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Hello》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24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Hello》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Hello》教學反思

《Hello》教學反思1

以信息化整合英語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手段,它能通過動畫、聲音、色彩等來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小學生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太集中,面對枯燥單調的教學氛圍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他們往往會表現為興趣不濃,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們被動的學習,而在英語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創造出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生動逼真的環境,將書本上那些生硬的東西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表現出來,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動起來,唱起來,跳起來,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敢於説,樂於説,學生説得多了就必然會使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本節課,我將與本課新授部分內容相關的歌曲以背景加音效的形式引入課堂,使孩子們自然地接受英語,進而萌發想進一步學習英語詞彙和句子的興趣;,教學“CanIhelpyou?”這一語言內容時,我設計了一組對話內容,讓學生運用該語言自己去參與表演不同的生活場景,如:商場購物的場景、餐廳接待的場景、書店買書的場景、圖書館借書的場景等等,當學生親身體會時,頓感真實親切,激情高漲,連平時不愛舉手發言的幾個學生都非常踴躍地舉手想上來表演,從感官上給學生以強烈的興趣和“要學習”的動力,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二、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種種教學難點,英語教學也不例外,要實現最優化的英語課堂教學,取得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益,突破教學難點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難以名狀而又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事物、情景通過電教媒體,運用CAI技術,可以跨越時空,成為可感知的“直接”經驗,同時利用多媒體的音畫效果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快快樂樂學英語。在教學“Howareyou?”中,交際情景中安排了“Howareyou?”的四種問答,其中第一種問答的應答語是:“Fine,thankyou”第二種問答的應答語是:“Fine,ou?”第三種問答的應答語是:“Notbad,thankyou.”第四種問答的應答語是:“Notsogood.”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已有的知識水平.,可以確定第四種問答是教學難點。教材中第四種問答的交際場景是這樣設計的(圖片1):在一個夏日的午後,LiShan遇見了身着羊毛衫的YangLing。LiShan問候YangLing説:“Goodafternoon,reyou?”而此時YangLing感到很冷,她全身哆嗦,邊打噴嚏答道:“Notsogood.”LiShan立刻深表同情地説:“I’msorry.”在新授後可以運用CAI,拓展教學內容,創設學生問候老師,老師不舒服的交際場景,出示這樣一副畫面(圖片2):“有一天,Mike到辦公室送作業本,老師正皺着眉頭吃藥。”還可以創設問候受傷的學生的交際場景,出示這樣一副畫面(圖片3):“Mary的臉受傷了,她的臉上貼了一塊膠布。”讓學生想像,進行“Howareyou?”的問答表演,突破難點,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三、通過整合,拓展英語學習的網絡資源

信息技術的實現與普及離不開網絡的支持。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可以從網絡中下載大量的有益的並且讓學生感興趣的信息,既豐富了我們的教學資源,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拓展。這節課,我利用信息技術查找一些關於聖誕節的資料,製作出的課件配上音樂,讓學生猶如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了解了相關文化知識,增強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跨文化的國際交流意識。以上是我在這節課中對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教學整合的嘗試及優勢的幾點淺薄的認識。當然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並不是萬能的,它並不能代替學生的操作,實踐等活動,更不能取代教師的地位,它只是一個幫助我們學習的好工具。因此,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整合應符合教學和學習需求的方式,合理選擇,適性而用、適時而用,從而不斷優化教學和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率。

《Hello》教學反思2

Hello!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是三年級上的第一節課,也是大多數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英語這門學科。本節課主要的任務是讓學生認識此本書中的一些人物:Mike, Wu Yifan, Sarah, Chen Jie, Mr. Jones, Miss. White, John, Zoom和Zip, 並且會用Hello打招呼並用“I’m…”來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

在上課時自己先用“Hello”向全班學生打招呼,有些學生懂得用 “Hello”來回復我的問候,這時候就挑這些學生打招呼,作為示範作用。接着,出示一些人物的頭像,讓大家向這些人打招呼。用開火車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Hello”比較簡單,基本上的同學都能夠掌握。在學習“I’m…”這個自我介紹的句子時,我先示範了一下自我介紹,如“Hello, I’m Miss Jiang.”再扮演人物來自我介紹。學生跟讀幾遍之後,讓學生和同桌進行對話,自我介紹。由於剛接觸這些學生,正好用這個句型讓學生上來進行自我介紹,也正好讓自己去認識他們。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有些同學“I’m”的這個發音有些不準,會將“aim”讀成“eim”, 嘴巴開口太小,這時候自己用比較誇張的嘴型讓學生模仿發音。

