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1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1

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樹。先通過圖片讓小朋友們認識四種常見的樹,有桂花樹、玉蘭樹、橘子樹和梧桐樹,好在這四種樹我們原先在中午飯後的散步時間已經認識過了,所以小朋友都能講出一些東西來。對這幾種樹認識之後,我又讓小朋友看其他多種的樹,對這些樹進行分析比較,説説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我發現在我的引導下,小朋友對各種樹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總結得挺不錯,回答問題的思路也對。

其實我在教學活動的時候,經常會關注孩子的思維過程,我覺得孩子的思維過程的成熟才是孩子的成長過程。

在這個活動中,我能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對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分析過程,有的孩子的確是分析很到位,有的孩子根本連分析的方向也沒有,只是聽着別人説,雖然也是在感受這個過程,但是畢竟不是主動地去參與這個過程,這就失去了一個自己主動學習的機會,自己的思維的轉變也是被動地成長的。

所以,在許多次的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是要逼着小朋友去主動地學習,要他們大膽地去講,即使講錯了,那也是一個整合的過程,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重新建構的過程中,小朋友的思維得到碰撞,進行重組,建立了新的正確的思維過程,這是很重要的。這個過程比單純地學習知識更重要。

我們每天的教學活動都在進行這樣的過程,這種過程讓我覺得跟小朋友互動時感到很開心,也很有趣。當小朋友有新的思維方法學到之後,我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我覺得這種東西學到才是真正地收穫了,這種習得是有益於他一輩子的所得。其實我們真正的學習目的也在於這裏,比如,昨天的數學活動《二等分》,有的家長會説,這個活動有點簡單,但是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對孩子來説,他一點也不簡單,因為,我們關注的是一種分析判斷的科學方法的習得,當孩子在探討用多種方法對長方形進行平分的時候,一種方法可以參照前面學過的對摺的方法來進行,但是用對角線對摺之後,兩個小三角形不能完全重合時,這時這兩個圖形還是平分嗎?這就考驗孩子的思維能力了,當我一個問題下去之後,孩子們啞口了,但是眼睛卻死死地盯着我的演示,注意力相當集中。最後,在我的一步一步引導下,有個別孩子開始説出了一點點苗頭,周家樂説:“把它反過來,把他反過來。”意思就是變換一下圖形的擺放位置,嘗試進行同方向比較,這是一種思維碰觸的火花,我及時肯定了他,並且幫助了他提升。後來又有吳昌永不停地用兩隻手合在一起比劃,其實他的意思就是要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兩個小三角形的大小。這個思考的方向很對,很有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只是他不能很清楚的表達出來,所以,需要我及時地幫助他用語言表達出來,肯定他的方法。這樣的過程真的很開心,師生之間在合力解決一些問題,在共同找到一個答案,孩子在成長,教師在收穫,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嗎?所以,就憑這一點我就可以説,這就是一次成功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2

隨着孩子的年齡成長,它們升入大班後對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方面的發展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在自身的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結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將九月份的主題活動定為《我長大了》。根據年級課題《大班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有機融合》,所以在區域活中我們老師有意的將主題滲入區域中。

首先在本月區域活動開始前,結合主題《我長大了》,準備了一節及教學設計《小寶長大了》,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瞭解長大後的小寶和之前的樣子有什麼不一樣,説明小寶長大之後變得越來越有禮貌了,懂的關心家人和朋友,對待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友好。這樣讓孩子在心理上認識到成長的快樂。在區域活動中,對孩子的指導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感。比如在圖書區會給孩子提供一些關於禮儀、成長的書籍《吉尼長大了》、《能幹的我》等,讓孩子在書中學習一些成長的故事。接下來在美工區,給孩子們提供刮畫用具、畫紙等美術用品,讓孩子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出長大後的自己,孩子們的作品構思奇妙沒佈局較為合理,也能將自己的作品和主題進行有效的融合。

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對自己畫面的佈局也能夠表達清楚,畫面內容的主體性更加明確,每個人的畫面內容都不一樣,豐富而且思路很獨特,但都沒有脱離主題。其次在活動本身的特殊性,孩子能夠通過動手創作將自己的成長的地方表現出來,能幹的自己幫助家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孩子則在畫上畫出自己長大以後最想做的事情,孩子對成長的定義不僅僅只是自己個子長高了,變得更有禮貌了,還在於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同一件事情孩子們給出的答案多種多樣,這也和孩子的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是分不開。

再者,主題性的區域活動對於教師在平時教學工作中也有很多方面的好處,很多活動課可以在區域中進行,大大減少老師的工作量,而且使教學工作變得很有條理性,孩子們在活動中提高了規則意識,懂得規則的重要性;和同伴的溝通也多了,沒有更多的時間做別的事情,班級常規也越來越好,孩子的各方面提升也比較快。

主題性的活動和區域的結合,區域活動有了規整的目的性,變得更清晰,孩子們的活動熱情也很高,效果非常明顯。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3

