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49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0的認識和加減法”。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下面請跟老師把課題齊讀兩遍。

二.口述目標

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新本領是:1.知道0的含義;2.會正確讀、寫0;3.能正確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同學們有信心學會新本領嗎?(好)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新本領呢?請大家按老師的指導認真看書,自學時,比一比誰的坐姿最端正,誰看書最認真。

三.自學指導(教師邊口述,學生邊自學)

把書翻到第29頁。手指29頁猴子圖和直尺圖,思考:

1.仔細觀察每個盤子裏的桃子和盤子下面的數字,重點看最後一個盤子和下面的數字,為什麼寫0?

2.手指直尺圖,觀察:尺子上有哪幾個數字?0寫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3.寫0時注意什麼?(把0描紅在書上)

手指小鳥和青蛙圖,思考:

(1)鳥窩裏原來有幾隻小鳥?飛走幾隻?鳥窩裏還剩幾隻?怎樣列算式?手指書中的算式3-3=0,為什麼這樣列?

(2)左邊荷葉上有幾隻青蛙?右邊荷葉上有幾隻青蛙?一共有幾隻青蛙?怎樣列算式?手指書中的算式4+0=4.,為什麼這樣列?

(3)下面我們來幫幫小女孩,想一想,5-0=(),你是怎樣計算的?將答案寫在書上。

四.先學(看一看)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認真看書。

2.同學們自學的都很認真,下面老師來考考你們,比一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3.檢測:(做一做)課本29頁做一做30頁1.2題(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

五.後教:評議

1.學生更正。

誰有不同答案請上來更正。提示:用紅粉筆改,哪個地方錯了先圈起來,不要擦去原來的。

2.討論(議一議)

(1)30頁1題:為什麼最後一個魚缸寫0?

教師小結:一個也沒有就用0表示。

(2)2題:為什麼這樣排列?能不能這樣排,為什麼?

(3)29頁做一做:認為3-0得數對的請舉手,你是怎樣算的?依次問0+2、0+0。

(4)1-1對嗎?你還知道幾減幾等於0?

小結:1.任何數與0相加、減都等於這個數;

2.相同的兩個數相減都等於0。

3.評議板書與對錯。

4.同桌對改、統計全班正確率、有錯誤的更正。

六.當堂訓練(練一練)

今天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一比誰的作業能得100分,誰的字體最端正。

書上30頁第3.4.5題 選做:31頁第6.7.8題

七.板書設計

0的認識

板書內容:在田字格里寫0

剖析: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0原本只是一個數學的符號,似乎與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在教學時始終以各種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如“在故事中體驗0”、“在直尺上找0”、“在情景中體會0的計算”讓孩子們感覺0是那麼的親切、熟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0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找到了生活中的0,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它的意義變得那麼豐富,學生對0的計算也可以用生活中事例來解釋真理。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2

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越貼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尤其是對一年級的孩子。因此我們教師就應當積極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並不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教學“0的認識”的 時候,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課件:一隻可愛的小猴子,對學生説:“小猴子的媽媽因為小猴子愛學習又遵守紀律,所以獎勵給它兩個桃子。”説的同時,在小猴子下點擊一個盤子和兩個大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多很開心呀!”接着小猴子就開始吃桃了。我先從盤子裏取下一個桃子,這時讓學生觀察:你們 發現了什麼?學生髮現盤子裏只剩下一個桃子了。我接着問:“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學生答:“可以用1來表示。”然後我又拿走一個桃子,並説:“小猴子又吃了一個桃子,這回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那就讓我們來幫助小猴子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這樣學生很自然的就説出了“0”。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高,同時就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3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於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用課件演示出大括號,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説説你覺得大括號有什麼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説説什麼情況下用加,什麼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並説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瞭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4

上完這節課,我感想頗豐,除了對本課教學環節活動安排的反思,我反思最多的還是如何讓“生活數學”走向數學課堂,避免問題流於形式。

反思一:語言富有童趣

“猜硬幣”“幫助小動物找位置”這兩個活動體現了一種生活的情境,而且“猜”“找”讓人感到了動的過程,學生非常感興趣。因此,今後的教學我要注意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科學性的前提下,對教學語言進行加工、修飾,使其通俗、生動、富有情趣,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