由於剛接觸這個年級,不知道這些學生的情況,學生剛學英語興趣比較濃厚,積極性比較大,發言都比較積極。也是由於剛學習英語,無法聽懂全英的上課方式,在課上只能通過較多的肢體語言和適時的中文加以補充。上完課後,我覺得要上好一節課,備學生非常的重要,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去備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剛學習英語這門課的時候興趣的培養液非常重要,要想盡方法將學生的這種興趣維持下去,才能學好英語。

《Hello》教學反思3

從這學期開始,三年級譯林版新教材。與過去牛津3A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學板塊上做了大刀闊斧的改變。相對於牛津3A的第一單元,新教材在詞彙上降低了難度,主要讓學生認知打招呼的幾種表達:以及用I’m/ I am 來介紹自己。省略了牛津3A教材第一單元對動物類詞彙的教學。新教材在letter time 板塊對字母做出了更加規範嚴謹的書寫示範和要求,而在cartoon time板塊,增強了趣味性,Sam和Bobby兩個人物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的句子。

本單元我分四個課時進行教學,在story time板塊,主要讓學生用Hi, 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和別人打招呼,備課的時候,我將教材中的人物都做成頭飾,讓孩子們像交朋友一樣去認識這些人物並用所學的句子和他們打招呼,孩子們的熱情都很高,很快就認識了書上的人物。

在cartoon time板塊中,我對I’m….進行稍微拓展,讓學生理解I’m=I am 為第二單元學習Yes, I am. 和No, I’m not.埋好伏筆。在實際教學中,這是一個難點,學生對於I’m和 am的發音分辨不清,會相互混淆。很多學生am中/ /的音沒有發出來。對此,我強化了兩節課,整體情況有所好轉。

Letter time板塊,教材對字母的書寫做出了更加規範的要求,包括書寫順序。Aa, Bb, Cc, Dd 四個字母,所有的小寫字母都是一筆完成的,這一點學生做的不是很好,尤其是b 和d的書寫,部分學生將這兩個字母混淆,需要加強練習。

新教材在每單元增加一個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在ticking time板塊,學生都能很認真地給自己打分,並且基本做到實事求是。我認為這個板塊能夠非常好地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評價,從而增加學習興趣。

作業中, 三年級的學生由於沒有接觸過英語,很多學習習慣還沒有能養成。這方面是英語學習初級階段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分別從聽説讀寫幾個方面入手,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做出了基本的要求。並加強和家長的合作,約束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不良習慣,從而為今後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Hello》教學反思4

本單元學生剛剛接觸英文字母,但是他們對於英文字母歌曲,很熟悉,所以課堂一開始學生們學習這個板塊時,興趣很高,很願意跟唱,甚至see、say的發音,他們也改正得很快,所以這首英文歌曲,很快結束了,補充了一首其他英文字母歌曲,學生學習很快,可以快速跟唱大部分內容,字母讀音這裏掌握的很好。

對於後面找字母的練習,很多學生願意嘗試,但是很多學生其實對於英文字母,單個出現,還是不認識,所以很多學生找起來困難,最困難的是讀單個字母。在課程中間,應該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學生從不同物品還有標識中,找到英文字母,設計成小組比賽遊戲,鼓勵學生將認讀字母,並且能快速反應讀出字母。

英語真正開始起步階段,字母的認讀,非常重要,需要不同形式的遊戲,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不斷鞏固練習,才可以收穫好的效果。

《Hello》教學反思5

三年級英語第一單元的話題是Hello,主要是學習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及道別用語。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能聽説和認讀本單元ruler,pen ,pencil, book等八個文具單詞,並能用英語介紹文具;會唱歌曲“A B C song”,並能識別26個字母Aa—Zz。

在上課之前我熱情地與學生打招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後請同學們欣賞並吟唱歌曲“Hello”並學唱“A B C song”,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查找字母,也培養了學生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學習這節課後,學生基本掌握了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等單詞。並通過遊戲、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

