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精選8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6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精選8篇)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1

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的教材是“藝術的魅力”的主題。鍾子期善聽俞伯牙彈奏,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倆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月光曲》的傳奇故事,告訴我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蒙娜麗莎之約》這一傑出的畫作更是讓我們感受到神祕而永恆的美。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接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我教學本文時,課前,安排學生查閲達芬奇的資料,蒐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曆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在課堂上,老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學生的朗讀讀得還不是很到位,在熟練正確的基礎上還應注意讀出對文本的理解,可由於給學生練習的時間還不夠,讀的不到位,特別是還有基礎較差的同學讀時還有添加字、改字的現象。課餘要加強練習提高。)緊接着對照畫面,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先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再引導學生從對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學習課文的獨特寫法——融入自己的想象。在教學最後,還注意引導學生了解蒙娜麗莎的故事,感受畫家精湛的畫技和天才的想象力,感受藝術的魅力。並拓展相關內容《最後的晚餐》豐富學生對畫家的瞭解。

通過學習,感受的孩子們心中也有了這樣一幅畫:我們站在蒙娜麗莎面前,一切是那麼神祕而又奇異,她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聖潔光輝照耀着我們每一個人,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同樣,他也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全課激發了學生對藝術的追求的慾望。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2

作為語文教師我知道教學時要時時關注插圖,讓文章的描寫和插圖結合起來,真正感受達芬奇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我要要藉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和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蒙娜麗莎的微笑詮釋應該是不確定的,如果教學中學生的感悟言之有理均要認可,並啟發學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去看蒙娜麗莎的微笑。

我也盡力去做了。可是當這幅畫出現在孩子的面前時,學生有些驚訝,接着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畫面,可是幾個孩子起立後又得確實呆立,後來有幾個學生開始發言開始描述畫面,可是那語言依然有些貧乏,蒙娜麗莎的美麗與魅力已經在個別學生的描述中蕩然無存,我知道在這方面的審美,學生還不具有。看來多方面教育學生還是必要的。好在看她的面部表情時孩子們又恢復了原有的狀態。

一課下來我覺得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待於提高,學生的鑑賞力有待於提到。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3

學習《蒙娜麗莎之約》這篇課文,我先和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理清了課文的順序:等待——觀賞——震撼。直奔描寫蒙娜麗莎畫面的內容,讓學生邊讀邊找出體現這幅畫魅力的句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相關句子,尤其是蒙娜麗莎那迷人的微笑學生感受非常深刻,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繼續仿寫排比句:那微笑,有時讓人感到有幾分嘲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如陽光,充滿温暖和希望;那微笑,有時又讓人覺得富有生機……我們還讀了關於對這幅畫微笑分析的相關資料,孩子們都能感受到達芬奇畫技的高超與精湛。在分析背景以及身姿時我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地演繹了整幅畫的巧妙構思,驚歎之餘就不難理解作者內心的震撼了。

結束時我們還是照例提出不懂的問題,最後聚焦在關於畫面中蒙娜麗莎沒有眉毛的問題,孩子們猜想着:可能是那時女子以沒有眉毛為美。我把這個問題交給了他們課下查閲資料,午休時把打印好的資料交上來,全班明晰了這個問題,對這幅畫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學生真正感受到了世界名畫的無窮魅力,並且有了更深的探究,開始關注達芬奇的名作《最後的晚餐》的故事,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4

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蒙娜麗莎》,是世界著名藝術殿堂盧浮宮的鎮宮三寶之一,足見此畫的藝術價值和重要地位。幾百年來,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畫中人蒙娜麗莎那神祕的微笑傾倒了無數高官貴胄,文人雅士……教學後我進行了認真反思:

一、巧設問題,引導自學。

上課伊始,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抓住兩個問題進行重點討論:

1.這幅畫有什麼樣的魅力(價值)?

2.請學生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説寫結合,培養能力。

結合本組課文的口語交際,剛好是説説身邊的藝術。可以是一幅畫、一首歌、一件工藝品等。所以學完這篇文章後就結合口語交際進行交流,很多孩子也講到了達芬奇筆下的“最後的晚餐”等優秀作品。會觀察的同學就會看到班級裏牆壁上的同學們的作品進行描述。

也因此課後的家庭作業就是寫一篇作文,身邊的藝術。批改後發現他們寫得很不錯,學以致用,都用上了《蒙娜麗莎之約》裏面的很多手法來描述。

然而,如果在學生交流,感悟畫的神韻美后,教師若能通過補充資料讓學生更加深入的感知這幅畫的不朽價值該多好呀!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5

《蒙娜麗莎之約》一課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文中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因此,課前我安排學生廣泛收集與本課相關的資料並做好資料卡。由於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在本節課中要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恆美。

首先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愛之情。接着讓學生帶着這份情感朗讀,理清敍述順序,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然後圍繞着“從文中的哪些具體描寫中你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這個問題進行本節課的學習。課堂是每個學生的,因此,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交流了解課文內容,在感受名畫魅力這部分,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他們獨立的學習,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和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祕,體會她的舒暢温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從而感受到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並且讓學生在評價與朗讀中充分展示自我。而作為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機會引導學生感悟、概括。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

在理解感悟到了這幅名畫的魅力之後,選擇了我校優秀教師尹麗老師的作品《牧羊人》,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角度,學習並運用本文中學到的寫作方法,向大家介紹這幅畫。在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

總之,本着尊重學生,一切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的態度,在本節課中我儘量做到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習成為他們自己的事情,成為我的學習我做主的課堂,一節課上下來覺得還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在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足之處。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6