反思二:緊密聯繫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0 原本只是一個數學的符號,似乎與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在教學時始終以各種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如“在故事中體驗 0 ”、“在直尺上找 0 ” 、“在情景中體會 0 的計算”讓孩子們感覺 0 是那麼的親切、熟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0 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找到了生活中的 0 ,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它的意義變得那麼豐富,學生對 0 的計算也可以用生活中事例來解釋真理。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5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於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用課件演示出大括號,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説説你覺得大括號有什麼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説説什麼情況下用加,什麼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並説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瞭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6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習,學生認識了6——10各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培養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數數過程中進行了講衞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教育。讓學生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能夠準確的進行口算。

在這一單元設置了一次數學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用加減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連加、連減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從經歷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的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的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學會了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進一步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的數學樂園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總的説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上課時認真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狀態,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講多練。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7

加減法對現在的一年級學生來説也許已經不是初步的認識,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上過學前班或幼園大班,特別是有的幼兒園為了討家長的歡心都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他們已經把計算訓練得很快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有些是機械化的,學生不太理解到底什麼是加法,什麼又是減法。如有些學生會説多了就用加,少了就用減。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的。良好的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學,愛學,樂學。這節課是教學減法的初步認識,既是學生學習減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減法應用題的啟蒙課。而興趣是學生的最好老師,故一開始我就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有趣的且切合他們的年齡與生活實際的情境中學習。

課一開始我便出示情境圖,用帶着激情,且富有童趣的語言講述:通過畫面與言語的結合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了減法的意義,也不會給學生一種舊知識重新學習的枯燥感,且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生活化,不僅僅要求教師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還要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過。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具有終身發展能力的人,才是適應新社會的新人類。在教學中我是比較注重這方面的,在這節課中就有體現。當學生對減法的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後,我便接着問像這種5-2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嗎?這樣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讓學生在説中進一步領悟減法的意義。我覺得這樣的課堂輕鬆,學生無學習的負擔,只有學習的樂趣。

這樣的一節課上下來,我自我感覺上認為學生的作業正確率應該是高的,但從作業反饋情況看每班都還有4、5個學生沒能很好理解。經過反覆思考之後,我覺得,教學加減法的初步認識的起始課時,就應該滲透數量關係,讓學生理解的更深。情境也好,生活實例也好,是在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鋪墊而理解的,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在學生舉的例子中接着問每個數在你的這個例子中指什麼,我想這一環節的增加定會極大地降低這方面的錯誤率。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8

1、有關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很好的發揮空間。時我先設計了幾道同類的算式讓學生做,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回答得較好,並且有些學生能按順序把5以內的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及相關算式都講出來。

3、在上這個教學內容後,有一深刻的感受,學生的學習習慣對教學效率的影響佔的比重實在高。在一(4)班的教學記錄是以上兩點可以説的,但在一(3) 班,根本無法進行0的加減法規律的教學,一些學生思維渙散,紀律渙散,注意力渙散,你説怎麼進行思維的深層次的探索?我得想想辦法。首先,在兩個班要用不同的方法,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嘗試以下方法:1、教學設計的不同:三班必須要用上生動有趣的幻燈加上生動明快的語言進行教學,讓圖像、語言等情景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從而進行有效教學。四班可以加些動手操作的內容,因為習慣已有保障;另外,繼續做好深層次思維的引導,爭取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發學生思維,多出數學尖子生;再者,鼓勵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多鼓勵,多引導,爭取能讓每節課上得有聲有色。2、教學組織方法的不同:採用一種最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激勵措施來組織三班的教學,我覺得可以另外設一套激勵措施,如課堂紀律加星制度。在一張長條紙上寫上名字,再在每節課前貼到黑板右側,每節課都用正字法打星,每週根據正字統計數發獎,前十名5笑臉,第10到20名3笑臉,20到30名2笑臉,30到40名1笑臉,進步10名以上再加2笑臉。笑臉可以換紅蘋果,紅蘋果可以換綠星卡這些都不變。試試看,希望能夠有效果。努力,少説抱怨的話,智慧地努力工作,要讓大家都認為紀律不好課難上的班數學也能教好才是有本事。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9