活動前,在全體數學教研成員的指導下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神奇的魔法機器》,並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發現並對比事物的大小、數量、形狀的變化。目標確立後,做好一系列的活動準備,我們利用孩子身邊喜歡的動畫角色“叮噹貓”送的魔法機器導入活動。

在活動中,集體觀察和討論,在有趣的魔法咒語“叮噹法術變變變,按我的指令變”,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們很順利地都能比變化前後的不同,請了好幾個孩子都能回答正確。孩子們能夠很快判斷出魔法機器所具備的魔法,即能夠變出大小、形狀、數量不同的東西。如:小變大(大小變化),圓變方(形狀變化)、少變多(數量變化)。以至於活動很順利地達成目標,但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雖然活動具有趣味性,但還是需要具備一些挑戰性。

所以最後一個操作環節時,我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紙,請孩子根據難易不同自主選擇任務並獨立操作,孩子們居然都能夠完成,還能一一説出指令和結果。

由此看來,孩子們的挑戰難度有待提高,如:在講解過程中不必將大小、形狀、數量三個特徵全部講解清楚,應該留給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間;提供的操作紙應該分小組發放,讓孩子可以走動式的選擇;一顆星為簡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狀為一種指令,兩顆星以大小、形狀、數量並存為一種指令,三顆星即以兩台魔法機器結合,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維思考操作。這樣就給與了孩子想象和挑戰的機會。活動也不會顯得毫無挑戰性。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4

《十二生肖歌》是一首生動、活潑、歡快、富有詼諧情趣的兒童歌曲,歌曲為一段體結構,二四拍的民族調式,歌詞簡明,曲調歡快跳躍,歌曲根據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逐一表現了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深受小朋友的喜歡。《十二生肖歌》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通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

教學的開始,我先讓孩子講講他們知道的“十二生肖”的故事做為導入,很多的孩子都是知道十二生肖故事的,而且版本很多,孩子都爭着講自己知道的那個故事,特別的興奮,我就勢引出了課題,孩子的印象就特別深刻,歌曲本身活潑、歡快,旋律也很好聽,孩子學起來也很有興趣,學的很快,聽過之後基本就能哼出歌曲的旋律了,歌曲中的難點在於容易把附點音符和八分音符混淆,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比較容易拖,節奏就不容易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讓孩子自己去聽辨,聽他們的區別在哪兒?再來跟琴學習模仿,孩子很容易就能把握節奏,還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學會看歌譜這一環節我是讓孩子自己去聽把他説出來,然後再按照這樣的順序讀一遍,孩子並能記得並能掌握。

活動中,先讓幼兒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又是怎麼排列?孩子們都知道十二生肖的次序,不知道的小朋友掌握的也很好。在第二課時中,讓幼兒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幼兒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孩子們十分感興趣。最後,我組織幼兒進行遊戲:十二生肖真有趣。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幼兒來做“生肖火車”的遊戲,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這次活動,幼兒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5

準備了近一個月的畢業彙報演出,終於在孩子們的笑聲中,在家長們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一直提着的那個心,終於釋放地舒了口氣,終於圓滿結束了。回頭再認真咀嚼着其中的種種味道,有甜亦有苦,有收穫亦有反思。

一、關於畢業彙報演出的價值為了給孩子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為了讓家長看到每個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每年幼兒園都會組織畢業彙報演出,同時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勉勵。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演出確實讓家長們感歎,讓老師們也有那麼會兒的欣慰,連孩子也許也是驕傲的吧!但是一個月,一台節目,一個班級5個節目的容量的確很大,每個孩子至少要演三個節目。這一個月來,家長的配合、孩子的汗水、老師的辛勤是無法用言語衡量的付出。

我總覺得這樣“忙碌”的他們,是否還能靜下心來感受畢業離別的氣息?是否還能感受到老師的不捨?理解爸爸媽媽的感動?我總覺得我們更應該給他們內心感受的時間,去理解成長的意義,去感受離別的不捨,去深深緬懷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哪怕只是在這樣一個畢業典禮上,而不是這樣匆匆的離開了,我們都忘記了相互擁抱,也許這樣就成了最後的畫面。

二、關於團隊合作一場演出,涉及的工作人員相當多:催場、候場紀律、節目負責、話筒、舞台、音響、化粧、帶隊等。而三個班級共計教師9名,既要負責每個節目和班級常規,又要負責舞台,顯然是不夠的。很慶幸,我們的年級組是相當團結的,我們的互幫互助是非常到位的。儘管我們負責各自的一台演出,對對方的節目並不熟悉,但是我們事先都做好密切的溝通工作。在幫忙的過程中,不僅做好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更是像對待自己的演出一樣眼觀四方、耳聽八方,時刻相互督促、相互提醒。

我們在演出的過程中,幫忙的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她們的演出經驗,並在幫忙的過程中,時刻關注着我們所有的進展動態,時而提醒,時而主動幫忙。在此,感謝你們的用心付出,沒有你們的幫助也沒有我們的成功,謝謝!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6

