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精選40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6.83K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該怎麼寫?

第一、教學內容方面:

1.確定教學目標的適用性。2.現目標所採取的教學策略做出判斷。

第二、教學過程方面:

1.回憶教學是怎樣進行的。2.對教學目標的反思: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3.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是否符合教與學的基本規律。4.對學生的評價與反思:各類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5.對執行教學計劃情況的反思:改變計劃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採用別的活動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對改進措施的反思:教學計劃怎樣修改會更有效……

第三、教學策略方面:

1.感知環節:教師要意識到教學中存在問題與自己密切相關;2.理解環節: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與倡導的理論,行為結果與期望進行比較,明確問題根源;3.重組環節:教師要重審教學思想,尋求新策略;4.驗證環節:檢驗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發現新問題,開始新循環。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精選40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精選4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鍛鍊孩子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和創造能力。我想教師應儘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有以下教學反思:

1、興趣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我認為教師要根據時令和季節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認識、體會生活中各種美好的東西,開闊他們的視野,以提高他們對繪畫的興趣以及認識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多看,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不僅能觀察單一的物體,還要引導其觀察物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係。如在畫《活動中的小朋友》時,幼兒以某一處小朋友玩的情況為主要創作對象,但在豐富畫面時還要再畫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使佈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內容更加豐富。

2、創造愉悦、寬鬆的心理環境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些想法在幼兒頭腦中原本就沒有。如果成人不橫加干涉,我想他們會自己創作,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所以我們教師要正確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錯位”的現象。兒童作畫時經常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小

孩的耳朵畫成小動物的耳朵,鴨子長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細又長;白天時畫出個月亮……出現這種情況時,成人往往無法理解,有人甚至急於糾正,但我覺得我們教師不應打斷幼兒的繪畫活動,急於糾正其繪畫內容,應該在事後引導他去觀察、瞭解相關事物的特徵,讓他們在生活中通過觀察、學習積累起豐富的科學知識。所以,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我認為教師要多加鼓勵。

3、幼兒繪畫活動中的説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術活動中,把握好幼兒的“説”,對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 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師在運用多種手段、媒體給孩子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孩子進行自由的想像,説説自己的想法。這時要給孩子有充分説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能説“不可能”、“這是不對的”等話語來否定孩子的想法,對具有創造性的、離奇古怪的想法,要給予肯定、鼓勵和讚賞。讓孩子感覺到這樣的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孩子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説的機會,我想可以採用自己説,和旁邊小朋友説、小組説、以大家説的形式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同時也吸取別人的想像力。

4、以開放的形式提問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開放性問題,激發幼兒

聯想、創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如在畫《手指造型想象畫》時,教師用手擺出幾種造型,然後讓幼兒發揮想象力,想像什麼,幼兒則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經驗的積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穎有趣的提問,可使幼兒感到新鮮,促使他有興趣去探究,極大的調動他們投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5、教師不能忽略的一種繪畫形式——意願畫

意願畫教學既能滿足幼兒表達的願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才能,教師應把握好每一個教育的契機,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達到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講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以後,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小兔子真有這麼笨嗎?他不會到終點時再睡覺嗎?”當時,我不知怎麼解釋才好。後來我根據幼兒的這個提問,設計了一個意願畫題目《龜兔的第二次賽跑》,讓幼兒展開想象,把龜兔第二次賽跑的過程和結果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果,在這次的繪畫活動中,幼兒充分想象,不僅畫了出來,同時還編成故事講了出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認真欣賞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並恰當地加以評價

教師應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即使發現幼兒表現中的錯誤,成人也不必大驚小怪、否定幼兒的作品,而應該在充分觀察和欣賞畫面後仔細詢問幼兒的畫法並作出具體的評價。事後,我們可以引導他去觀察、認知相關事物的特徵。成人過多的關心與干涉只能使幼兒失去創作的源動力,扼殺了幼兒的藝術創作潛能。

在美術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園美術教育並不是教幼兒什麼驚人之作,而是使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潛能,建立大膽創造的信心,養成堅韌不拔的毅力,為將來無限的發展創造可能。

本節課我已經上過很多次了,但是每次上課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都有新的收穫,我想這就是老師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

這段時間,我擔任大班的洪恩英語教學活動,之前,我對中小班的教材內容是熟悉不過的了,這次突然接手大班的教學,我對教學內容有點陌生,所以,我每次上課之前都是認真備好課,把課本內容理解透徹,製作教學道具,才去上好一節課。現在我就針對這段時間對大班的英語教學做一個簡單的反思。

(一)如何創造一種神祕感,吸引孩子的眼球。

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想大班的孩子更加喜歡一些神祕性的東西,於是,在上到Unit 5 transportation 這個單元時,我利用了一個魔術袋,這個魔術袋可以裝近一些卡片還有一些小小的玩具,當時第一次我是把bus, car和taxi的小玩具放到魔術袋裏,我對孩子們説:“如果你們對着魔術袋輕輕地吹一口氣,魔術袋就會變出一樣寶貝來。”話音剛落,全班的孩子們頓然鴉雀無聲,目不轉睛地瞪着我的魔術袋,接着,我請兩三個孩子對着魔術袋吹了一下,然後全班孩子跟着我説:“one, tow, three” ”“譁”的一聲我從魔術袋裏變出bus玩具,緊接着練習bus的發音,孩子們對魔術袋充滿了好奇,到目前為止,他們也摸不清頭腦我是怎麼變出來的。我想,以後我會繼續發明一些神奇的東西,提高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二)如何設計重複多樣的遊戲,加大遊戲難度。

在平時教學中,孩子們對我們經常用的遊戲已經很熟悉了,俗話説: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同樣,孩子們對重複的遊戲也會感到厭煩。我對遊戲這個環節也是思考了很多,有時候教參書上的遊戲我們根本用不上,教參書上的遊戲非常理想化,而真正按照上面的去玩,是很難玩的,因此,我每次備課的時候都是想用什麼遊戲既能讓孩子都能參與到,又能讓孩子對這個遊戲感興趣,之前小班的英語課上我都是玩一些簡單的遊戲,例如“What’s missing?”, “touch the card”等等,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説,這樣的遊戲就足夠了。而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我覺得應該設計一些比賽性的遊戲,或者是具有激勵挑戰性的遊戲,比如説,我在上Unit 7 這個單元時,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餐具的英語名稱以及句子“Pass me the…”我組織的這個遊戲是實物遊戲,我把全班的孩子分為三組來進行,我把不同的塑料餐具發到第一組孩子的手中,第一次由老師來説:“Pass me the bowl.”而這個時候,其他兩組的孩子就一起説:“Pass me the bowl.”手裏拿碗的孩子就趕快把碗遞給我,接着換一位小朋友上來當小老師,比比哪組的小朋友做得又快又對,並得到獎勵。我覺得我們應該多花一些心思去創新,有時候當我大聲對着孩子喊的時候,就應該反思是不是我的課上得不是很好,不夠吸引孩子,沒有把孩子的熱情調動起來。

不管上哪個年級的英語課,我都會非常認真地去對待,取長補短,平時多些閲讀或上網瀏覽英語資料,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教育平台上不斷地用知識澆灌孩子們的心田,愛每一個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

新學期第七週了,孩子們的生活行為習慣還算過得去,但有一件事處理起來總是讓我有點頭疼,那就是午睡。

每天飯後在組織孩子午睡時,我班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好長時間也不躺到牀上,而已經躺在牀上的小朋友,有的在撥弄着自己的小手,有的和自己的好朋友竊竊私語。每次我都“命令”孩子們趕快睡覺,孩子們有的調皮地扮鬼臉,有的嘻嘻咯咯地笑,好長時間也不能安靜下來,真是讓我頭疼。

週二午休時間又到了,小朋友們又和往常一樣,看到孩子們即使躺在了牀上也不想睡覺的情狀,我正皺着眉頭琢磨着應對的辦法,忽然,我看到宋晨心小朋友正趴在牀上抱着一本故事書看得津津有味,看着她安靜乖順的樣子,我忽然靈機一動:“我何不讓孩子們聽故事?”既能增加了孩子的知識,又能以此來要求他們學會遵守紀律。

想到這,我趕緊地問道:“小朋友們想聽故事嗎?”“想!”孩子們齊聲答道,眼裏放出了光彩。

“那好,老師就給大家講個故事,不過,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要躺下來,安靜下來,才會講故事呢。”

一個小朋友馬上對還沒有躺下來的小朋友説:“你們還不快點,老師要講故事啦!”那些還沒躺下來的小朋友一聽,馬上躺下,安靜下來。

於是,我就講了一個故事。講完了,有的小朋友央求説:“老師再講一個吧!”我問道:“還想聽?”“嗯嗯!”孩子們點頭應答到。“可以,可是,老師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以後每天午睡前老師都給大家講兩個故事,講完後,小朋友們都要乖乖地睡覺,否則,我是不會給大家講故事的,好嗎?”

孩子們聽了都紛紛答道:“好!”我點點頭:“好,老師再給大家講一個……”

我講完了故事,果然,小朋友們都很聽話,不一會兒,都安安靜靜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起,小朋友們果真又快又安靜地躺到了牀上,等着我去給他們講故事呢!而且,等我講完了,孩子們也很遵守我們的約定,很快安靜地入睡了!