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單元時,主要是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繫。本節課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遊一遊。學生們一開始便情緒高漲。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爭着搶着回答問題,充分體現了“我要學”的願望。在遊覽動物園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説説喜歡的小動物,然後數一數喜歡的小動物的個數,最後用相同個數的小圓片表示出來。通過創設的情景和擺圓片的操作過程,鞏固了學生認識數1——5這一知識點。

在1—5加減法的口算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靈活運用,有能加強對算理的深刻理解。比如5—2=?從數的分成上思考,學生在反覆説和記憶中,可脱離圖示和手指等形式,學生在頭腦中總直接建立算法模式後,再出示一些類似的題進行口述訓練,強化算理,使學生通過練習達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另外,在練習的設計上還要突出生活性。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可以讓學生進行找“生活中的數”和“用喜歡的數説一句話”的練習,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通過表述,把知識形象化,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所以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練習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慾。擺圓片活動使學生在操作中輕輕鬆鬆鞏固了1———5的數數,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0

據我課前瞭解,我班20多名學生都已經學會了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也會根據具體情境正確地選擇加減法(熟練程度有差異),但是對為什麼用加法計算得數5是怎麼來的之類的問題講不出所以然。

1~5的加減法的初步認識教材安排了5課時,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加法,減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減法,練習三。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讓一年級的新生投入到數學活動中的關鍵是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創造一個學生樂於參與的活動情境。我利用坐火車旅遊形式,將練習題串在一起,變枯燥的練習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在練習中,通過用手指表示得數,將式子列在自己的紙板上,小組交流,搶答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得到需要的數學知識。習題的內容上選擇有生活味的、學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們的興趣。比如點點人數,看看動物園,數數小蜜蜂,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注意,去思考,從而讓學生親近數學,喜歡數學,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1

《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0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在此之前,學生對“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並能正確書寫。難點: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想通過多種情景來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認數過程,在學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特點等因素基礎上,營造情境氛圍,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具體事物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樑,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0的含義。在已有知識經驗的支持下,能主動探索,學習0的有關加減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與學生共同收穫着成功的喜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快樂學習。

例如:引導學生理解“0”表示沒有這一含義,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三毛掉毛”這一動畫情境讓學生從視覺上初步感知0的第一個含義,表示什麼也沒有;接着,讓學生猜罐子裏的硬幣加深對印象;最後,還讓學生舉例説明,用放磁鐵強調。這樣,學生在快樂、輕鬆的氛圍中認識了0表示沒有的含義。

二、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主動學習。

例如:有關0的加減法,為了讓學生髮現兩個相同的數相減,結果等於0;一個數加0,結果等於這個數本身;一個數減0,結果也等於這個數本身的規律。我先讓學生看圖列出有關算式,再舉生活中例子讓學生列有關算式,最後讓學生自己舉出類似的算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感覺到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課堂上的組織教學還不夠到位。由於學生首次到學校五樓多媒體教室上課對周邊一切都很好奇,加上多媒體教室相對教室大得多我沒帶擴音器,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紀律較渙散、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減少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應該做到一手抓組織教學,一手抓學科教學,兩手都不能誤。

二、調控課堂的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教學預案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教師隨時進行調整,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獲取知識服務。但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因為考慮到課件的問題,所以在個別環節顯得囉嗦。如,“三毛掉毛”環節,學生説三根毛都掉了,頭上沒有一根頭髮,成了光頭,我應該順勢引出:沒有一根頭髮用哪個數來表示。可考慮到下一張課件,卻做到一再囉嗦三毛頭上有三根頭髮用幾來表示,二根頭髮用幾表示,一根頭髮用幾來表示,而後才問沒有一根頭髮用幾來表示,致使教學顯得囉嗦。

學無止境,在今後教學中我將把有效組織課堂教學、隨機調整預案,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作為努力的一個方向。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2

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教材選用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理解題意,聯繫實際分別理解得數是0減法和一個數加0的加法計算。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體現先例題再練習的數學課堂模式,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有價值的。