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的盧浮宮有三件寶,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傳世名作《蒙娜麗莎》。幾百年來,《蒙娜麗莎》讓人百看不厭。微抿的雙脣,微挑的嘴角,恬靜、淡雅的微笑讓我們感受到了永恆的美。

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課前,我安排同學去查閲達·芬奇的資料,蒐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曆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恆美。

初讀課文,粗知大意。先讓學生速讀課文,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並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敍述順序。這個環節應給學生提供交流時間,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第二遍佈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和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祕,體會她的舒暢温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麼。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然後當解説員,向別人介紹這幅畫。課尾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後的晚餐》,教師作簡單的講解,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作業是看一幅畫或照片寫一個聯想的片段。學生對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比較難理解,需要多讀課文。寫一個聯想的片段更難,還需多練習。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7

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蒙娜麗莎》是世界著名藝術殿堂盧浮宮的鎮宮三寶之一,足見此畫的藝術價值和重要地位。對於這篇課文的講解,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下面是我的教學反思:

1、作品形成的年代背景及作者的經歷、思想和情感以及創作的原因、過程以及人們對其的評價等這些課外資料的補充很到位,有助於學生深入瞭解名畫。

2、學習《蒙娜麗莎》這類文本其實是高要求的看圖學文,它的高就體現在從藝術角度,憑藉聯想和想像,透過表象洞穿其五臟六腑。如從人物的穿着打扮透視其身份地位,從人物的臉部表情、眼神、笑態等透視其豐富的情感世界。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審美,提升審美情趣,在藝術作品的賞析中豐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

3、賞畫賞文並舉,以賞文為重。 “圖”是對客觀事物的描繪,“文”是對客觀事物的記載,賞畫是為了更深刻地賞文,賞文是為了更準確地賞畫。賞文就要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品味、去思考、去發現,去領悟表達的方式,遣詞練句的匠心,如相似聯想,因果想像,修辭的運用,語言的風格等,從而習得方法,內化語言,提升欣賞表達的能力。

4、整堂課在時間方面把握還不夠自如,結尾很匆忙。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8

我們學校裏進行一次教師教學設計比賽,我們六年級老師備的課文是《蒙娜麗莎之約》,這篇課文曾聽蔡愛朵老師上過一節教研課,時間也過去比較久了,也記不起她當時是怎麼上的。為了完成這個設計任務,我把這篇課文讀了很多次,雖有一點想法,但是還是理不出什麼頭緒。於是我就翻閲一些課文的相關資唐小燕料,但是資料看的越多,受到干擾也就越多。本來自己還有一點想法,被這些教材分析,教材建議一看,覺得自己那點想法很膚淺。設計又擱淺了。正當我無從下手時,忽然想起我們的教導主任彭永帆老師在我上的教研課的評課會上談起對閲讀教學的看法,他説,閲讀教學應該從習作的角度來教閲讀。回想他的話,我回過頭再讀讀課文,仔細研究一下課文段落結構和寫作特點,忽然有了設計思路,何不以寫作的思路來教這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學時間一般為一個課時,因此教學內容的取捨尤為重要。不能面面俱到,否則只能是蜻蜓點水,華而不實;假如有所側重,訓練才有所落實,學生才有所得。基於這樣想法,我覺得高年級學生的略讀課文教學,不能只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更要教給學生的是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和了解作者有序觀察和描寫事物方法,於是我把這節課設計定位“從寫作的角度來教閲讀”。無論是字詞的斟酌推敲,還是畫面人物片段的解讀,力求使人物立體鮮明。讓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螺旋上升,達到學語文用語文的教學目標。

於是我馬上行動起來,把教學環節分為五個板塊,首先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這個環節是組織學生將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利於課文學習,對名畫有初步認識。接着環節是:明確要求,完成自學,讓學生明確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不能盲目去學習。第三個環節是交流自學,初識魅力。這個環節,在學生交流自我學習中,引領從文章多方面描寫中感受這篇名畫的魅力所在。第四個環節是感受魅力,體會寫法: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教學時注意勾畫出插圖描寫的文字,引導學生交流細節描寫中感受到什麼。並從中感悟寫作方法和有序觀察和表達。最後的教學環節是遷移寫法,提高能力。這裏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課文習得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遷移到描寫其他的名畫或其他事物,致力於學以致用;課後推薦閲讀提高的美的鑑賞能力。

這樣的設計,我覺得讓學生對照畫面,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揣摩作者有序觀察、描寫畫面的方法。並且在語言學習中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設想比較美好,不知能不能得到認可,於是拿這個教案設計參加比賽,沒想到和蔡老師的教案一起得了個一等獎。既然是自己設計的教案得到認可,我於是就着手進行教學呈現,並認真地做了PPT。上課之前是胸有成竹。但是一上課,發現一節課35分鐘很難完成這麼多的教學任務,這個教案我上了2節課才上好,在課呈現中,發現學生對名畫的欣賞興趣不是特別高,課堂有的沉悶。

上完課,把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自己一節課的設計上成兩節課的結果,與辦公室的同事交流探討。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我進行思考,我覺得對學生對藝術的喜愛程度以及小學生的藝術的鑑賞能力估計偏高,現在想想,別説學生,連我這個老師對藝術也是門外漢,門外漢教學生去閲讀欣賞描寫這樣一幅世界頂級名畫文章,確實有點班門弄斧。另外,我覺得在備課時,還是從教的角度考慮的比較多,學生的實際情況想的相對少些。備課上課應該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案,才是教學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