看到孩子們乖順的模樣,我暗暗地高興,同時也深深地感悟到:對幼兒的教育需要愛心、耐心,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作為幼兒教師,要善於觀察孩子們的動機,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瞭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善於抓住教育的契機,實施教育的一點智慧,就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4

最近聽到一位媽媽説:“孩子太爭強好勝,不知道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案例分享:聰明、漂亮的彤彤在幼兒園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她的個性太敏感好強了,什麼都想表現得最好。如果老師表揚了別人,沒表揚她,她就會記得特別牢,非要下次爭個表揚;還有做遊戲、參加活動等,她都要搶在前面。雖然有好勝心很好,可以讓孩子學會競爭,但是當她得不到第一時,就會不高興,甚至會哭鬧。

孩子“爭強好勝”,這事得兩説:它能讓孩子積極進取,力爭把事情做好;也能讓孩子缺乏寬容心,不能包容別人,形成自我封閉、孤僻、的人格。

專家説: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和父母的讚揚。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看問題容易鑽牛角尖,比較極端和情緒化,所以好勝心表現得特別強烈。

孩子“輸不起”通常會有兩種表現:

1、一些孩子面對挫折、失敗,會採取迴避、逃避的態度。比如,媽媽批評孩子畫畫不認真,不如隔壁的優優畫的好,聽到這話孩子乾脆就不畫了。

2、另外一種孩子一旦在遊戲中輸了,或是做什麼事情比不過別人了,就會大發脾氣,哭鬧以示宣泄。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避免極端思想家長首先要平衡自己的心態,不要對孩子一時的成敗斤斤計較,贏了就把孩子大加誇獎,輸了就罵孩子“笨”,責怪、嫌棄孩子。

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失敗了就爬不起來,要麼就爭強好勝,非贏不可。

Tips:可以用故事、生活實例和成功榜樣作為範本,讓孩子懂得人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關鍵是要學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學會吃一塹長一智。

不壓抑孩子的好勝發現孩子特別爭強好勝後,成人不要壓抑這個小小的“好勝者”。

Tips:1、把孩子的競爭心引到值得競爭的方面來,而不是事事拔尖、處處要強。

2、教孩子學會不以“大哭大鬧”來取勝。防止孩子通過好鬥等不合理甚至是偏激的手段來爭輸贏。讓孩子明白“勝利”來自於努力。

有的孩子異常好強、自信,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有時孩子對大人的話不肯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成人要了解孩子不願接受的原因。

Tips:這種原因可能來自各方面,如所提要求的內容是恰當的,但不合時機,孩子缺乏情緒準備;孩子對要求的理解有偏差,或成人引導不夠等。

這時,家長應進行曉之以理的教育。講道理時,不能太抽象和過於深奧,儘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同時要特別注意反饋,允許孩子爭辯和反駁。

放手讓孩子多去磨練在日常生活中不溺愛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鍛鍊機會是很重要的。因此應更多地給孩子自己照顧自己的機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獨立面對問題,培養堅強的內心。

小鏈接:現在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對下一代進行挫折教育,如日本的家長送孩子到中國參加草原夏令營,嚐嚐吃苦的滋味;美國的家長把孩子放在荒島上,讓他們懂得什麼叫飢餓,學會生存;英國的家長讓孩子參加長距離徒步行走,培養他們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韌勁。

所以,我們的家長也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經歷些困苦,儘量讓孩子在克服日常種種困難中磨練承受能力和戰勝困難與挫折的良好心態,增強孩子的耐挫力。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5

我認為:教育孩子有禮貌、尊敬長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身教重於言教。

平時經常聽到有家長説:孩子怎麼在幼兒園很乖,很聽話,到家就一點也沒禮貌、不聽話。其實家長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做得怎麼樣?我們家希希在這方面就比較好,每次到鄉下爺爺奶奶家,都記得要給爺爺奶奶買東西,還沒進爺爺奶奶家門就聽到她的叫聲,見到老人更是爺爺長、奶奶短説個不停。有一次,吃過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水果,每人都有份,我們讓孩子從家庭成員中最年長的太太開始分,最後輪到她自己,如果遇到水果有大有小,我就跟她説:大的留給老人吃,小的留給你自個兒,就這樣在有意無意之中孩子形成了習慣。在客廳分零食,我即使在小房間她也不會忘記,每次她都會顧及全家所有成員。我的孩子也許在其他方面不怎麼優秀,但是在尊敬長輩方面讓我感到滿意。

我想孩子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跟我們家長平時孝敬老人的行為是分不開的,因為在平時我們不管工作有多忙,總會抽出一點時間帶着孩子去看望幾位老人,每次去時也會買一些東西給老人吃,有時還把她們愛吃的東西親自送到她們的嘴邊,漸漸地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慢慢成了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6

最近讀了付小平博士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這本書是寫給家長的,我覺得作為家長也作為幼兒園老師,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説實話,帶這個班接近兩年了,每次下班回到家就感覺到很累,想躺會,不想跟兒子説話。總感覺我把話都留在班裏了,我的精力都用盡了。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想到的竟然都是孩子們一張張笑臉,一句句暖心的話“老師,你沒事吧?”,就連他們淘氣時的樣子也沒那麼讓人生氣了。真是,累並幸福着。

工作15年來,感覺這批孩子是我遇到的最淘的一批:有不喝水不尿尿的,有早上進班就開始跑圈的,有抬手就打人的,有讓老師走開不理他的,還有生氣就打老師打小朋友的……總之,我們每天都是民事調解員,調解完孩子還得調解家長。能有什麼辦法呢?這是我最經常想的。我把他們每一個都當作我的孩子,把每一個家長都當作朋友。但是,眾口難調。伴隨着他們成長的腳步,我也在一天天努力着,收穫着,感悟着,成長着……

讀完付小平博士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經常會想“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會怎樣?”於是對班裏的孩子們更多了一份關注、一份疼愛,總想把工作做得更精更細。在教師的心目中,每個兒童都應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面對他們的各種調皮淘氣,我只有及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用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真誠的接納和寬容每一個孩子。其實,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孩子也會給老師本身帶來莫大的幸福感。

教師之所以不同於母親,是因為她不但要具備呵護孩子成長的那份母愛,更要肩負起教育和引導幼兒發展的那份責任。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很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多給他們一些關注,多傾注些耐心,多一些賞識,多等他們一分鐘,相信他們會慢慢跟上我們的節奏。

工作中尊重個性差異,愛與管教相伴才是真愛。

有的孩子反應敏捷而準確,有的孩子卻慢得出奇;有的孩子頭腦異常清晰,清晰得就像是夏天的雨後;有的孩子文靜得就像一泓清水;有的卻怎麼也安靜不下來,在我嚴厲的目光下靜下那麼幾分鐘都那麼艱難,而且看上去手足無措渾身不自在。但是,只要家長把孩子交到我的手裏,我都會一視同仁,甚至在調皮的孩子身上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去耐心的教育他們,我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對得起家長對我的信任。

常規教育天天抓,自由與規則並行才是有真自由。

每天的點名時間是我們的談心時間。我會從早上入門問好開始,到區角遊戲的規則到喝水如廁到午餐午睡到教育活動到下午來接,引導孩子們討論每個時間段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及時肯定讚揚幼兒。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認同和讚美。某一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會由此大增。幼兒正處於自信形成的過程中,更離不開成人的肯定和讚揚。每天午餐前或下午點心後我們會進行總結,對於表現好的會及時肯定讚揚,當然還有小獎品來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

最後,及時與家長溝通,家園配合。

我利用接送孩子時間與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瞭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瞭解家長在家應該怎麼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引導。當然,首先老師的態度要熱情誠懇,讓家長一看就願意與我們交談。只有我們付出了熱情,真心真誠對待家長,家長才會跟我們交心。另外真誠的希望家長們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總之,每天早上,看到那一張張笑臉,聽到那一句句“老師,看我的新衣服”“我買新鞋了”“老師,你昨天怎麼沒來”,我感覺累也值了,累也很幸福。我會一直努力,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努力給他們一個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7

摺紙是一項記憶性很強的工作,教師示範時,需要幼兒集中注意力並且記住每一個環節,注意使感知的信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注意發展水平低的兒童,其記憶發展水平也低。在幼兒園,幼兒必須遵守各種行為規則,完成各種任務,對團體承擔必須義務,這些都要求幼兒構成和發展有意注意,注意服從於任務的要求。

今日午時我教孩子們摺紙電話,我在示範的時候,朱凱翔一向在小聲嘀咕,東張西望,等我示範完讓孩子們自我動手的時候,他傻眼了,他眼巴巴的看着我,我指了指黑板上的圖示,然後去輔導其他孩子了,當我又轉到他跟前的時候,他小聲説:教師,我不會折。看到其他的孩子們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摺疊,有的不時的看着圖示步驟很認真地摺疊。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總會有某些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師教的東西,他們無法學會。

作為教師應教會幼兒逐漸學習一些注意方法,由於有意注意是自覺進行的,堅持有意注意需要克服必須的困難,所以有意注意要有必須的方法。如:用自我的語言來組織注意,或用各種動作來保證。幼兒的有意注意是在必須的活動中實現的。幼兒的有意注意,由於發展水平不足,需要依靠活動進行。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8

