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97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教學反思

《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闡明動物的行為對於動物生存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對動物行為的觀察和研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2.通過教材中的資料分析,使學生善於運用已有知識分析資料的內容,得出結論,解決問題。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課本所給資料圖片的觀察分析,使學生對動物界的“母愛”加深理解,具有熱愛親人的美好情感。

2.對課本資料圖片的觀察,聯繫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動物現象,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界的熱愛和研究興趣。

3.使學生認同動物的學習行為,結合學校省級課題《農村初中利用網絡及其資源加強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的試驗與研究》,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糾正。

●教學重點

1.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使學生對一些動物行為判別。

2.使學生能夠闡明動物的行為對於動物生存的意義。

●教學難點

1.使學生能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使學生懂得學習行為的複雜性和遺傳性。

●教學方法

討論式、演示式、啟發式、舉例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動物行為的影像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播放幻燈片,導入新課]

教師採用談話式教學法,邊放幻燈片邊和學生對話,藉此組織教學。幻燈片是取食、繁殖、攻擊、防禦等行為。幻燈片觀看完畢,組織學生分析,[繼續觀看錄像,引申教學內容]在剛才播放的錄像中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學習行為。使學生能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兩點去區分:一是行為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二是動物的某種行為是否生來就有的行為。

然後,引導學生對比課本所給資料所示的圖片進行比較並討論。最後組織學生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剛才,大家對課本的資料進行了討論。現在,我們以小組形式交流一下各組的意見。

第3組:我們認為小袋鼠如果沒有爬向媽媽育兒袋的本能,它就不可能成活。所以,小袋鼠的行為屬於先天性行為,是最基本的生存行為。

教師:噢!你們認為先天性行為是最基本的生存行為。哪個組來説説對資料2的理解呢?好,第1組來説説。

第1組:我們覺得蚯蚓走迷宮,這個迷宮是人為設置的,所以,蚯蚓最終學會了走迷宮是一種學習行為,學習行為要比先天性行為複雜得多,同樣是生存,學習行為比先天性行為適應性強。

教師:很好,你們組認為學習行為比先天性行為的適應性強。第7組再來説説對於資料3你們是怎麼理解的?

第7組:我們認為美國紅雀總是給養魚池的金魚餵食,它不辭勞苦就像一個慈愛的媽媽。

教師:噢!你們對資料3得出這樣的結論。也不錯。那麼,咱們每個人都有媽媽,想想看,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媽媽含辛茹苦、不計辛苦為你不停付出。所以,咱們每個人都應該永遠記住:要熱愛自己的母親。好,現在我們還是回到課本上,接着討論資料3和資料4,哪個組再來説説呢?好吧,讓第8組説説看。

第8組:我們組認為美國紅雀餵養金魚的行為毫無意義……

至此,每個小組的討論都各有特色或者毫無結果,或者轉移主題,此時,教師應該最好地發揮自己的組織教學才能。一方面,教師要善於把移走的主題拉回來;另一方面,還應注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分析問題,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

最後,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生物行為對於生物生存的意義,以培養學生學會隨時總結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

[小結教學內容,鞏固練習,結束本課]

師生共同總結,採用談話式教學法,教師要向學生點明本課的重、難點,難點中的“讓學生懂得學習行為的複雜性和遺傳性”。在小結時一定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確不同動物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能力的差別取決於生物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的神經結構。神經結構高等則學習行為複雜,神經結構簡單則學習行為也簡單,而神經結構的簡單與複雜又取決於各種生物的遺傳素質,最終歸結到結構與功能是相統一的這一辯證觀點,從而樹立學生全面辯證看問題的人生觀點。

[鞏固練習]

練習題

1.小羊出生以後,不用母羊教,就能找到母羊奶頭,碰到奶頭就能吸吮乳汁。這屬於什麼行為。

答案:先天性行為

2.飼養員在給猴子喂甜薯時,不慎把一個甜薯掉進水池裏,一隻小猴費了好長時間,才把甜薯撈上來。幾個月後,飼養員發現給猴子喂甜薯時,有相當多的猴子把甜薯拿到水池中擦洗,再也不吃沾滿泥土的甜薯了,猴子的這種表現屬_____________行為。

