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有餘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7.68K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餘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餘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範文

《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論強調“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注重人的發展”,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平台,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採用“開放”“民主”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時空保證。在教學本節課時,我改變了以往的按教材編排順序進行教學,打破了教材束縛,不再做教材的`複製者,力求做到教學設計的開放和教學過程的開放,讓學生在“體悟”中學習“有餘數的除法”。

一、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的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索的過程,要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動的地位,要有熟悉的,可接受的,有趣味的學習素材作為媒介。至於素材的來源可以是書上的現成內容,也可以是生活實例,還可以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選取或加工的題材。在學習這堂課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除法計算、會把一個數分拆成乘與加,並且學生能進行等量劃分、平均分等操作,有一定的經驗基礎,而且書上後面的練習都是用等量劃分的形式出現的。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沒有選用“分草莓”例題引入,而是以等量劃分具體實物,給每個學生15個小圓片,可以每2個一份或每4個一份、每5個一份、每6個一份,讓學生從動手操作。通過這一具體行為直觀感知,有的是正好分完,有的是有餘數的,在交流後,學生形象感知兩種不同分的結果。學生在自己操作擺雙色片後,我又讓他們説説擺的過程,學生在探索學習中,對餘數,有餘數的除法等概念體驗比較深刻。我們深知,當孩子們在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時,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活力的。

二、加強對數學思維和方法的指導。

以往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傳統的做法是在練習的訂正和反饋環節中直接告訴學生:餘數不能比除數大,必須比除數小。對於其中的道理,學生不是從自己得出,而是機械記憶。我在教學本課時,我用一組實例辨析,讓學生去分析,歸納、總結規律,理解“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學生在交流、反思中不僅增長着知識,而且從中也發展着解決問題、數學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幫助了學生對有餘數的除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學效果比較好。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平台,教師要積極探求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手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