我不明白其他家長有沒有給孩子做好成長錄。我是為我家小的留了幾本相冊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當然也為孩子做了成長視頻。我在徵求家長為孩子做的成長錄時,家長几乎沒有為孩子做過這些簡單又幸福的舉動。所以我利用自我晚間休息的時間,為我們班的孩子找了從託班到大班的種種相片和視頻。這是以往我為他們拍的簡單的成長錄。當孩子看到自我小時候的情景時,孩子們是無比的開心和激動。突然我發現自我不僅僅是他們的教師,還是他們的蔡媽。這節課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課,也是我的成長課,看着他們長大,我也在慢慢的變老。期望他們能變的更開心更幸福。

這節課主要綜合運用已學過美術知識與技能,用多種形式進行藝術創作,從而記憶錄小學階段最完美、最難忘的事情。這節課主要激發學生對母校的眷戀之情,追憶學校每一個角落留下的記憶。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9

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很喜歡玩水,對水的特性也有初步的認識。水的三態的變化在生活中也經常出現,像水燒開會冒水蒸氣,孩子夏天吃的冷飲不吃一會就化了經過這節課的小實驗讓孩子對水的三態的變化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並能夠聯繫到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培養做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活動延伸部分讓孩子們討論如何節儉用水,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經過小實驗讓孩子瞭解水遇冷會結冰,冰遇熱會變成水,水加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其中水變冰,對於冰變成水的過程,孩子已經有了一部分的經驗,所以水加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為難點。

活動目標:

1、感知水具有流動、透明、無色、無味的特性。

2、經過觀察實驗,感知水的三態變化。

3、發展幼兒觀察力,培養探索精神和大膽變數個人體驗的本事。

4、體驗玩水的歡樂,產生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我的語言不夠精練。在這節活動課中,活動目標的制定雖説簡單可是有點太多了,在科學活動中需要教師準確精練的引導話語,我在上課過程中給孩子的引導話語有些羅嗦,這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更加註意。對於大班孩子來説活動資料安排的有點多,最終環節應當製作課件讓孩子們從直觀上產生節儉用水的意識,這樣孩子們才會更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如何節儉用水。另外酒精燈應當用火柴點,不能用打火機,這是一個錯誤,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應當在實驗延伸的時候給孩子更多發言機會。實驗的操作能夠再熟練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0

在之前這個活動中就我請孩子照照鏡子,仔細觀察五官,並説説五官、頭髮等異常之處,再跟同伴比較在外貌上的不一樣,所以孩子在作畫之前還是能做到心裏有底的。在活動中我們先欣賞原大班孩子的大頭像,圍繞異常進行突破讓孩子欣賞,以此讓幼兒尋找靈感。

然後,我和孩子一齊講講自我異常的地方。剛開始,孩子們講不出所以來,於是,教師慢慢引導:娃娃的眼睛很漂亮,大大的,睫毛長長的,我一下就記住了;戚潘璵的兩顆大門牙不見了:曹汀蘭的牙齒有蛀洞,分得有些開;在師幼共同描述中孩子找到了自我異常之處:或頭髮或嘴脣。孩子們這次的作品效果很不錯,幾乎每個孩子的畫面都很豐滿,每個人物都是大大地佔了畫面的主體部位,比他們之前的畫有了明顯的提高,人人都把自我異常的地方描繪得相當生動:曹汀蘭嘴裏缺失的兩顆門牙;婁寓斐的兩條長馬尾;戈俊傑胖胖的臉蛋;張鑫皺着眉、癟着嘴的神情一幅幅異常的我栩栩如生。

在這個活動中,我覺得每個孩子的畫都有他們自我的特色,此刻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們如何畫,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畫。他們僅有敢畫了,才能愛畫,才能畫得好,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信心。當孩子們有了自信,也許你會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小畫家。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1

在這個活動課上,我一開始出示了許多臉譜,使幼兒感到既新奇又趣味,對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簡單的介紹,為學習歌詞作了鋪墊,之後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資料朗誦給幼兒聽,並鼓勵大家一齊朗誦加深了對歌詞的熟悉。之後教師就播放唱段《戲説臉譜》,讓小朋友説説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活動中的難點唱句進行了模仿練習,經過個別唱,小組唱,團體唱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掌握歌曲。再觀看教師地表演,到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到最終帶上臉譜面具邊唱邊表演。

活動中雖然幼兒學習的進取性比較高,但對重點唱句的掌握和用適宜的力度演唱每個樂句,用動作表現不一樣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夢想。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幼兒對難點的突破和重點的把握應利用簡單的圖譜來提示幼兒回憶歌詞,讓幼兒經過看節奏圖譜和聽教師的示範演唱學會演唱。

活動中幼兒用動作進行表演,能夠從網上下載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劇圖片,鼓勵幼兒自我探索模仿;在集中進行創編展示中,教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每位幼兒展示自我的動作。這樣,能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景,使難點在幼兒的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把握,而不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更尊重幼兒,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2

暑期安排了突如其來的培訓還讓我滿懷不滿,可是僅僅才三天的學習,我就已經確定,如果沒有來,我真的會後悔!

昨日交流討論時,有教師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幼兒園上課的主體本應是幼兒,可是如今呈此刻我們面前的現實是,教師主導一切,教師控制着課堂的一切,為這個問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工作一年時已經發現了,每當有公共課時,不管是我自我上課,還是在聽別人的課,我都感覺講台上的人似乎在自我表演,而幼兒,本應為課堂主體的幼兒,卻扮演着為教師充當綠葉的主角,於是有一天......

那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團體行動。當我來到教室時,有的三五成羣地在書櫃前看書,談論着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環境創設“花兒朵朵”前,尋找着自我的名字,議論着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閲起教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着有意義的事情,説着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簡便,給他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我的行為,構成必須的時間觀念,有着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簡便些。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團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着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教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團體進行。當然,班級裏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着,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教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本事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教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教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團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當儘早改革。教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景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我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能夠使孩子構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日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趣味創造了條件,並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應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期望我的反思能給同樣對這個困惑的教師帶來想法,也期望各位同行姐妹都能放開對孩子們的束縛,讓他們更自由,更歡樂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3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能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趣味”是數學活動的重要目標。該活動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活動,幼兒在分東西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了數的分合關係;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了記錄方法並內化數的分合知識:在幫玩具找家人時運用已有經驗解決了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悦。

數學是抽象的,需要幼兒經過遊戲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動中教師供給玩具讓幼兒操作,同時經過猜拳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猜拳結果的不確定性使活動過程充滿挑戰,幼兒躍躍欲試;猜拳過程需要兩人的磨合,能鍛鍊幼兒的交往本事與合作本事。

幼兒僅有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中,才能逐漸體驗到數學的意義。幼兒僅有在不斷理解挑戰和不斷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信心,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幫玩具找家人”的遊戲任務是讓幼兒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當教師問及怎樣才能明白氣球中的祕密時.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經驗完成了任務,滿足感和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玩具的活動遠沒有結束,教師能夠在節日裏供給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玩具讓幼兒分類、數數,嘗試按必須的規律擺放玩具,統計不一樣特徵和種類的玩具,並進行各種趣味的遊戲。總之,教師應努力讓數學教育迴歸幼兒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核心,將數學教育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有機整合在一齊,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相

關經驗,並逐步提高思維本事,感受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4

體育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喜歡搶着去盪鞦韆,異常是女孩子們。每一次活動中,我都能夠看到爭搶鞦韆的孩子們,為此,孩子們和我一齊制定了一個規則,就是每人能夠蕩30下,30下後就要下來換人。可是這樣的規則卻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們爭搶的問題,為了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在一次户外活動中,我要求和孩子們一齊排隊盪鞦韆,孩子們歡樂地答應了。當我坐上去之後就有小朋友上來推我,排在我後面的一個小朋友就開始數數了。我腳一點就開始蕩了,哇,感覺真是不錯,怪不得孩子們愛違反規則做在上頭不肯下來。不對,不對,還有這數數的頻率也不對啊,咋這麼快呢,我好像只蕩了15下,這麼一下子就到26了,我只好趕緊下來。我也以往多次告訴孩子們不能使勁地推動鞦韆,可是孩子們總是聽不進去,經過自我和孩子們一齊玩耍之後,我發現孩子們愛推也是為了讓上頭的孩子能夠早一點下來。經過這樣的體驗,我也才真正找到原因,原先在教師看來十分合理的常規和紀律背後,還是存在了不少的問題,根源在於我們沒有低下身來,平等地和孩子們一齊活動,還是沒有從孩子們活動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活動中發生的矛盾。在體驗之後的活動中,我向孩子們提出了活動的挑戰,還向孩子們説出“自我盪鞦韆才歡樂,比比誰最棒”的口號。

孩子們在我的引領和提升下逐步構成了良好的活動秩序,等待的孩子也會為盪鞦韆的孩子喊加油,這樣既鍛鍊了孩子們的活動本事,又建立了良好的活動秩序,消除了必須的安全隱患。

反思:為什麼總是覺得此刻的孩子那麼調皮,不聽話,有時候,我總覺得孩子愛違反規則,還有明知故犯,屢教屢犯。在我將自我變成他們中的一員去感受他們的生活,參與他們的活動時,我才會有了以上作為班級管理者所不曾體會的感受。