答案:學習行為

《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教學反思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性行為”是第五單元第二章的第二節知識,本節知識內容不多,但有些知識不容易理解,並且本節課強調培養同學們的對比分析能力和實驗探究的能力,因此課堂中充分列舉實例,並結合板圖和練習,使同學們邊學邊練,總體上教學效果還不錯。回顧本節課,既有收穫也有不足。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靈活,對生物這門學科比較感興趣,有熱情。他們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但對於知識掌握不夠系統,深層次分析能力較弱,立體夠建立有限。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以故事導入着手,從而快速將學生帶人課堂,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便於同學們充分理解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性行為,給同學們列舉了大量動物行為的例子,並且充分利用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使學生更加清楚、直觀的判斷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提升了學生的認識水平。但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面稍有欠缺,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講課內容缺乏與學生自身相結合,還有課堂練習時間過少,導致學生對本節內容掌握不夠深入。下面就《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一節知識的講授過程做如下反思。

一、本節課的總體設計

1、通過設問導入

“人與自然是大家都喜歡的電視節目,在節目中經常出現幼小動物跟他的雙親玩皮戲耍的場景,這對小動物來説,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設問學生在電視節目中已經知道答案——幼小動物在向他的雙親學習本領,這樣的行為是學習行為,這樣本人就可以直接切入本節的主題,在黑板上大字寫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趣味講解展開

在講授學習行為前,首先,要講清先天性行為。在上節課中已經學過動物行為的概念,因此本人可以先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先天性行為的例子來啟發學生,如家養的小貓、小狗等寵物,他們剛出生時不用誰教,就會吃東西,就會睡覺,這些行為是怎麼來的呢?學生自然知道是“與生俱來”的,教者進而點撥“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而動物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前面所例舉的貓狗生來就會吃、睡等屬於先天性行為,幼小動物與雙親嬉戲就是學習行為。

3、通過資料分析鞏固提高

這節課的教材中給出了6個圖文資料,本人要求學生逐一分析,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學習行為?進而總結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對動物維持生存的意義有什麼不同?先天性行為有哪些侷限性?不同的動物的學習能力有差別嗎?學習行為有遺傳因素的作用嗎?

學生討論分析做答後,教者再給予肯定總結,使這節課達到預期效果。

二、在本節課中我覺得有以下優點:

1、用最快的方法拉近距離。在開始上課前走到學生中間,指導學生預習,用親切的語言和他們進行溝通。在講課進行時刻關注學生,用手勢、眼神引導,用話語鼓勵,講課思路清晰,抓住學生的思維變化,縮短距離。

2、儘可能少的.時間瞭解學生,開始問題的難度降低,鼓勵學生回答問題,通過簡單的問答,快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出判斷,用淺顯的語言講課,面向中等生,推動潛能生,通過問題的解決,將知識還原在生成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學習生物學的方式和方法,促進優生的發展。

3、教學策略的選擇上

1)在判斷動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時,通過大屏幕展示動物的圖片,及行為產生的原因文字輔助,對教材進行補充。在判斷大山雀喝牛奶屬於什麼行為時,播放錄像片段,將過程真實再現了,促進學生實際生活與理論的理解和溝通。

2)教學方法以教師引導為主,以問題為線索,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思考、解決、理解,促進思維發展。,充分利用教材,以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進行,教師深入小組內部,在民主、寬鬆、和諧的氛圍中互相研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小組長綜合本組觀點,選派發言人表達本組觀點,全班大組交流時組織大家及時評價,在問題交鋒中教師適當引導,水到渠成地解決問題。恰當的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避免“審美疲勞”。

3)及時評價學生的回答,不僅在知識的對與錯上面,還在學生表達是否流暢、語言是否恰當、態度是否積極等方面及時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全面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反思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在個別小組回答問題時,看到他們不能恰如其分的按照我想要的思路回答問題時,搶過學生的話,直接説出老師的結論,過於直接、過於着急了,如能再稍加引導,多給些時間,或許效果更好。

2、對小組學習評價過於簡單,沒有來量化考核,對學生來説有些遺憾。

3、對先天性為這一知識點的挖掘不深,僅僅指出有遺傳物質,沒有進一步深層次引導出遺傳物質是DNA,不利於優等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