在活動之前我從網上收集一些關於奶牛的常識,而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活動前的自主蒐集資料、積累有關經驗;活動中的交流討論、相互學習,以及活動後的經驗拓展和提升,較好地體現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以及與環境的互動,整個活動也體現了幼兒自主構建的全過程。

進行活動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運用了猜謎語方式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活動中氣氛活躍,濃厚的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整個活動較好地實現了情感教育內容,情感教育伴隨着活動的各個環節潛移默化地進行。當孩子們説道奶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卻是奶,知道一頭奶牛一天能產三十斤奶,夠一個小朋友喝兩個月;看到超市裏各種各樣的牛奶製品琳琅滿目(觀察超市貨架圖);瞭解到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和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時,他們都由衷地發出“哇——”和“嘖嘖——”的讚歎聲,自然而然地萌生了對奶牛的謝意。當“奶牛媽媽”出現時,孩子們的互相擁抱將這種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活動氣氛也達到了高潮!活動最後,大家互相打開奶製品包裝袋,分享自帶奶製品,互助、合作和分享的良好社會品質也得到了培養。此外,在活動中還注重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幼兒暢所欲言,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有關經驗的積累、豐富的材料準備、寬鬆的活動氛圍,讓孩子有話想説、有話敢説、有話會説,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整個活動尊重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科學、社會、健康、藝術等領域內容互相滲透,寓教育於輕鬆愉悦之中。幼兒在豐富自身生活經驗的同時,進一步認識到了動、植物與人類的關係,激發了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也提高了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例如在交流討論的環節時,座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交流面,材料的擺放也給幼兒的互動帶來不便,在今後的活動中還應注意細節部分的考慮,為幼兒的學習提供合理的活動空間。此外,活動中還需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對離日常生活較遠的奶牛產生直觀、感性的認識,較好的突破了重難點的教學。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7

《彩虹的盡頭》是一節語言領域的繪本教學,故事講述了獾和狐狸在尋找寶貝的路上遇到了各種小動物,而小動物們都擁有着最珍貴的寶貝,孩子們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感悟了寶貝的真正含義。

在活動的導入部分用“寶貝”字寶寶來導入課題,出示字寶寶之後接着進行提問:你認為什麼是寶貝,為什麼?孩子們聯繫日常生活實際表述自己的想法,在這個環節我用:“xx是他的寶貝,她是最珍貴的”來進行總結,使幼兒來初步感知知識目標學説的句型。

在活動的第二部分,通過利用ppt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猜測幫助幼兒理解每個小動物的寶貝是不一樣的。這是造成本次活動超時的主要部分,當然也沒有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對其原因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一、重複性的提問。

在這個環節原本設計的是幼兒説的比較多的環節,但我在進行教學時有些問題都是重複性的,比如在理解小松鼠的寶貝時,我進行提問:什麼小松鼠的寶貝,為什麼?這一個問題請了好幾個孩子來回答,這種重複性的提問讓整節活動拖沓無效。

二、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孩子。

在提問的時候我總是隻關注於那些舉手的、愛表現的、大膽發言的孩子,而那些不好意思舉手的孩子卻沒有起來回答過問題。我們時常會説:關注每一位幼兒,把愛的陽光灑在每一位幼兒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許會注意到這一點,但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體現會你對每一位幼兒的態度。

作為一名工作時間不久的新教師,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對教材還是沒有理解透徹,不能及時對幼兒提出的新問題給予反饋,教育機智需要進一步提升。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繼續積累經驗,進一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反思總結自己。

幼兒園大班課後的教學反思8

冬天到了,人們有哪些變化,小朋友都能觀察到,可小動物有哪些變化呢?小朋友們很難表面看到,小朋友字自然角觀察小烏龜時發現了問題。於是為了增加孩子們的知識面,我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的興趣入手。為了豐富幼兒對各種動物過冬的知識,活動前先讓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收集資料,讓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利用直觀、生動形象的圖片以故事的形式以及啟發性提問,通過遊戲等情景讓幼兒主動探究,從而形象直觀地瞭解和喜歡探索動物過冬的方式。

在本活動中,我還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揮,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幼兒的趣味性。當我問道:“黃鼠狼遇到危險是怎樣保護自己的?”時,周旭小朋友笑着説:“它是放臭屁把動物臭的不行,然後它就跑了。”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活動中給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鼓勵幼兒大膽交流,分享彼此的快樂,在説中學,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豐富了知識,進一步拓展了幼兒的認知空間。從幼兒在學習過程的表現來看,幼兒確實表現得更積極主動。在活動中,我出示一些其它的小動物,請孩子們分組,為它們找好朋友,並把圖片放到和剛才過冬方式的小動物一起,並請他們講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幼兒敢想敢説,不受拘束,盡情展示自我,品味成功。

通過上《動物怎樣過冬》這一科學活動,讓我深深感到科學活動真是一個結合孩子的實踐活動,能夠使孩子學得快樂,增長知識培養興趣的科目。本次活動也存在了很多不足,教師對動物過冬的知識面不夠豐富,本活動如果採取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幼兒,讓幼兒通過動畫來接受知識,獲得知識,幼兒會掌握得更紮實、更好。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