這也讓我在以後的班級管理中能站在孩子的視角去不斷調整自我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活動環節中所存在的問題的態度和方法。比如:午睡有很多孩子不睡,或者睡得很晚,以前我總是提醒並不斷要求孩子們快點睡,在和孩子們體驗之後,我發現,原先讓孩子們睡不着的原因除了一些孩子們喜歡玩之外,噪音,光亮,臭味,温度,蚊蟲叮咬等很多因素也會讓孩子們睡不着,作為教師,我也應當儘可能的排除這些因素,而不能一味地責怪孩子們的不愛睡覺。

讓我們理解和尊重孩子們,去滿足他們不斷更新的各種需要,和孩子們一齊歡樂成長吧!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5

幼兒常常見到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卻又不明白其中的“奧祕”。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經過演示、觀察、實驗等方法,引導幼兒對物體下落想象產生興趣,並對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認識。

本次活動我是以經過實驗讓幼兒瞭解物體的墜落現象,在第一環節中我出示自制的“軲轆軲轆”教具時,孩子們很感興趣。他們看到教師手上的物體落到地上,紛紛討論“教師一鬆手東西就會落到地上”“教師要把他們撿起來”……看到孩子們有了興趣,我及時告訴他們物體下落的必然性,認識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時在活動中我説到地球把所有的東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問“那為什麼飛機和小鳥都能在天上飛呢”,當明白它們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離開地面時,孩子們又對熱氣球產生了興趣,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熱氣球,“熱氣球是靠壓力飛起來的嗎”“熱氣球裏邊的火滅了它就會落下來”“熱氣球沒有被吸住”……看着孩子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我便趕緊應孩子們的興趣簡要地説了説熱氣球,並讓他們課後在討論。

在最終一個環節“美麗下落路”實驗中,我先演示給幼兒看一遍。當看到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於是讓他們自我動手操作,孩子們認真看自我的“路”是怎樣下落的,仔細體驗操作的樂趣,同時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到了物體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動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由於我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桌面與地面一團糟,應事先研究周全。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於活動的組織調控本事還應有待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6

《聰明的烏龜》是一個寓意很強,主角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中用不一樣的主角扮演來描述一件事,用鮮明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活動中,讓小朋友按主角的特點模仿對話。

本次活動中,在敍述故事這一環節,教者沒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就沒有完全理解故事資料,孩子的學習進取性不是很濃。如果去誇張的表現故事,用故事的情節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幼兒的學習進取性,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在第二次複述故事中教者只是看圖複述,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我去看、去説,如果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來引導孩子去看圖説話,充分的讓孩子去“説、想、看、演”。本次活動的效果應當會更好些。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7

《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明白關心和保護自我。眼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十分重要。隨着此刻的科技發達,由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機玩電腦成為了家常便飯,導致眼睛健康的嚴重受損。同時看書、畫畫、看電視等一些姿勢的不正確,嚴重影響了眼睛的健康。為了讓幼兒能瞭解眼睛,並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保護眼睛的意識和方法,我設計了《我的眼睛》教學活動。

這節課我給大班孩子制定的目標是:

1.經過對盲人的初步瞭解,懂得尊重盲人,樂意幫忙盲人。

2.初步認識眼睛的正面結構圖,瞭解眼睛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3.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眼睛,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

在開始的部分我讓孩子帶着眼罩進教室,這樣讓孩子感覺到真正看不見帶來的不便再來引出主題裏的盲人眼睛。其中孩子們在進來的時候會説:"教師我看不到,教師我找不到椅子,教師這樣太黑了"等等。我趕緊抓住孩子此時的感受,讓孩子在對盲人的眼睛和自我的眼睛有必須的比較性後。明白了盲人的苦難和不便,孩子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愛心,對他們進行幫忙和尊重。同時使幼兒發現自我的眼睛是多麼的重要,之後就導出我們眼睛的結構圖。孩子們在認識眼部的寶貝後,提起孩子的觀察力。

在播放ppt的時候,很多孩子對眼睛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只明白眼睛的眼珠和眼白,並且不明白眼睛裏的部位其它用處,只明白眼睛是用來看的。其實它們有更好聽的名字,進一步讓孩子瞭解眼睛的各部位名稱和它們的用處。這一環節我覺得自我做的比較充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看清自我眼睛裏的部位,孩子每人一份鏡子利用鏡子觀察自我的眼睛。我覺得同伴觀察比觀察自我的眼睛,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看着孩子們在那裏照着鏡子,東找找西找找,仔細的在觀察着自我眼睛。完全不用教師一向説觀察觀察,他們會主動去鏡子裏發現,這樣也到達了孩子為主體的要領。在此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活躍,我在此穿插了小遊戲:黑貓警長抓老鼠。孩子們的眼球在這時得到了必須的放鬆,讓整節課不會那麼枯燥。

明白了眼睛的好處後,會引起孩子們的愛護之心。在此我又利用PPT裏各種眼睛疾病圖片,帶領孩子發此刻沒有保護好眼睛的情景下會發生什麼事?又進一步的讓孩子對眼睛的保護產生極大的動力。這時,我又及時的提問孩子,那我們應當怎樣保護我的眼睛?讓我們的眼睛不受到傷害?

孩子們回答問題很進取,因為這一切關係到自我的眼睛。在等孩子們完全討論完後,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個小結,讓孩子瞭解到各種眼睛保護的知識。在最終結束的延伸活動裏,我要求爸爸媽媽跟我們小朋友一齊來保護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事先一向在做的眼保健操。這次讓我們的孩子帶動我們的家長來完成我們整節課的要點:保護眼睛。

其實《我的眼睛》整個活動經過幼兒的看一看、聽一聽、説一説、做一做,由淺入深地展開,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望,使幼兒明白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提高了科學認知本事。

在活動指導過程中,我注重"三個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適時供給幫忙),最小的干預(教師不干預代替,突出幼兒為主體),最多的鼓勵(肯定、鼓勵幼兒的點滴提高)。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讓幼兒在體驗、討論、遊戲、操作中獲取新知,充分表現自我,較好地達成本次活動的目標。

這樣的公開課讓我們學習了很多,讓我們得到了姐妹們對自我這節課的更多意見。大家的意見就是讓我們提升的更多。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8

《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非常重要。隨着現在的科技發達,由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機玩電腦成為了家常便飯,導致眼睛健康的嚴重受損。同時看書、畫畫、看電視等一些姿勢的不正確,嚴重影響了眼睛的健康。為了讓幼兒能瞭解眼睛,並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保護眼睛的意識和方法,我設計了《我的眼睛》教學活動。

這節課我給大班孩子制定的目標是:

1. 通過對盲人的初步瞭解,懂得尊重盲人,樂意幫助盲人。

2. 初步認識眼睛的正面結構圖,瞭解眼睛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3. 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眼睛,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

在開始的部分我讓孩子帶着眼罩進教室,這樣讓孩子感覺到真正看不見帶來的不便再來引出主題裏的盲人眼睛。其中孩子們在進來的時候會説:"老師我看不到,老師我找不到椅子,老師這樣太黑了"等等。我趕緊抓住孩子此時的感受,讓孩子在對盲人的眼睛和自己的眼睛有一定的對比性後。知道了盲人的苦難和不便,孩子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愛心,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尊重。同時使幼兒發現自己的眼睛是多麼的重要,接着就導出我們眼睛的結構圖。孩子們在認識眼部的寶貝後,提起孩子的觀察力。

在播放ppt的時候,很多孩子對眼睛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只知道眼睛的眼珠和眼白,而且不知道眼睛裏的部位其它用處,只知道眼睛是用來看的。其實它們有更好聽的名字,進一步讓孩子瞭解眼睛的各部位名稱和它們的用處。這一環節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充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看清自己眼睛裏的部位,孩子每人一份鏡子利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我覺得同伴觀察比觀察自己的眼睛,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看着孩子們在那裏照着鏡子,東找找西找找,仔細的在觀察着自己眼睛。完全不用老師一直説觀察觀察,他們會主動去鏡子裏發現,這樣也達到了孩子為主體的要領。在此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活躍,我在此穿插了小遊戲:黑貓警長抓老鼠。孩子們的眼球在這時得到了一定的放鬆,讓整節課不會那麼枯燥。

知道了眼睛的好處後,會引起孩子們的愛護之心。在此我又利用PPT裏各種眼睛疾病圖片,帶領孩子發現在沒有保護好眼睛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又進一步的讓孩子對眼睛的保護產生極大的動力。這時,我又及時的提問孩子,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的眼睛?讓我們的眼睛不受到傷害?

