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通用6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7W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通用6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 篇1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童話故事,生動形象地講述了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與互相幫助的事。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故事生動有趣,有較強的思想性。教學中根據教材的訓練重點、難點和教學要求,設計教學方法和過程。

一、明確教學要求,掌握訓練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小公雞和小鴨子互相幫助的事,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藉助漢語拼音認識本課12個生字,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

教學難點:小公雞和小鴨子有什麼不同特徵。

訓練重點: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

(2)進一步認識自然段,一段裏的幾句話主要講一個意思。

二、抓住教材訓練的重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手段

教學中要抓住本課教學的重點,考慮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訓練重點,設計自己的教學步驟和方法。以課題引路,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講讀課文,教學中以題入手,激起學生了解故事的急切心情,從而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這節課總體來説,上課取得了進步。但是有很多遺憾之處。

成功之處:

1、採用謎語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的幾個問題引導也很成功地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向高潮。

2、在教學中,教師主要起了引導作用,把學生放到了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3、抓住了低年級識字教學和朗讀重點,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識字方法和多樣的朗讀方法,對所學的生字新詞有鞏固和運用的機會,對故事有整體地把握。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學生的朗讀水平有待提高。

2、學習過程中沒有兼顧到所有學生,個別學生反應能力不理想。

3、學生思維還是沒有打開,沒有我想象中的活躍。平時上課過於依賴教材,導致學生思維呆板。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 篇2

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主要講述了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雞,兩個小動物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故事。旨在讓學生藉助文本情景進行識字,並教育學生,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以便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本課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敍述,條理清楚,語言淺顯,情節生動有趣,易於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句子的語言文字來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幫助,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走進文本,並鼓勵他們暢談自己的讀書收穫。在此基礎上,我給予充分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從關注情節發展到關注具體的語言文字,逐步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巧妙地根據文本的故事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表達。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 篇3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內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在本次教學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比較好。

1.多種方式指導學生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來指導學生識寫生字。教學中,用部件組合法等進行教學,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學生有的熟字加一加,有的換偏旁,有的編字謎,形式活潑多樣,學生記憶深刻。在寫字環節,在學生觀察每個字的佔格後,重點筆畫做了提醒,我還注重範寫,用直觀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指導,學生都能認真書寫每一個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

2.創設情境,角色體驗。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創設體驗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學生扮演小公雞和小鴨子,想象當時的場景,想象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當時他們的心情。學生都樂於表演,躍躍欲試,有的孩子都加上了動作表演,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更深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強了,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體現。逐步讓孩子們養成了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閲讀的'習慣。

3.不足之處

(1)人物對話的語氣,學生角色體驗不到位。

(2)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於提高。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課本劇的表演,做到學生真正和文本對話。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 篇4

針對《小公雞和小鴨子》第二課時的.教學,我主要是感受讓學生課文的情感和文中的段落特點。

優點之處:

1、創設情境,角色體驗。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體驗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我讓學生扮演小公雞和小鴨子,想象當時的場景,想象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當時他們的心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更深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強了,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體現。逐步讓孩子們養成了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閲讀的習慣。

2、字詞理解引導到位

在重點詞句分析的環節中,對比兩個句子的不同,通過聯繫上下文、揣摩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心理,瞭解“偷偷地、飛快地”這兩個詞在句中的意思。學生在理解“吃得很歡、急得直哭”這兩個詞的意思的基礎上,進行了相關拓展練習。

不足之處:

1、板書不到位。

教師的板書應是對教學內容的梳理或重點內容的呈現。這節課教師的板書過少,使得板書內容不完整,不利於整體教學內容的呈現,且板書中箭頭方向錯誤,給學生一種不規範的印象,教師應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一種規範、嚴謹的示範。

2、環節設計不到位。

這節課對課文的處理過於細碎,應該加以整合。同時,還缺少整體感悟和總結昇華的環節,可以讓孩子戴頭飾將整篇課文再演一演。

改進措施:

備課時,多注意板書的書寫時機,可適當給自己做簡單的提示。環節設計時,要更多的備學生,備課要更細緻些。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 篇5

在學校教務處領導的組織下,舉辦了一次語文和數學優質課的評比。參賽的老師們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在課堂中都展現了各自的課堂教學風采。此次採用的是全新的評比方法。課堂錄像,評委課堂聽課,然後又一個一個錄像觀看點評。這樣,讓每個人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上課的風格,同時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我所執教的課文內容是《小公雞和小鴨子》,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課文講的是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玩,小公雞捉蟲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想捉魚給小公雞吃,小鴨子在小公雞落水時救小公雞的故事。層次清晰、敍事完整、情節生動,字裏行間表達着夥伴間互相幫助、友好相處的情感,內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上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一堂課下來,有收穫如下:

1、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孩子的興趣

成功的課前導入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錯,要想成功的做好課前導入,最好的辦法也莫過於想盡各種有趣的辦法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我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課前首先向孩子們説清採取發大紅花,大金花來獎勵課堂表現好孩子,如“孩子們,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什麼禮物來了?”我一邊問一邊拿着大金花和大紅花的手舉起來展示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都異口同聲的驚歎:“哇,好漂亮啊!”隨後我説清課堂中領取禮物要求之後,孩子們立馬安安靜靜,端端正正地做好在自己的座位上,孩子們為了得到老師的大話獎勵,整堂課都能按老師的要求,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並能在課堂中積極思考,爭先恐後的舉手回答問題。