本單元的教學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在實物和卡片的利用上沒有做到巧用,而是反覆的進行領讀、跟讀,形式比較單一、枯燥。二是課前準備不足,比如教具不夠豐富,多媒體的使用不夠熟練,影響了教學情境的構建。

在今後的教學中,在實物、卡片和頭飾的利用上,要多動腦筋,要讓學生在興奮刺激的遊戲中學會單詞,在句子中學習單詞。另外,在教學中,我還要注意加強學生英語的聽力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説習慣。

《Hello》教學反思6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主要是學習打招呼,自我介紹以及告別的禮貌用語,讓學生參與Let’s do 和Let’s make 的活動,會唱Let’s sing的英文歌。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和學習英語,面對新學年,新學期,新學科,學生一定有很多想了解的東西。本課時通過打招呼,自我介紹來開始英語的學習,為整個學期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實際情景中讓學生體驗各種動作,聲音和對“what is your name?” “my name is …” “I am…”句型的英語表達,掌握他們的運用,訓練學生的口語發音及語感,強調培養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用英語應答的能力。

教學目標

掌握“Hello,I am…”句型的用法,能用英文介紹自己的名字,能用英語打招呼和告別,會唱let’s sing 部分的英文歌。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句型“Hello,I am Wu yi fan .” “ Good bye,Bye,Miss White!”的理解和掌握。

難點:能夠將所學的自我介紹和道別運用到具體場景中,向人大方的介紹自己。

教學過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review.複習與導入

1. Greeting

2. 教師將26個字母表貼在黑板上,並播放《ABC》歌曲,教學生一起唱這首歌,幫助學生熟悉26個字母。(設計意圖:學唱《ABC》歌,讓學生熟悉26個字母,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二、 New concepts 探究新知

Let’s talk

活動一:魔法拼單詞(設計意圖:用變魔術的方法教授單詞,增強教學的生動性,讓學生了解英文單詞的構成方法,為以後有效的記憶單詞做準備。)

活動二:自我介紹

1. 教師進行自我介紹。

2. 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分角色進行自我介紹。

3.播放 Let’s talk部分的錄音,讓學生跟讀錄音部分。

4.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頭飾,選取幾組學生上台扮演書中的角色,並進行自我介紹。(設計意圖:表演自我介紹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培養表演者從小大膽説英語的好習慣,也能對其他同學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活動三:擊鼓傳花,老師帶領學生玩擊鼓傳花的遊戲,老師播放歌曲,學生拿着紅花開始依次傳遞,當音樂暫停時,紅花在停在誰的手裏,誰就站起來做自我介紹。

三、 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 鞏固擴展

活動一:學唱英文歌

活動二:知識擴展(擴展其他一些禮貌用語,並教會學生課堂上經常用到的一些問候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拓寬學生的視野。)

四、 Class closing 知識小結

T:我們這節課學了那些新單詞?你會説哪些新句子?(鼓勵多名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回顧總結,反覆練習,加強記憶。)

五、Practice 鞏固練習

板書設計

Hello! I am Wu yi fan. Hi, I am sarah.

Bye,Miss white!

Goodbye!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 給學生髮自我評價表,讓學生對自己本節課的學習表現做出評價,分四個檔次:差,一般,良好,好。

2、 同學之間互相評價,選出本節課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Hello》教學反思7

教學重點:詢問對方的姓名及回答的用語What’syourname?Mynameis…的學習,以及另一種表達道別的表達法:Seeyou.

教學難點:What’syourname?Mynameis…中name的發音和歡迎用語Welcome!的發音。

教具準備:

1教師應準備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課主要人物的頭飾;

2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面具,並製作一個寫有本人姓名的頭飾。

教學過程:

1熱身、複習(Warm-up/Revision)

(1)唱“Hello”歌

(2)師生互相問候Hello!/Hi!

(3)學生將胸卡戴在胸前,分別起立做自我介紹。如:

o,I’mMary.

!I’mPeter.