孩子們回答問題很積極,因為這一切關係到自己的眼睛。在等孩子們完全討論完後,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個小結,讓孩子瞭解到各種眼睛保護的知識。在最後結束的延伸活動裏,我要求爸爸媽媽跟我們小朋友一起來保護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事先一直在做的眼保健操。這次讓我們的孩子帶動我們的家長來完成我們整節課的要點:保護眼睛。

其實《我的眼睛》整個活動通過幼兒的看一看、聽一聽、説一説、做一做,由淺入深地展開,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望,使幼兒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提高了科學認知能力。

在活動指導過程中,我注重"三個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適時提供幫助),最小的干預(教師不干預代替,突出幼兒為主體),最多的鼓勵(肯定、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讓幼兒在體驗、討論、遊戲、操作中獲取新知,充分表現自己,較好地達成本次活動的目標。

這樣的公開課讓我們學習了很多,讓我們得到了姐妹們對自己這節課的更多意見。大家的.意見就是讓我們提升的更多。謝謝蓓苗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19

《遠離危險物品》是一節健康活動,本次活動目標是:

1、通過觀察認識安全標記,教育幼兒遠離火、電或其他有毒的物體。

2、進一步提高幼兒自我防範意識。這節課我共分五方面來進行教學,首先讓幼兒觀察、認識安全標記。瞭解它的特徵和意義。因為幼兒本身就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而且對這些標誌比較感興趣,所以課堂秩序還是很好的。

在翻開活動用書時,幼兒都能積極的舉手告訴我書上圖片描述的是什麼,從這裏可以看出幼兒對於這些危險物品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意識;並對它們造成的後果也是比較瞭解的,大多數的幼兒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説出來了,但是對於他們的共同之處幼兒的回答就不太完整,雖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個較好的詞語來進行概括,從這裏我發現我班幼兒在語言發展方面,詞彙還是不夠豐富需要加強。

幼兒對“為什麼這些東西是危險物品”,不太瞭解,有的幼兒説“本來就是這樣的”有的説“因為它會個給人和事物造成傷害”……因此,在我講了以後幼兒就有了一種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興,還不時和邊上的同伴那進行交流。課堂的氣氛一下字就活躍了起來。

在第四個環節中主要讓幼兒自己分辨哪些東西是危險的物品,不能吃也不能玩的。幼兒都積極的舉手發言回答,總體來説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是較豐富的,有些我也沒有馬上想到,但是幼兒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還對我説了很多發生在他們自己或者周圍人身上的一些有關於這些危險物品造成的傷害,從中不難看出現在的幼兒知識面還是比較廣的,他們都能對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評價,並進行分析,了危險物品對人的傷害

最後一個環節,幼兒積極討論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確。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樣的談話方式,課堂的氣氛非常熱烈。當中有的幼兒説的不夠準確,或語言表達不清楚的,其他幼兒還會進行指正,從這裏可以看出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對危險物品的認識和造成的嚴重性,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了!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0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大班語言活動——《我們的祖國真大》在課的開始,我就帶領大家看了祖國風光的圖片,孩子們都紛紛説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國真美""祖國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徵,瞭解了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從而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同時我感到電腦帶來的方便,自己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適時播放圖片。在觀看南北方景色的時候,我就讓孩子們看了好幾遍,讓幼兒充分感受南北方景色的差異。

我以遊戲"我是小導遊"的方式,和大家觀看大屏幕上的中國地圖,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因為在詩歌中有一句是:啊,祖國媽媽,您的孩子在同一個時間裏,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着火爐吃西瓜的詩句。讓孩子們在瞭解祖國人們在同一時間裏的不同活動,從而激發孩子去探索世界上人們在同一時間裏的不同活動,孩子們説出了很多其他國家的名字,積極性很高。

在整個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幼兒初步理解了中國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圖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氣候情況及人們的活動。兒歌的內容比較簡煉,應該比較容易掌握,但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的學習熱情還不夠高漲,可能有的提問設計不是太合理,導致幼兒回答問題出現針對性不夠。有的兒歌的內容教師的解釋不夠到位,幼兒理解不夠。例如:圍着火爐吃西瓜——可以明確告訴孩子是祖國的哪裏?為什麼要圍着火爐吃西瓜?在以後的區角活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1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後才發現其中藴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現,《小兔逃跑》這個故事並沒有配套圖片,也沒有相關的活動材料,之後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有小兔逃跑的課件,思考到一些設備的問題,我就選取了幾張圖片作為上課時的教具,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資料。在活動的中間環節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師逃跑了,你們怎樣辦”這一問題,進一步引導幼兒學説“要是老師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這不僅僅有利於幼兒對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兒體會師幼之情,在開學之初也有必要讓幼兒瞭解師幼之情。在最後環節,建構式課程上是以遊戲為結尾的,但我思考到,這學期才剛開始,經過一個暑假很多幼兒很難靜下來,再加上對與幼兒來説我是一位新老師,他們一下子還不會認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點困難,因此我把遊戲活動該成了美術活動,讓他們學會靜坐,要求幼兒將自己討論後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較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對畫面的觀察比較仔細,從高山上的大石頭到花園裏的小花,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小兔子變成了什麼,也能嘗試着用故事中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和理解。二是幼兒從故事中的一些語句中體會到濃濃親情,如“因為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把你吹回家”……

隨着故事的展開,孩子們在觀察、講述中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有的始終專注、用心參與,也有在講述時開小差的,課後想來,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不能引起每個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情緒情感上沒能很好的喚醒孩子,雖然在上的過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間的親情,但並沒有很着重的講述,願意是期望孩子在我的啟發下自己感受親情,但此刻大多獨生子女,他們並沒有真正去體會過父母對於自己的愛。所以幼兒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夠,同時對於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從總體上來説,對於這節課的目標基本上到達了,幼兒對於“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點是肯定得存在的,還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這節課也使我發現幼兒的仿編潛力滿強的,讓我對幼兒的瞭解也更深一步。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2

為創設一個自由的語言交流情境,讓幼兒將自己快樂完美的旅行經歷分享給小夥伴的同時發展語言表達潛力與思維潛力。使得幼兒在其他同伴的旅行經歷中,瞭解到祖國各個旅行景點的壯美,併產生對其的嚮往,我設計了一堂語言課:《娃娃遊中國》。

為了使課的資料更加豐富生動,我課前讓小朋友們帶來了自己旅行時的照片,由談話導入,緊密聯繫幼兒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並適時進行提問,幫忙幼兒豐富其語言和培養思維表達潛力。很多小朋友都能拿着自己照片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哪裏,和誰一齊去的,在那裏看到了什麼,吃了什麼。但還是有些小朋友存在問題。當我問道:你明白照片上的你和爸爸媽媽是在什麼地方嗎他們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了。這立刻讓我有所思考,我想到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的不夠充分,事先的通知説明不夠清楚。有些小朋友跟着爸爸媽媽去旅行時,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他這是什麼城市,只是説去了哪個遊樂園或動物園……,所以小朋友只記得自己去過某某遊樂園,或某某動物園,卻不明白具體是在什麼城市。我就應在事前通知小朋友拿照片詢問爸爸媽媽照片上的城市。這樣就能解決課堂上的問題了。

讓小朋友們在遊戲情境中體驗旅行的快樂。在進行延伸活動:開飛機遊戲時,小朋友把自己旅行時去過的地方説出來。因為剛上完課的關係,小朋友們明白了很多中國的城市,所以遊戲時興趣很高漲。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3

沙包是孩子們熟悉並且經常玩的自制玩具。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沙包來貫穿在整個遊戲中,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身體各部位能夠得到鍛鍊。因此本活動理念是運用沙包遊戲,透過幼幼互動、師幼互動,貫穿遊戲情境,以鼓勵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使幼兒以愉悦地情緒投入到整個活動中,身體各個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本次活動目標首先是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們平衡、夾包跳、鑽爬等綜合潛力。其次是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用不同的方法玩沙包,在遊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我在設計活動時,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讓幼兒聽音樂自由進場,然後進行熱身運動,抖抖手,抖抖腳,在放鬆的音樂節奏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遊戲的樂趣,為後面的活動做好準備。第二部分也就是主要部分,孩子們好奇、愛探索,教學過程中為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首先我出示沙包,讓幼兒説説沙包有哪些玩法。再讓幼兒找一個空的地方自由探索沙包的多種玩法,在活動過程中,我不斷根據遊戲情景的發展和活動的進程,啟發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材料。根據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透過提醒、示範的方式,讓孩子們練習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們平衡、夾包跳、鑽爬的潛力。這樣既讓讓孩子們學到了新的玩沙包的方法,又為後面的比賽做了鋪墊。在比賽運沙包的遊戲中,我創設了搞笑的情境,讓幼兒先學小烏龜揹着沙包(鑽過山洞),頭頂沙包走過(小橋)。再學小兔雙腳夾沙包,再把沙包扔進倉庫(呼啦圈),幼兒表現的十分活躍,都很投入,幼兒很喜歡玩。第三部分是放鬆活動。總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讓幼兒自主進行的,使幼兒感到高興和快樂。

但我在教學過程中,自己覺得還存在一些問題:

1、在孩子們探索沙包的玩法時,沒有引導他們合作玩同一個沙包。

2、在給孩子們分組進行比賽時,能夠讓幼兒自由進行組合,而不是教師進行分配,活動後應及時進行小結,讓孩子們明白活動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

3、比賽優勝者要及時給與獎勵,這樣能夠增強孩子們的用心性,體驗成功的喜悦。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4

幼兒常常見到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卻又不明白其中的“奧祕”。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透過演示、觀察、實驗等方法,引導幼兒對物體下落想象產生興趣,並對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認識。

