核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二)執行組

組長:xx

組員:xx

誦讀內容安排:

選取現行各年級所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章和詩文進行背誦,在此基礎上,各年級組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適當補充課外中華經典。(具體篇目詳見後附錄部分)

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

利用上午學生早到校的時間及課堂、自習課等時間,對課文的經典篇目進行誦讀。

將抄寫當天所吟誦的經典、古詩詞與練字相結合,通過書寫加強記憶。

2、誦讀方式:

①誦讀形式:

根據學生年級、班級的不同可靈活選擇:

老師領讀、學生代表領讀、跟磁帶讀、全班齊讀、分組齊讀、聽讀、自由哦誦讀默讀、分任務讀。

②組織形式:

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或者語文老師負責組織各班全體學生誦讀。

3、成果彙報展示:

根據誦讀進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第三週集中組織八年級全體學生進行“經典閲讀演講比賽”及在第十二週舉行經典誦讀暨長江中學第二屆漢字節活動,同時檢測經典誦讀成果。

4、朗誦表演參賽要求:

每個節目時間為3—5分鐘,形式不限。

誦讀時使用普通話,誦讀時感情真摯、充沛,語氣語調恰當。誦讀者儀表整潔、舉止大方,能體現參賽選手良好形象和素顏,整體效果好。可使用背景音樂,誦讀形式不限。

參賽對象:每班選送2—3個優秀節目代表,也可有老師參與。

競賽時間:八年級組自定。

附錄:經典誦讀篇目

經典文章:

《童趣》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論語>十則》   《木蘭詩》   《孫權勸學》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觸不周山》   《桃花源記》   《陋室銘》   《愛蓮説》   《大道之行也》   《三峽》   《答謝中書書》   《繼承天寺夜遊》》《與朱元思書》   《五柳先生傳》   《馬説》   《送東陽馬生序》   《小石潭記》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陳涉世家》   《隆中對》   《出師表》   《公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魚我所欲也》   《惠子相樑》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曹劌論戰》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字經》

經典詩詞:

《觀滄海》   《次北固山下》   《錢塘湖春行》   《天淨沙·秋思》    《泊秦淮》   《龜雖壽》   《過故人莊》    《題破山寺後禪院》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觀書有感》    《山中雜詩》   《竹裏館》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聞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澗》   《江南逢李龜年》   《送靈澈上人》   《約客》   《論詩》    《夜雨寄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樂天揚州出逢席上見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登飛來峯》   《觀滄海》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荊門送別》   《登岳陽樓(其一)》   《長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懷》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鶴樓》   《送友人》   《秋詞》   《魯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酬樂天揚州出逢席上見贈》   《赤壁》   《過零丁洋》   《水調歌頭》   《山坡羊·潼關懷古》   《飲酒(其五)》   《行路難(其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己亥雜詩》   《贈從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終南別業》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無題》  《相見歡》   《登飛來峯》   《蘇幕遮》   《沁園春·雪》   《望江南·梳洗罷》   《漁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獵》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   《觀刈麥》   《月夜》    《商山早行》   《卜算子·詠梅》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棗花》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山坡羊·驪山懷古》    《朝天子·詠喇叭》   《我愛這土地》    《鄉愁》   《我用殘損的手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關雎》   《蒹葭》   《從軍行》   《月下獨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樓》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望月有感》   《雁門太守行》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別雲間》   《短歌行》   《迢迢牽牛星》   《詠懷》  《歸園田居(其一)》   《過故人莊》   《將進酒》   《登金陵鳳凰台》   《蜀相》   《雁門太守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滿江紅》   《如夢令》   《沁園春·長沙》   《長征》   《中秋》   《月下獨酌》   《明月皎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