2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老師指着自己的英文名卡説Hello!I’mMiss/Mr….然後用Myname’s反覆説三到四遍自己的名字,接着教師對一名學生髮問What’syourname?(用清晰、緩慢的語調問兩遍)邊問邊指他/她的名卡,並可以用誇張的口型提示他/她回答Myname’s….教師

對第一個應答學生應重點表揚,併發給他/他小獎品,以次鼓勵學生認真聽別人的問答,努力模仿教師説的新句型。用類似的方法在教室裏與學生進行問答練習,注意引導學生用Myname’s….回答問題。

(2)跟讀、模仿What’syourname?注意學生對name一詞中a的發音。

(3)教道別語Seeyou.,告訴學生其中意思是“再見”或“一會見”。教師同時可介紹一下英語中有許多單詞是一詞多意,在不同情景中表示的意義不同。Welcome還有不必表示感謝的意思,當對方説Thankyou.謝謝的時候,通常可以回答Youarewelcome.表示“不用謝”或“不客氣”。學生在此簡單瞭解一下即可,教師可在今後多説多用,起到引導、表率的作用

(4)聽錄音,放投影或通過錄像、VCD來展示B部分Let’stalk的內容。

3趣味操練(Practice)

(1)Pairwork:可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書上Let’stalk的對話。

(2)Let’splay中的遊戲,可請幾個學生站在門外做迎賓先生或小姐,再請幾個同學做嘉賓。每位迎賓者用Hello!What’syourname?進行發問後,嘉賓須用Myname’s….答出自己的名字,方可入內。教室裏的其他同學鼓掌並用Welcome!向他(她)表示歡迎。教師注意提示學生區分發音的正、誤,培養學生練習聽力的能力,養成會聽的習慣。在糾正發音時要適度,切不可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四人或六人為一個小組,先

將學生自制的名卡頭飾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組的“小老師”通過問What’syourname?其他同學回答Myname’s…的方式練習,答對的同學拿回自己的頭飾戴在頭上。

教學反思:

一年級英語Unit1Hello第一教時中,主要讓學生能聽懂、會説常用問候語:Hello/Hi;會用I’m…介紹自己,且I’m的發音正確。

在教授這堂課時,我通過直接介紹自己引出了I’m.同時又設置了情景,引出兩個所要認識的人物(SuHaiandMike).並引導學生用Hello,Hi與所認識的新朋友打招呼,由於所製作的頭飾只有兩個,所以在操練:Hello,I’m….和Hi,I’m…..時操練的不夠多,氣氛也不夠活躍。

在學習完新授內容後,要進行適當的鞏固與拓展。於是我就引導學生用I’m……來介紹自己。T:Hello,I’mMissSun.S1:Hello,I’mS1.(自己的姓名)。當我問到一男生時,他站起來回答説:I’mZhuzhu.剛説完,全班學生鬨堂大笑(因為zhuzhu與豬豬發音一樣)。我剛想發火批評他,但是轉念一想,也許他是有原因的。果然,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回答。他就響亮的説“我的小名叫朱朱”(他姓朱)。我想想他還是挺聰明的,挺有創意的,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表揚了他(因為他I’m的發音很準)。其他小朋友看到我並沒有批評他,就紛紛仿效也用I’m….説自己的小名,課堂氛圍頓時活躍了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甚至連一些平時比較內向的小朋友也積極舉手。I’m…..這一句型也得到的充足的操練。這個效果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如果當時我一頓批評,把他的回答否定了,我不知道效果會不會不一樣,但是那個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也許就會被我打消了。

《Hello》教學反思8

第一節新課,學生們不停地用“Hello,MissLuo!”“Hello!”熱情地向教師招呼。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對英語的熱情似乎很高。然而剛開始的好奇與興趣之後,學生就為掌握英語單詞和基本的對話發愁了。如何有效的激發和維持學生學英語的持久興趣,顯然單純地枯燥地模仿和機械記憶是不行的。有待於在平常教學中重點解決.