2、多種方法指導學生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的心理特點,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來指導學生識寫生字。”在識字鞏固環節中,我設計了摘蘋果的識字遊戲,用部件組合的方法進行教學,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識記生字,孩子們都懂的用加一加、減一減、編兒歌等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形式活潑多樣,讓學生記憶深刻。

3、圖文結合,抓住重點詞句,多讀多思,突出教學特色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首先我引導學生觀察小雞和小鴨有什麼不同,為孩子們對理解課文中發生的故事做好鋪墊,然後再提幾個關鍵問題,如: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了什麼地方?小鴨子為什麼做不到蟲子?小公雞為小鴨子做了什麼?等問題引導學生讀課文,再抓住課文重點的句子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最後,再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教學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把學生放在主題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觀察、思考比較,自由朗讀,體驗情感。以達到閲讀訓練的目的。

本堂課雖然取得以上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對學生回答進行評價時,有些評價語還不夠準確恰當;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我的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教學超時,課堂效率不夠高,還有在課堂中,自生存在的一些小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都有待改進。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反思 篇6

週四上午第一節,我給學生講授了《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篇課文,這一堂課,既有值得堅持的地方,也有需要反思之處。《禮記·學記》中有言:“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及時的反思,不管對學生的學還是對教師的教,都能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

以往的語文課,向學生滲透的識字方法不多。講《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課,是我第二次較為全面地滲透識字方法。本打算讓學生了解幾個典型的識字方法就進行下一環節,沒想到學生的識字量讓我大吃一驚,他們説出了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有的答案甚至連我也沒有想到,我忍不住走進他們的思維世界,不曾想他們對識字方法的運用竟然如此純熟:通過把“真”下的兩點去掉認識直;把“您”中的“你”換成“勿”就能認識“忽”;把“法”中的“去”換成“可”就能認識“河”......學生別樣的識字方法讓我驚喜,讓我更有信心不斷思索,去創設適合孩子們的課堂。

在評課時,語文組的各位老師將自己觀課、上課所得相互分享,不足之處中肯指摘,通過評課,我也從而能夠更全面地瞭解我的課堂、我的學生,讓我意識到不曾關注過得“盲區”。教研會下來,我總結了:教師在建立清晰有序、張弛有度的課堂常規的基礎上,更應把每一個細節如何做都強調到位,但課堂常規,不只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教師語言、語調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學生應等教師問完問題、説完明確的讀書或傾聽要求再做具體應答。然而,此過程進行得順利與否並不全在學生,教師的語氣語調是否抑揚頓挫,語言是否具有明確具體的指向性也至關重要。一般來説,年級越低,教師的單位語言中包含的要求數量越少,學生的行為越能趨向於一致。

教師對課堂的影響還在於對學生髮言的評價。因此,課堂不只意味着知識的傳授,更意味着民主平等、激勵向上的師生關係的構建。所以,教師對學生髮言的評價應遵循“三明治法則”,即“認可+建議+鼓勵”。教師既要俯身傾聽,又要能抓住學生髮言的要點,然後將學生的發言與自己的知識結構、經驗串聯,將學生間的發言串聯,這一點我在課堂上做得還不夠,我沒有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讓學生有充分的勇氣進行交流和研討。教師評價的最終目標是既能讓學生對自己的發言有清晰的認識,又能促使發言者或更多學生引起對此問題的思考,有樂於表達的意願。

課堂上,還應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特級教師孫雙金説過:“書聲琅琅應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徵。”在低年級朗讀教學指導中,“正確、流利、有感情”是朗讀教學的三部曲,如何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呢?首先,引導學生在平時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多鞏固拼音,在預習中就多思考字的偏旁、組詞和識字方法。這一段時間經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我發現,部分學生的拼音學習已經步入了“混淆階段”,原來能夠分清楚的聲母“p”、“q”,韻母“ao”“ou”以及聲調還需進一步複習;其次,指導學生讀通句子,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做到眼快手快,“看”先於“讀”,讀課文時讀出“小溪流水一樣暢通無阻、叮咚悦耳的感覺”,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語言還應再豐富一些。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滲透朱熹的讀書方法“大抵觀書先需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後,低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強,所以教師範讀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學生甚至能把教師的表情、語氣模仿得惟妙惟肖。所以在備課時教師一定要反覆練習,使範讀能夠真正起到為學生示範的作用,尤其還應注意糾正自己以往不好的語言習慣。在備課中我發現,自己“因為”的“為”習慣讀成第二聲,“太陽”的“陽”習慣讀成輕聲,讀書的情感上也有些主觀,甚至較為平淡,是為學生範讀時應注意糾正的障礙。此外,低年級學生也喜歡幻想,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不妨引領孩子想象自己就是課文中的一員,朗讀課文時便能朗讀得繪聲繪色。

精打細磨出好文,課堂也一樣,一節好課的形成不只源於精準的教學設計,還有對一節節課堂的反思和點滴積累。尤其對語文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更要仔細打磨。我深知自己的課堂離一堂好課還有很大距離,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