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蘇少版三年級音樂《開心裏個來》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8.39K

《開心裏個來》是一首根據江蘇民歌《吳江歌》,源自宋代民歌《幾家歡樂幾家愁》改編的現代民歌。下面給大家分享《開心裏個來》教學反思,歡迎借鑑!

蘇少版三年級音樂《開心裏個來》教學反思

《開心裏個來》教學反思1

本學期我上的研究課是《開心裏個來》。《開心裏個來》一課,選自蘇少版小學音樂第六冊第七單元。這是一首根據江蘇民歌《吳江歌》,源自宋代民歌《幾家歡樂幾家愁》改編的現代民歌。歌曲中間加入一段表現城市日新月異變化的數板,表達了人們開心自豪的心情。在民歌中加入數板,增強了歌曲的現代感,是這首歌曲最大的特色,可謂是“老歌新唱”。

本課我擬訂的目標是: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自豪的演唱歌曲;創編反映家鄉變化的歌詞(數板部分)。

我整體教學的思路是:以“開心”作為本課的主題和主線,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講開心事————唱開心歌————編開心詞,讓學生在説、看、想、唱、寫、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悦感受。

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課應發揮音樂藝術特有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基於這種理念,在課一開始,我就説:最近你們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呢?誰來講一講?這樣導入從學生最貼近的生活切入,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為整堂課的開心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過可能由於難得有這麼多老師聽課,也可能是學生都比較膽小,或者正如我們辦公室老師説的“現在的學生已經沒有什麼開心的體會了。”因此,這個環節稍有些冷場,還好我自己幫他們想好了一些開心事可以説説。

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一切學習的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數板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一種表演形式,加入歌曲,使學生備感新奇,學習的慾望也更強烈。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歌曲教學這一部分,我先讓學生充分而完整地聆聽歌曲,然後自由朗讀數板和歌詞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出難點,生生幫助,師生交流,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方面,通過圖片欣賞,觀察思考討論,以及對於新舊生活的對比,學生基本能創編出通順的作品。但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更深一步,放寬時間的話肯定能完成得更好。課後組內老師交流,提議在學生想不起來的時候可適當提醒,讓學生進行填空,這樣可降低難度。假如用上述所創編的內容則可把都市改成生活更為恰當。附數板創編:“想過去,洗衣服,用手搓,現在變成自動啦,看今朝,黑白電視換液晶,家家轎車開起來。”本來我想在創編歌詞後用方言演唱歌曲,但由於時間關係,沒能實現,有點可惜。

另外自我感覺在歌曲處理這方面做得還不細緻,比較匆忙,一字多音的唱法應明示學生,讓學生掌握地更牢固一些。還有在學習數板的時候加入打擊樂演奏應該多練幾次,而且在反覆地念時可運用多種方法如:集體讀、指名讀、男生、女生接讀等等,形式多樣,不顯呆板。再如加一些動作表演一下,可能效果會更好。

《開心裏個來》這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自從上了這節課,我們小組的老師不自覺地經常會哼兩句出來,碰到什麼事情,也會用這首旋律改兩句歌詞,引得大家鬨堂大笑。真心希望我們的教材中能多收錄一些這樣的好歌。老師愛教,學生也愛唱!

《開心裏個來》教學反思2

《音樂課程標準》的頒佈,對音樂教學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的課程標準突出以審美為核心,深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觀。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讚賞。

《開心裏個來》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數板歌詞,學唱歌曲《開心裏個來》和感受生活中的數板這一過程,讓孩子感受現代都市變化之快,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讚頌新生活,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繫,通過音樂體驗身邊都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都市霓虹燈下用心去開拓屬於自己的音樂空間。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天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對於音樂的感受總是喜歡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那麼如何讓這堂課變的`生動而有趣,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設計這節課時,針對以上幾個問題,又結合個人對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進行了以下幾種教學嘗試:

一、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用聽音樂回答問題的方式導入,而且用的是以前課堂上學過的歌曲。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輕鬆自然的導入課堂內容,還發展了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感受能力。

二、以合作為手段,創造為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音樂新課標告訴我們,一切學習的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數板歌詞這一環節中,孩子的合作和創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數板的朗讀需要體現出強弱的變化,在課上我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相互合作,找出表現數板歌詞強弱規律正確的朗讀方式。當孩子們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表現出時,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節奏認知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合作能力,既尊重個性,又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

三、以審美為核心,使學生充分體驗藴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新課標中要求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的美、聽覺的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在教學生演唱歌曲時,我先讓學生充分而完整地聆聽歌曲,感受帶有數板的現代民歌的特點,接着用整體聽唱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歌曲,然後通過難點和情緒的處理,最終學生熟練地掌握歌曲的演唱。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體驗了歌曲的特殊音響形式,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在解決歌曲難點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自己找出唱的不好的地方,這種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方式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以課件為輔助,有效地進行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它有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能力。在這節課的拓展部分,我用課件給學生欣賞了現代説唱音樂、廣告音樂,將這些內容較為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聽的同時,更是比較直觀的看到了説唱音樂、廣告音樂的魅力所在,帶來了視聽新感受。

通過對音樂新課標的學習,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其光彩之處,但也存在着不少遺憾。在學習朗讀數板的過程中,有讓學生注意其強弱規律,但是過於強調學生用動作來體會,而忽視了朗讀聲音上的表現,所以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數板部分強弱規律朗讀的不明顯。另外,在歌唱教學時,對於歌曲本身所表達的涵義,老師不僅沒有在課堂上強調,而且也沒有讓學生表達出來。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深入研究新課標,吃透教材,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使課堂教學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