課堂英語化是因為語言是一種環境的產物,應儘量的給學生營造一個英語的語言氣氛,所以在英語的課堂教學教學組織中儘量使用英語,做到課堂英語化,以排除學生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的干擾。我覺得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之一,儘管他們剛涉及英語,掌握的英語句子和單詞還很少,但我覺得應該從第一節課起,堅持用英語進行教學,因為小學階段所學的單詞和句子很簡單,我們可以藉助於物體直接來教,幫助學生儘快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另外,還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來幫助教學。

《Hello》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與要求:

1. 能夠聽懂,會説Hello./Hi. Goodbye./Bye-bye.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並能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2. 能聽説、認讀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case,book, sharpener,bag,school,並能用英語介紹文具。

3. 能聽懂所接觸的指示語,並能按照指令做出性相應的動作。

教學回顧:

由於在小學三年級階段,學生是第一次正式在課堂上接受英語課的學習。我首先採取了和學生交談的方式與學生討論了英語的作用和學習英語的意義。這樣做的目的,便於讓學生認清英語的重要性和功能,適當地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作為一個導言引入。三年級的孩子年齡普遍在8至10。因此,不必要讓學生從理論上知道很透徹,只要善於激發他們想要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建立他們的信心就可以。

在開始教學新知識的課堂上,我利用課文內容,通過在實驗小學的實際生活,創設真實環境,讓學生能夠明白我所教學的內容,讓他們在實際運用中逐漸習得,然後通過方式豐富的不斷跟讀和反覆模仿加以鞏固。其間,我充分利用了我自己的個人資料,讓學生學會和老師用兩種方式打招呼以及三種方式説再見。從現在收到的效果來看,基本上學生完成了教學目標中的第1條,即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的簡單英語打招呼和説再見。下課後,學生饒有興致地和我説Hello./Hi. Goodbye./Bye-bye.

鑑於要教學到文具的單詞,我事先讓學生準備好上課時要用到的文具。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讓學生迅速抓住要點,直觀而且生動。從初步地讓學生學會説10個文具的詞語,到老師打亂單詞的順序,讓他們找出正確的文具,學生就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是個單詞的識讀。我經常利用師生英漢互譯的方式來讓鞏固單詞。

第一課時教新詞,利用到有彩色圖片提示的卡片,第二課時複習新詞,利用沒有彩色圖片提示的卡片(只出現單詞),第三課時聯繫聽力測試,通過習題再次複習新詞。這樣的循序漸進,讓學生一步步加深對所學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力。從所作的習題看,95%的學生完成了教學目標中的第2條,即能聽説、認讀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case,book, sharpener,bag,school,並能用英語介紹文具。

每一次上課我都在進入新課前,同學生一起訓練英語課需要用到的英語指令,其中包括課本上要求的和我自己覺得需要的。給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表揚,三年級的孩子很容易學會。

教學不足:

1.由於剛開始接觸小學英語,不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以及對學生的個人情況和班級的整體水平不熟悉,所以還處於英語教學的摸索和試驗中。比如課堂上不能夠點出學生的名字,甚至混淆幾個班的學生,造成了教學上的困擾。

2.學生年齡在8-10歲間,自我控制能力。上課時,常常使課堂陷入“到處開座談會” 的'現象。這給我的教學組織提出了挑戰。組織教學上的不得力和不得法,使得在英語課上的一些遊戲和活動無法有序開展,是個缺憾。

3.通過批改練習冊,發現學生的書寫習慣差,對英語句子的理解遠遠不如英語單詞,不會做句子的題目,比如給句子選擇正確選項填空,相當多的學生無法下筆。這也是我今後教學中要注意的一個突破點。

《Hello》教學反思10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新標準英語》教材一年級起始用第一冊第一模塊的第一單元。第一模塊共有兩個單元,而第一單元是語言呈現單元,主要談論打招呼,告別,介紹自己,問候,這些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貼近生活,學生容易掌握,是學生口語交際入門的第一課。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為主。由於剛接觸英語,幾乎每個人對英語都有着深厚的興趣。而課標中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至始至終關注學生情感,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

三、教學目標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要求一年級學生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培養學生從初學英語開始就能學着用英語去做事情的能力。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能夠識記、理解單詞:hello ;hi ;goodbye ; bye。學會使用句式: I’m=I am.