本次活動我是以透過實驗讓幼兒瞭解物體的墜落現象,在第一環節中我出示自制的“軲轆軲轆”教具時,孩子們很感興趣。他們看到老師手上的物體落到地上,紛紛討論“老師一鬆手東西就會落到地上”“老師要把他們撿起來”……看到孩子們有了興趣,我及時告訴他們物體下落的必然性,認識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時在活動中我説到地球把所有的東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問“那為什麼飛機和小鳥都能在天上飛呢”,當明白它們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離開地面時,孩子們又對熱氣球產生了興趣,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熱氣球,“熱氣球是靠壓力飛起來的嗎”“熱氣球裏邊的火滅了它就會落下來”“熱氣球沒有被吸住”……看着孩子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我便趕緊應孩子們的興趣簡要地説了説熱氣球,並讓他們課後在討論。

在最後一個環節“美麗下落路”實驗中,我先演示給幼兒看一遍。當看到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於是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孩子們認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樣下落的,仔細體驗操作的樂趣,同時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到了物體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動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由於我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桌面與地面一團糟,應事先思考周全。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於活動的組織調控潛力還應有待提高。<br <="" p="">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5

今天的數學活動是“找出數字的好朋友”,很多小朋友一下子就説出了黑板上的數字的好朋友,即少一和多一的數字。但是一向被爸爸媽媽捧在天上的朵朵卻連着説錯了兩個,我請她坐下來再好好想想,待會兒再請她來找別的數字的朋友,轉而請了別的小朋友。沒一會兒,坐在莉莉邊上的小朋友大聲喊道:“老師,莉莉哭了。”莉莉一直被爸爸媽媽寵着,很少受到挫折,因而一小點的挫折就讓她感覺自己很受傷很委屈,難受地哭了起來。莉莉沒有找到數字的好朋友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單純的鼓勵她“其實你很棒的”這樣的話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正所謂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我就要用幽默的語言幫助其從她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案例實錄:

教師:“呀,你們聽。數字寶寶8正在哭呢!嗚…嗚”

幼兒:“老師,哪兒有哭聲呀?”

教師:“你再仔細聽,嗚…嗚,聽見了吧!”

幼兒:“老師,好像真的有哭聲呢,我也聽見了。”

幼兒:“我好像也聽到了呢,真的有,它在哭。”

孩子們被我説的像真的一樣的描述給感染了,感覺自己真的聽到了數字8的哭聲。此時莉莉已經進入到我説的情景中,但是沒有很積極的融入,依然在旁觀。

教師:“我來問問它,為什麼哭呀?”“哦,原來是沒有好朋友了,它覺得很孤單。它還説,莉莉是她的小主人,她一定能幫它找到好朋友的。”

莉莉:“老師,對,我是8的小主人,我可以的幫它找到好朋友的。它的好朋友是7和9。”莉莉顯得很激動,也很自豪。

教師:“你們聽,數字8笑了。哈哈…哈哈,莉莉幫它找到了好朋友,它不孤單了,可以和朋友一起玩兒了。它叫我謝謝莉莉呢。”

分析:如果在莉莉受挫時教師置之不理,任由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莉莉就有可能因為這次受挫而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變得不自信,對科學活動的積極性也會減弱。而教師用風趣幽默的態度設置情景,巧妙地幫助莉莉搬掉這塊絆倒自己的石頭,讓她從自己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重新回覆自信。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6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能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是數學活動的重要目標。該活動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活動,幼兒在分東西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了數的分合關係;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了記錄方法並內化數的分合知識:在幫玩具找家人時運用已有經驗解決了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悦。

數學是抽象的,需要幼兒通過遊戲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動中教師提供玩具讓幼兒操作,同時通過猜拳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猜拳結果的不確定性使活動過程充滿挑戰,幼兒躍躍欲試;猜拳過程需要兩人的磨合,能鍛鍊幼兒的交往能力與合作能力。

幼兒只有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中,才能逐漸體驗到數學的意義。幼兒只有在不斷接受挑戰和不斷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信心,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幫玩具找家人”的遊戲任務是讓幼兒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當教師問及怎樣才能知道氣球中的祕密時.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經驗完成了任務,滿足感和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玩具的活動遠沒有結束,教師可以在節日裏提供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玩具讓幼兒分類、數數,嘗試按一定的規律擺放玩具,統計不同特徵和種類的玩具,並進行各種有趣的遊戲。總之,教師應努力讓數學教育迴歸幼兒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核心,將數學教育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有機整合在一起,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相關經驗,並逐步提高思維能力,感受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7

《綱要》指出:“即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塑料袋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風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就會隨風而飛。《飛翔的塑料袋》就是結合我們現在進行的主題《我想飛》而組織的一個健康活動。主要目標是讓孩子們探索塑料袋的不同玩法,嘗試拋高和投遠的動作,體驗玩塑料袋的樂趣。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東西會飛嗎?

點評分析:這是活動導入部分,為的是激發幼兒對“飛”的興趣,引出後面的課題。

二、出示塑料袋,探索各種各種不同的玩法。

1、 塑料袋可以怎麼玩?

2、 幼兒自由玩塑料袋,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 集中講述玩法。

點評分析:在自由探索部分,孩子們的玩法比較單一,拋高和投擲的動作經引導才想到。

三、嘗試拋高

1、 討論:怎樣拋的高。幼兒自由嘗試。

2、 請一個幼兒與老師比賽拋高,引導幼兒發現摺疊打結後拋的高

3、 幼兒嘗試練習。

點評分析:因為下雨在室內上的緣故,拋高受到環境限制,孩子們稍稍用力,塑料袋就碰到了天花板。儘管如此,孩子們仍舊玩的很開心。

四、嘗試投遠。

1、 塑料袋除了可以往上拋,還可以怎麼玩?

2、 幼兒自由探索嘗試,請個別幼兒示範投擲動作。

3、 集中討論,為什麼他投的遠呢?

4、 幼兒模仿練習,再進行投遠比賽。

分析:這個環節是在拋高的基礎上練習投擲。先自由探索嘗試,再找出如何投遠的技巧,再練習,最後進行比賽。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後的競賽環節讓活動達到了高潮。

五、放鬆整理,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由於下雨,這個健康活動由户外改成了室內。場地雖有所限制,但孩子們的興趣卻絲毫不減。雖然在競賽環節有點欠缺(孩子們一度有點小興奮,沒聽清楚遊戲規則,或許也是我交代的不夠清楚,而導致第一次競賽有點混亂。)但從孩子們開心的笑臉可以看出,這次活動的目標已達到。“老師,今天玩的真開心!”這是課後孩子們對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8

摺紙是一項記憶性很強的工作,教師示範時,需要幼兒集中注意力並且記住每一個環節,注意使感知的信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注意發展水平低的兒童,其記憶發展水平也低。在幼兒園,幼兒必須遵守各種行為規則,完成各種任務,對集體承擔一定義務,這些都要求幼兒形成和發展有意注意,注意服從於任務的要求。

今天下午我教孩子們摺紙電話,我在示範的時候,朱凱翔一直在小聲嘀咕,東張西望,等我示範完讓孩子們自己動手的時候,他傻眼了,他眼巴巴的看着我,我指了指黑板上的圖示,然後去輔導其他孩子了,當我又轉到他跟前的時候,他小聲説:"老師,我不會折。"看到其他的孩子們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摺疊,有的不時的看着圖示步驟很認真地摺疊。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總會有某些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老師教的東西,他們無法學會。

作為老師應教會幼兒逐漸學習一些注意方法,由於有意注意是自覺進行的,保持有意注意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因此有意注意要有一定的方法。如:用自己的語言來組織注意,或用各種動作來保證。 幼兒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動中實現的。幼兒的有意注意,由於發展水平不足,需要依靠活動進行。在遊戲中,幼兒能夠更好的維持有意注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29

沙包是孩子們熟悉並且經常玩的自制玩具。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沙包來貫穿在整個遊戲中,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身體各部位能夠得到鍛鍊。因此本活動理念是運用沙包遊戲,通過幼幼互動、師幼互動,貫穿遊戲情境,以鼓勵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以愉悦地心情投入到整個活動中,身體各個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本次活動目標首先是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們平衡、夾包跳、鑽爬等綜合能力。其次是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用不同的方法玩沙包,在遊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我在設計活動時,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讓幼兒聽音樂自由進場,然後進行熱身運動,抖抖手,抖抖腳,在放鬆的音樂節奏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遊戲的樂趣,為後面的活動做好準備。第二部分也就是主要部分,孩子們好奇、愛探索,教學過程中為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首先我出示沙包,讓幼兒説説沙包有哪些玩法。再讓幼兒找一個空的地方自由探索沙包的多種玩法,在活動過程中,我不斷根據遊戲情景的發展和活動的進程,啟發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材料。根據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通過提醒、示範的方式,讓孩子們練習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們平衡、夾包跳、鑽爬的能力。這樣既讓讓孩子們學到了新的玩沙包的方法,又為後面的比賽做了鋪墊。在比賽運沙包的遊戲中,我創設了有趣的情境,讓幼兒先學小烏龜揹着沙包(鑽過山洞),頭頂沙包走過(小橋)。再學小兔雙腳夾沙包,再把沙包扔進倉庫(呼啦圈),幼兒表現的非常活躍,都很投入,幼兒很喜歡玩。第三部分是放鬆活動。總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讓幼兒自主進行的,使幼兒感到高興和快樂。

但我在教學過程中,自己覺得還存在一些問題:

1、在孩子們探索沙包的玩法時,沒有引導他們合作玩同一個沙包。

2、在給孩子們分組進行比賽時,可以讓幼兒自由進行組合,而不是教師進行分配,活動後應及時進行小結,讓孩子們知道活動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

3、比賽優勝者要及時給與獎勵,這樣可以增強孩子們的積極性,體驗成功的喜悦。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0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生活中的數字》是一個科學活動。活動中首先我以身邊的特殊數字激發幼兒的興趣,“110”、“119”、“120”。這三組數字對於幼兒來講是熟悉的,也是必須瞭解的。以這幾組數字引題不但讓孩子們瞭解了數字的用途,更增進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調動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是啟發幼兒尋找自身數字,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身體上找一找有沒有數字,孩子們一聽要從自己的身體上找數字,趕緊都低下頭仔細地找了起來。宇恆在自己的褲子上找到了一個“27”,可他並不是很瞭解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意思,我沒有直接的説出答案,而是請孩子們動動小腦筋,一起討論討論,最終大家一致覺得褲子上的數字是知道褲子大小的尺碼,有了它就算別人給自己買褲子就不怕買的大小不合適了。東東在自己的鞋底也發現了一個數字“29”,這又代表什麼意思呢?這一回我請孩子們按自己鞋子上的號碼進行了分組並一同來驗證鞋子上號碼的作用,得出的結果是讓孩子們明白數字越大鞋子也就越大。這一環節讓孩子們根據自身尋找身上的數字,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通過講述、討論、驗證使孩子們對於生活中不起眼的數字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最後一環節是發現生活中的數字,探索交流各種數字的含義。我出示帶有數字的實物,來啟發幼兒説出每種物體上數字的用處。這一環節是拓寬幼兒知識經驗的環節,(温度計、食品包裝袋、餅乾盒等)讓孩子們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中瞭解了它們不同的用途,並學會運用這些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整個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於數字的興趣,更加使孩子懂得學會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們的興趣雖然濃厚但在過程中一些細節方面我做的不是很好,沒有關注全班幼兒以及在分組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秩序也比較的零亂,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思考,有時候往往想的很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並沒那麼簡單。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做的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1

本週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新奇的世界》,此活動是主題《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老師的引導,仔細地觀察圖片,能大膽地通過自己的想象,生動而富有情節的講述故事的內容。在以後的觀察類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繼續以新奇的眼光去認識的一切,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新奇之處。以新奇的眼光進行觀察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有意識地轉換角度,藉助小老鼠的視覺來感知、體驗;

二是靜心寂慮,調動各種感覺貫注於觀察對象。本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凝神想象,並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對於能力弱或難以安靜想象的幼兒,就讓他們根據老師講述中的一個細節進行描述。

整堂課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的計劃。但也存在着很多問題。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最明顯的問題是時間太長。整個活動從頭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在活動中,我發現在最後的一個環節,幼兒已經坐不住了。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此外,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也要充分考慮到時間問題,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

第二,圖片的呈現方式不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藉助圖片的,而圖片的呈現也是有技巧的。我知道了圖片的呈現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先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圖片,教師再進行講述,以此來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第二種是教師先進行描述,讓幼兒產生想象,之後教師再出示圖片。第三種是教師先出示最後一幅圖片(如果有多幅圖片),讓幼兒產生某種疑惑,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展開前面的內容。還有一種是將所有的圖片同時展示出來,但在每幅圖片上蓋上一張紙,教師每講述一幅就掀開一張,這樣做會讓幼兒有一種新鮮感。圖片呈現的方式所謂是五花八門,除了以上幾種,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無論是那種方式都要有條不紊、不浪費時間。教師只有採用適當的呈現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課時,由於圖片比較大,而且一共有四幅,所以當我講完第一幅後直接把後面的幾幅覆蓋在上面了。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當的。指導老師建議,如果圖片實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講述完之後把它拿下來再放第二幅。

三、觀察圖片是引導還不到位。在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時,不必拘泥於故事原作,而應該以幼兒的想象為主,結合掛圖的畫面進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遠地影響着一個人的發展。在諸多感覺中,尤為重要的是視覺,因為視覺能夠非常直接、非常明瞭地認識事物,察覺事物之間的差別。每上一堂課都會發現很多不同的問題,我相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一定能夠有所提高的。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2

《不一樣的我》是大班主題“不一樣我”中的一節科學課。這節課讓幼兒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徵的異同,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並進行初步的統計。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觀察了各種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膚色、頭髮等等)。然後我又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小朋友有什麼細微的差異。第二環節中我發給每個幼兒一把鏡子,讓幼兒與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處,再讓幼兒作記錄。在做記錄之前,我首先講解了記錄表的記錄方法。接着,我讓幼兒説説自己有哪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明顯特徵。再做集體記錄。第三環節是遊戲“尋人啟示”。本節課的重點是瞭解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難點是能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並進行初步的統計。

從幼兒積極的討論與回答來看,幼兒能夠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而從幼兒操作的情況看,記錄與同伴的不同之處記錄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範例的幾個不同之處外,幼兒貌似也很難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其他他們所觀察到的不同之處。因此,部分幼兒就對此次填表活動失去了興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覺得可能是平時讓幼兒自己作統計的機會太少,幼兒很少接觸到統計表,所以有的幼兒操作不是很熟練,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統計表也可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去,供幼兒操作。

為了彌補在課堂上的不足,在課後我與幼兒又開展了“不一樣的我”觀察討論,讓幼兒真正得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特徵,從而進一步瞭解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3

《拉拉勾》這首歌曲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歌曲表現的內容非常有趣,既有情節,又有細節。全曲分為前後兩個部分,中間用間奏隔開。這首歌對於幼兒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不僅曲子長,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飾音,在演唱上較難以表現。

活動前,我預設了一個故事情節,兩個幼兒生氣了:“你們猜猜,他們倆為什麼會生氣啊?”小朋友都積極踴躍地回答。“我覺得是他們倆吵架了。” “我覺得是他們倆在搶玩具。” “我覺得是他們生氣了。”孩子們都很喜歡這些情景表演,最後我還和小朋友一起做表演。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中。我突然聽到小朋友説:“老師我也要表演。”我順着小朋友的話:“好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做表演。”於是,我和孩子就互換角色演唱這首歌。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啟發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編呢?”孩子們興奮地邊説邊做着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着動腦筋,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關注在音樂活動中幼兒的生成,經常思考和探究如何引導、迴應幼兒創編的多樣性和積極性。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音樂活動,尤其是老師創新的表演、做動作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就非常高。

整個活動下來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活動中對幼兒的引導可以再放開些,該給予幼兒充分表達想象的機會,老師講述的內容太多,感覺在整個過程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但孩子的主體性體現的不明顯,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這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4

目標:

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準備:

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若干,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9頁《有趣的對稱圖案》、水彩筆。人手一張長和寬為4釐米和3釐米的彩色紙、剪刀、水彩筆。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過程:

一、後面躲着誰(教師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後面會是什麼。再是讓幼兒折對稱圖形)

二、找朋友(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説説它們為什麼是朋友,再集體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讓幼兒説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和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指導幼兒操作活動材料,找出對稱的圖畫並塗色請幼兒觀察已經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對稱的另一半)。

修改後活動方案:

目標與上面同。

準備:

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塗色的,有畫對稱圖形的。

過程:

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後面是什麼。三張全出示後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塗色對稱圖案,最後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設計的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於被動者。

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於自己,要使這活動儘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節,活動後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節中,引導他們發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節清晰、明瞭,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並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特別是“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節。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後,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着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麼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節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後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並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節都是以説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鬆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塗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範,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塗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塗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5

《慌慌張張的莎莎》的目標是通過故事讓幼兒認識每天早晨起牀慌慌張張、做事丟三落四、上學遲到的莎莎,從中明白做事要有條理,就不會慌亂的道理。在實際生活中幼兒亂放物品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通過故事引導幼兒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是非常有效的。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對孩子們來説不僅是小學階段而且是一生都需要具有的。

在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之際,為了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快適應小學的生活,進行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故事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引導幼兒從中領悟正確的行為要求——做事有條理才能快又好。

首先結合圖片講述故事一遍,然後我通過提問讓孩子先回答再討論。在觀察和認識時間時,幼兒説出是六點半,再討論莎莎此時應該做什麼,而莎莎又是怎麼做的?莎莎的書包應該什麼時候整理?等一些問題的呈現,幼兒兒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通過一系列的説理之後,再告訴幼兒故事的題目,因為前面有了很好的鋪墊,還沒等老師説,幼兒已經能夠説出故事名稱《慌慌張張的莎莎》。

最後小結:每天睡覺前應該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好,需要的時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後一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續編故事。老師給幼兒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放手讓幼兒大膽講述的莎莎是怎樣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明確了方向,鼓勵幼兒做事要有條理,當天要用的物品提前準備好,並知道今後我上學要怎樣做,怎樣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6

在這次閲讀活動中,我發現了我班孩子閲讀的盲目性大,幼兒常常會把一本圖書打開,忽然又翻到書的後面,一會兒又忽然一下翻回書的前面。因此,我採取“師生共讀”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閲讀圖書。我和孩子一起翻閲圖書,邊翻看圖書邊提問講故事,我講一頁,幼兒翻看一頁,讓幼兒直接感受畫面與故事之間的聯繫。