(1)情境的創設。創設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進而由學生自己創設一系列源自生活的數學情境,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評價的體現。學生在教師無聲的眼神和手勢的鼓勵下,感受挑戰成功的喜悦,在遷移中輕鬆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識,在寬鬆的課堂中張揚着個性,解答着關於0的算式,發現着生活中藴藏的數學問題,探究着數學的奧祕,享受着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3)探究的過程。本課的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每一個環節的學習,大膽猜想,敢於提出數學問題,並能主動探究0的加減法的含義和算理。學生在教師放手的自由課堂中,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獲得知識,在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也得到了進步與發展。學生經歷着富有個性的數學學習過程,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知識技能的提高,信心和自我的肯定。

當然,本節課存在着很多不足。我認識到以下幾方面需要很大的提高:

1、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機智,善於處理偶發事件。

如我在創設情景“猴媽媽分桃子”讓學生在黑板上演示三隻小猴吃桃情況學生不太明白時,我應該趕緊讓三個學生代替三隻小猴這樣就更形象。

2、注意知識的提問的方式。

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時提問:“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對於一年級的孩子確實太難了,應該換一種方式提問,如改為“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與以前學的算式有什麼不同?”可能要好得多。

3、關注學生的發展。

低年級教學要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一年級的知識很簡單,很多知識孩子在學前班已學過,只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要關注孩子的思維習慣,這方面我以後還要多學習多鑽研。如在教學“0的加減 法”時,應讓孩子完整的説説題意,為以後學習應用題打下基礎。

在這次課中我雖然沒有完全把自己設計的意圖完美展現出來,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我一定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總結自己教學得失,使自己各方面能力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次比一次好。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3

本單元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而且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認為如下幾個方面做得較好;

一、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教材中的主題圖為數數、抽象數的概念以及數的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每一幅圖觀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學10的組成時,把圖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在觀察主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還運用主題圖的畫面對學生進行愛勞動、講衞生的教育,使學生在認數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視觀察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數學學習必備的素養之一。在教學中,我對學生的觀察要求是:做到有條理,最好能多角度。表達要求是:用數學語言説完整的話。通過這一單元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達到了會觀察、能表達。

三、“用數學”教學紮實有效。本單元開始出現“用數學”的內容,這是學生今後學習“解決問題”做鋪墊,在這一內容中,學生開始接觸條件(目前還沒提到這一用語),學會根據題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我覺得這一知識點在本單元是學得最紮實的,大部分學生會根據圖意完整的敍述題意,並根據問號所在的位置提問題,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存在的問題是:

1、一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太慢,這對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2、做題時,很多學生不看題,憑感覺做,不知道何為檢查。

3、還有一些學生分不清左和右。

4、關於序數和基數還沒有區分,如不知道“從左數第6個”與“左邊的6個”到底有什麼區別。

本次單元測驗,100分5人,90到99分33人,80到89分28人,80分以下10人,從試卷上看,大部分學生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較好。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做題速度太慢,在規定的時間裏沒完成,另外,少數學生看圖列式沒掌握好。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4

數字0的認識一課安排在數字15的認識之後,我想學生既然有了前面的認數知識的基礎,於是在教學0的認識之前,我先複習15的認識

第一環節:教學0表示沒有的含義。讓學生明白0的初步意義就是沒有的意思,證明學生對於0並不陌生。我是先在黑板上畫了3個桃子,小猴吃掉1個,還有2個,又吃掉1個,還有1個,再吃掉1個,沒有了,用0表示。學生也很容易接受。我發現對於一年級小朋友來説能把這幅圖的意思講明白講完整是很重要的。也要教會其他學生學會聽。這些課堂常規的建立在低年級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學會坐學會站這些也需要在課堂裏慢慢的養成。接下去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説0 的用法和含義。在這個小環節裏我發現雖然學生會舉出很多的例子,但是貌似和我講的有點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比如我舉的是媽媽買來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0 個。叫了好多學生回答也是跟我類似的例子。很難發現跟我不一樣的例子。

第二環節:教學0表示起點的含義。我讓學生自己觀察尺,找到0的位置,自己發現在這裏表示一段也沒有,這裏還可以表示起點,學生的回答往往是在這裏是第一,(他們的意思也就是尺子一開始就是數字0,從0開始)這個表述是不準確的。需要老師來引導,然後再讓學生們指着尺子齊讀05,再倒數從50。