2.學習朋友、師生間互打招呼、問候、簡單的自我介紹,並做到語言準確,語調自然,説話有感情。

3.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孩子樂於與人合作的意識,通過交流,加深對同學的瞭解。

四、教學過程反思

在熱身這一項,我用英語向學生打招呼,並自我介紹:“Hello, I am Ms Wang ,your English teacher.”並告訴學生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都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問一問學生都有哪些國家説英語,而我們又為什麼學英語。隨即教學生如何稱呼老師,待學生操練後,可要求學生互致問候,對剛接觸英語的一年級學生而言,通過和老師握握手,打聲招呼,使他們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他們會覺得原來英語課是那麼美好,那麼輕鬆。這也是給學生創設英語情境,方便導入新課。

在講授新課時,我讓學生聽兩遍磁帶,第一遍只是讓他們有一個整體感知,第二遍才是帶着問題聽錄音,找出生詞,並讓他們試着理解課文的意思。在他們思考之後,我再講解單詞和課文的意思,並帶領學生反覆朗讀。對錶現好的學生我會及時給予獎勵。朗讀時要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可以全班一起讀,可以單獨一個學生讀,也可以分成三個小組朗讀,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會巡視,引導,及時糾正學生髮音上的錯誤,對他們不會的地方進行提醒,爭取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在講課文時,我還格外強調本文的重點句,讓學生學得明白,做到心中有數。

新授之後馬上進行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一是表演對話,學生兩人一組練習對話並進行表演,展示他們的模仿效果,這一環節鞏固新知識,練習所學語言。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目標,使學生在這一活動中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培養合作精神,體驗成功和快樂。二是交朋友練習。讓學生在“交朋友”這一情境中充分使用所學的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實踐證明,不能光拘泥於書本,能運用知識才是真正的掌握知識。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體驗中掌握語言。使孩子們緊張的情緒得到鬆弛,讓他們隨時感到老師的親切,和藹,願意主動地去親近老師。但是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他們,所以對他們的情況有些估計不足,也有點急於上完我所備的內容,急於求成反而過猶不及,整體感覺上還是急躁了點。在以後的練習過程中,我也應該加上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小遊戲,讓他們能夠在玩中學。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地完善自己的備課、上課環節,不斷地總結和實踐,一定能夠打牢學生的基礎,為他們以後的英語學習做好準備。

《Hello》教學反思11

現在三年級孩子和以往不同,他們的知識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各種培訓班,以及多媒體的普及,讓他們獲得了很多英語知識,所以説他們並不是零基礎的。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就把上英語課的一些要求跟學生説清楚了,並且適當地激發一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興趣很高,上課氣氛很活躍。

本單元的Story time前三幅圖結構緊密,第四幅圖與前三幅圖在時間方面拉得太開,我在

第一節課完成了這整個部分,學生表演時發現他們對good afternoon的理解有偏差,故只能將兩頁分開表演。現在反思到其實當時可以藉助P6的情景,重新創編P7,將對話完整化。同時,有個別學生afternoon的發音存在一些問題,在課後要注意適當的指導。

《Hello》教學反思12

本單元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因此提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與渴望、保護學生的學好英語的信心,這些方面尤為重要。

在教學本單元時,我先讓學生大致瞭解了有關英語的知識。另外以介紹“嗨!”與“Hi.”、“哈嘍!”與“Hello.”、“卡通”與“cartoon”等詞,讓學生感受英語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也是希望他們能戰勝學習一門新語言所帶來的恐懼,讓他們覺得原來英語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漢語有部分就是英語音譯過來的。

我以“介紹自己”作為正式教學的第一步,三(2)班本學期有新轉來的學生,藉助讓新同學快樂地融入班集體,我鼓勵學生用“I’m…”向同學介紹自己,進行鏈環操作。接着以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引起學生認識書本中人物的興趣,向學生介紹“Mike”、“LiuTao”、“David”、“YangLing”、“Nancy”,引導學生用“Hi/Hello.”與新朋友打招呼。在教授A部分時要確保每一位學生敢説,不要過分在乎學生的發音等,只要敢説都要表揚。

教授B部分的單詞時,我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讀,希望通過形象思維幫助學生記憶,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但是部分學生會學動物亂叫,這樣不利於課堂紀律,應該強調只允許模仿動物的動作。在學生掌握單詞之後,讓學生代表表演,其他學生快速説出單詞,反應最快的孩子就有機會上台表演。因為孩子們都願意上台表演。所以個個表現積極。

對於交際用語的鞏固,我將身邊的實際交際和書本表演結合起來,即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了句子的含義和用法,又鞏固了新認識的人物。對於“What’syourname?”,應向學生介紹運用的場合和注意點,並滲透“please”這一禮貌用詞。

Tags: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