閲讀的時候,小班幼兒的思維往往受行動的影響,往往是邊做邊想或者是先做後想。在閲讀故事《誰的主意好》的時候,我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合理想象,説出怎樣才能知道小兔在不在家。緊接着我通過提問:“那我們來看看故事裏的小動物想了哪些辦法”,這時候,又再一次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觀察下一個畫面。

注意力不穩定,觀察的目的性差。關於這個特點,我在教學中,通過情景體驗的方法,讓孩子扮演故事《誰的主意好》中的角色,學説故事中小動物説話,在模仿動物説話中,讓幼兒説説:“你們覺得誰的主意好”,通過模仿和思考,讓幼兒知道“為什麼小雞的做法好,小貓、小羊、小鴨的做法不好呢”。在這裏,主要是對小動物的做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讓孩子明白,使勁捶門不禮貌,用勁踢門會把門踢壞,放開喉嚨大聲喊不僅喊壞嗓子還會太吵。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7

曾經錯過了幾次聽歌唱活動《五隻小青蛙》的機會,今天上午聆聽了王春霞老師的大班歌唱活動《五隻小青蛙》,感覺這是一首情境性較強的歌曲,王老師動情優美的演唱,有趣的動作,簡單的活動設計卻深深吸引了孩子。整個活動除了圖片幾乎沒有其它道具,顯得很輕鬆自然。

歌曲的內容是這樣的:

五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四隻小青蛙;

四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三隻小青蛙;

三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二隻小青蛙;

二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一隻小青蛙;

一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青蛙都回家找媽媽。

給活動的一點建議:《五隻小青蛙》共有五段幾乎一樣的歌詞,所以在範唱時可以捨棄幾段,就從兩隻青蛙唱起。五隻小青蛙富有童趣的圖片沒有演示,可以在演示中讓幼兒感受歌曲中表現的五隻小青蛙在池塘邊捉蟲子,一隻一隻跳進池塘裏的情景。歌曲的節奏中有兩處有趣的唸白,可以進行置前處理,在完整範唱時讓幼兒在念白處進行互動。讓幼兒在完整感受歌曲時體驗合作曲的樂趣,避免歌曲長而造成的枯燥。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8

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環保教育,我們老師往往習慣於簡單的説教,從而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本次活動我選擇了許卓婭老師歌唱活動中的一首旋律非常優美的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通過讓孩子在充分感受歌曲旋律,理解、熟悉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孩子主動學唱歌曲,使其在優美的音樂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總體來看,活動相當成功,特別是在以下幾方面做得很好:

1、創設情境、產生共鳴。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本次活動在初步欣賞音樂一遍後,我就創設了“小動物家園受到破壞,大家在哭泣”的情景,引起幼兒的同情與關愛。當大家欣賞着我動情地配樂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完無一不傷心地濕潤了眼眶。在請孩子們講述“小動物為什麼流眼淚時?”大家爭先恐後,個個振振有辭,引起孩子強烈的共鳴。

2、教學過程,音樂貫穿。

早就聽專家評述:“完美的音樂活動,應用音樂貫穿始終。”在設計此次活動時,我首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我每個環節都是讓音樂在説話。如導入環節,首先我讓孩子安靜傾聽歌曲的旋律,接着欣賞主旋律配樂故事,其中還有跟着主旋律哼唱“啦”安慰小動物。在基本環節中,先是老師範唱、後來到孩子主動學唱歌曲、嘗試伴唱,每個環節我都注意讓音樂貫穿整個活動,儘量減少用語言講述的過程。

3、反覆學唱、要求遞進。

每個歌唱活動,都少不了讓孩子反覆學唱歌曲。很多老師一定碰到過孩子練唱兩三遍後就不感興趣了。而要在第一教時學唱好歌曲,反覆演唱歌曲七八遍是一定要的。那如何來保持孩子的積極性,這裏就是需要老師在每唱一遍時,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時要變化不同的方式來演唱。在本次活動中,演唱第一邊時我要求孩子們輕輕地跟着我唱,第二、三遍時,我建議幼兒放大聲音、有表情的唱。當大家唱得不錯後,我又嘗試讓孩子們給歌曲加伴唱,提高難度,這又激發了孩子挑戰的興趣。所以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學唱了多遍,可是每一遍孩子們都是興致勃勃、意猶未盡,課後大家孩子自發的演唱。

活動結束了,可“保護地球、愛護動物、愛護環境”這樣一顆環保的種子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發芽、開花了。每每帶孩子都出去散步,大家在户外發現了螞蟻、蟲子,都會相互督促:“不能踩的,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

一首歌曲,給大家帶來了美的享受,同時洗禮了孩子們的心田,相信這些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保護我們家園的“衞士”。“教育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我們的教育只有為生活而服務,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39

漢語拼音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它是學好語言文學的基礎和支柱,所以學前班拼音教學的開展成為培養幼兒學習拼音的重中之重,從小培養幼兒學習拼音的興趣,是大大提高幼兒學習拼音質量的有效途徑。根據資料顯示,5歲之前是學習拼音的最佳時期,這樣一來,如何對待和進行學前班拼音教學,又將成為幼兒教師一個新的思索。我認真參考資料,結合幼兒自身實際情況,希望能改變傳統的教拼音方式,讓幼兒不僅能學得輕鬆,還能很好的掌握拼音及拼音的應用,學好任何知識,興趣都是最關鍵的因素,拼音課如何開課,開課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幼兒對學習拼音興趣的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足了,那麼對學習拼音也打下了基礎。針對這些,我是這樣來進行學前班拼音教學的:

一、為拼音編舞蹈

新穎的教學方法替代傳統的方法,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要改革,以前學前班的拼音,在學習每一個字母時,只是用一句順口溜來引導幼兒來讀、來記;這樣的方法不免太單調,於是,我在這基礎上,開設了“為拼音編舞蹈”,還請孩子們為字母編一個動作,那麼學完聲母、韻母,就成了一個拼音舞蹈,孩子們很喜歡跳,無形之中,拼音也就學好了,除此之外,我還為孩子們編了一些兒歌,來解決學習時的困難,幼兒很快就區分開了,所以新穎的教學方法是學好拼音最好的途徑。

二、拼音課變故事課

學完了聲母、韻母,接下來就是拼讀音節的學習,這是學習漢語拼音中最難的,同樣,拼讀音節也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幼兒學習任何知識,不能死記硬記,關鍵是掌握方法,用方法去解決難題,也就是舉一反三,靈活學習方法,所以在教幼兒學習認讀音節時,不是讓幼兒拼一個記一個,而是讓幼兒學方法,也就是我編的“一看二讀三連拼”。意思是,一看聲韻母;二讀韻母帶聲調;三把聲韻母連起來拼。當我教幼兒掌握認讀方法後,幼兒用認讀方法去拼讀第一個音節成功時,好興奮,也很有信心。於是我大膽的把練習拼音課改成認讀故事課,孩子們自己用拼音方法來看故事書,這不僅靈活練習方法,還讓幼兒認識了好多字,所以,我覺得孩子們就需要這種“舉一反三,靈活學習方法的學習空間”。

通過這些方式開展的拼音教學,獲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認為拼音教學是需要不斷改變、不斷更新的,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的,但是,不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一定要讓孩子活起來、動起來,那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學反思40

擔任學前班語文教學工作中,我感覺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發展很快。在學習中,他們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腦中積累的詞彙不斷豐富,表達的慾望也隨之加強。特別是拼音教學,與語言教學密切相連,更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學前班的孩子具有明顯的學前幼兒的特點,好動是他們的共性,學習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作為識字工具的漢語拼音,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學前班孩子來説是單調乏味的。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結合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圖、形、音結合。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沒有詞句等豐富的內容,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這些讓學生學起來感到很枯燥。教學中,我將字母的形和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為了便於孩子記憶 我特意把拼音字母編成兒歌。課堂上,從看圖説話導入,讓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圖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擬唱歌、打鳴的活動中讀準音,在發現形的過程中學會寫。學生在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 .設比賽。

兒童的好勝心強,抓住這一心理,在課堂上巧妙地增設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如:在學完聲母、韻母后,我採用小猴摘桃子等比賽形式複習鞏固。操作如下:在黑板上畫一棵桃樹,樹上結滿了紅紅誘人的大桃子,每個桃子上分別寫着不同的聲母、韻母。把參加比賽的學生分成兩個組,要求第一組把樹上寫着聲母的桃摘下來,第二組把樹上寫着韻母的摘下來。比一比,看哪一組先按要求摘完桃,哪一組就獲勝。另外,還採用奪紅旗比賽、拼音接龍比賽等形式進行拼音練習,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三、順口溜輔助記。

在拼讀中,孩子們會遇到多種特殊的情況,如j q x 與ü相拼時應去掉兩點,這時就可教幼兒背:大魚大魚真有禮貌,見到jqx 脱帽敬個禮,當學生們揹着這些琅琅上口

的兒歌時,拼寫就不容易錯誤。在教學中,根據幼兒喜愛誦讀的特點,儘量設計一些節奏簡單明快的拼音兒歌,或者鼓勵孩子們自己創編歌謠,以此來加強記憶,鞏固拼音學習。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應創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品嚐到成功的喜悦,樹立起必勝的信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學習借鑑好的教學方法,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持久的發揮課堂的有效性。