第三個環節:教學0的書寫,這個環節注意先老師自己示範,再讓學生自己寫,要提醒孩子寫字的姿勢。現在的孩子寫字姿勢很不雅觀,人坐不直,頭趴很下。很容易造成近視。

四,0的加減法運算;學生的普遍現象就是做做會做,讓其看圖説説,説清楚那三句話的就很少,需要慢慢的練習。算式中各個數字的意思最好也讓學生説一説。要照顧到全班同學。

最後就是通過練習來加深對這節課知識的回顧。在這節課我覺得學生對於説話方面能力的培養還需加強。

《加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15

0的認識及加減法是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個知識點,前面,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以及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並能運用數的組成知識做5以內的加減法。因此,本節課的重難點我安排為:認識0的兩種含義,正確書寫0,會做與0有關的加減法題。

在教學安排上,我先複習舊知,口算5道加減法題,目的是提高學生5以內加減法口算的速度。接着以談話方式導入新課,出示小兔拔蘿蔔的課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層含義:沒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師: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在幹什麼?

生:小兔,拔蘿蔔。

師:第一幅圖小兔拔了幾個蘿蔔?還剩幾個?

生:拔了一個,還剩3個

……

(出示空地)師:第四幅圖小兔拔了幾個蘿蔔?還剩幾個?

生:拔了四個,一個也沒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課件,第一張圖片盤子裏有2個桃子,用數字2表示;第二張圖片盤子為空,一個桃子也沒有,用數字0表示。

2、聽一聽,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裏面放了兩個硬幣)的小茶葉桶,使勁搖,讓學生猜猜裏面是什麼東西?

生1:是硬幣

生2:是色子

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同學們眾説紛紜,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葉桶上面來了,這時,我揭開謎底--硬幣

再讓學生猜猜有幾個硬幣呀,學生有説1個的,有説2個的,還有説3個、4個的,當他們爭論不休時,我打開桶蓋將硬幣倒在桌上,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説:2個。師:用數字幾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轉過背去,將硬幣取出,再搖,沒有任何聲音。全班同學大聲喊道:沒有硬幣了,0個。

在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聽一聽、猜一猜的遊戲中,對0表示"沒有"的含義已經都能接受了,這時板書課題:0的認識。

3、説一説,做一做

(1)出示教科書上第29頁的小鳥圖

師:這兩幅圖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生:鳥窩裏有3只小鳥,飛走了3只,一隻也沒有了。

師:誰會列式?

生:3-3=0

師:誰能説説這裏的3、3、0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生:第1個3表示原來的3只小鳥,第2個3表示飛走了3只小鳥,0表示一隻也沒有。

(2)引導學生説説生活中與0有關的事件。

生:媽媽給我買了3個蘋果,我全吃光了,就是0個了。

生:媽媽給我買了5塊手錶,都壞掉了,就是0塊了。

師:小朋友,他説的對不對呀?

引起爭論,同桌互相討論,説對的佔多數,這時,老師就要指正錯誤了,分析為什麼不對。5塊手錶都壞了,但是手錶還在那,只是不能用了,所以還是5,如果説手錶都掉了,那就是0塊了。

針對這一問題我舉例説:桌上有3只蒼蠅,老師用拍子打死了3只,桌上有幾隻蒼蠅?

生1:0只

生2:3只

師:還是3只,

蒼蠅死在桌子上,並沒有飛跑呀。

 二、學習和0有關的加減法

1、一個數加上0還等於它自己;

2、一個數減去0還等於它自己;

3、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於0

三、揭示0的第二層含義:起點、開始

本環節,學生在做為尺子標數字的題目時容易出錯,第一個刻度容易寫成"1",這是由於前面學習數數的時候,都是從1開始的,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固勢。我出示課件--長尺子,告訴學生,第1個刻度數字是0而不是1;運動員跑步比賽的起跑線也是從"0"開始計算距離的。

四、教學生正確書寫"0"

0不能寫成字母"o",在這裏我先教筆劃順序,一筆寫成,從上到左,再從下往右,最後拐到上與起筆匯合,要圓滑,不能有稜角。為使學生形象記憶,可以教學生兒歌: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